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2-10-13 浏览次数:16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24分) 
  • 1. (2022·广东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 (2) 年少万兜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3)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4) 《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5. (5) 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2. (2022·广东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léi  ruò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 
    2. (2)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chī  xiào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3. (3)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gèng  shèng  yī  chóu的歌手了。 
    4. (4)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xiē  sī  dǐ  lǐ地开始了。 
  • 3. (2022·广东模拟) 下列句子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 , 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B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 很多家长在选购食品时,只要看到冠以“儿童”两字,就认为代表着安全,对其成分表不以为然 D . 自从贵广高铁开通后,佛山民众无需风尘苦旅 , 只需2个多小时,就可以轻松抵达贵州赏美景吃美食。
  • 4. (2022·广东模拟)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工匠精神”被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于质、作于细、求于精的“匠心”精神引发全民热议。(修改:把“作于细”和“求于精”交换位置) B . 昨天上午,全校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两个学校领导正在检查我校高效课堂学习情况。(修改:把“个”改“位”) C . 能不能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是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原因。(修改:把“能不能”改成“能”) D . 水仙在中国规模化种植至少有约五百年的历史了,并且自成一派,演化出了自己的特点。(修改:把“约”删去)
  • 5. (2022·广东模拟)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上下文语意连贯,构成排比。 

     最近,好莱坞大片《疯狂动物城》风靡中国,大片魅力指数爆灯。其实,很多影视大片角色在带给我们欢笑之余,更折射出了丰富的人生道理。比如,从小兔子警官身上,我们学到了人生无需胆小自卑,只要坚持信念敢于打拼,就一定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从功夫熊猫身上,我们学到了人生无需沉沦迷失,只要保持本我快乐度日,就一定能够迎来生活的阳光。 

二、阅读(46分) 
  • 6. (2022·广东模拟)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②人恒于虑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得出观点——成大业之人都要吃大苦,这样才能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B . 第二段先谈个人成才后论国,先论“生于忧患”,再论“死于安乐”。 C . 本文善用排比,既有不可挡的气势,也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D . 本文前半部分侧重从主观因素进行分析、后半部分则侧重于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 7. (2022·广东模拟) 课外文言文阅读 

     金国治盗甚严每捕获论罪外皆七倍责偿。唯正月十六日则纵偷一日以为戏。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是日,人皆严备,遇偷至,则笑遣之。既无所获,虽畚微物亦携去。妇人至显入人家,伺主者出接客,则纵其婢妾盗饮器。他日知其主名,或偷者自言,大则具茶食以赎,谓羊、酒、肴馔之类。次则携壶,小亦打袴取之。 

    1.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则笑之/太守即人随其往 B . 妇人显入人家/每晴初霜旦 C . 车马人所窃/宫室之美 D . 偷者自言/异二者之为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金 国 治 盗 甚 严 每 捕 获 论 罪 外 皆 七 倍 责 偿 

    3. (3) 根据文段内容,谈谈金国的治国方法好在哪里。 
  • 8. (2022·广东模拟) 实用性文本阅读 

     “N年一遇”为何年年遇? 

     ①今年是个“N年一遇”之年!刚进新年北方就迎来“几十年一遇”的大暴雪,接着全国各地纷纷迎来“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有网友抱怨,近年来,“N年一遇”频频出现,人们看到审美疲劳,甚至怀疑它是顶逃避责任的“堂而皇之的帽子”。“N年一遇”到底是算出来的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不是哪里都能使用“N年一遇”?N是不是可以无限放大到几千几万?…… 

     ②根据某地长期水文记录,可以算出某量级的洪水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也就是洪水重现期。洪水重现期为百年,表示当地发生某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那就是俗称的百年一遇洪水。不同地方概率为1%的洪水大小并不相同,常年干旱地区“百年一遇”洪水,搬到长江流域某支流就可能变成“五十年一遇”。政府在确定防洪建设规模和等级时,要参考当地的重现期。这样可以有效防洪的同时,避免过度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重现期”要假定“历史会稳定重现”。如果气候变化让一个干旱地方的雨水逐年增多,过去概率为1%的洪水就会慢慢变成2%,也就是“五十年一遇”。因此,在防洪抗旱决策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计算“重现期”,也应该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考虑进去。 

     ③洪水重现期的计算并不困难。在2007年高考中,湖南省的文科数学卷中就有这样一道题,要求按照某河流水位概率分布图,计算出该河流平均至少一百年才发生一次的洪水最低水位。这道题算的就是该河流“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历史记录和统计方法都存在误差和不确定性,因此N一般只取个大数,例如五十年,一百年。“N年一遇”针对的也是某个特定地区。长江流域某支流的“五十年一遇”洪水,搬到常年干旱地区的河里就可能是“百年一遇”。所以,在短时间内看到各地大量涌现“百年一遇”,也并不异常。 

     ④由此可见,“N年一遇”的说法代表了历史上灾害的罕见程度,但并不就意味着这样量级的灾害每N年就(只)会发生一次。不过,如果连续多年某地报道“N年不遇”的同种灾害,要么是当地气候发生改变,让原本罕见的灾害频繁发生,要么就是在滥用此类术语。 

     ⑤在描述气候灾害时就不宜使用“N年一遇”。与水文历史记录不同,我国的气象观测记录起步很晚,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全面建起统一规范的气象观测网络。全国常规气象观测记录不可能超过百年,所以用“百年一遇”甚至“五十年一遇”来描述气象灾害是很不严谨的。 

     ⑥从目前的各媒体的报道上来看,有些“N年一遇”的使用并非出自业内人士之口,更像是记者随手写下的“文学夸张”。所以,相关人员在描述“N年一遇”之前,理应核实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以免对公众产生误导。 

     (选文有删改) 

    1.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某地某量级洪水在某地平均多少年出现一次叫洪水重现期。 B . 气候变化的“重现期”是政府制定防洪抗旱决策的唯一依据。 C .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某地量级洪水的概率为1%。 D . 举2007年湖南高考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洪水重现期的计算并不困难。
    2. (2) 下列不属于“N年一遇”这一现象的是(    ) 
      A . 2009年8月12日,佛山市遭受十年一遇暴雨袭击,水淹城区,季华路录得自1999年来的最高值降雨量139.9毫米。 B . 2012年的“霜降”和“重阳”是同一天 ,属于19年一遇。上次是1993年,下次是2031年。 C . 2016年1月24日,受超级寒潮影响,广州、佛山都降雪了,气象站作了详细的气象观测记录,这是百年一遇的气象灾害现象。 D . 在常规气象观测记录中,2008年春天南方雨雪冰冻天气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最长,属五十年一遇的现象。
    3. (3) 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有些“N年一遇”的使用更像是记者随手写下的“文学夸张”。 
  • 9. (2022·广东模拟) 文学作品阅读 

     父亲的刀子 

     ①我家西屋的窗台上,有一把刀子,一把锈迹斑斑的刀子。 

     ②西屋原本是我爷爷住的,爷爷去世后,就没人住了。我爷爷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磨那把刀子,磨得锃亮锃亮的。其实,磨了也没有什么用,但他还是要磨。年轻时,爷爷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伤过土匪。刀子是爷爷的骄傲啊! 

     ③砍头不过风吹帽,男子汉大丈夫活在世上,有仇报仇,有怨报怨。这句话,我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爷爷骨头架子很大,个儿很高,真有三分梁山好汉的样子。 

     ④爷爷去世后,刀子久没人磨,就锈了。 

     ⑤不过,现在,我正蹲在院子里,用一块月牙状的磨刀石,磨那把刀子。 

     ⑥刺啦刺啦…… 

     ⑦弯月牙悬于天际。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逐渐唤醒那把沉睡已久的刀子。 

     ⑧刀子啊,刀子!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我一边磨一边想。 

     ⑨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那天,父亲骑着那辆除了铃铛不响浑身都响的破自行车,顶着刀子般的西北风,满头大汗走了近三个小时,去给我送棉袄,却在学校门口,遇到了麻烦。那是父亲头一回进城。他一口浓郁的乡音,再加上有些紧张,说出来的话就很难懂了。恰好,那天值班的是老歪。老歪是个急性子,三句话没听完,就冲着父亲开了火。父亲也很着急,他害怕进不了门,送不了棉衣,于是就跟老歪争执起来,结果被老歪一拳打在鼻子上,当时,就摔在了地上。 

     ⑩我急匆匆地赶到大门口的时候,正看见父亲蹲在地上,满脸的血。我冲上去就要跟老歪拼命,却被同学死死地拽住了。同学说,老歪是练家子,你打不过他的。真的,我真的打不过他。老歪得有一米八多,浑身的腱子肉,满脸的粉刺,一看就不是善茬。我们经常看见他在传达室外,哼哼哈哈地练哑铃,做俯卧撑,打沙袋。老歪是他的外号,不是说他长得歪,而是说他脾气邪。 

     ⑪父亲身上一点也没有爷爷的影子,他身型瘦小,木讷拘谨,只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因此,父亲那张血脸在我心底生了根长了刺,令我寝食难安。 

     ⑫放寒假了,在西屋的窗台上,我又见到久违了的刀子,于是就想起了爷爷,想起了他的那些英雄事迹和豪言壮语。 

     ⑬我磨了整整三个晚上,不是非得磨三个晚上不可,其实只要一个晚上就足够了,但我需要勇气,我在寻找爷爷当年的影子。面对强悍如斯的老歪,我——一个文弱书生,真的很需要勇气。 

     ⑭第四天晚上,我正准备继续磨刀子,然而,刀子却不见了。我问父亲。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大刚是横行乡里的一个二流子,据说很能打。 

     ⑮大刚很能打,又有刀子在手,而且又在暗处,定然能够马到成功。我的心渐渐放宽了。 

     ⑯开学后,发现校门口没了老歪邪恶的身影。我想,大刚肯定是得手了,老歪肯定是没脸再干下去,辞职了。父亲那张血脸,随着日益紧张劳累的学习,渐渐淡了。 

     ⑰放暑假了,在街上遇到大刚,问起老歪的事,他却矢口否认,说根本就不认识什么老歪。 

     ⑱回到家,问父亲,他笑笑说:当时怕你去跟人家拼命,骗你的。后来,我给教育局写了封信,再后来就不清楚了。 

     ⑲我再也没见过那把刀子,不过,我发现父亲也有自己的刀子,那是一把更加锋利的刀子。 

     (选自《时代文学》,有改动) 

    1. (1) 根据小说的情节,以父亲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                
       

       地点 

       

       情节 

       

       主要事件 

       

       学校门口 

       

       开端 

       

       ① 

       

       家里(第四天) 

       

       发展 

       

       ② 

       

       家里(暑假) 

       

       高潮、结局 

       

       ③父亲给教育局写信,老歪离开了门卫的岗位。 

    2. (2) 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一例,指出其表达效果。 
    3. (3)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你只要在老歪身上,切上那么一道小小的口子,让火红的血液流上那么一小会儿,我们老田家的尊严就彻底复活了。 

       ②父亲嘿嘿一笑,说,刀子被大刚借走了,咱老田家不能吃亏,不是?很神秘的样子。 

    4. (4) 文中的“刀子”在不同人手里包含哪些具体含义?由刀子引发你对解决冲突和对立问题的哪些思考? 
三、写作(50分) 
  • 10.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表情,是指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成功时的微笑,失落时的无奈,争执时的愤怒……喜、怒、哀、乐,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丰富表情。生活中,总有一些表情令你难以忘怀。 

     请以“的表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 11. (2022·广东模拟)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A 

     这是一个最荒谬的办法;但是我心里已经着了迷,便不顾一切地去进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树。我相信连所罗门造耶路撒冷的圣殿时也没有用过这样大的木料。在靠近树根,它的直径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径是四尺十一寸,然后慢慢细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费了无数的劳力,才把这棵树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难尽的劳力,才把它的树枝和它那四面张开的巨大树顶砍了下来。然后,我又花了一个月的工夫把它刮得略具规模,成为船底的形状,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里。又花了将近三个月的工夫把它的内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只小船。我做这一步的时候,并不用火去烧,只用槌子和凿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个很体面的独木舟,其大可以容纳二十六个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东西装进去,我完成这个工程之后,对它非常满意…… 

     B 

     我一口吃两三块。步枪子弹大小的面包一口就是三个。他们一边尽快地给我供应,一边对我的高大身躯与胃口惊讶万分。接着我又表示要喝水,他们从我吃东西的样子看出,少量的水是不够我喝的。这些人非常聪明,他们十分熟练地吊起一只头号大桶,然后把它滚到我手边,撬开桶盖。我一饮而尽,这我很容易做到,因为一桶酒还不到半品脱。酒的味道很像勃艮第产的淡味葡萄酒,但要香得多。接着他们又给我弄了一桶来,我也是一口气喝个精光,并表示还想喝,可他们已拿不出来了。我表演完这些奇迹之后,他们欢呼雀跃,在我的胸脯上手舞足蹈,又像起先那样,一遍又一遍地高喊“海琴那-德古尔”。他们向我作了个手势,让我把这两只酒桶扔下去,可是先警告下面的人躲开,高喊着地大约“勃拉契-米浮拉”。当他们看到酒桶飞在空中时,齐声高喊:海琴那-德古尔”。我得承认,当这些人在我身上来来回回地走动时,我常想将最先走近我的四五十个一把抓住扔到地上去。可是想起刚才我所吃的苦头 , 也许那还不是他们最厉害的手段;我也曾答应对他们表示敬重(我是这样解释我那恭顺的态度的),想到这些,我立即打消了以上的念头。 

    1. (1) 选文(A)(B)的作者都是人(国籍),联系原著,选文(A)中“一个最荒谬的办法”是指。 
    2. (2) (B)段中划线的句子“想起刚才我所吃的苦头”,联系原著的内容,说说“我” 所受的苦头是什么。从本文段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人? 
    3. (3) 选文(A)的描写突出了“我”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由此我们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