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

更新时间:2022-10-11 浏览次数:7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24分,每题2分。)
  • 1. 40多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   )
    A .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 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 C . 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D . 已经解决了我国社会的所有矛盾
  • 2. 2021年9月26日—28日,第二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新成就,农村发展了,农民增收了,幸福指数上升了。这说明(   )

    ①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已经得到解决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乡村振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我国推进养老事业不断发展,为老年人绘就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丽画卷。这体现(   )

    ①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③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④我国不断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4.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   )

    ①消除东西部贫富差距

    ②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③实现东西部同时富裕

    ④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贺州)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这说明党和政府(    )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只是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6.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20年来,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不断扩大开放,以自身稳健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稳定器”。20年来,中国的腾飞告诉我们(   )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④改革开放使我国成为世界强国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听到这样的宣告,下列感受表达正确的是( )
    A . 坚持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一体化   B . 脱贫攻坚奔小康,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C . 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党的初心和使命   D .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贫富差距已消除
  • 8.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展开讨论,认为“共享”指的是发展的覆盖面,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下列举措与这一理念不符合的是(   )
    A . 2022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看望灾后群众 B . 国家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C . 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保护法》 D . 我国建成了覆盖超过13亿人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 9. 2020年1月23日,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至此,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现行标准下近1亿贫困人口成功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彻底解决。党中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体现了我国哪一发展理念(   )
    A . 创新 B . 绿色 C . 开放 D . 共享
  • 10. 下图反映了2016-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依据图表信息,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在增长  

    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始终高于农村

    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农村  

    ④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出现了下降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1. 图中的新闻按主题归类,比较合理的一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阅读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时间

    中国GDP总量

    占世界经济比重

    在全球排名

    1978年

    3.679亿元

    1.7%

    第11位

    2021年

    114万亿

    17%左右

    第2位

    注:我国人均GDP仍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A .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B . 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C .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D . 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

    观察下面两幅有关深圳今昔对比的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二  民谣:“过去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

    1. (1) 请你为上面两幅图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 14.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1. (1)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 (2) 为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我们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将改革进行到底?
  • 15. 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

    今年中秋假期,小林跟随爸妈回到乡下爷爷家探亲。以下是九年级小林同学探亲期间的三个生活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走进村庄,小林发现村庄面貌大为改观:路面硬化、墙面净化、村庄亮化田间绿化。小林感叹道:“多亏了国家实施好的发展战略!”

    情境二:小林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在日记中,小林写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标志着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

    情境三:晚上看新闻,小林同学非常惊奇的发现越往西走,映入眼帘的景象越没有东部繁华。

    1. (1) 小林所说的发展战略指的是
    2. (2) 实施这一战略有利于
    3. (3) 小林的观点。(判断)。
    4. (4) 理由:
    5. (5) 小林感受到的变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 等现实挑战。
    6. (6) 要改变这种发展状态,需要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16. 【关注江淮发展 建设美好家乡】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勇立潮头

    材料一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从首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再到农村综合改革,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

    聚焦发展

    材料二 2022年4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十大千亿级产业,努力实现“十四五”期间全产业链产值2.568万亿元。

    材料三  《安徽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广覆盖、高质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深入分析

    ●拓展探究

    1. (1) 安徽始终站在农村改革的潮头,这说明了什么?
    2. (2) 这一“实施意见”体现了安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怎样的追求?
    3. (3) 基本建成广覆盖、高质量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有何重要意义?
    4. (4)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为建设美好安徽请你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活动探究题
  • 17. 【领航新征程,喜迎二十大】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22年秋在北京召开。为了迎接党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了解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某校开展了“领航新正程  喜迎二十大”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先策划:学校准备开展“喜迎二十大”的相关宣传活动,要求小管负责此次宣传活动的总体策划。

    ★学党史: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相关图片,请你在空格处填上相应的结论。

     

    ①“全民防疫”体现党和政府坚持_____的发展思想。

    ②“数字经济”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复兴之路”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_____的初心和使命。

    ④“从严治党”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

    ★谈看法:

    百年辉煌,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望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百年极不平凡,是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历史命运的一百年,是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一百年,是中国为全人类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百年。

    中国担当,国家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视频方式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世界卫生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等重大活动。支持国际抗疫合作,倡导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段话,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小方:百年辉煌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小明:中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表决心:在学习总结会上,同学们表示,我们青少年要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1. (1) 请你为小管设计两种宣传活动的形式。
    2. (2) 请你将上表中的空格内容补充完整。
    3. (3) 请你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 (4) 为了“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