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1...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 1.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文化源于生活,文化融入生活。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国产电影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

    ②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公开亮相

    ③中共十九届七中全会于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

    ④进入秋季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多国遭遇能源危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世代中国人通过经典阅读汲取了多方面的营养,传承了中国文化,创造了新的生活经验。阅读经典可以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从而为走向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说明(   )

    ①阅读经典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可靠保证  

    ②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③阅读经典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  

    ④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川剧形成于乾隆年间,在长期发展中,川剧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形成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高腔和令人惊艳的变脸技巧,逐渐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代表性剧种之一。这说明戏剧艺术发展需要(   )

    ①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②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③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④各美其美,和而不同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某街道在各社区重要路段持续开展“全民戴口罩”宣传活动并免费派发口罩,引导群众出门必戴口罩、正确佩戴口罩,进一步提高了群众个人防护意识,露天公共场所戴口罩已成为该地市民的“防疫自觉”。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氛围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人们接受健康文化主要依靠外部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2022年北京冬奥会已经实现100%阿里云运行,成为了百年奥运历史上首个云上奥运,上云后的北京冬奥更绿色、更高效。在云的基础上,视觉智能、AR等技术在赛场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获得更好的观赛体验。这表明(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②应用现代传媒技术使体育赛事更容易被传播

    ③借助科技的体育比赛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现代科技的运用对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天南地北中国年,五湖四海贺新春。2022“国际友人贺新春”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南昌市举办,来自21个国家的43名在昌国际友人代表以及南昌民间艺人受邀参加,中外人士欢聚一堂,中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交织,形成中外融通、互鉴互享的动人画面。材料表明(   )

    ①中外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相互认同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别跟自然较劲,应该以自然为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精粹,延续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明根脉。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有一定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8.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央视频道、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媒体全程同步直播、全国各族人民线上观看庆祝大会、深刻感悟建团100年来的红色基因传承和磅礴青年力量。由此可见(   )

    ①现代科技进步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②媒体直播拓宽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③网络直播能最大限度克服时空局限传播文化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形式的文化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②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③石头是物质的东西,文化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④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播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农耕文明的思维方式与航海家的海洋文明和马背游牧文明的思维方式全然不同,前者强调防守、和平,后两者强调冒险、进取。这表明(   )

    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为我国加快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巨大空间。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于(   )

    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夯实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地位

    ③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④发挥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全景展示了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生长流变的历程。该片在带给观众有益的茶文化知识和启发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茶文化的传播,世界各地的人们也分享了中国茶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   )

    ①“茶文化”传播有利于实现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统一

    ②“茶文化”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茶文化”可以为文化交流提供重要载体和借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3.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古人用语言、图符、钟鼓、竹简、纸书等传递信息,创造了古老的通信,为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现代人将各种信息通过不同科技手段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通信网络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整个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   )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②新的传媒取代了旧的传媒,使汇集的信息更加丰富

    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方向

    ④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的局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论语》有言:“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诚信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修为,也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我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五百条规定:“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②我国民法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③传统文化在我国民法典中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④传统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上·白水月考)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振兴、科技振兴、文化振兴,更需要乡村教育振兴。这是基于教育(   )

    ①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

    ②具有传递沟通、共享乡村文化的强大功能

    ③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④是催生社会变革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6.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以及中央电视台调研时指出,只有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表明(   )

    ①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主体就是文化工作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正式问世。火炬“飞扬”的曲线灵感来自于大自然里的树叶,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设计团队总共调整了120多版模型,最后找到了用空间曲面拼接的形式,终于让火炬与圣火融为一体。这说明(   )

    ①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社会实践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③艺术创作水平取决于主体的感知能力

    ④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8.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过中秋,必赏月。中国人赏月的传统古已有之。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的先祖正是如此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独特文化、积淀成深厚文明,成为亿万中华儿女足以寄托的精神家园。花好月圆,家国同欢。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千百年来,中秋月明之时,总能带给华夏儿女别样的情怀。材料表明(   )

    ①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保持不变

    ②我国凝固的艺术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③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④传统习俗在世代相传中具有相对稳定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2022年4月5日,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黄帝陵举行。本次公祭典礼以线上举办为主,综合采取多种形式,营造“四海同钦,缅怀初祖”的氛围。祭祀现场连线了台湾遥祭视频连线点,同步举行公祭典礼。港 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发来祭祖祈福视频表达祝愿。据此可知(   )

    ①民族节日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科技进步推动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③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

    ④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0. (2023高三下·射洪开学考) “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民。”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携提案《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明交流》参加全国两会。从全球巡展到全国百村展,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精神,正是许鸿飞这几年在调研中进行创作的真实写照。据此可知(    )

    ①有温度的艺术创作需要在调研过程中获取灵感

    ②唯有从乡土人情中汲取养分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能更好地展示乡村美好生活

    ④文艺创新必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在新疆,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馕。伽师县充分挖掘馕文化内涵,按照“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建设馕文化产业园,产业化、标准化制馕不仅让打馕这门老手艺焕然一新,更给传统美食注入了创新的味道。由此可见(   )

    ①充分挖掘馕文化内涵能够为伽师县脱贫攻坚提供物质支持

    ②文化兴则经济兴,馕文化能够引领伽师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依托文化产业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馕文化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农业是根本,农业使人专心于种植,对经济兴盛和国家富强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重视农业的发展,鼓励兴修水利、改进农具等,农业发展成就斐然。这说明(   )

    ①传统儒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推动农业发展

    ②传统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传统儒家思想内涵丰富,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可以影响人的实践活动,我们应批判继承儒家思想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以“丝路精神•时代丹青”为主题的第六届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中,人们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的国画、书法、篆刻作品,也可以领略到毕加索、达利、米罗等国外艺术家的杰作。中国符号与国际元素相互碰撞让展览呈现出一场精美绝伦的艺术盛宴。此次活动(   )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有利于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推动中西文化的趋同

    ③既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既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③④
  • 24.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向世界发出了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声音”。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下列用典对应正确的是(    )

    ①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

    ②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言不苟造,论不虚生——立足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欲灭一国者,先去其史——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二、材料题
  • 25.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每名党员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宣传“七一勋章”获得者的感人事迹和崇高品德,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弘扬崇高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 26.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影,《长津湖》票房连续打破了多个记录,社会效益空前。该剧通过艺术手法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弘扬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主义热情。

    该剧艺术形式创新,视觉效果震撼,充分拉近了主流文化和青年的距离,让90后、00后年轻人心生“信念感”“使命感”,社交网络上形成热议。全剧没有任何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人物的艺术描写,生活化地揭示了抗美援朝精神。主创团队高度重视剧本创作,历时3年,从亲历老战士考证、人物塑造、情节编织等方面反复打磨,完成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长津湖》 成功播出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 27. (2022高二上·海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北斗系统发展“三步走”战略及成就:第一步,在2000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初步满足了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导航、授时需求,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在2012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16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三步,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2020年7月3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开通,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谈谈对我国北斗系统发展成就的认识。

  • 28. (2022高二上·射洪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3日,在中老两国国家元首的共同见证下,承载着友谊、科技、绿色、开放的中老铁路正式通车。中老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战略的重要项目,从2016年全线开工至今,中老铁路项目吸收当地5000余人参与建设,一批批老挝青年走出大山,学习先进科技知识。五年中,中国企业不仅完成了铁路的建设,还注重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有利于促进两国的贸易、投资,还会吸引更多游客,并带动通信、教育文化事业的交流,为老挝乃至东南亚国家搭建起“富裕路”“幸福路”。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知识,说明中老铁路建设通车的文化意义。
    2. (2) 青年要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请你从文化交流的方式或手段的角度,就如何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提两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