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诈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 ‘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  (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敞。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诫《唐诗风貌》)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 . 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C . 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D .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B . 封建王朝末世往往天下大乱,这不只是对诗歌发展不利,对文化事业也是灾难。 C . 诗歌虽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但仍然可以抒发个人情感,这是由其本质决定的。 D . 政治的本质在于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应尽最大可能维护各个体、各集团的利益。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观点的一项是()
      A . 《论语·雍也》:“(子)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B . 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 C . 元结主张诗歌应该“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D . 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
    4. (4) 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主张的理解。
    5. (5) 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高潮期”是如何出现的?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
  • 2.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父亲离休

    石钟山

    父亲在当满了四十七个年头的军人后,终于离休了。

    从十五岁参军那天起,父亲一直预感到,迟早有一天,自己会战死在沙场上。父亲打过无数次仗,先是和日本人打,又和国民党打,后来在朝鲜战场又和美国人打,一路拼杀过来的父亲,不仅没有战死于沙场,反而在战争中壮大了起来,后来竟当上了军区的副司令,这也是父亲从没想过的。没有献身于战争的父亲,终于老了嘞,无可奈何地住进了干休所。

    有好一段日子,父亲坐卧不宁,如同困兽似的背着手,从这屋走到那屋,然后又从那屋到另外一个房间,脚步显得凌乱而又拖沓。父亲的血压高,母亲不放心,不管他来到哪屋,母亲都跟在后面。父亲一见母亲这样便气不打一处来,朝母亲吼:跟着我干啥,我又不是小偷。

    母亲辩白:老石呀,我没跟着你,我是怕你的病。

    父亲:我的病咋的了,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别说活十年,二十年也没问题,老在家待着还不得把人憋死。

    母亲就忧郁地望着父亲,她真怕父亲憋出什么毛病来。

    父亲长叹一声,几步来到客厅,又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抬眼望着窗外。此时的窗外阳光普照,一派风和日丽。树上落着两只鸟,不知深浅地鸣唱着。父亲想起了他曾经的办公室窗外,也有一片茂盛的树疯长着,树上也经常落着鸟,经常高高低低地唱,那时父亲的心情是愉悦的,累了的父亲.时常伸个懒腰.踱到窗前.逗树上的鸟。那时,父亲的日子是多么充实呀。此时,父亲已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和平和,他奋力地挥舞双臂冲树上的鸟吼:滚,再叫老子毙了你们。

    这是父亲的一句口头禅,已经说了好多年了。当连长时他说:冲上去,把小日本拼掉,拼不掉小日本,老子就毙了你们。当团长时说:一营长,限你半小时之内,把高地给我拿下来,拿不下高地老子毙了你。师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军长时父亲仍说;老子毙了你。

    他的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经常在家里闹得鸡犬不宁。父亲回来时,孩子们管不住自己的天性,仍疯仍闹,父亲就吼:都住嘴,再吵再哭,老子就毙了你们。孩子们起初不怕,待父亲真的掏出手枪,把乌黑幽深的枪口对准他们时,他们都害怕了。在以后的日子里,只要父亲在家,他们个个都噤若寒蝉,从不敢大声说话。三个孩子一直到长大成人,心里仍惧怕着父亲,离父亲远。父亲不在乎这些,那时他哪有工夫和一群孩子们说长论短。

    此时,父亲却第一次想起了他的三个孩子。他转过头冲母亲说:三个孩子好久不来了吧。

    母亲不解地望着父亲,样子显得惶惑而又谨慎。父亲说:让他们来吧,热闹热闹。

    这是父亲第一次说这样极具人情味的话,为了这句话,母亲差点感动得流下泪来,哽咽

    地说:老石呀,那你就打个电话吧。

    你打,你打,还是你打。父亲此时的神情显得有些羞涩,他不是不想打,是还没学会给孩子打电话,不知在电话里该冲孩子们说点什么,更主要的是,他不知道孩子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父亲红头涨脸地把电话推给母亲,于是母亲就用一双激动得发颤的手拨打电话。

    孩子们答应了,母亲兴高采烈地到菜市场去了一趟。父素也显得有几分激动和不安,背着手在几个房间里踱来踱去,也不时地来到厨房门口和正在择莱的母亲说上两句,父亲说:咱那几个孙子、孙女都长大些了吧。在这之前,这些话题都是父亲不屑挂齿的,母亲在历数孙子外孙女的时候,话题是喋喋不休的,眉宇间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打断母亲的话茬,他不住地点头,似在听下级汇报什么大事,他听得很认真,其间不住地点头。

    临近傍晚,父亲显得很不安,他不停地照镜子,同时不停地梳理头发。孩子们上楼的脚步声响起时,父亲正稳稳地坐在沙发上,他在办公室或家里接见下级或别的什么人时,总是稳稳地坐在沙发上看手头上的文件,连眼皮也不抬一下。起初父亲一直那么坐着,他以为自己也会那么一直坐下去,当母亲乐颠颠去开门时,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向门口走了两步,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还是不由自主地站在了门口,摆出一副恭迎的样子。

    小儿子一身戎装地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突然觉得他顺眼而亲切,竟伸出手在儿子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孩子受宠若惊地冲父亲咧了咧嘴。

    饭是女儿做的,晚餐时,父亲破天荒地没有把饭吃得那么快,而是一道饶有兴趣地把饭吃下去。在这期间,大儿子的手机响了两次,父亲就指示说:在家里你把那玩意儿关了。大儿子就关了手机。

    总之,这次家庭聚会很成功。

    父亲最后指示:星期日,都过来聚一聚,把孩子们都带来呀。

    三个孩子喏喏点头。客厅里又空荡冷清下来,父亲心里却踏实多了,他第一次坐在沙发里和母亲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部电视剧。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概述父亲的从军经历,那些战争的硝烟和历史的记忆成为故事展开的一种特色背景。    B . “无可奈何”“坐卧不宁”等词语形象地写出父亲离休时以及离休后处于心理调适期的特殊状态。 C . 父亲渴望见到孩子们,却不知如何去做,母亲给孩子们打电话,为后面的家庭欢聚拉开了序幕。 D . 父亲觉得小儿子“顺眼而亲切”并“拍了一下”他,是因为小儿子一身戎装勾起了父亲的回忆。
    2. (2) 下列对文本语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画线句子以“那时” “此时”对举,承上启下,体现了父亲此时的失落和烦躁。 B . 口头禅“老子毙了你(们)”在文中反复出现,表现出父亲性格上的简单粗暴。 C . 文中两处“破天荒”写出父亲态度的变化,由此看出父亲对天伦之乐的渴盼与珍惜。 D . 文末客厅的“空荡冷清”与父亲的“踏实”形成反差,凸显出父亲内心的喜悦。
    3. (3) 在得知孩子答应回家后,父亲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4. (4) 父亲是一名军官,作者在创作时却没有着力描写其作为军人果敢刚毅的一面,而是选择了其离休后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来写,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伯父墓表

    苏辙

    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未几,移凤州司法。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 , 怙势骄横。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起为开封士曹。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及公往,遂直其冤。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通判阆州。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选知祥符。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宗素事权贵,诉于府。府为符县,公杖之。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 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擢提点利州路刑狱。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B . 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C . 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D . 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出游于途/行中规矩/入居室/无惰容/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讳,指加在已故的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对他人的尊敬。 B . 乡试,唐宋时称“解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C . 姻家,是古时对联姻的家族或其成员的称呼,也称“亲家”。 D . 循吏,指奉公守法的官吏,意思和民间所说的“清官”近似。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身居要职者写信,说他可以担当重任。 B . 雍丘有个百姓死在监狱里,县官说那个人是病死的。州府派人审理此案也未查出真相。苏涣一去就为他伸了冤。 C . 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想让儿子在自己离任后接任。苏涣认为他儿子没有资格担任相关职务,坚决不同意。 D . 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下父亲的遗事,并遵照父命交给苏辙修改;苏辙略作补充写成这篇墓表。
    4.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以太夫人忧去官。

      ②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5. (5) 文中包拯称赞苏涣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4.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小溪

    李纲[注]

    脉脉寒溪彻底明,临流聊复濯吾缨。

    风微静爱琉璃色,竹密遥闻环佩声。

    漾月下摇金潋滟,涵虚不动镜澄泓。

    自怜逐客难淹泊,不为溪山景太清。

    【注释】李纲: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被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但为投降派排斥,多次遭罢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上句点明小溪清澈见底的特点,又以“寒”形容小溪,给人冷寂之感。 B . 首联“濯吾缨”用典,既侧面写出小溪的清澈,又暗示自己对节操的坚守。 C . 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了小溪的“色”和“声”。 D . 颈联中“涵虚不动”一句以镜设喻,以溪面的平静映衬诗人内心的宁静。
    2. (2) 有人说,本诗尾联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一句

      在写法上同中有异。请结合文本赏析。

  • 5.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 ”设喻,来说明不居安思危、戒奢行俭,就做不到积累德义。
    2. (2) 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江面美景,和“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3. (3) 在唐宋诗词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情感,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疆棉区有     ①     的自然条件,日照充足,气候干旱,雨量稀少,棉花种植属灌溉棉;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种植规模大,机械化程度较高,产棉量约占我国棉产量的50%。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各项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标准。新疆棉花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以前,每年九、十月间,新疆就形成了百万“采棉大军”赴疆采棉的壮观景况。现在,随着新疆棉花生产实现高度机械化,就不再需要大量的“采棉工”了。所谓“强迫劳动”的说法纯属     ②     , 洁白无瑕的新疆棉花不容任何势力抹黑,那些污蔑的谎言终将     ③    

        新疆棉.是新疆大地的云朵,它以超强的柔软温暖了我们的衣衫,它以纯白的棉浪绽放了农民的笑脸.它以无垠的辽阔打开了中国向西的门户。新疆棉,亚克西!新疆棉,中国心!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概率发生较轻,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B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概率发生较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C .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发生概率较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D .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新疆棉区气候条件较为适宜,病虫害概率发生较低,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上·天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饭后适当散散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人来说,有助放松心情,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所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不过,    ①    。正确的做法是,饭后不要马上散步,最好饭后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散步较为适宜。如果饭后马上散步,血液需运送到全身其他部位,胃肠的血液供应就相应减少,    ②    , 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甚至是多病的人来说,最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北方的冬季,    ③    , 有些人在餐厅进餐时吃得红光满面,大汗淋漓,如果饭后

    匆忙离开,在外面瑟瑟的寒风刺激下行走,汗腺及皮下组织中的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容易引起风寒头痛,甚至可能加大心脏的供血负担。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

    1. (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见余雯出了大门,英子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 B . 何老师对他说:“要记住,我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C . 既然我们话不投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还是各回各家吧! D . 对我们的警告,请不要置若罔闻,要积极配合,而不是逃避。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三上·沈丘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冲刀、切刀、布白是中国印章的篆刻技巧。冲刀行进较快,一气呵成;切刀行进较慢,用短程碎刀连续切成。布白,是为使整个作品更加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对于创作者而言,通常应先从布白开始,布白妥当,冲刀或切刀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过于强调某一种刀法,反而会削弱作品的魅力。

    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