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本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第一次...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优秀的革命者、建设者们常常以笔为犁,以梦为马,用革命的诗词记录着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毛泽东诗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1925年前后,大革命高潮风起云涌,青年毛泽东勇立潮头。他在橘子洲上,以一篇《沁园春·长沙》讴歌壮丽的秋景,发出了时代之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回答又是无比坚定的,是“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因为他们是革命理想的象征,是新世界的开创者,只有他们,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只有他们,才能担负起“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崇高使命。

    1936年2月,指挥红军东征的毛泽东在陕北的一个小山沟里又写下《沁园春·雪》。北国的茫茫寒雪,在他如椽的巨笔下,气势恢宏,气象万千;北国的晴日,在他浪漫的想象中,“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当时的红军依然困难重重,但毛泽东对革命斗争充满激情,对革命前途、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那么,到底谁才是主宰历史浮沉的主人?谁才是这个时代的风流人物?毛泽东再一次回应了十年前自己的时代之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千百万劳动人民,无产阶级大众,才是历史和时代的真正主人。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好似一幅幅长篇画卷,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特别是记录了若干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堪称一代诗史、史诗。随着岁月的流转,有些警言佳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时时吟诵的名句名篇。这些充满强大战斗精神的火红诗句,这些高度凝练中国革命与建设各个不同阶段奋斗精神的史诗篇章,已经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最为鲜明的精神标识之一。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五次反围剿,敌强我弱,战斗是残酷的,但在毛泽东笔下,“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菩萨蛮·大柏地》)。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与人类历史的英雄传奇。红军战士突破重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取得伟大胜利。在毛泽东笔下,长征的千山万水,深沟险壑,不过是“泥丸”“细浪”,充分体现出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魄,展示了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革命斗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战斗意志与斗争精神,它体现为“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藐视一切困难的战略定力,体现为敢于“扫除一切害人虫”的强大自信,体现为“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决心。

    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这一进程中表现出伟大的理想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斗志。毛泽东以他的壮丽诗篇对这一历史进程、伟大实践进行了高度概括与总结。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前,他在这里缔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三十八年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又面临着种种重大挑战与考验。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创造未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就是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伟大的历史总结,也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前进动力。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够达到。

    (摘编自康震《风展红旗如画》)

    材料二:《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巅峰之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惜”字起笔,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和成吉思汗等封建统治者的代表人物进行评说。1958年年底,他在《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上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就个体而言,他多次肯定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人超过他的。”他甚至说过:“解决中国的问题﹐须马克思加秦始皇。”他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毛泽东评价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跌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

    (摘编自汪建新《毛泽东诗词中的帝王将相》)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岁月流转,毛泽东诗词中的佳句被人们吟咏铭记,世代流传,缘于毛泽东诗词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 B . 在毛泽东笔下,长征途中的残酷现实,不过是“泥丸”“细浪”。这充分体现其藐视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C . 毛泽东诗词记录了伟大的理想信念、革命实践与战斗情怀,诗词中表现出昂扬的浪漫主义激情和英雄主义气概。 D . 面对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浪潮,青年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无比坚定地表示,革命青年能担负历史使命。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诗词中肯定古代帝王的历史功绩,特别是多次指出秦始皇在军事方面的高超指挥才能。 B . 北国雪霁的壮美景色,在毛泽东诗词中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为“红妆素裹,分外妖娆”,体现他对革命斗争的激情。 C . 毛泽东诗词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历程做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为后人更好地面向未来、创造未来提供了前进动力。 D . 材料二中,毛泽东在回复郭沫若的诗里提到,人们对“焚书坑儒”可能存在误解,说明“焚书坑儒”并非事实。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毛泽东诗词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    )
      A .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B .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C .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D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4. (4) 结合材料二内容,谈谈毛泽东对古代帝王的评价对我们有何启示?请简要分析。
    5. (5) 请简要分析梳理材料一的行文结构。
  • 2.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现代文阅读Ⅱ

    白鸟之国

    秋田雨雀

    在一个湖边,住着一对白鸟夫妇。“世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鸟类,但是比我们夫妇更优雅漂亮的,恐怕不会有了。”丈夫用他那红红的长嘴温柔地抚弄着翼上的绵毛。“这是肯定的。孔雀虽然号称百鸟之王,但是她那身粗毛,不知有多么难看。跟她比起来,我们雪白的羽毛,才是无上佳品。”妻子一边伸长脖颈饮着湖水,一边对丈夫的话表示赞同。

    不错,这对白鸟夫妇的羽毛的确很美,颈子也长得恰到好处。然而,这对白鸟夫妇都只有一只眼睛,他们却丝毫也不觉得自己是独眼。因为丈夫所看到的,同妻子所看到的一样;妻子所看到的,也同丈夫所看到的一样。他们俩都相信,世上再也没有像他们看东西看得这样准确的了。

    白鸟夫妇产了四个卵。他们盼望着早一点将卵孵化,生出和自己一样美丽的白鸟。不久,四只可爱的白鸟被孵化出来了。白鸟夫妇说不出的高兴。

    “多漂亮的小鸟啊。但愿他们早点长大,等到自己会捕鱼捉贝就好了。”父亲说。

    “是啊,但愿如此。他们生活在这湖边,不知会感到多么幸福呢。何况我们又这样疼爱他们。”母亲说。

    白鸟爸爸接着说道:“这帮小家伙,生下来既不是低贱的野鸭,也不是粗鲁的鹜鸟,他们不知多么庆幸呢。”

    然而有一天,白鸟夫妇发现这四只可爱的小白鸟,都多生了一只眼睛。

    “哎呀!这如何是好?……”母亲说道,接着发出一声哀鸣。

    “可不,眼睛生得是有些怪呢?——不过,不知道长大以后怎么样。或许我们生出来的时候,也都是生着两只眼睛的吧。”

    父亲毕竟是个男子汉,说话有分量,白鸟妈妈的精神又振作起来了。

    但是白鸟夫妇因为自己是独眼,生了四只两个眼睛的白鸟,便以为它们是残废,总耿耿于怀,觉得窝囊。

    “趁它们还小,索性把一只眼睛弄瞎了吧。”白鸟爸爸虽然这样想,但并没有这样做的决心。

    四只小白鸟却一点儿也不关心这些事,他们一天天长大了,疏松的乳毛变成绵毛,绵毛又逐渐变成纺绸一般的羽毛。等到羽毛丰满了,两只眼睛看东西也分明了。他们飞到湖中,随意捉些鱼儿、蚌儿来吃。全然不理会双亲对他们安全的忧虑。

    小孩子们眼睛看到的什么东西都是新鲜的。他们看到了湖上的各种情景,有和自己同类的鸟儿,翱翔在高空,整天唱着悦耳的歌声:有伸着可怕的嘴的大鸟;有外形同自己类似,但衣裳非常粗糙的丑鸟;也有终生都站在湖水中默默地看着人世的鸟儿。小白鸟们觉得这世上十分有趣。“这就是所谓的世界吧!”小白鸟们这样想。他们天天都滑动着红红的璞,在湖上到处游玩。

    一天,白鸟父亲对白鸟母亲说:“咱们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野呢?白鸟的孩子决不该整天和这样粗野的东西为伴,一定是因为眼睛有毛病吧。”

    白鸟母亲说:“一准是这样吧。因为此外他们再也没有什么地方和我们不同。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孩子们的眼睛呢!”她将修长的脖颈贴在胸口,悲伤地深深一叹。

    恰好就在这时,一只饥饿的老鹰,拍着双翅,发出可怕的声响,从他们头上掠过。白鸟夫妇大吃一惊,连忙躲进草丛深处。“要是给这只饿鹰看见,可不得了啊。不知咱们的孩子们此刻在哪儿?”白鸟父亲低声说。

    然而到了黄昏时候,四只小白鸟都丝毫不以为意,他们精力十足,掠过湖面,回到家中。尽管白鸟父母把孩子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可是第二天,他们又飞到湖中去了。

    白鸟父亲反复思忖着怎样才能消除自己的忧虑。

    “孩子们小的时候,我不知想过多少次,索性将他们的一只眼睛弄瞎吧……现在是非这样不可的时候了……虽然可怜,但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白鸟父亲说,白鸟母亲只是啜泣。

    一天早晨醒来,四只小白鸟感到一只眼睛瞎了,他们痛哭流涕。在他们看来,这世界突然黑暗了。他们每日在湖湾的岸上蹒跚地踱来踱去,恋慕着广阔的湖水,发出声声哀鸣。

    某日,两只饥饿的老鹰飞到湖上,用锐利的爪子轻而易举地将四只小白鸟抓去,飞上高空……利爪迅速刺进四只小白鸟的小胸脯……此刻,他们的心脏正在破裂。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白鸟夫妇从小就只有一只眼睛,而且丈夫所看到的同妻子所看到的一样,所以他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异常。 B . 白鸟夫妇因为小白鸟与自己长得不同,以为他们是残废,于是在小白鸟睡熟后,将每个孩子的一只眼睛啄瞎。 C . 小说中“或许我们生出来时,也都是生着两只眼睛的”等细节暗示白鸟夫妇的眼睛可能也是被其父母啄瞎的。 D . 小白鸟用两只眼睛看到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但白鸟夫妇却觉得粗野,二者对比突出了他们的狭隘和固执。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中作者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白鸟夫妇对自己外表的自信,语言和动作描写是这篇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 B . 作者开篇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先尽力铺陈白鸟夫妇的美丽和自信,然后再揭示他们的缺陷。 C . 小说中所有的语言都由白鸟夫妇说出,小白鸟们一句没有,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突出白鸟夫妇的主角地位。 D . 小白鸟们被啄瞎眼时没有感到疼痛,“不知不觉地被伤害”看似不合理,却恰好体现了这篇小说的寓言特性。
    3. (3) 解释画线句子的含意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4. (4) 有评论家认为:这个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多重悲剧,值得读者反复阅读和深思。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包含了哪几重悲剧?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文言文阅读

    沈近思,字位山,浙江钱塘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四十五年,授河南临颍知县。颍水经许州东入临颍,许州孔家口下距临颍境仅百余步,堤屡圮,水入临颍,害禾稼。近思请筑堤,临颍任夫十之七,士民争输谷。日役千三百人,人谷二升,二十日而堤成。水至不为患,岁大熟。近思立紫阳书院,教士以正学。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化行于其乡,俗日驯。五十二年,巡抚鹿祐荐卓异,广西南宁同知。病,告归

    五十九年,以浙江巡抚朱轼荐,敕部调取引见,命监督本裕仓。浙江福建总督满保奏请以知府拣发福建,檄署台湾知府。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流民至者,必审籍贯、稽家口,方授以田土,否则悉驱过洋。议未即行,雍正元年,召授吏部文选司郎中,赐第,赉帑金四百。寻授太仆寺卿,仍兼领文选司事。二年,超授吏部侍郎,命与尚书阿尔松阿如河南按治诸生王逊等纠众罢考,论如律。

    四年,充江南乡试考官。例以《乡试录》进呈,上嘉近思命题正大,策问发挥性理,谕奖之。时侍郎查嗣庭、举人汪景祺以诽谤获罪,停浙江人乡会试。近思疏言:“浙省乃有如嗣庭、景祺者,越水增羞,吴山蒙耻!”因条列整饬风俗,约束士子,凡十事。上曰:“浙省有近思,不为习俗所移,足为越水、吴山洗其羞耻!”所陈委曲详尽,下巡抚李卫、观风整俗使王国栋,如议施行。五年,擢左都御史,仍兼领吏部事。卒,命平郡王福彭往奠,加礼部尚书、太子少傅。以其子方幼,令吏部遣司官为治丧,赐祭葬,端恪。

    许外山(选自《清史稿·沈近思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B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C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D . 近思议析置数县道/镇弹压府治/驻兵三千/分布营汛/收材勇入行伍/严加操练/以渐移充内地各标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调动改派。“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职。 B . 告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后也可指向他人告辞,告别回家。文中“告归”的含义属前者。 C . 乡会试,乡试与会试的合称。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又称“秋闱”;会试,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又叫春闱。 D . 谥,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近思政绩显著,在临颍为官时,一方面解决了多年的水患问题,农民大获丰收;另一方面注重教化,设立学校,亲自教授,民风因此大改。 B . 沈近思主张在台湾省多设数县,从乡民中选人并操练,增加驻兵;对流杂之民审其籍贯,稽其家口,授其田土,这些主张实行之后非常有效。 C . 沈近思担任科举考官时得到了皇帝的褒奖,但由于出现了汪景祺、查嗣庭案件,让浙江人蒙受耻辱。 D . 沈近思去世后被追赠为礼部尚书、太子少傅。因为他儿子年幼,朝廷命吏部派专人为沈近思办理丧事,赐予他祭奠、安葬的礼仪。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县西葛冈村俗最恶,近思为置塾,课村童,立书程簿,躬教督之。

      ②流民至者,必审籍贯、稽家口,方授以田土,否则悉驱过洋。

    5. (5) 在汪景祺、查嗣庭案件的处置上,皇帝对沈近思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 4.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迷津欲有问”,是《论语》中的故事。孔子带学生们周游列国,迷路了,让子路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

    1. (1) 下面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襄水曲”表明作者家住襄水之滨,“楚云端”则表现出对家乡的仰望。句意平淡却情感含蓄而浓烈。 B . “遥隔”两字不仅表明作者所在地方距离家乡遥远,还表明此时与家乡两地隔绝,不能归去,用词贴切。 C . “迷津欲有问”运用典故,表现出作者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的矛盾心理。 D . “归帆天际看”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站在客船上,朝着家乡的方向极目远眺,内心充满难以诉说的悲凉。
    2. (2) 本诗首联广受后世称道,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 5.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名篇名句理解默写
    1. (1) 作者归有光写到自己对旧项脊轩的改造,首先对屋顶进行了修复,其目的是使不上漏,接着作者“”,使得房间的亮度大增,采光极好。
    2. (2) 《老子》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如果能做到“”,就不会失败。
    3. (3) 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红楼梦》里面写的荣宁二府,其光景气象则如书中冷子兴所介绍的,“如今生齿日繁,安富尊荣者尽多,______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我们看,贾敬谋虚逐妄,贾赦恣意享乐,贾珍、贾琏、贾蓉等纨绔子弟沉溺酒色,邢夫人、赵姨娘等阴怀嫉恨。贾政似乎是个“端方正直”“谦恭厚道”的人物,但头脑古板,空疏,教条,迂阔无能。他除了板着面孔训斥宝玉甚至大加笞挞之外,对贾府江河日下的局面______。偌大的贾府,显得最有才干、最有心眼的是王熙凤;但她损人利己,多行不义,只能给家庭的衰败添加______。小说后半部,贾府入不敷出的情况日益严重,经济上陷入危机,家庭内部的纠纷______,外部世界对他的冲击也越来越厉害。“甄家犯罪,抄没家私”,给贾家一个预报。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有人就认为,《红楼梦》与宇宙相通,既丰富又复杂,既深邃又玄秘,既真实生动又意味无穷。你对《红楼梦》怎么研究都行。(    ),它的规律性和非规律性,它的圆满和缺憾。上帝造出来的世界绝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它十分博大,这不是上帝之病,而是上帝之大。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运筹谋画               一筹莫展                     催化剂                  愈演愈烈 B . 运筹帷幄               愁眉不展                     催化剂                  变本加厉 C . 运筹谋画               愁眉不展                     导火索                  愈演愈烈 D . 运筹帷幄               一筹莫展                     导火索                  变本加厉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结局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B . 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的结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C . 虽然我们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一败涂地的结局则是肯定无疑的。 D . 我们虽然看不到曹雪芹写的最后几十回手稿,但“家业凋零”“金银散尽”的结局一败涂地则是肯定无疑的。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 B . 因为《红楼梦》都具备了宇宙的特点,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C . 因为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 D . 因为你对宇宙怎么研究都行,宇宙的特点《红楼梦》都具备了
  • 7.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请从下面七句古诗中任选三句串联成一段文字,要求:主题明确,语言优美,不超过80字。

    ①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乱花渐欲迷人眼              ④春色满园关不住

    ⑤人间四月芳菲尽              ⑥桃花依旧笑春风              ⑦落红不是无情物

  • 8.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下面是“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标识,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个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2高二上·本溪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

    “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这三字也与每个人的求学、处友、从业等具体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深蕴待人处事之道。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