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开...

更新时间:2022-09-27 浏览次数:48 类型:开学考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乒乓球队驰(chén)世乒赛场,(xiǎn)有敌手,前次包览金牌的景象还历历在目,这次大赛又取得优异战绩,王者之誉名副其实。 B . 鲁迅先生对国人的一些陋习一直是深(è)痛绝的,而且在很多作品中对此做了大无谓、慷(kǎi)淋漓的批判。 C . 人民海军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初生牛椟不怕虎的气势,时刻牢记卫国初(zhōng),不折不(ráo)接续奋斗,守卫祖国海疆安宁。 D . “认识你自己”这句古希腊(zhēn)言一直激励着一些思想家进行探索活动,让他们(zī)孜不倦地追求真理。
  • 2.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所谓文学,就是    的一种美术。言所以达意,    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    的语言,都要    , 才能引起美感。

    A . 言传意会   然而    依附    尽善尽美 B . 以言达意   因为    附丽    完美无缺 C . 言传意会   因为    依附    完美无缺 D . 以言达意   然而    附丽    尽善尽美
  • 3. (2023高一上·彭山开学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开幕式上,舞蹈《立春》惊艳全场:“小草萌发,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B . 一到周末,这些诗人、小说家、寓言家和作家就聚集在一起探讨文学。 C . 全国各地展开了新一轮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扎实解决安全突出。 D . “紧抓优势,聚焦特色”是成为江西经济增速一度超越有多重国家级战略叠加的天津的原因。
  • 4.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欣赏书法作品一般先看其总体的气势和神采,然后欣赏章法与结构,最后是分析基本笔画。书法的用笔,                 。加上用墨有枯湿浓淡的变化,更可增添一份气韵。

    (摘自吴永谦《如何欣赏书法作品》)

    A . 笔画有没有厚度、深度,是否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能否呈现立体感、生动有力 B . 笔画有没有厚度、深度,能否呈现立体感、生动有力,是否轻重缓急、提按顿挫 C . 是否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笔画有没有厚度、深度,能否呈现立体感、生动有力 D . 是否轻重缓急、提按顿挫,能否呈现立体感、生动有力,笔画有没有厚度、深度
  • 5. (2023高一上·彭山开学考) 某班围绕“保护文化遗产”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偏离议题的一项是( )
    A . 甲:我认为建设高水准的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对保护文化遗产非常重要。毕竟,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 B . 乙:我认为保护文化遗产要加强宣传。各地可以通过举办“保护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来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C . 丙:我认为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注重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 . 丁:我认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 6.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 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 , 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所在地。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吐鲁番。③赤亭道口:今火焰山的胜金口,为鄯善到吐鲁番的交通要道。④祁连城:十六国时前凉置祁连郡,郡城在祁连山旁,称祁连城,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南。⑤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点明时令,以李副使出塞途中必经的火山、赤亭这段最艰苦的旅程开篇。 B . 诗人在中间两联劝诫朋友不要因思乡而发愁,甚至入酒家借酒浇愁。 C . “只向”一词,语气恭敬而坚决,烘托出一个驰骋边疆的英雄形象。 D . 全诗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通俗,韵律活泼,节奏有致。
    2. (2) 作为一首送别诗,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异同?
  • 7.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 , 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 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 , 如蜗鼠缭绕 , 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 , 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释】①介然:界限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上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旋转。④摩戛:两物相摩擦。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去:

      ②寐:

      ③往往:

    2. (2)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②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

    3. (3) 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8.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我们常常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两句,就充分表达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2. (2) 梁启超所说的“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与孔子所说的“”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明人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趣味。(填写的句子出自《<论语>十二章》)
    3. (3) 在对阵韩国队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上半场0:2落后,但是“”,果不其然,下半场,铿锵玫瑰绝地反击,最终以3:2夺冠。(运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 9.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贾平凹

    ①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从来我的作品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写作,说:“你正是干事的时候,就努力干吧,农民扬场趁风也要多扬几锨呢!但听说你喝酒厉害,这毛病要不得,我知道这全是我没给你树个好样子,我现在也不喝酒了。”接到信,我十分羞愧,便发誓再也不去喝酒,回信让他和小女儿一定来城里住,好好孝顺他老人家一些日子。

    ②但是,没过多久,我惹出一些事来,我的作品在报刊上引起了争论。争论本是正常的事,复杂的社会上却有了不正常的看法,随即发展到作品之外的一些闹哄哄的什么风声雨声都有。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茫然中,便觉得不该让父亲来,但是,还未等我再回信,在一个雨天他却抱着孩子搭车来了。

    ③老人显得很瘦,那双曾患过白内障的眼睛,越发比先前呆滞。一见面,我有点恐慌,他看了看我,就放下小女儿,指着我让叫爸爸。小女儿斜头看我,怯怯地刚走到我面前,突然转身又扑到父亲的怀里,父亲就笑了,说:“你瞧瞧,她真生疏了,我能不来吗?”

    ④父亲住下了,我们睡在西边房子,他睡在东边房子。小女儿慢慢和我们亲热起来,但夜里还是要父亲搂着去睡。我叮咛爱人,什么也不要告诉父亲,一下班回来,就笑着和他说话,他也很高兴,总是说着小女儿的可爱,逗着小女儿做好多本事给我们看。一到晚上,家里来人很多,都来谈社会上的风言风语,谈报刊上连续发表批评我的文章,我就关了西边门,让他们小声点,父亲一进来,我们就住了口。可我心里毕竟是乱的,虽然总笑着脸和父亲说话,小女儿有些吵闹了,就忍不住斥责,又常常动手去打屁股。这时候,父亲就过来抱了孩子,说孩子太嫩,怎么能打,越打越会生分,哄着到东边房子去了。我独自坐一会儿,觉得自己不对,又不想给父亲解释,便过去看他们。一推门,父亲在那里悄悄流泪,赶忙装着眼花了,揉了揉,和我说话,我心里愈发难受了。

    ⑤从此,我下班回来,父亲就让我和小女儿多玩一玩,说再过一些日子,他和孩子就该回去了。但是,夜里来的人很多,人一来,他就又抱了孩子到东边房子去了。这个星期天,一早起来,父亲就写了一个条子贴在门上——“今日人不在家”,要一家人到郊外的田野里去逛逛。到了田野,他拉着小女儿跑,让叫我们爸爸、妈妈。后来,他说去给孩子买些糖果,就到远远的商店去了。好长的时候,他回来了,腰里鼓囊囊的,先掏出一包糖来,给了小女儿一把,剩下的交给我爱人,让她们到一边去玩。又让我坐下,在怀里掏着,是一瓶酒,还有一包酱羊肉。我很纳闷:父亲早已不喝酒了,又反对我喝酒,现在却怎么买了酒来?他使劲用牙启开了瓶盖,说:“平儿,我们喝些酒吧,我有话要给你说呢。你一直在瞒着我,但我什么都知道了。我原本是不这么快来的,可我听人说你犯了错误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情况,怕你没有经过事,才来看看你。报纸上的文章,我前天在街上的报栏里看到了,我觉得那没有多大的事。你太顺利了,不来几次挫折,你不会有大出息呢!当然,没事咱不寻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别人怎么说,你心里要有个主见。人生是三节四节过的,哪能一直走平路?搞你们这行事,你才踏上步,你要安心当一生的事儿干了,就不要为一时的得所迷惑,也不要为一时的失所迷惘。这就是我给你说的,今日喝喝酒,把那些烦闷都解了去吧。来,你喝喝,我也要喝的。”

    ⑥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⑦喝了半瓶酒,然后一家人在田野里尽情地玩着,一直到天黑才回去。父亲又住了几天,他带着小女儿便回乡下去了。但那半瓶酒,我再没有喝,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有删改)

    1. (1) 文中的父亲为我付出了很多,请结合全文完成表格。

      父亲为我做的事

      我的情感

      我在城里工作,喝酒

      羞愧

      父亲担心我,借小女儿的事来看我

      我瞒着父亲不解释

      父亲悄悄流泪

      越发难受

      我们一家人去田野散步

      不再烦闷与沉沦

    2. (2) 请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

      ①我很苦恼,也更胆怯,像乡下人担鸡蛋进城,人窝里前防后挡,唯恐被撞翻了担子

      ②他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通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

    3. (3) 记叙文线索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事件、物为线索,以行踪、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请找出本文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4. (4) 人们经常说:“母爱如春雨,细腻温柔;父爱如大海,广阔深沉。”读了本文,由此联想到朱自清笔下的父亲,他们的爱都是深沉含蓄的,谈谈你对父爱新的认识。

      《背影》:“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 10.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志气 硬骨气 蓄底气

    王利中

    ①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亲切的勉励、深情的寄语,鼓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的姿态,在新的征程上奋力奔跑,为党和人民建立新功业。

    ②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有志气的新时代青年。长志气,就要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长征途中红军将领平均年龄不足25岁,“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一代代充满救国报国强国志气的优秀青年,把青春和热血融入祖国江河,展示了磅礴力量。在东京奥运会上,21岁的杨倩首次参加奥运会,便以出色的成绩摘得两块金牌;23岁的陈雨菲历经82分钟鏖战赢得胜利,让中国羽毛球队时隔9年重夺奥运会女单金牌;14岁的全红婵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三跳满分”的成绩勇夺跳水女子10米台金牌……一个个年轻小将以永不言弃的昂扬精神,用高超稳定的竞技水平,拼搏奋斗,为国争光,展示了不懈奋斗的青春风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心怀“国之大者”,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在感悟真理力量中坚定志气,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③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在党的百年奋斗过程中,一代代青年勇立潮头,争做先锋,展现了中国人的骨气。这种骨气体现在“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红军战士身上,体现在“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身上,体现在“宁洒热血,不失寸土”的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身上。硬骨气,必须弘扬优良传统,赓(gēng)续红色血脉,涵养“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坚持“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坚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气节。让骨气充盈,让精神强健,才能更好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④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努力。中国已经彻底告别了任人宰割的历史,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份底气,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源于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强国盛世,肩负奋斗重任。蓄底气,意味着自信面对未来,善于担当作为。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顽强拼搏、开拓进取,才能以实干成就一番事业。

    ⑤志气、骨气、底气,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不断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接续奋斗、砥砺前行,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实际行动交出合格答卷。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年8月19日)

    1. (1)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是本文的核心观点。 B . 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作为人生追求,天下之事无不可成。 C . 第③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硬骨气,必须弘扬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D . 第④段运用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自信源于底气,底气源于努力”的观点。
    2. (2) 请简要论述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 11.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7月20日16时~17时,河南省会郑州一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达到了近50年来的单小时降雨量极值。从17日20时算起到20日20时,三天的降雨量已接近过去一年的总量。截至8月9日上午,这一轮极端天气已造成河南省内超过1481万人受灾,至少302人死亡,50人失踪;农作物受灾面积1620万亩,绝收面积513.7万亩;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37.15亿元。

    发生在河南省内的一幕幕只是2021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的缩影。2月,冬季向来不太冷的希腊北部气温突然下降到-20℃,著名的雅典卫城被厚厚的白雪包裹起来;5月,飓风“陶特”在印度西南海岸登陆,古吉拉特邦至少20万人受灾;6月,在美国加州北部的沙斯塔三一国家森林公园,闪电引发了“熔岩大火”,在强风、高温和干旱天气的助推下,熊熊野火迅速蔓延,又引起火龙卷风;7月,欧洲中西部地区的强降雨引发罕见的滔天洪水……

    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西欧的洪水导致至少200人丧生,逾千人下落不明,修复受损公路和铁路预计需要花费数十亿欧元。全球两大粮仓美国和巴西今年夏天遭遇罕见旱灾,致使粮食价格急剧攀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近40%。

    (摘编自《财经》2021年第17期)

    材料二:

    大量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仅对自然生态有害,也会危及人类健康。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温、臭氧浓度升高可能导致人们心脏健康状况恶化。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城市夏季的高温与人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有关,低心率变异性与心脏病发作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春天提前到来,令人过敏的花粉也会在一年中传播得更早,全球每年因花粉过敏的人数都在不断地增加。近年来,人类过敏症呈上升趋势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气温升高。由于气候变暖,植物开花期提早,花粉总量增多,人们对花粉的敏感性也在增加。一些温度和降水模型显示,到2040年,全球花粉含量与现在相比可能会增加1倍以上。虽然遗传因素在过敏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更长的花季和更密集的花粉可能会加重过敏患者的症状。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还会加快疾病传播的速度并扩大其传播范围。某些传播致病因子的昆虫受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因为这些病媒是冷血动物,它们需要依靠周围环境来控制体内热量,气温升高可能有利于这些昆虫将疟疾等某些传染病传播到新的地区。降雨量增加也对昆虫有利,一些研究已将降雨量增加与疾病暴发,特别是水传播疾病的暴发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科学24小时》2021年第2期)

    材料三:

    碳汇是一种可以吸收并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系统,地球上主要的自然碳汇是植物、海洋和土壤。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当植物死亡和分解时,其中一部分二氧化碳被转移到土壤中。海洋是二氧化碳的主要碳储存系统,海洋生物也会吸收这些气体进行光合作用,一些二氧化碳就会溶解在海水中。陆地和海洋的碳汇吸收了人类活动约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由于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吸收部分温室气体的这些自然碳汇的吸碳能力可能正在变弱,甚至停止吸碳。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寻求新的途径,设计人工隔离二氧化碳或将二氧化碳储存起来的新技术、新途径。

    (摘编自《科学24小时》2021年第2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二侧重介绍气候变暖或极端天气的危害,材料三则侧重介绍碳汇这一与气候有关的概念。 B . 材料一既报道了我国的极端天气事件,也介绍了世界各地发生的类似事件,丰富了新闻的内容。 C . 材料二在说明花粉过敏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作比较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D . 材料三启示我们,处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可以从保护自然碳汇——植物、海洋和土壤入手。
    2. (2) 根据材料一、二,全球气候变暖或极端天气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请简要概括。
四、名著阅读(10分)
五、写作(50分)
  • 15. (2022高一上·仪陇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你坐在中考的考场上时,一定还清晰地记得上初中第一天的情境,三年的初中时间是怎样溜走的呢?再看看吧:你的个头不觉间已蹿出一大截,爸爸妈妈的黑发里不知何时夹进了几根白发,学校操场边的小树悄没声儿地变成了大树……这些,都是时间走过的痕迹。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时间的痕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讲述你在成长中对“时间”的体验和理解,分享你独特的生活与感悟。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③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