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中高级中学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在我们湖南的南岳建有“忠烈祠”,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土,这一做法主要受中国古代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
    A . 世袭制度 B . 分封制度 C . 皇帝制度 D . 宗法制度
  • 2.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图为某一历史时期形势图,据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制度(   )

    A .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B . 强化了贵族阶层的权力 C . 确立了君主的世袭特权 D . 开启了万里长城的修建
  • 3.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列关于美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 . 美国的总统和德国的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C . 美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而德国的皇帝是世袭的 D .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4.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小明同学到西方某国游览,听取了简短学术报告,其笔记里有“陶片放逐法”“观剧津贴”“五百人议事会”。据此判断,小明听取报告的主题应是(   )
    A .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 B .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C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D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 5.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黄兴在黄花岗起义前夕大书:“丈夫不为情死,不为病死,当为国杀敌而死。”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他从上海乘舰经鄂返湘,大江夜航,感而赋诗,其中有“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之句。黄兴诗意由悲壮到凄凉,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
    A .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 .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 D . 袁世凯复辟帝制
  • 6.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该规定(   )
    A . 适应了土地革命运动形势的需要 B . 体现了中共探索民主政治的尝试 C .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 极大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政治觉悟
  • 7.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先后支持变法,主要目的(   )
    A . 确立封建地主的统治地位 B . 增强实力以赢得兼并战争 C . 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 顺应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 8.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维新变法之初,慈禧太后即对光绪帝说:“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以图富强也”,“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这表明慈禧太后(   )
    A . 谋求富强同意有限变法 B . 与光绪帝政治理念一致 C . 假装变法实为图谋政变 D . 与维新派变法理念相似
  • 9.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中国十八大和十九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成果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科学发展观 C .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 邓小平理论
  • 10. (2024高一上·广州开学考)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咏史》中写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种现象的制度原因是(   )
    A . 世卿世禄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 11.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下表为明朝永乐九年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情况。由此表可知,明朝(   )
    初考 再考 三考 最终等第
    称职 未予考核 称职 称职
    未予考核 未予考核 称职 称职
    未予考核 称职 平常 平常
    平常 未予考核 称职 平常
    未予考核 平常 不称职 不称职
    A . 以考核作为官员黜陟的唯一依据 B . 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员考核体系 C . 官员管理实行奖惩一体的考核制 D . 为掌握官吏真实情况实行考满制
  • 12.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江苏有一显赫家族,他们珍藏着当地官员前来恭贺其祖先时赠送的条幅,上写着:“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副对联提到的“少年”可能( )
    A . 因门第显赫而在乡举里选中脱颖而出 B . 通过科举考试状元及第 C . 因少年成名而备受中正官青睐 D . 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 13. (2022高二上·南关月考)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
    A . 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 B . 缓和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 . 保证了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 D . 有效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 14. (2022高二上·玉环月考) 在英国,常务次官是各部的永久性的常务副部长,不受政府更替的影响,英国前首相张伯伦总是对常务次官们说:“你们没有我们也能办事,而我们没有你们则不能做任何事情。”这一传统( )
    A . 践行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 表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 . 体现文官系统的独立性 D . 带有浓厚民主共和色彩
  • 15. (2023高二上·泸县开学考)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合奏《复议新政折》,主张大力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新政人才,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1903年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   )
    A . 想彻底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B . 开始正式培养翻译人才 C . 鼓励留学生学成归国 D . 迫于列强政治方面的压力
  • 16.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是(   )
    A . 公开考试 B . 平等竞争 C . 择优录取 D . 党管干部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全体人民”实际上是指雅典城邦的哪些人?
    2. (2) 材料二引文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颁布此法律文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
    4. (4)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结合近代中国历史,列举两个与此相关的重大政治事件。
  • 18.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主意识缺乏的现实下所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能兼顾政治变革的理想与现实,保证了新旧政治社会秩序在稳定中实现有序过渡。但随着国内外时局的演变,近代中国民主化道路却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政治民主化走上了困顿迷茫、充满曲折的艰辛历程。

    ——《”五四”前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困境》

    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尊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也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 (1) 辛亥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有哪些?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新中国初期进行了哪些民主政治建设?
    3.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 19. (2024高三上·天水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6、17世纪,一些来自东方的传教士和旅行家就对中国的科举制度有所著述,到19世纪上半叶,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都认为“它是值得推崇并仿效的”。这对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

    ——摘编自《西方文官制度起源》

    材料二 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何相似之处。

三、论述题
  • 20. (2022高二上·长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化简表

    时期

    选官制

    办法

    选官权

    夏、商、西周

    世袭制、世卿世禄制

    亲贵合一、世代相传

    奴隶主、贵族

    春秋战国、秦

    军功爵制

    养士、军功、客卿

    国君、贵族

    汉朝

    察举制

    察坊人才、举荐任官

    地方官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第士人、按品授官

    中正官

    隋朝到清光绪

    科举制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朝廷

    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有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信息,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