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濮阳市建业国际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1. (1)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倡导企业向手工匠人学习,学习他们的雕琢技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让产品用户满意。 B . 企业与国家都需要工匠精神,有了工匠精神,企业才可活力涌流,国家才能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 C . 培养工匠精神要甘于寂寞,从雕虫小技做起,要具有爱岗敬业、崇尚劳动的价值观念。 D . 因为社会上存在浮躁风气和短视心态,所以我们要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职业与职业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但职业品质、专业精神在人与人之间并不相同。 B . 坚守工匠精神,要做到爱岗敬业,追求质量和品质,展现时代精神,奏响中国制造、中国文化、中国力量主旋律。 C . 培育工匠精神,就要将一门技术掌握得炉火纯青,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D . 工匠精神不但是工匠们的安身之本,而且能够体现其生命的尊严。
    3. (3)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一段借企业家的感慨,引出这篇新闻评论的话题:时代品质与工匠精神。 B . 文章第五段总结强调发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辩证分析工匠精神的作用,使论述全面、深化。 C . 本文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D . 本文是一篇时评,但文章并没有给人面目可憎、枯燥说教的感觉,而是生动形象,绚丽多彩。
  • 2.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村前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

    毛泽东一生嗜书不倦,尤其爱读历史书籍。毛泽东读史书,总是以历史人物的传记为中心,对历史进行见解独到的品评。他评价历史人物,不因袭旧说,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历史人物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毛泽东诗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多年,从三皇五帝到历代将相,毛泽东每有所感,就有评说。这些评点,虽只区区三言两语,却折射了他的历史观,反映了他的是非观。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已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革命诗词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记录着革命者和建设者们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的诗词。 B . 毛泽东诗词作为革命诗词最杰出的代表,既有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又有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C . 毛泽东诗词中的《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前后的长沙与1936年2月写于陕北的《沁园春·雪》内容有很大的差别,二者之间没有关联。 D . 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流传,缘于这些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毛泽东诗词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
      A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C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 .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3. (3) 请结合材料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诗词的特点。
  • 3.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初雪(节选)

    路翎

    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所在的汽车连,奉命从前线附近的地区往后方运送一批朝鲜老百姓。这些朝鲜人在敌人的炮火射程内顽强地生活了好久了,他们是因为紧急的军事情况而疏散的。刘强和王德贵的车子排在最后一辆开出,因为他们这一车全是年老的和年轻的妇女,带着一群孩子和很多的零碎东西。在十一月末的严寒的黄昏里,天色很快地黑下来了,前沿的炮声激烈起来了,山谷里震荡着一阵阵巨大的、单调的回声。妇女们的这些零碎的日用的东西,引起刘强许多感触。

    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者来到他的家乡上海附近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姐姐带着她们的篮子、罐子、大包小包爬上一辆拥挤的汽车,那时候他才十七岁,他讨厌这些破旧的东西,觉得它们没有价值,但是妇女们绝不肯丢掉它们。那时候他还不懂得在那些残酷的年代里人民生活的艰难。朝鲜妇女们的这些旧包裹,这些帘子、草席,这些盆子罐子,在他心里唤起了温暖的感情。这些东西仿佛在对他讲述着艰苦和贫穷,讲述着妇女们一两年来在炮火下的流血奋斗。放到车子上去的任何一件小东西,都叫他觉得这是对敌人的一个胜利。车上装得差不多了,他却继续在那里一件一件地往上搬着。看着这种情形,年轻的助手王德贵有些焦急了。

    “不行啦,再耽搁咱们要赶不过去啦。”

    “行!”刘强决然地大声说,接着他用愉快的鼓动的口气说,“来吧,小王,想个办法替这位阿妈尼把背夹绑在车子后边……这样那两床炕席也放的下啦。”

    “这破炕席有什么用呀!”

    “老百姓过日子什么都有用的,——哪怕是破炕席,能丢在这里叫敌人一炮打掉么?”

    他的愉快而活泼的声音忽然变得严厉了,并且那闪耀的眼光向着王德贵瞪了一眼。从来不发脾气的刘强,个性其实是非常刚强的。王德贵本来想说:“叫炮打掉的东西多着呢!”可是说不出口了。

    终于把所有的比较大的东西都安置好了。助手王德贵已经跑去发动了马达,他担心着,迟了公路上车多,赶不过封锁线。听见马达声,刘强就很沉重地向着司机台走去了,但走了几步又停下来,因为听见了车上面传出来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那孩子就在母亲的胸前愤怒地哭着。刘强叫那母亲把孩子给他,他说,可以把这婴儿带到司机台里面去。做母亲的迟疑了一下,但这时刘强已经伸手把孩子抱过来了。

    “辛苦啦,谢谢的……”那母亲激动地说。

    “不谢!小王!”刘强喊着,为了免除那母亲的不安,他特别用一种愉快的、幽默的腔调大声喊道:“来,小伙子,咱们找到一个活儿干啦!”

    “这活主要是你的!”刘强愉快地说,不由分说地把孩子塞在王德贵的手里了。“这怎么好弄呢,我不会抱孩子呀!”那十八岁的青年助手说。“咄!”他说,“做这么回妈妈不委屈你,将来你还不是得有儿子!”

    王德贵很不满意——这老司机今天太婆婆妈妈了,妨碍完成任务怎么办呢——然而他仍然羞怯地笑了。他捧着孩子的那姿势实在笨拙,就像捧着一盆热水似的,车上的妇女们也都笑起来了。王德贵很不满意这些笑声,浑身热辣辣的。

    敌机临空了,照明弹一直从前面挂过来了。刘强的脸上马上有了凛然的、严肃的神气,司机台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迎着寒风,这台嘎斯车投入了公路上的激烈斗争。

    ……

    大雪纷飞……天渐渐地亮起来了。周围的景色,覆盖着雪的土坡、田地,大雪中倔强地弹起来的弯屈的黑色的树枝,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了。离目的地只剩下了十里路。车上的妇女们都醒着。她们披着被单和旧衣,默默地承受着这场大雪。这里就要到她们新的家了。忽然地那个用花格子头中包着头的、浓眉毛的姑娘唱起歌来。几个年轻的妇女跟着唱起来,最后全车的妇女,都唱起来了。

    这一车冻僵了的、疲困的妇女,整夜都一声不响,顽强地抗击了那向她们袭来的敌机和严寒,现在唱起来了。她们就要到达她们新的家,她们欢迎这场雪,听着司机台里那个孩子的哭声,唱起来了。于是一下子这台车从困顿和沉默里醒来,被一种青春的、欢乐的、胜利的空气鼓舞着--最后这几里路,是载着歌声飞驰着的。

    人们开始下车,被歌声和大雪所激动。司机和他的助手走了出来,在迷茫的大雪中笑着;司机的手里,捧着那个又睡熟了的孩子。

    沉默了,站在纷飞的大雪中。王德贵抱过了孩子并且把他高举了起来。大家看着王德贵手里的孩子,又看到刘强的染着血的大衣和苍白、微笑的脸。那个做母亲的奔上来接过她的孩子,眼泪流出来了。她抓住了王德贵的手,把她的头在他的肩上靠了一靠,又跑向刘强,把头靠在他的没有负伤的结实的右肩上。

    忽然地王德贵走向那个母亲,问着:“阿妈尼,这孩子他的姓名?”母亲来不及回答,有七八个声音叫起来了,说,这孩子叫金贵永!“金贵永,记着了!”王德责红着脸说。

    “金贵永,再见吧!”刘强说,显出了王德贵先前见过的那种严肃的、沉思的、父亲般的神情,俯下头去,在那母亲的臂弯里吻着孩子的脸。

    迎着这飘落在她们的土地上的今年的最初的雪,妇女们静静地站着。大雪无声地、密密地降落着,这台车后面的那两条很长的黑色的车迹很快地就被大雪盖住了。

    一九五三年十月十六日,北京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借助“严寒的黄昏”、“很快地黑下来了”的天色、“前沿的炮声”、山谷里的“回声”等环境描写,渲染出严酷的战争气氛。 B . 小说写王德贵抱孩子姿势笨拙引起车上妇女们的哄笑,“很不满意”“浑身热辣辣的”等词句,形象刻画出王德贵恼羞成怒的心理。 C . 小说运用“抓住”“靠了一靠”“跑向”“靠在”等一连串动作描写,刻画出金贵永母亲对王德贵、刘强两位志愿军司机由衷的感谢。 D . 小说以雪景结尾,一方面,呼应标题,给读者留下想像的空间;另一方面,烘托出静谧平和的气氛,传递出胜利到达目的地后的喜悦。
    2. (2) 小说特别写了小男孩金贵永备受一行人关注呵护,这样写有何作用?
    3. (3) 有评论家说,《初雪》“兼顾历史真实与审美感受的最大化”。这篇小说展现了怎样的“审美感受”?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 4.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潘慎修,字成德,泉州莆田县人。父承祐,仕南唐,至刑部尚书致仕。慎修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累迁至水部郎中兼起居舍人。开宝末,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慎修以为国且亡,当待罪,何贺也?自是每群臣称贺,从镒即奉表请罪。太祖嘉其得礼,遣吕使慰谕,供帐牢饩悉加优给。煜归朝,以慎修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淳化中,秘书监李至荐之,命以本官知直秘阁。慎修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作《棋说》以献。大抵谓:“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为急。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几可以言棋矣。”因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

        景德初,上言衰老,求外任。真宗以儒雅宜留秘府,止听解记注之职。数月,擢为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从幸澶州,遘寒疾,诏令肩舆先归。慎修疾虽亟,精爽不乱。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明年正月,卒,年六十九。赙钱二十万,绢一百匹。上悯之,令有司给舟载其柩归洪州。

        慎修风度酝藉,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先是,江南旧臣多言李煜暗懦,事多过实。真宗一日以问慎修,对曰:“煜懵理若此,何以享国十余年?”他日,对宰相语及之,且言慎修温雅不忘本,得臣子之操,深嘉奖之。当时士大夫与之游者,咸推其素尚。

    (选自《宋史•潘慎修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B . 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C . 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D . 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的“致仕”是指潘承祐在刑部尚书任上退休。古代的官员正常退休叫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 B . 文中的“学士”是潘慎修的官职名。学士在周代是指读书的贵族子弟,魏晋以后指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员的称呼,宋代翰林学士有当宰相的希望。 C . 淳化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史书用年号纪年较少见,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都更改年号。 D . 有司指主管某个部门的官吏,其中“有”是有某种权力的意思,“司”是主管的意思,古代设官分职让官吏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有司有时也泛指官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潘慎修擅长下棋,他经常被宋太宗召去下棋,于是写《棋说》一文进献,在文中他列举十大要领阐明下棋的道理,这篇微言大义的文章宋太宗十分喜欢。 B . 景德初年,潘慎修上表说自己衰老了,请求朝廷放他到地方做官。宋真宗认为他风度儒雅应该留在秘府里。 C . 南唐旧臣大多批评李煜昏庸懦弱,宋真宗向潘慎修询问实情,他用谁说昏庸的人不能在位十多年的话回答,这种回答深得真宗赞许。 D . 潘慎修广泛涉猎文史典籍,为人宽厚有涵养,当时和他交往的士大夫们没有人不推崇他品格高尚,宋真宗也非常赏识他温文尔雅的风度。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仁则能全,义则能守,礼则能变,智则能兼,信则能克。

      ②托陈彭年草遗奏,不为诸子干泽,但以主恩未报为恨。

  • 5.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①。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注释】①梦余:梦醒之后。

    1. (1) 对于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写了雨后初晴,诗人从梦中醒来见到的生机十足又宁谧生动的图景。 B . 诗人午睡醒来之后,虽然只见到雨后的绿树,但可以想见宁静恬适的心境却是非常好。 C . 青苔满地,表明已阴雨多时,此时天放晴朗;诗人白天进入梦乡,睡醒后发现四周无人,只有浓浓的绿荫。 D . 诗人的情感有久雨初晴后的喜悦,有四周无人的孤独,亦喜亦忧,复杂跌宕。
    2. (2) 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 6.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沁园春·长沙》中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2. (2) 《沁园春·长沙》中景物描写富有层次,其中最具动态美的两句是
    3. (3) 《沁园春·长沙》中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一部           的悲剧。其不仅有            般的悲惨,还有如花如诗般的凄美。《红楼十二钗评传》看待红楼女子,在悲剧艺术的层面考虑得更多一些。元、迎、探、惜四位公府千金,(    ),四类女子富有典型意义,成为家族末世各类小姐命运之悲的集中写照。十二正册中的三位贾府媳妇,凤姐、李纨、可卿,可以说是 才、德、貌        , 可谓封建世家少奶奶的艺术画廊。曾经大权在握的王熙凤,虽然可以            、谋财害命,但在当时的现实中,她没有去违背夫妻纲常,对“国舅老爷”的奉承、对平儿的拉拢与欺凌,足见其面对丈夫和侍妾时的角色意识。她既“泼辣”也“泼 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辛酸”值得同情。李纨是唯一居住在大观园里的少奶奶,从居所来看,与豆蔻年华的怡红快绿不同的是,稻香村颇为另类。大观园中的“稻香老农”,是牧歌式的贞节牌坊,李纨应是物欲横流之贾府中的一件清雅的装饰。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彻头彻尾  如泣如诉  各有所长  恃强怙宠 B . 痛彻心扉  如歌如泣  各有千秋  恃强逞能 C . 彻头彻尾  如泣如诉  各有千秋  恃强逞能 D . 痛彻心扉  如歌如泣  各有所长  恃强怙宠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庶出者的身世叹惋,入空门者的绝情。 B . 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入空门者的绝情,庶出者的身世叹惋。 C . 有进宫墙者的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身世叹惋的庶出者,绝情的入空门者 D . 进宫墙者有闺怨,包办婚姻之下的哭诉,庶出者叹惋身世,入空门者的绝情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心酸”引发同情。 B . 她既“泼辣”也“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心酸”值得同情。 C . 她既“泼辣”又“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心酸”值得同情。 D . 她既“泼辣”又“泼醋”,小说里被揭示的这位女强人的“心酸”引发同情。
  • 8.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均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象牙制品,有所不同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而金沙遗址的象牙均未经火烧直接埋入土中。二者之间的差异可能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使用象牙的目的有所不同,但具体为何种用途,尚无法知晓。三星堆和金沙都有面具发现,但从使用情况看,三星堆对面具的使用更为频繁和重视。面具在古蜀国祭祀中发挥多大的作用,仍需要更多研究。三星堆和金沙各发现了一大一小青铜立人,他们都作同一种两手虚握的手势。这种相似性反映了两个遗址共同的原始宗教信仰或类似的宗教仪式规范,昭示了两个遗址间紧密的传承关系。但中空的双手究竟握着何物?目前也是一大谜题。我们在三星堆出土的器物上仅零星发现有刻划符号,而在金沙遗址,尽管有卜甲出土,则未曾发现明显的符号刻划痕迹。因此,无论是三星堆遗址,还是金沙遗址,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蜀文明是否已使用文字还有待更深入的发掘。

    无论是三星堆遗址,还是金沙遗址,古蜀文明带给我们巨大惊喜的同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随着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工作的开展,将有更多古蜀文明的蛛丝马迹一一展现,为我们冲破萦绕在古蜀文明面前的重重迷雾。

    (朱章义等《三星堆背后的古蜀文明》,摘自《人民日报》)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组排比句,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雄鹰有了蓝天的陪伴,才有“鹰击长空”的豪迈;骆驼有了大漠的陪伴,才有“沙漠之舟”的美名;人生有了失败的考验,才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见识。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一上·濮阳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2020年10月,抗美援朝老兵铁俊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当年的偶像是黄继光。我想向他学习,把生命交给党和人民。”

        ②爷爷曾对我说:“我们那个年代啊,没有什么偶像,知道的一个大英雄,就是邓稼先 !”

        ③一位高二学生在“粉”上刘慈欣后,连带着“粉”上了物理和天文学。他已经立下志向,将来考取天体物理专业。他相信未来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那座天梯上,会有自己的身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请联系材料谈谈你对偶像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