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40 类型:开学考试
一、    (14分)
  • 1.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用课文原句填空。

    巧用修辞,可使古诗文意蕴丰富,表意隽永。岑参巧用比喻,以“”一句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李白的“”则以姜太公得遇文王和伊尹得遇商汤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欧阳修的“”两句对偶情景相融,写尽了太守观春夏而心沉醉的坦然;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生动的拟人与夸张“”极言秋风怒吼的声势之狂;靖节先生陶渊明在他描绘的世外桃源中以“”一句借代,虚构了一幅没有剥削、和平安定的理想社会。

  • 2.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ù)立窗前,居然一眼就可以看到国贸三期的“中国尊”,它若隐若现,瘦(xiāo)成一根微不足到的柱子,在迎风而立。 B . 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带着新奇与(qiè)懦默默地换上了溜冰鞋,带着艳羡的目光看着众多的人或灵活或笨(zhuō)地溜来滑去。 C . 人到极其无可耐何的时候,往往会做出这种比悲(hào)更为(qī)惨的表情。 D . 每每(nín)视一次,都有一次感动、一次震憾,那种绿意盎然的冲击,那种丰收在望的喜悦,常常让我对大地及大地上的生命,充满了敬畏与(mó)拜。
  • 3.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用那或浓稠或轻盈,或壮美或清雅的文字,在我们的心田蓄上一方有深度的池塘,从此引来清风明月 , 蝉声鸣鸣。 B . 忽而又想起俄罗斯战争后扬起喧嚣的尘土,滚滚而来……千古始作俑者 , 皆染书卷气,方成大家。 C . 无数的诗人自不必说,凡流芳千古的才人谁不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 D . 心怀五湖四海 , 墨洒壮丽河山,怎离得开早年的阅读积累,思想熏陶?
二、    (56分)
  • 4.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立德中学开展“魅力古国,多彩文化”系列关于中国文化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一】

    考古中国——三星堆面具之谜

    最引人注目的,是5号坑出土的黄金面具。面具表面是半张残片,皱巴巴的,被压成一团,还全是土。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它展开、清洗、修复,尔后惊喜地发现,竟然是一副做工精细、大小重量都是我国之最、不需要任何支撑就能独自立起的黄金面具。要知道,黄金面具是将金皮锤炼成箔后,铺在人像上再用软质工具锤拓出人像轮廓,之后又用质地细腻的工具,将人像的面貌在金面具上完全蹭拭出来,最后,还要用金属工具剔除双目处的金箔。如此繁琐细致的制造流程,让人叹服的同时也不禁心生谜团:三星堆时期的金器制作业,何已这般成熟?这样一只精美绝伦的宝物,为何只剩下了一半?为什么要铸造这样一副金面具?它到底是戴在谁的脸上?

    (节选有删改)

    【材料二】

    华夏古国——书法教育改革

    2021年8月26日,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公布通知,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中,按课程标准开展书法教育,其中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中小学校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书法教育。通知提出,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通知强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书法教育的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教师任职条件及资源配置等进行规划。

    【材料三】

    文学大国——经典名著之《骆驼祥子》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阅读、理解经典,活动组委会制作了关于《骆驼祥子》的阅读小档案,下图是关于祥子“三起三落”的资料卡片。

    买车经历

    资金来源

    结果

    第一次

    自己拉车所得

    买了车,却被敌兵所抢。

    第二次

                                   

    没买成车,钱被孙侦探抢走。

    第三次

    虎妞出资

                               

    1. (1) 请根据内容分点概括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三星堆新近出土的黄金面具?
    2. (2) 请根据材料二的新闻内容,然后拟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字)。
    3. (3) 请根据原著内容,在材料三的表格空白处补充恰当的内容,每处不超过15字。
  • 5.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古诗阅读】

    春  夜

    王安石

    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1. (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第一句写春夜,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金炉香尽”和“漏声残”表明夜已很深。 B . 第二句写诗人由室内来到户外的感受,描写风轻微而带有阵阵的寒意,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凄苦之情。 C . 第三句写诗人在户外面对美好的春色,激动不已,恼人中的恼并非“烦恼”的恼,是贬词褒用,反义正用,其含义类同于“撩”字。 D . 第四句“移”“上”两字在动态中有姗姗曼妙之感;“花影”既可见月之皎洁,又可见花影姿态之淡雅。
    2. (2) 有人认为这首描写春夜清幽美景的诗实质上是一首春夜怀人之作,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 6.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周怡《勉谕儿辈》)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1. (1)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 B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 . 非学/无以广才 D . 险躁/则不能治性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①非宁静无以远   

      ②由入俭难  

      ③不馋不寒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②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4. (4) 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对孩子寄予的希望有什么异同点?
  • 7.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⑫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⑬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⑮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有删减)

    1. (1) 通读全文,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中“回”字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拾漏”用双引号是特定称谓。 B . 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C . 第⑧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 . 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请言含蓄隽水,富有表现力。
    2. (2) 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3. (3)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8. (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

    桂从路

    ①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也正可成为最近引来不少讨论的男性气质问题的一个观察入口。

    ②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在王威的军人形象背后,是内在的军人气质。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武警战士杨明鑫常常期待“在别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潜水员官东在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国旗护卫队用整齐的正步走出爱国精神……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成就善举的普通百姓,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③从对于热血、阳刚男子汉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内涵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尽管有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也推崇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而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鲁莽粗鄙的做事方法,那种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浸润着世道人心的,正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④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境界。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在包容多元审美的同时,若要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倡导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容貌或有不同、外形风格各异,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都同样值得推崇。

    ⑤其实,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应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磨砺其精神、强健其身体,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向上的“真正男子汉”。

    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担当则民族兴旺。我们期待更多人以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共同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1日第13版)

    1.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审美都摒弃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 B . 男性气质就是指既要有阳刚之气的外表,又要有担当刚毅的内在品格。 C . 当代社会我们一样推崇如梅兰芳等这样有高尚品格、家国情怀的演员。 D . 本文意在唤起对男性气质的关注,呼吁培养阳光担当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新人。
    2. (2) 本文开篇列举王威成网红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本篇新闻评论运用大量生动的事例和丰富的名言警句来论述“男性形象”。请结合文本内容,分别具体分析其作用。
    4. (4) 下面是九年级1班小溪同学的困惑,请联系本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帮助她解开心中疑惑。

      小溪:我对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句话不理解。

三、   (5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