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衡越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思想...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而封建社会的后期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社会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 . 生产力的进步 B . 生产关系的变化      C .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 D . 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 2.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2021年1月,南阳岩石文考古迎来重大发现,此前发现的被称之为“日月祭坛”的日晷,初步推测其形成年代很可能早到新石器时代,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天文台,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下列描述与新石器时代史实相符的是(    )

    ①人们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②铁制农具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

    ③氏族内部出现压迫和剥削现象      

    ④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生产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的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种状况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农民可以占有部分生产资料 B . 消除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 C . 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D . 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 4.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下列关于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国家产生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②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④有人类社会就有了国家的产生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汉书·食货志》里写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下列对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部分土地归地主所有      

    ②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③地主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    

    ④农民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

    ①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掠夺获取剩余价值  

    ②大批失去生产资料却又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③推翻封建政权,扫清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④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必需的大量货币财富作为资本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7.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1883年3月,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在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但他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具有重大意义。这“两大发现”(    )

    ①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④改写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一上·台州月考)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③阶级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社会形态的更替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以高福利为主要特征的西方社会保障体系一度被视为“均富社会和避免冲突的理想模式”,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之上的。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剥削关系

    ②高福利的社会保障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③资产阶级主要通过税收实施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④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阶级间的对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最终都失败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没有揭露资本主义的缺陷和弊端    

    ②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

    ③反对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变革    

    ④没有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前提是(    )
    A .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B .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C .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D .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 12.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    )

    ①它是科学的理论,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②它是人民的理论,为中国人民的实践提供具体方案

    ③它是实践的理论,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引

    ④它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以空想社会主义为思想来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旨在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③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把反帝反封建作为革命的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该剧中的“觉醒”反映了:(    )

    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成熟的方案

    ②中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5.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电视剧《觉醒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建党为主线,讲述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故事,立体地展示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描绘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

    ③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和人民幸福有了主心骨

    ④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B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代 C . 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D . 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 17.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关于二者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同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对此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讲它新就新在由无产阶级领导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9.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惟吾中国,自鸦片战役而后,继之以英法联军之役,太平天国之变,甲午之战,庚子之变,乃至辛亥革命之变,直到于今,中国民族尚困轭于列强不平等条约之下,而未能解脱。此等不平等条约如不废除,则中国将永不能恢复其在国际上自由平等之位置。”这表明,在当时:(    )

    ①中国仍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

    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之一

    ④中国人民缺乏革命政党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①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④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这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    )
    A . 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人民唯一的历史任务 B . 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C . 中国已经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D . 没有政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 22. (2022高一上·台州月考) 有学者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竟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了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

    ①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一致性

    ②前途有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

    ③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民主革命

    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3.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则材料反映的重大事件是:(    )
    A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 C . 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24.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会议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八大:(    )

    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指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关于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
    A . 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任务 B .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C .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 .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落到扭转命运、走向富强的伟大飞跃
  • 26.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时期的“第二次结合”包括:(    )

    ①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②开展统一战线,进行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

    ③结合中国特点,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④探索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7.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社会主义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②鉴戒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③要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④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8.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一会议在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八大:(    )

    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指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9. (2024高一上·唐山月考)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全国96.3%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91.7%手工业从业者参加了合作组织,99%的企业实现了公私合营。这表明到1956年底我国(    )

    ①生产力的状况适应了当时生产关系的要求  

    ②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0.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2021年2月1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对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和部署。下列对党的历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党的八大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党的十二大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得出的科学结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挥一分,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就成熟一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越是发挥,社会主义的物质存在条件就越是趋于成熟。习近平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时代。

    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趋势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 32.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结合材料,从近代中国人民的角度,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 33. (2022高一上·南阳月考)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条件下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是中国过渡时期的重要内容。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在经济上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以前,一般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既有个体私有制,又有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两者是有原则性区别的,因此改造时必须采取不同的政策。中国资本主义的改造是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实现的,而对于个体经济,则采取互助合作的方式达到改造的目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 34.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1960年11月5日,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伟业。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纪念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