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万物皆有序,有序是一种美。斗转星移,节气交替,亘古不变的自然秩序蕴藏洞察天地的智慧;不妄劳作,起居有常,健康的内在秩序赋予生命的动力;土地平 ① (kuàng)、屋舍俨然,和谐的田园秩序令人向往;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朴素的生活秩序形成群体的默 ② (qì);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公正的社会秩序赢来长治和久安……
① ②
①不妄劳作 ②简能而任之
【课内链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古诗文填空。
观天地山川、花草树石皆有所得:河水奔流,孔子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珍惜当下;惬意畅游,吴均油然而生“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的联想,抛却俗务;夜未尽,日已升,王湾感受“海日生残夜,的壮美,积极乐观;春将逝,花已落,晏殊生发“,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情思,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途中遇雨,苏轼则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的彻悟,宁静快乐;群山巍峨,杨万里有“政入万山围子里,”的发现,不被眼前顺利蒙蔽双眼;置身山道,陆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欣喜,重拾信心;白日斜晖,落花飘零,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的心愿,只要繁花似锦,情愿落入尘埃,化为春泥。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 , 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 ),不知今夕何タ。
【注】①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此词是作者被谗言所误革职,北归过洞庭湖所作。②青草,湖名,北与洞庭湖相接。
A.啸 B.笑
选择( ),
阅读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中的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乙】
孝景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① , 难与争锋。愿以梁委②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③ , 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④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夜,军中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太尉帐下。太尉终卧不起。顷之,复定。后吴奔壁东南陬⑤ , 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⑥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
【注】①剽:强悍,勇猛。轻:轻捷,迅速。②委:抛弃,放弃。③便宜:有利,合适。④弓高侯:名韩颓当。⑤陬:角落.⑥引:退。
“军”属会意字,本义是战车合围、布阵。《说文解字》:“军,环围也。”
|
①周亚夫军细柳 ②上自劳军 ③至霸上及棘门军 |
已 而 其 精 兵 果 奔 西 北 不 得 入 吴 兵 既 饿 乃 引 而 去。
①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天子且至!” “吾欲入劳军。” “皇帝敬劳将军。” |
在下面两个片段中选择一个片段进行精读,回答问题。(选做题)
⑴片段中的“她”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吴召儿 B.水生嫂
⑵联系整本书的风格,赏析【片段一】。
⑴片段中的“他”是谁?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虎雏(祖送) B.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⑵作者为什么要描写一个爱打架的人,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他的喜爱?联系整本书的风格,写下你的理解。
对岸
高鹏程①
站在萧山围垦区的塘坝上,陪同我们的当地朋友指着钱塘江说:对岸是盐官。心里一动。倒不是因为盐官是著名的观潮胜地或者出了徐志摩、金庸这样的文学大家。真正让我一动的,恰恰是盐官前面的“对岸”两个字。这一路下来,我所关注的一直都是江面上的事物,是此岸的事物。
什么时候,我开始忽略对岸的呢?
幼年时的北方家乡,一条河穿村而过,宽大的河床上面,流水几近干涸。多数时节村民们可以自由蹚过。两岸的人家大致雷同,土黄的屋舍,土黄的锅灶,土黄的脸色。人们都在默不作声地生活。并不关心彼岸的事物。
整个青少年时代,我都停留在北方老家的小城里读书、成长,不再见过另外的河流,也无从想起彼岸的生活,仅有的对于彼岸的想象,都是建立在书本上阅读。掀开《诗经》的第一页,就有一条河流阻挡住了我们的行程。然后,诗三百篇中,总是传来河水的汤汤之声。在一条又一条有名或者没有名字的河流两岸,记载着最古老的农事、祭祀和爱情。这些水气淋漓的诗句,勾起了我对彼岸的向往。但是,因为年少,因为生长在相对干旱的黄土高原之上,我无从进入这种文字背后的生活。
而现实中真正有关彼岸的经历,只是在少年时期,跟随母亲去了一趟陕西,看到了渭河和泾水交汇时的景象。彼时我站在渭水此岸,惊异于浊流和清流的相交。遥想着对岸的情境,该是怎么样一个清朗世界。但河水阻隔,终究没有机会到对岸去看一看,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少年对外面世界的惊鸿一瞥。
直到毕业那年。经历了一番艰难的抉择之后,我踏上了前往南方某地谋生的旅程。站在一列绿皮火车的对面,和家人挥手道别时,忽然有了身处彼岸的感觉。列车启动、加速的期间,生活了20余年的小城熟悉街景,忽然变得陌生。往日厌倦了的生活忽然变得亲切起来,但这已不再是我的了,目送渐行渐远的小城和自己21年的成长岁月,泪水忽然就涌了出来。
此后数年,我一直借居在东海边的一个渔港小镇。记得刚刚来到渴慕已久的海边,我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教书之余,我都会沿着通往海边的村道,走到海边远望,而脑子里始终盘旋着一个古老的问题:海那边是什么。就像少年时期,坐在家乡门前的矮坡上想过的山那边是什么一样。
一段时间以后,初来时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单调、雷同的日子。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再去海边,原因仅仅在于那个古老的问题,其实早已有了答案,山那边依旧是山,海那边依旧是海。仅此而已。
如果不出意外,我也会像一条河流一样,被命运的岸线挟持,辗转、流逝,度过波澜不惊的一生。
是的,难以回返的上游,可以预见的下游。除此以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
我要去对岸,要踏上江边停泊已久的船
去远方
我为什么要热爱远方
整整一夜我辗转反侧
“做一个任性的孩子”。我闭上眼时
所有幻想都是一种相同的底色
——《黑》
在经历过无数个苦闷的夜晚之后,我读到了这样一首诗,眼前忽然一亮。是的,对岸。一个水声闪亮的词,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开始写诗了。仿佛《诗经》里的那个人,在暗夜里循着水声向彼岸摸索。
在此后一个时期的行走中,我都会有意识地接近一些河流。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检视我写下的有关河流的文字。奇怪的是,对于河流的抒写,我依旧把视角放在了对它的流淌、流速的观察上,对它的上游和下游的想象上。我甚至会专注于水面上的一个漩涡,一堆看不清楚的漂浮物,但却对对岸视而不见。
我真的是丧失了对彼岸的想象力了吗?或者,我的日渐昏沉的思绪,已经丧失了内心仅存的一丝对于理想生活的祈盼?
2014年的初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采风行动,沿着一条江的源头,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口。一路下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条江自始至终的流淌。通过体察它的前世今生,我感受到了一条江生命的节律和跃动。我有幸目睹了一条江在它的源头诞生、泉涌的瞬间,也有幸目睹了它在入海口从容无言的告别。
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回来以后,看见一同参与采风的马叙兄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散文,回顾了早年的一次盐官之旅,一个少年的漂泊史和中年男人的沉思跃然纸上。而我,若非那一句醍醐灌顶的唤醒,我想,时至今日我依旧会忽略对对岸的探究与想象。
“其实也差不多。盐官能看到的一字潮,萧山同样也能看到。”陪同的当地朋友说。
但我想,毕竟还是有不同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我想起了幼年时因夏雨暴涨的家乡的河流,那些被阻隔在对岸的村民,那些想回家的急切的眼神。想起早年离家时的光景。想起火车启动时突然看清楚的我生活了21年未曾看清楚的事物。
我们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漂泊?要经历多少河流的阻隔?而那些构成阻隔的河流,也许并不一定都是水声喧哗,它也许就是我们的一段经历,一种想法,一种欲望。它甚至就是一面镜子:流水,青铜,别人,从中照见了另一个你,一个你自己不曾轻易看清楚的你。
也许彼岸,同样并没有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你可以站在对岸,用来观测自己此岸的生活,你会看清楚自己的生活和需要。
“隔江人在雨声中”。就算大河改道,就算河水泛滥淹没津渡,你必须给自己一只想象中的舟楫,一只始终停泊在江边等你的船,以便去彼岸建立那个观察点。只有这样,你才能看清自己的流速和流向,才能明白你所要的生活、你要珍惜的人,而不至于迷失。如此,即可信由人生如河,任其拐弯,也不会慌张。
【注】①高鹏程: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波市奉化作家协会主席。
阅读全文,根据作者关于“对岸”的经历和感受,补写思维导图。
下面语句中“有幸”一词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回答。
2014年的初夏,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采风行动,沿着一条江的源头,一直走到它的入海口。一路下来,我有幸参与了一条江自始至终的流淌。通过体察它的前世今生,我感受到了一条江生命的节律和跃动。我有幸目睹了一条江在它的源头诞生、泉涌的瞬间,也有幸目睹了它在入海口从容无言的告别。
文章中作者两次提到《诗经》是否有深意?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①掀开《诗经》的第一页,就有一条河流阻挡住了我们的行程。然后,诗三百篇中,总是传来河水的汤汤之声。在一条又一条有名或者没有名字的河流两岸,记载着最古老的农事、祭祀和爱情。这些水气淋漓的诗句,勾起了我对彼岸的向往。 ②我开始写诗了。仿佛《诗经》里的那个人,在暗夜里循着水声向彼岸摸索。 |
“难以回返的上游,可以预见的下游。除此以外,是否还有第三种可能?”根据全文阅读,说说作者所指的“第三种可能”是什么。第三种可能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材料一】2022年杭州亚运会大事记
●2015年9月16日,杭州成功申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
●2016年4月9日,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18年8月6日,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正式发布。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2019年12月15日,杭州2022年亚运会倒计时1000天的数字璀璨点亮,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心心相融,@未来”(“Heart to Heart,OFuture”)发布。
●2020年4月3日,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组合“江南忆”正式向全球发布。
●2021年2月24日,杭州亚运会国际文明礼仪大赛海选评审启动。
●2021年5月24日,杭州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正式启动。
●2021年9月10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形象发布,名为“薪火”,寓意中华文明薪火相传。
●2022年3月31日,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全部竣工并完成赛事功能验收。
●2022年9月10日至25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
【材料二:社会调查】
(选自《2021年度杭州综合考评社会评价意见报告》)
【材料三:各方声音】
2021年,杭州亚组委和杭州市政府共同组织的“亚运走十城”“百人百讲”“亚运四进”等亚运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市民参与亚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向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展示本地风土人情同时,辐射出强大的文化传播力,体现了体育与文化的融合。
(亚奥理事会副主席、体育委员会主席宋鲁增)
回望北京亚运会,当时它更多的还只是一届单纯的体育赛事,但一座城市以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市场,会因为一届体育盛会的举办而变得火爆,而企业品牌也会赶在赛事举办期间疯狂“入侵”,这一切都在说明,亚运会已经产生“经济效益”。 (来源:杭州网)
【材料四:宁波赛区赛事】
2022年杭州亚运会宁波赛区项目比赛地点是象山。象山,在东海之滨,以山青水秀而闻名。宁波比赛项目有亚运会帆船、帆板及沙滩排球。
帆船比赛要求在开阔的海面上进行。它是一种智慧的博弈,现场的海况,风力大小,风向变化,海浪,以及潮汐水流,还有参赛者的决策等是影响帆船比赛最关键的因素。帆板运动是介于帆船和冲浪之间的新兴水上运动项目。沙滩排球是一项每队由两人组成的两队在由球网分开的沙滩上进行比赛的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竞技性。
【材料五:宁波新闻】
新闻标题 |
报道媒体及时间 |
浙江宁波举行百万市民迎亚运植绿行动 线上线下添绿意 |
中国新闻网2022.3.12 |
护航隧道安全,杭州亚运会重点建设工程中有宁波“智造” |
甬派2022.3.24 |
汪顺:今年首要目标是“打好亚运会” |
宁波晚报 2022.4.6 |
气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 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
中国宁波网2022.4.7 |
上届亚运会双人划艇冠军邢松:今年争取家门口再添金牌 |
宁波晚报2022.4.8 |
亚运元素扮“靓”乡村街景,宁波师生走上街头绘亚运 |
凤凰网宁波2022.4.9 |
亚洲撑杆跳高“女神”李玲:期待在家门口实现亚运三连冠 |
宁波晚报2022.4.14 |
为迎接亚运会,学校要在校园网上进行“亚运荣光”的专题宣传。如果把上面提供的五个方面的材料按照内容重新梳理归类,可以开辟亚运知识库、我的亚运我的城、亚运进行时、、等专栏进行宣传。
【材料五】呈现了许多新闻标题,下面两则新闻标题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从新闻标题拟题的角度说说你的理由。
【新闻标题1】汪顺:今年首要目标是“打好亚运会”
【新闻标题2】气象服务“智能化+精细化”亚运会宁波赛区“风云”可测
杭州亚运会筹备过程中,场馆修建、地铁建造、设施更新改造等给当下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有一些人颇为不满,认为杭州亚运会还是不要申办为好。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看法?请根据上面几则材料的阅读,发表你的观点。
为宣传宁波赛区的赛事,有网友创作了下面三行诗。请你根据【材料四】的阅读,想象比赛画面,为其续写三行。
海浪飞溅 驾一只船,风灌满帆 去感知乘风破浪的魅力 |
勇气有很多种。勇气,是你有两块糖,却能留下一块到第二天。勇气,是和别人吵架后,你先去讲和。勇气,是改掉坏习惯。勇气,是再来一次。勇气,是知道还有高山,就一定要去征服。勇气,是上探太空,下探深海。勇气,是小草从冰雪下破土而出。勇气,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气,是必要时说声再见。勇气,是我们互相给予的东西……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任选一个任务进行作文。
任务一:请结合生活经历,以“勇气”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学校文学社投稿。
任务二:请以“做一个有勇气的人”为题,写一篇演讲稿,为学校演讲比赛作准备。
要求: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能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