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这里所说的中国美学,包括中国古代美学、中国近代美学和中国现代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美学,中国近代美学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美学,中国现代美学则是一种开放形态的美学。三者虽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有一脉贯穿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精神也就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西方美学与我们不同,它是建立在“人与人关系”上的。这种差异不是由美学决定的,而是由文化决定的。中国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农业文化。中国文人与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缘。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朋友,是最美的事物,是可以怡情悦性的审美场所。中国传统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原点建构起来的。诸如“情景”“意象”“意境”“物色”等美学范畴,又如“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神与物游”“感物动心”和“借彼物理,抒我心胸”等美学思想,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由此形成了中国美学的一种特色。

    西方美学重在求“本质”,中国美学则重在求“神韵”。在中国美学中,“神韵”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南北朝时,“神韵”一词只是用在对于人物的审美评价中,指人的气质美和风度美;后来也用在对大自然和艺术的审美中,前者指神态美,后者指韵味美。无论是人的神韵,还是自然的神韵和艺术的神韵,都是指审美对象内在的生命、精神和意蕴。它是通过外在形式如“形”或“象”表现出来的。但是,它与西方美学的“思想”“情感”和“意义”又不相同。西方艺术中的“思想”“情感”和“意义”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而中国艺术的“神韵”则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

    中国美学家谈论“美”的问题,大多是结合着生活、实用和功利一起谈的。西方美学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求解“美本身”开始,就有排斥“实用”的倾向。后来,康德干脆将“实用”的奠基石彻底拿掉了,将审美与实用(即功利)对立起来。从此西方美学就走上了“务虚”的形而上的发展路线。

    (摘编自古风《从比较视域看中国美学的基本特色》)

    材料二:

    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是社会家国情怀的代言人之一。

    检阅中国古代文艺发展史,我们发现称得上社会家国情怀代言人的作家、艺术家是很多的。他们的优秀作品构成了璀璨的星河,辉映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空之中,激励着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地进行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

    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美学从历代作家、艺术家卓越的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理论:

    一是“诗言志”。“诗言志”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传统。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此后,诸多典籍如《左传》《庄子》也提出这一命题。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教化”又称“风教”。“风”多义,一指《诗经》中的“国风”,即民歌;二指情感。《毛诗序》强调教育的普遍性,受教育者不仅有下层百姓,还有上层统治者。“教”的目的是“化”。具体来说,就是“正得失,动天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只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私志”成为“公志”——家国之志。

    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必须落实在审美上,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情上。而情贵在真,贵在自然——自然而然。刘勰说“人稟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言志贵在至诚,只有至诚,它与教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也才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艺术审美力。

    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重庆。诗人徐迟请毛泽东同志题字,并向毛泽东同志请教怎样作诗。毛泽东同志题写了“诗言志”三字。这“志”即家国之志。

    二是“兴寄”论。“兴”最早来自《诗经》的“六艺”说,它是《诗经》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后来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初唐诗人陈子昂将“兴”与“寄”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新概念——“兴寄”。“兴”重情,重美;“寄”重理,重善。“兴”与“寄”的统一即是情与理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兴寄的核心为家国情怀。

    陈子昂之所以标举“兴寄”,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泛滥着一股唯美主义之风,具体来说,是六朝的绮靡之风。这股绮靡之风,有“兴”而无“寄”。陈子昂对之极为不满,他尖锐地指出:“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明确表示:“常恐逶逦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陈子昂援引刘勰《文心雕龙》的“风骨”理论,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既善,又美!

    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唐朝初年,励精图治的唐太宗提出“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认为“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所谓“释实求华,以人从欲”,就是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也就是“过娱”。审美不能没有娱乐作用,但过娱,就不是在欣赏美而是在享受丑了。值得注意的是,过娱论差不多每个时代都出现。中国当今审美生活也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过娱论”,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当今的“过娱”,有些不只是“过娱”,还是“造孽”了,如娘化,热衷“后宫争宠”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打着美学的旗号,然而,实际上是在糟蹋美学。凡此种种,都是在腐蚀人心,败坏社会风气。

    作为作家、艺术家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劲呐喊,为新时代新生活新事业写真创美。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差异是由不同的政治文化决定的。 B . 中国美学中人或自然的神韵是通过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 C . 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艺术的“神韵”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D . 中国传统美学都是人与自然的亲密交往、对话和融合的产物。
    2.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言志”中的“志”是指“家国之志”,不属于个人,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B . 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在宣示个人审美情绪外,也要履行好社会审美导师的职能。 C . 兴寄论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破“过娱论”,反对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反对娱乐作用。 D . 陈子昂不满于六朝的绮靡之风,故标举“兴寄”,首推“风骨”理论。
    3. (3) 在下列各选项中,与“兴寄”“风骨”无关的一项是(   )
      A .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谁言未忘祸,磨灭成尘埃。(陈子昂《感遇·其三十五》) B .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子昂《感遇·其二》) C .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王璨《七哀诗》) D . 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徐陵《奉和简文帝山斋诗》)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
    5. (5) 汉代《毛诗序》提出“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请结合材料,分析“言志”与“教化”是如何达成统一的。
  • 2.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四年里,他这位从“大三线”退休的老建筑工人,似乎把光字片当成了“小三线”,把自己家所在那条被违章建筑搞成了锯齿状的小街当成了主要工程。如何让自己的家看上去还有点儿家样,理所当然成了他心目中的重点工程——他似乎要独自承担起改良的神圣使命。在春夏秋三季,人们经常见到他在抹墙,既抹自家的墙,也抹街坊邻居家临街的墙。他抹墙似乎有瘾,四年抹薄了几把抹板。有一年,街道选举先进居民,他毫无争议地当选了,区委副书记亲自奖给他一把系着红绸的抹板。他舍不得用,钉了个钉挂在墙上。他依然是个重视荣誉的人。

    他的工具不仅是抹板,还有铁锨。人们也常见他修路,铲铲这儿的高,垫垫那儿的低,填填某处的坑,像在平整自家门前的地方。

    见到他那么做的人有过意不去的,也有心疼他那么大年纪的,常常劝他,“拉倒吧!一条小破街,弄不弄有什么意思呢?下场雨又稀里哗啦踏烂了。”他却说:“弄弄总归好点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或说:“我往土里掺了炉灰,再下雨不会那么泥泞不堪了。”

    四年一晃过去,周志刚更老了。汉字的微妙之处是别国文字没法比的,只有中国才有“一字师”的说法。一晃多少年的“晃”字虽属民间口头语,但把那种如变脸般快的无奈感传达得淋漓尽致。周志刚完全秃顶了,脑壳左右稀疏的头发全白了。他渐渐蓄起了一尺来长的胡子,胡子倒有些许灰色,估计继续灰下去的日子肯定不会太多了。他的腿脚已不灵活,有点儿步履蹒跚,浑身经常这里痛那里酸的。当年在“大三线”工地上对体能的不遗余力地透支,开始受到必然性的制裁。别人已经称他老爷子了,而即使别人不那么称他,他也明明白白地意识到自己确实老了。

    不论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街坊家临街墙面的义务抹平,他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抹墙需几道工序,先得备下黄泥,还得有足够的麦秸或谷秸往泥里掺。和好一堆抹墙的泥很需要力气,他和不动了。黄泥也稀缺了,可挖到黄泥的地方越来越少,那种地方往往很快便出现了就地取材建起的土坯或干砸垒的黄泥小屋。当那些小屋住进了人家,如果谁还去周边挖取黄泥,常常引发严重冲突。那些人家会形成一种占山为王的领地意识,攻守同盟,态度凶悍,让企图分享公共资源者望黄泥而却步。

    周志刚是洁身自爱的人,当然避免自取其辱。缺少了黄泥,不论他对自家房屋的维修,还是对他们那条脏街所进行的面子工程,都只好停顿下来。毕竟他只是一个老迈的改良者,也只有点儿人生余力做改良者。倘要彻底改造自己家及那条脏街的面貌,需动用推土机和铲车,需有充足的建材,还需有一支建筑队——而单枪匹马的他只有一把抹板,街坊们心劲儿又不齐。对他们而言,维修自家房屋是分内之事,至于那条脏街已经那样了,可以怎样改良一下不在自己考虑范围。他们认为那纯属政府的事,如果政府不觉得有失面子,他们则是特能忍受的,住在那么脏乱差的地方的人家还有面子值得在乎吗?还讲得起面子吗?讲面子起码也得有黄泥呀,连黄泥都稀缺了,就只得让面子见鬼去了。墙皮掉得太不成样子了,才趁夜到这里那里去偷黄泥。倘谁家的男人或大男孩天黑后挑着水桶走往与水站相反的方向,那么准是到什么地方偷黄泥去了,用水桶往回挑是为了掩人耳目,街坊们对此心照不宣。偷黄泥往往引发人身伤害事件,但由于是刚性需求,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周志刚断不会做那种勾当。他连自家墙上掉下的墙皮也宝贵地留存起来,积少成多,以备用时。他不敢放在门外,怕被偷,专门放在家中一角。

    星期日或年节假日,儿女们回来看望他和老伴时,他嘴里常常会忽然蹦出一句话:“你们谁知道哪儿有黄泥吗?”

    儿女们便都装聋作哑。

    他是在儿女面前自尊心极强的父亲,不会问第二次的,总用自言自语缓解自己的担忧:“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

    (有删改)

    文本二:

    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

    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

    我们从《人世间》中不难看到,当生活中的矛盾处在不可调解之时,总有一种正直的友善的力量,内在地驱策着生活向前推进。而矛盾的调和与解决,又往往得助于梁晓声价值取向的牵引。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

    以周志刚为例,在没有见到女儿周蓉之前,他对女儿不管不顾跑到贵州山区投奔“右派”诗人一事,怒不可遏。等到他见到了这位诗人,看到了女儿的生活现状,他原谅了女儿,理解了女儿,一场潜在的冲突并没有发生。同样,当他得知自己的小儿子与怀着他人骨肉的郑娟相爱时,周志刚也是愤怒至极。他了解到郑娟的付出之后,他帮小儿子整理行李和洗漱用品,把他送往郑娟家里。他对周秉昆说过这样一段话:“有恩不报,那是不义。你和人家郑娟早都把生米煮成熟饭了,如果你不与人家结婚,那是双重的不义。……再愁再难的日子,你都要为那边三口把日子给我撑住,而且让他们觉得有了你就有了希望,不仅仅是多了一口混日子的人!”而周秉昆原以为是父亲要赶他出门。这个时候的他,泪如泉涌。

    一位深明大义的父亲,看重的是在困难中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助和相互守望,更有应该尽到的为人的责任和担当。

    正是这样,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

    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

    (摘编自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志刚独自承担起家所在的那条小街的环境整治工程,是因为他重视荣誉。 B . 文中对“晃”字的解释,强化了作者对周志刚很快老去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C . 儿女们都装聋作哑,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父亲治理那条脏街的行为感到不解。 D . 文中多次将周志刚和街坊们进行对比,来衬托周志刚“改良”工作的阻力。
    2. (2) 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B . 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 C . 《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 D . 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
    3. (3) 文本一结尾处,周志刚说“这个家再不修修抹抹,那就不像个家了”。请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原因。
    4. (4) 文本二谈到了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文本一梁晓声是如何通过周志刚这一形象来体现这种“好人文化观”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 , 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或曰:自古忠孝难两全,百善孝为先。人之常情,先孝后忠,此所以官吏有良知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释】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④游夏,孔子学生子游、子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 (2) 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密的上疏《陈情表》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文中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言辞恳切,表达情感委婉畅达。 B . 原文“泰始初”中的“泰始”是年号。古代常用的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 . 古代任职授官很有讲究,用词不同,意义也可能不同。如“封”用于爵位,“徙、迁、调”是一般的官职调动,“擢、右迁、升”是升官,“黜、罢”是降官。 D . 古代臣民上书言事分为“上书”、“上疏”和“上封事”。其区别在于“上疏”是臣民向皇帝进言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形式,“上书”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上封事”则是向皇帝进谏带有机密性的文书。
    3. (3) 下列对《滕王阁序》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B . 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合称“骖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C .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即为宴集序,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D . 男子18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4. (4)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诗的末章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的官职。 B . “周门人方之游夏”“士之有名,不虚然哉”“数使吴,吴人称之”等都间接表现出李密有才干。 C . 晋武帝读了李密婉拒朝廷征召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答应了他的请求。祖母去世后,李密守丧期满,晋武帝再次征召他到洛阳担任太子洗马。 D .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再嫁,年仅几岁的他热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致忧思成疾。
    5.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②人之常情,先孝后忠,此所以官吏有良知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4.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此词为姜夔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家中过年的途中所作。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的家已近。②恶:猛烈,很。禁持:摆布。③亚:接近。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上重云密布,大雁都心情紧张,不敢啼叫,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 . 词人乘坐雕画着美丽图案的船经过石塘西,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了。 C . 渐生的新绿和船头的恶浪,两处景象对比,意在表现生命力的顽强。 D . 这首词虚实结合,词人想到了“灯火”,借“灯火”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2. (2) 本词情随景变,上阕和下阕写了词人归家时的不同心情,请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夜游赤壁,感觉自己超越尘世,飞升到仙境的句子是:“。”
    2. (2) 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打磨”为例来说明坚持学习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3. (3) 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乐声已停,听众却仍久久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侧面泓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的村庄。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

    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        ;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都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勇气,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练习和         , 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上·亭湖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环境部连续多年发布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省辖县级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环境、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合计受理环境噪声投诉举报约201.8万件,其中,社会生活噪声投诉举报最多,占53.7%;建筑施工噪声次之,占34.2%;工业噪声占8.4%;交通运输噪声占3.7%。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公众举报44.1万余件,其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举报的41.2%,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显然,噪声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噪声问题关系千家万户,每个人____,也可能是噪声污染的受害者。防治噪声污染,既是关乎“家长里短”的小事,也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自1997年3月施行以来,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____。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噪声污染防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法覆盖范围窄、权责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自2022年6月5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针对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分门别类提出污染防治要求。

    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之一。____,是用法治力量守护公众“安静权” , 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当然,法律实施离不开全社会的关注、支持,接下来,需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增强公众噪声污染防治意识,引导公众依法参与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1. (1) 下列各项中的双引号,与文中“安静权”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敌人撕下了他们自己“友善”的面具。 B .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C . 每一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都让非遗再一次进行了精彩亮相。 D . 此语出自汉代贾谊《旱云赋》:“遥望白云之蓬勃兮,滃滃澹澹而妄止。”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成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二上·山东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书法家汤临初《书指》云:“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这句话阐述了学书的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生”与“熟”的思考。

    汤临初对书法艺术的阐述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