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1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 1. 小明坐在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他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则小明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太阳 B . 小船 C . 河底 D . 河岸
  • 2. 在校园楼梯、走廊内禁止奔跑,我们在走廊内行走的速度约为( )
    A . 8cm/s B . 0.2m/s C . 1m/s D . 5m/s
  • 3. 如图所示,在抗疫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会遇到护目镜内侧“起雾”的现象。该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液化 D . 升华
  • 4. 有报道称: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的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最好用一层( )
    A . 塑料板 B . 真空带 C . 液体墙 D . 金属墙
  • 5.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 冰雕渐小 B . 河水结冰 C . 薄雾飘渺 D . 雾凇的形成
  • 6. 编钟是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编钟的大小不同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 速度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音调
  • 7. 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液态氣乙烷喷射在受伤处氯乙烷会迅速汽化吸热,起到暂时止痛的作用。氯乙烷的沸点最有可能是( )
    A . 80℃ B . 50℃ C . 13℃ D . -30℃
  • 8. 小明假期旅游时发现一处深井,边上有“井深危险”的警示标志。他让一石头自由落向井底,用停表测出“从石头离开手到听到石头击打水面的声音所需的时间”为0.4s,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石头下落的平均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井的深度为136m B . 井的深度为68m C . 井的深度大于68m D . 井的深度小于68m
二、填空题(第9~12题,每空1分,第13~17题,每空2分,共30分)
  • 9. (2020八上·峡江期末)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多次测量、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
  • 10. 《曹刿论战》中曹刿善于利用鼓声,鼓声是由鼓面产生的。鼓声震耳欲聋形容鼓声的;战场上常用“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作为命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1. 监测发现,铁锭熔化过程的温度保持在1520℃,这说明铁(选填“是”或“不是”)晶体,此时1520℃称为铁的点。
  • 12. 小明的爸爸得了肾结石,医生利用超声波击碎了爸爸体内的结石,这利用了声波传递。为了让爸爸好好卧床休息,小明轻手轻脚地离开爸爸的卧房,并将房门关上,“轻手轻脚”是在控制噪声,“关上房门”是在控制噪声。
  • 13. 冬天,将湿衣服展开放到暖气片上干得快。这是因为将湿衣服展开,(选填“增大”或“减小”了水分的表面积,放到暖气片上, (选填“提高”或“降低”)了水分的温度,这都会加快水分的蒸发。
  • 14. 用易拉罐做以下小实验:如图甲,向空易拉罐中插入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体放在热水中,可以看到油柱上升,这是利用气体的规律制作简易温度计。如图乙,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可以看到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5. 北方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这是因为当气温下降时,桶里的水会凝固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地窖里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可以避免冻坏蔬菜;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可燃气体液化的。
  • 16. 甲、乙两人分别骑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自西向东行驶,他们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骑行的速度为m/s;以甲为参照物,乙运动的方向为

  • 17. 一天,小明早上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就上学了。晚上,小明回家后发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体温计的示数。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 18. 某洒水车沿平直街道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5min,求在这段时间内洒水车通过的路程。
  • 19.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15km,一列火车在早上10: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于当日13:30到达乙地。求:
    1. (1) 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2. (2) 火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500m的桥梁,火车的长度为30m。则火车完全通过桥梁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第22~27题每空1分,共30分)
  • 22.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左边音叉的小球会被弹起。

    1. (1) 此实验中,右边音叉通过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小球的作用是
    2. (2) 用手捏住音叉后,振动停止,发声
  • 23. 如图所示,用同一硬卡纸,以同一速度划过甲、乙两把长度相同的塑料梳,发现划过 (选填“甲”或“乙”)塑料梳时,硬卡纸振动的频率(选填“高”或“低”),发出声音的音调高。若用薄铜片代替硬卡纸拨动塑料梳,其他条件不变,听到声音的(填声音的特性)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 24. 如图甲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

    1. (1) 本实验的原理是(写公式);
    2. (2) 实验时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陡”或“缓”)些,
    3. (3) 图甲中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tAB=1.6s,则平均速度vAB=m/s;
    4. (4) 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5. (5) 图乙中能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选填“a”或“b")。
  • 25. 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在受热时能直接变成气体而不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盛有碘的烧杯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上网查阅得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35℃ ;水的沸点是100℃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1. (1) 这两个实验方法中,(选填“甲”或“乙")同学的更合理。
    2. (2) 图乙中,实验不久,就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碘蒸气,烧瓶底部(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液态的碘;再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同时烧瓶内温度计的示数,说明在此物态变化过程中要热量。
  • 26. 小明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烛、冰的熔化规律。

    1. (1) 组装甲装置时,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选填“A”或“B")部件;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物质
    2. (2) 图乙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碎冰接触,但不要碰到;温度计的示数为 ℃.
    3. (3) 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其中蜡烛的熔化图象是图(选填“①"或“②”);图①中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 (4) 未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冰也熔化了,此时冰(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收热量。
  • 27.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

    1. (1) 实验时,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2. (2) 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观察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选填“a”或“b”),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空气”水蒸气”或“小水滴“)。
    3. (3) 实验记录数据如表,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温度/℃

      91

      93

      95

      97

      99

      99

      99

      99

      99

      ……

    4. (4) 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则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可能是(选填“酒精或“煤油”)。
    5. (5) 有另外两组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相同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丙所示的c、d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他们实验用的水量大小关系是(选填“c水量多”或“d水量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