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自...

更新时间:2022-10-28 浏览次数:3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完成问题。

    1. (1)  小陈同学在超市购买了一瓶矿泉水,商标上注有“苏卫食证字[2020]第201106”字样,于是他判断此矿泉水注册的省份是(   )
      A . ①省区 B . ②省区 C . ③省区 D . ④省区
    2. (2)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我国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此次卫星发射地点位于(   )
      A . ①省区 B . ②省区 C . ③省区 D . ④省区
    3. (3)  四省区中地跨热带和北温带的是(   )
      A . ①省区 B . ②省区 C . ③省区 D . ④省区
    4. (4)  ②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
      A . 成都 B . 哈尔滨 C . 昆明 D . 西安
  • 2.  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面向社会公布,文件指出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我国依法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主要目的是(   )
      A . 增加入口数量 B . 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C . 降低劳动力比重 D .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 (2)  下列措施中,不宜作为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是(   )
      A .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B . 增加社会抚养费收取力度 C .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D . 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 3.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一般来说(   )
    A . 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少 B . 平原地区人口少 C . 交通闭塞地区人口少 D . 沿海地区人口少
  • 4. 下面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
    A . B . C . D .
  • 5. 下列四幅民族文化特色图中,最能体现维吾尔民族风俗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17八上·新野月考) 中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项目,其中的《格萨尔》史诗是哪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  )
    A . 傣族 B . 藏族 C . 回族 D . 侗族
  • 7.  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   )
      A . 高原 B . 山地 C . 盆地 D . 平原
    2. (2)  图中反映了我国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
      A . 地形类型多样 B . 地形结构单一 C . 高原海拔较高 D . 地势平坦开阔
    3. (3)  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
      A . 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B . 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C . 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D . 为修建住宅提供了有利条件
  • 8.  读“我国四地气候资料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
      A . 乌鲁木齐 B . 拉萨 C . 哈尔滨 D . 海口
    2. (2)  图中反映7月我国的气温特点是(   )
      A . 全国普遍低温 B . 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C . 南温北寒,南北温差大 D . 除海口外,全国普遍高温
    3. (3)  比较图中城市降水特征,正确的是(   )
      A . 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 . 拉萨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C . 哈尔滨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D . 海口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 9. (2018八上·辽阳期中)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我国河流大多数直接或间接的流入(   )
    A . 太平洋 B . 大西洋 C . 印度洋 D . 北冰洋
  • 10.  读“长江水系图”和“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问题。

    1. (1)  上游急需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 水质污染 B . 洪涝灾害 C . 水土流失 D . 物种锐减
    2. (2)  长江流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D . 河口
    3. (3)  长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
      A . 小浪底 B . 葛洲坝 C . 二滩 D . 三峡
  • 11.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形有关,以下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A . 宽广的平原 B . 低缓的丘陵 C . 较为平坦的高原 D . 陡峭的山地
  • 12. (2019八下·湖南开学考) 下表是我国西南某地区某年8月17日~18日天气状况,据预报该天气将持续一段时间.该天气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天气预报

    天气状况

    风力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8月17日

    <3级

    40

    30

    8月18日

    多云

    <3级

    40

    29

    A . 干旱 B . 台风 C . 地震 D . 泥石流
  • 13.  自然灾害经常发生,防灾减灾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据此完成问题。
    1. (1)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可以比较精确地预报哪类灾害(   )
      A . 地震 B . 滑坡、泥石流 C . 洪涝 D . 台风、寒潮
    2. (2)  地震发生时,如果地处高楼上来不及撤离,正确的做法是(   )
      A . 从窗户上跳下 B . 头顶枕头,坐电梯下楼 C . 头顶枕头,躲在阳台上 D . 头顶枕头,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二、解答题
  • 14.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的陆上邻国A为(填国家名称)。
    2. (2)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其中我国的内海C为,我国最大的岛屿D为
    3. (3)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4. (4) “大兴安岭,雪花飘飘;海南岛上,鲜花盛开。”这是王先生出差一周的景观描写。我国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单选)
      A . 我国跨经度广 B . 我国跨纬度广 C . 我国地形复杂 D . 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 15. 读“我国人口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目前,我国的人口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填“大”或“小”),我国每年仍然净增加数百万人口,另一方面,由于人口严重,该人口比例不断提高,使我国养老负担日益增大。
    2. (2) 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黑龙江省至云南省一线,此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填“大”或“小”),西北部人口密度(填“大”或“小”)。
    3. (3) 人既是,又是消费者。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众多的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
  • 16. 读“中国部分民族分布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少数民族。
    2. (2) 到①地旅游,可能遇上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填“苗节”或“那达慕节”);到③地旅游,可能遇上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填“雪顿节”或“泼水节”);②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3. (3) 土家族、苗族、傣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填方位)地区。
    4. (4) 图中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5. (5)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 17. 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我国地势低,呈状分布。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
    2. (2) 图中的d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该阶梯的主要地形区是高原,平均海拔在米以上。
    3. (3) 图中大兴安岭属于走向的山脉,巫山以西的地形区是盆地;太行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平原。
  • 18.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图1)”及“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 (1) 图1中③④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 (2) 根据图2所示气温、降水量特点,判断该地位于图1中的(填序号)气候类型区。
    3. (3) 影响①→②→③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4. (4) ②气候类型分布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填干湿地区名称),该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
    5. (5) ⑤处形成高原山地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 1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黄河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游和游。
    2. (2) 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两个方面任选择一个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 (3) 中游的河口至桃花峪河段,河水含沙量急剧变,其主要原因是该河段流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高原地区。
    4. (4) 黄河下游流经地势低平的华北平原,水流速度变,泥沙大量,导致河床抬高,高于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堤一旦决口,沿岸广大地区将遭受(填灾害名称)威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