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第七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11-10 浏览次数:3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所谓“物质变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客观物质的东西反映到主观意识中来,形成主观的如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东西。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将实践中业已形成的方针、政策、理论、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群众实践,从而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力量。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干部的领导实践过程来看,表现为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任意的过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物质可以变精神,但是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精神可以变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总之,毛泽东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摘编自樊瑞平、张心立《毛泽东倡导对干部进行认识论 教育——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每次大挫折,都是唯心论盛行的结果。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像陈独秀等,革命信仰都很坚定,但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结果给党带来1927年的大挫折。开始以为,只要听苏联的就肯定能取得胜利,后来才知道盲从他国经验,脱离中国实际是要掉脑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堂学到东西的党课是谁上的?是共产党的对立面蒋介石在1927年给上的,敌人是最好的教师,沙场是最好的课堂。你正儿八经给他讲,他听不进去,一流血,什么都学会了。那一次蒋介石逼得共产党人抛弃了陈独秀“绘画绣花”式的革命,脱了西服,拿起枪上了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就这样展开了。

    开展武装斗争,刚刚打开一点局面,王明又带着斯大林的“圣旨”来了。李德、博古等人听不进长期坚持实际斗争的同志们的意见,将用于欧洲平原的坚守阵地决战的战法用于中国东南山地,最后把根据地丢了个干净。红军大转移开始时,他们还是死守他们那一套办法,结果损失惨重。当时你说他,他不听,很多人也不敢怀疑他。为什么?人家是“权威”,王明曾受到斯大林单独召见。后来的张国焘更厉害,他受到过列宁的接见,而且据他自己说是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唯一见过列宁的人。这些人牌子都很硬,文凭也很高,但一打仗就不行。长征路上打得赢就是硬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最后实践的权威打倒了观念的权威,到陕北后,我们党明白了,马列主义的原理要跟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是不断付出血的代价才明白的道理。不流血谁也不承认自己是错的。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

    当时,共产国际是世界革命的灯塔,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大家都是坚定的革命者,自觉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但问题是唯心主义是不能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当时许多在领导岗位的人缺乏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更缺乏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为此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后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认为,它好就好在这篇文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曾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盛行的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问题需要听听中国同志的意见。对世界革命的贡献取决于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以中国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不能机械地服从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这是毛泽东和教条主义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教条主义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

    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长征及其路途上经历的生死实践的检验,这些共识的形成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来自血的教训,这不是从书本和课堂里就能学来的。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昨天不是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掉下来的,今天也不是从华盛顿的白宫掉下来的,它是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不这样,与长征一样,还是要流血,要亡党亡国的。

    (摘编自张文木《我们赢在哪里?赢在人才!》,《北京日报》)

    材料三:社会实践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性,即不论什么人,只要是他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是真理性认识,相反便是谬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与“某些领导人的某些意志”“某些书本中的某些原理”“某些权威人士的某些言论”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坚持下去,就应该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和“此外再无别的”而“只能是”的“绝对性”要求,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检验、修正他们的那些错误意志、言论和丰富、发展书本上写的不成熟不完备的原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他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由它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客观性,是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不相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唐梅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用方针、政策指导实践则是认识到实践的转化。 B . 在毛泽东看来,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属于能够检验思想的正确性的社会实践。 C . 邓小平认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D . 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2. (2) 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在“物质变精神”这个过程中,“精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靠实践来检验。 B . 真理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 . 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的。 D . 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3. (3) 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从不研究行业、企业实际,动不动就照搬照抄世界500强公司的理论,盲目给企业开处方。 B . 许多缺点和错误根本上是由一些领导满足于看纸上的报告,听口头汇报,下基层时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造成的。 C . 人们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逐步合乎规律。 D .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但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发展、不注重自身的物质利益、大公无私的人。
    4. (4) 请指出材料二在论证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并简要说明。
    5. (5) 在阐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 2. 现代文阅读Ⅱ

    大雁塔其实是一个人

    孙天才

    记得岑参有一首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不知为何,在我从小到大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总是回旋着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唐代僧人玄奘。

    大雁塔离我居住的新村很近,也就两三站路的距离。站在乐游原上向西南眺望,那座六十四米之高的伟岸身躯就那样巍然屹立在历史的天空。

    其实,最早到西域求法的不是唐僧。从三国到东西晋到南北朝,史书上记载的离开东土到西天取经的就有一百七十人,但能够全身而归的却只有四十三人,大多数都死在了路上。但这种西天取经的壮举,却成为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象征。不管佛教能否称得上真理,当时的人们就是怀着这样的信仰不断往西天求法。这是僧侣的追求,也是自公元3世纪以来的传统。

    贞观三年八月,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从长安出发,经秦州,过兰州,过凉州,过甘州,过肃州,唐僧日宿夜行。在抵达玉门关的时候,唐僧所骑的那匹白马死了。现在的疏勒河边还有一座白马塔,一棵曾经拴马的大柳树还存活在寺院门口。他又买了一匹又老又瘦的红马,收了一个叫石盘陀的徒弟。这时,捉拿唐僧的文书早已到达,但他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偷渡成功了。那个羌笛怨柳、春风不度的地方我去过,一座夯土的孤台上唯余几面断垣残壁,前面的戈壁荒漠上就是散落的烽燧了,当地人叫白墩子。 又是几天几夜的行走,到了第五座烽燧,也就是最后一座烽燧,那个叫石盘陀的胡儿深知,再往前就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死亡之地。这胡儿动摇了,也是想着协助偷渡出境是死罪,也是想着前途渺茫去也是死,就动了抽刀杀师的念头。但唐僧闭目端坐,念珠如常,那种沉静如佛的庄严令这个凡夫俗子还刀入鞘了。

    在八百里浩瀚无边的莫贺延碛,一个大唐的苦行僧孤身向西,人兽的骨骸是生灵的路标。在漫天扬卷的黄风黄沙中,唐僧随身携带的水袋不慎掉在沙土上。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可他突然想到,他是发过誓的,不到天竺,绝不回头,宁愿朝西而死,也不东回一步。就这样,又西行了四天四夜,到第五天的时候,他的意志再也撑不住他的身体,他躺倒了。或许是有佛祖在冥冥护佑,那匹老瘦的红马拖着他走,前面是一片水草丛生的绿地……

    就这样,出了流沙,到了伊吾,到了高昌。又西行千余里到了天山,那里海拔几千米,月余的踏雪卧冰自不须说,在高昌剃度的四个徒弟已有两死,二十五个使役冻毙者十之六七,三十匹牛马也死之将尽了。但这个人依旧义无反顾,千里万里,一路向西,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越白山黑岭,穿江河泽川……

    就这样,历经十八个春秋的千难万劫,一个大唐的和尚携带着三百五十七部梵文经典回到了他的祖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道俗奔迎,倾都罢市”,那是一种怎样举国欢庆的盛隆啊!

    我知道,矗立在大慈恩寺西院的那座塔,是唐僧“亲负篑箕,担运砖石,首尾两年,功业始毕”的。我也知道,这座塔之所以叫大雁塔,是因为《大唐西域记》中那只舍身而死的大雁菩萨般慈悲显灵的传说。一部《西游记》已让这个人家喻户晓,一座大雁塔也让这个人名留千古而不朽。这个人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这个人活了六十四岁,大雁塔高六十四米。

    真的,每当我站在乐游原上眺望西南的时候,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有人说,大雁塔是西安人心中的一枚印章。我以为,大雁塔或许是一种颇有典范意义的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章首尾都写到大雁塔的气势宏伟、高耸入云,这是作者在借物写人,以大雁塔的伟岸高耸写唐僧精神品格的崇高。 B . 文章第三段内容,写赴西天取经人数众多、大多死在路上等内容,既是对唐僧的烘托,也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自古就不乏追求“真理”的精神。 C . 文章通过唐僧西域求法的壮举,讴歌了勇于反抗、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对读者极具启发和教育意义。 D . 文章从大雁塔着笔,通过塑造唐僧的形象讴歌了他信仰坚定、义无反顾等品格精神,进而将主题升华为民族性格或中国精神,立意可谓高远。
    2.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引用岑参的诗,并非闲笔,一方面引出文章的叙述对象,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文章详细地叙述了唐僧西域求法的经过,生动地描述了西域求法的艰难,也烘托了唐僧一路向西、百折不挠的人物形象。 C . 文章中“水尽则命尽呀!他牵马往回走了”的情节,不但无损于唐僧的人物形象,反而使读者更感到真实可信。 D . 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叙部分,作者运用环境、肖像、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着重塑造了唐僧的形象。
    3. (3) 第三段叙述了唐朝以前西域求法的情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 (4) 作者为什么说“我都觉得那座高耸入云的塔是一个人”?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王叔英,字原采,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孺、林右并至。叔英固辞归。二十年以荐为仙居训导,改德安教授

    迁汉阳知县,多惠政。岁旱,绝食以祷,立应。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上《资治八策》,曰:“务问学,谨好恶,辨邪正,纳谏诤,审才否,慎刑罚,明利害,定法制。”又曰:“太祖除奸剔秽,抑强锄梗,如医去病,如农去草。去病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帝嘉纳之。

    燕兵至淮,奉诏募兵。行至广德,京城不守。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书绝命词,藏衣裾间,自经于元妙观银杏树下。天台道士盛希年葬之城西五里。燕王称帝,陈瑛簿录其家。妻金氏自经死,二女下锦衣狱,赴井死。

    叔英与孝孺友善,以道义相切劘。建文初,孝孺欲行井田。叔英贻书曰:“凡人有才固难,能用其才尤难。子房于汉高,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于汉文,不能用其才者也。子房察高帝可行而言,故高帝用之,一时受其利。虽亲如樊、郦,信如平、勃,任如萧、曹,莫得间焉。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方今明良相值,千载时。但事有行于古,亦可行于今者,夏时周冕之类是也。有行于古,不可行于今者,井田封建之类是也。可行者行,则人之从之也易,而民乐其利。难行而行,则从之也难,而民受其患。”时井田虽不行,然孝孺卒用《周官》更易制度,无济实事,为燕王藉口。论者服叔英之识,而惜孝孺不能用其言也。

    御史古田林英亦在广德募兵,知事无济,再拜自经。妻宋氏下狱,亦自经死。

    (节选自《明史·王叔英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B . 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C . 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D . 会齐泰来奔叔英/谓泰贰心/欲执之/泰告以故/乃相持恸哭共图后举/已/知事不可为/沐浴更衣冠/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征,指征召布衣出仕,朝廷召之称辟,三公以下召之称征,是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 B . 教授,学官名,宋代始设,主管学校课试、执行学规等事,官阶为正七品。 C . 翰林修撰,官名,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等。 D . 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王叔英任知县时,施行仁政,一心为民,曾给皇帝献策并得到赞许和采纳。 B . 京城失守,国事难为,王叔英以死尽忠,后来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一同自尽。 C . 当时井田制虽然行不通,但方孝孺以《周官》为依据做了一些制度上的改变。 D . 王叔英对方孝孺爱之深、谏之彻,委婉中透出心迹,表露出对朋友的真诚情谊。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去病急或伤体肤,去草严或伤禾稼。病去则宜调燮其血气,草去则宜培养其根苗。

      ②贾生不察而易言,且言之太过,故绛、灌之属得以短之。

    5. (5) 文中王叔英的信中给方孝孺提了哪些建议?请简要说明。
  • 4. 古代诗歌阅读

    过贾谊旧居

    戴叔伦

    楚乡卑湿叹殊方,鵩赋人非宅已荒。

       谩有长书忧汉室,  空将哀些吊沅湘

      雨余古井生秋草,  叶尽疏林见夕阳。

      过客不须频太息,  咸阳宫殿亦凄凉。

    [注] ①吊沅湘:沅湘是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贾谊曾写《吊屈原赋》表达对屈原深深的同情。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 首联感叹楚乡卑湿偏远,人去宅荒,表达了诗人对贾谊被贬的深切同情,对斯人已逝的追怀。 B . “长书”之“长”,显示出贾谊的赤诚和才能;而“谩”则突出了诗人对其才志不得伸的遗憾之情。 C . 诗人来到贾谊旧居,不由得也想起和贾谊一样赤诚忠心的屈原,也表达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 D . 五、六句写景,在前文“宅已荒”的基础上进一步描写贾谊旧居的荒凉,感情蕴含其中。
    2. (2) 如何理解诗歌最后一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的句子是“”。
    2. (2) 《过秦论》一文中,“”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3. (3) 《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采用白话叙事抒情。但叙事和抒情也不是截然分离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____,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欣赏新诗既要具备一定的诗歌素养,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对中学生来说,具体应当怎么去做呢?一要抓诗眼,二要析意象,三要明虚实。特别要注意明虚实。因为虚实相生,相互映衬,是诗歌创作的一条艺术规律。诗中的“虚”就是思想感情,诗中的“实”就是景物形象。____,会显得抽象空洞,没有诗味;如果只是写“实”,则会显得死寂而缺乏生气。而学写新诗,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写出至情至美的诗来,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自己那半亩方塘注入活水,如此方有“光”“影”交映的景致。写诗于青春有着重要意义。一位诗人曾说:“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可见青春需要读诗,更需要写诗。写诗吧,拿起笔,用诗歌托起青春的太阳。

    1.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A . 设问 排比 借代 B . 设问 引用 比喻 C . 反问 反复 比喻 D . 反问 反复 借代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仍需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在日常生活中留意新鲜事物,不断积累经验寻找灵感。”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 7. 下面的语段存在四处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戏剧是靠讲故事取胜的,无论是唐传奇、明清小说,还是宋元话本,都为中国戏剧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②近百年来,话剧、歌剧等戏剧样式传到中国,其核心仍然是围绕着讲好故事。③中国历史上的名剧《赵氏孤儿》《桃花扇》等,哪一个不是因故事讲得精彩而放射出永久照耀人性的精神与思想?④世界上那些久演不衰的歌剧如《卡门》《图兰朵》,反而凭借优秀的故事登上了经典的宝座。⑤因此,故事永远是戏剧的命脉,而故事的本质是文学,文学是戏剧的灵魂。

  • 8. 阅读下面的图片资料,在横线上续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想。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不少于50字。

    1980年刘华清将军访美登上美国航母,美方以保密为由,不让其触碰仪器。为了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将军踮起脚、前倾上身……投过去的眼神里是强烈的渴盼。这一幕,让人心疼……

    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进入双航母时代。这一刻,

四、 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颜回是孔子杰出的弟子,他终生贫困,并不幸早逝。按照世俗的看法,颜回的一生是不幸而凄惨的。但是我们看到的颜回却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居陋巷,箪食瓢饮,内心世界却充盈着无比的快乐。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孔颜之乐”,留给后人的问题是,高度的精神修养是否能够冲淡现实生活中的不幸?或者说,当人们面对简陋匮乏的现实生活时,内心的幸福感究竟源自何处?

    对此你一定有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