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德惠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05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5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人的身份是在        中确定的。
    A . 朋友关系 B . 社会关系 C . 血缘关系 D . 地缘关系
  • 2. 打开网络就等于同世界握手,可以结交朋友、查找资料、网络购物、休闲娱乐等,这说明(   )
    A . 网络已经主宰世界 B . 网络方便人们出行 C .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D . 网络改变经济发展
  • 3.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人民网启动2022年我国全国两会捎句话的建言征集活动, 该活动为网友心声搭建了便捷的通道,也为政府了解国情民意提供了重要途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 B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C . 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 D . 网络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 4. 传播网络正能量,让网络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渠道。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在微博上随意转发未经证实的有关疫情的消息 B . 在朋友圈为重病同学发起爱心筹款活动 C . 在微信群里为亲戚的参赛书画作品拉票 D . 在班级钉钉群上课时故意转发恶搞表情包
  • 5. 下图反映的社会秩序是(   )

    A . 社会管理秩序 B . 生产秩序 C . 交通秩序 D . 公共场所秩序
  • 6. 人们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往往需要排队进行安全检查,工人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等等。这说明( )
    A .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B . 社会规则扰乱人们的生活 C . 秩序会限制人们的自由 D .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 7. (2021·扬州)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扰’。”这启示我们要(    )
    A . 爱岗敬业 B . 信守承诺 C . 关爱他人 D . 以礼待人
  • 8.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平等待人 B . 言必信,行必果 ——欣赏他人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 D . 退一步,海阔天空——善待他人
  • 9. 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
    A . 公安机关 B . 人民政府 C . 人民法院 D . 人民检察院
  • 10. 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   )
    A .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 刑事违法性 C . 刑法处罚性 D . 社会治理性
  • 11. 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下列同学的行为属于亲社会的行为(   )

    ①小涛在网上为抗击疫情捐款   

    ②小杰在音乐教室里练习钢琴

    ③小斌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④小正在月考考了班级第一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2. 在防疫常态化之下, 各大汽车品牌开始“云卖车”;手机品牌排队开新品“云发布会”;楼盘直播“云卖房”; 电商购物、网络订菜、直播带货等备受欢迎,“云经济”迎来了高光时刻。材料表明( )

    ①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网络淡化人间亲情           

    ④互联网能彻底改变了经济现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3.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开始施行。该规则所称的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惩戒规则的颁布(   )

    ①说明规则不符合个人要求可以修改         

    ②划定了中小学生行使自由权利的边界

    ③目的就是要杜绝中小学生违反校纪         

    ④有利于维护校园秩序,促进学生自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4. 观察漫画,下面观点正确的事(   )

    ①诚信全靠自觉自愿

    ②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③要学会诚信智慧

    ④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15. 张某向李某借款5万元,承诺一年后归还。一年后,张某拒不归还借款,李某多次索要无果,只好进行提起诉讼。李某提起的诉讼和张某应承担责任分别是(   )

    ①民事诉讼          

    ②行政诉讼      

    ③民事责任     

    ④行政责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16.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 (1)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什么?
    2. (2) 承上题,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什么?
    3. (3) 请回答青少年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的意义.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有些网友表示,自己会在短视频APP上学习跳舞、烹饪等,培养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大量网民为之沉迷,其中未成年人占比接近50%。快手、抖音也因违规传播低俗文化等问题被约谈、处罚多次。

    1. (1) 材料表明了什么?
    2. (2)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杜绝青少年为之沉迷,国家和青少年怎样做?
  • 18. 阅读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内     容

    问     题

    “吉祥码”是在疫情期间吉林人出入公共场所必备的个人专属健康码。橙码和红码需按照防疫有关规定进行隔离,不可随意出行。对拒不配合者,各类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或营业者有权拒绝其进入。

    (1)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新冠疫情期间,应如何遵守规则?

    有些人在公共场所不佩戴口罩,或者拒不出示“吉祥码”。这些人只考虑自己的自由,而忽视规则的约束。

    (2)我们宪法对规则和自由的关系是如何规定的?

    纸质火车票被电子火车票取代,不仅节省了买票的排队时间,网上购票更便捷,而且可以节省林木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

    (3)简要回答这些规则改进的原因?

    (4)这些规则的改进的有什么意义?

  • 19. 阅读漫画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开始施行。该法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1. (1) 上侧漫画体现了社会生活中哪种道德品质?
    2. (2) 从社会角度回答这种道德品质重要性。
    3. (3) 材料体现了社会生活中哪种道德品质?
    4. (4) 依据材料我们要共同营造什么样的良好社会风尚?
  • 20. 某班积极响应学校“做中学"的课改要求,在讲到法律有关内容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模拟法庭的活动,下面是他们准备“庭审”的一个案例:

    遵章守法·和谐稳定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经常旷课。 后来便放纵自己,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迷途知返·远离犯罪

    陈某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就作案3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1. (1)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陈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
    2. (2) 陈某最终被判刑,触犯哪部法律?承担哪种刑事责任?
    3. (3) 依据材料分析陈某最后走上犯罪的原因?
    4. (4) 你从上述案例中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