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 2 分,共 48 分)
  • 1.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某校高二学生将下半年要参加的各种活动进行了归类,其中可以归为文化活动的是(   )

    ①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运动会

    ②向相关部门反映校门口交通乱象并建议修建天桥

    ③参观市博物馆的“建党一百周年”主题展

    ④到银行存款,缴纳本学期的学杂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最近几年,河南卫视持续输出文艺精品,《唐宫夜宴》大火后,仕女乐队系列盲盒成为爆款文创产品,甚至还带动了多家酒店在环境打造、接待服务、客房布置等环节融入“唐宫小 姐姐”文化元素,并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由此可见(   )

    ①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③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面对绿水青山,福建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潜力和生态魅力,打响“清新福建”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发挥文旅扶贫特色,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美丽文化、美丽风景变成美丽经济。这说明(   )

    ①乡村文旅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为基础的生动体现

    ②人们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可以为当地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方向保证

    ④文化价值可以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在新疆,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囊。伽师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按照“馕产业+技能培训扶贫就业+旅游观光”的发展模式建设馕文化产业园,产业化、标准化制馕不仅让打馕这门老手艺焕然一新,更给传统美食注入了创新的味道。由此可见(   )

    ①馕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依托文化产业园转化成物质力量

    ②充分挖掘馕文化内涵,能为伽师县脱贫攻坚提供物质支持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馕文化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④文化兴则经济兴,馕文化能够引领伽师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凡往见人,入门必问主人食否”原是北宋时的乡约,说的是不管到谁家去,进门先要问吃了没有,以示对主人的尊重。明朝《泰泉乡约》沿用了这一条,到了清朝,“吃了吗”已经成为流行的交往礼仪和习惯,并延续至今。这说明(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在创造礼仪文化的同时也被它塑造

    ③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乡约是在人们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2022高二上·兴城月考) 新冠疫情在冲击实体文化空间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数字文化空间的发展,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多年积累的文化艺术资源,借助互联网平台“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传播

    ②社会实践的需要推动了文化创新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容

    ④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20 年 5 月 21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内外相关机构,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这一主题, 开展“全球相约‘共饮一杯茶””线上活动,让人们从一“叶”间感受各国不同韵味的茶文化。这表明(   )

    ①互联网是人们超越时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②“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各国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舟共济”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APEC文艺演出以“上善若水、同舟共济”为主题,象征着中国对和平的渴望,希望整个亚太地区领导人能如这平静的水面,静下心思考,互通有无,互相联通。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展现出广泛包容性

    ②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其具体内容能因时而变

    ③需依据时代需要重新解读,从而推动时代发展

    ④其合理内核具有普遍意义,富有极强的生命力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现在通过手机软件“妙趣剪纸”,用户可以在手机中随心所欲地做出各种效果的剪纸画。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跟着教程学剪纸,或将拍摄的图片做成剪纸效果,并在社交网络分享。这表明剪纸艺术与现代技术结合(   )

    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超越时代的局限传播剪纸艺术

    ②把握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文化在实践中创新

    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④说明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2高二上·阎良月考) 20 世纪初,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歌剧经典,也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

    ①采用现代艺术形式就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

    ③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④文化创新应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2021年,讲述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历程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饱含哲思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蕴征服了观众的心,成为“一票难求”的年度爆款。2022年除夕夜,《只此青绿》登上春晚舞台,用舞蹈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唤起了观众对中华文明的共情。这启示我们(   )

    ①根据需要进行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基本要求

    ②促进不同艺术的融通能为文化开拓发展新天地

    ③传统文化只有在现代性的展示中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永不消逝的电波》于1958年出品,是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暑假期间4K彩色修复版影片登陆全国院线。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修复与着色,在“修旧如旧”的同时,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唤醒了观众内心的红色基因。可见(   )

    ①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②继承革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③借助科技手段是推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因素

    ④大众传媒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丰富其内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故宫古钟表修复的魅力,就是让其恢复计时和表演功能。然而由于条件限制,修复好的钟表往往只能以静态形式呈现给观众。现在,借助新媒体,在几分钟的短视频里,天官赐福、 仙人献寿、乐人演奏等古钟的表演效果得以呈现,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宫廷钟表的魅力。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   )

    ①使文物呈现更加生动,增强吸引力

    ②创新文物的传播手段,扩大影响力

    ③提高文物修复技术,提升保护效果

    ④改变文化发展方向,催生新兴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荷兰花车巡游活动中,两辆虎年中国风主题花车精彩亮相。一组以虎为核心元素,取其正义、勇猛、威严的寓意:另一组载有中荷建交50周年标识,象征中国的灯笼和象征荷兰的风车通过一座花桥连接。这有利于(   )

    ①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③搭建文化交流互鉴的桥梁,增进理解和互信

    ④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结构叙事带领观众进入王希孟的绘画世界,领略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气息和美学韵味。剧目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这对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创作的启示是(   )

    ①要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挖掘传统文化独特之美

    ②要用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定义作品的时代内涵

    ③要立足当代文化理念实现对作品的全新建构

    ④要在守正与创新中展现艺术创作的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6. (2022高三上·鹤壁模拟) 2022年河南春晚,通过AI、实景交互等科技,将春节的历史、文化、民俗、非遗以及当代人的春节观念转化为一个个节目单元,用抽象和写实结合的方式把节目场景化,让人穿梭时空感受年味,广大观众纷纷点赞。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传统文化魅力的彰显取决于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②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价值追求

    ③科技赋能是文化创作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技术保证

    ④坚持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重要标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相比,数字化电子出版物具有存储量大、检索便捷、便于保存、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数字化阅读也日益受到各国年轻人的欢迎和追捧。下列对数字化阅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数字阅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

    ②数字化阅读有助于人们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

    ③数字化阅读作为新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加快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数字阅读有助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在德阳某小学运动会上,随着京剧《卖水》而起,结合周杰伦的《龙拳》,一群小学生所跳的戏曲课间操首次亮相,惊艳了全校师生。这套课间操动作上汲取了戏曲基本的手、眼、 身、步,并融合流行音乐和健美操元素,让孩子们在传统戏曲中做起了课间操。这套戏曲课间操的出现说明(   )

    ①文化的继承要以整体保留作为目的和归宿

    ②全面承袭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有利于更好的继承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客家人“根在河洛”,南迁过程中不同支系的客家人主体继承了古河洛文化,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客家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

    ①人口迁徙是推动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获取和享用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不同文化的借鉴交融催生出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中国“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意义在于(   )

    ①智慧之结晶,对现代具有借鉴价值

    ②保护之契机,唤醒国民重视与关注

    ③宣传之窗口,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④生活之导引,使农业活动有章可循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三上·鹤壁模拟) 2021 年,以《功勋》《山海情》《扫黑风暴》为代表的一大批主旋律作品,取材历史与现实,将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年轻化、接地气的表现手法,积极拥抱网生用户新群体,成为了国产剧集市场最亮眼的存在,虏获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心。主旋律剧集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①继承革命传统,彰显了中国精神的时代价值

    ②以人民为中心,契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追求

    ③创新表现方式,增强了主旋律剧集的感染力

    ④依托现代传媒,拓展了艺术作品的传播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2.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 796 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

    ①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尊重

    ②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

    ③保持文化多样性能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

    ④文物在其文化母体中才能更好体现其蕴含的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3.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文化作品创作需要对各种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走向同一

    ④融入科技元素才能让文艺作品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4.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汉服袖口都是宽大畅松的,代表了天道圆融,汉服的衣体展示了公平正直和包容万物的东方哲学意蕴。正是汉服“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飘逸酒脱的外在形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刻记忆,一直是国人心中代表中国文化的美丽“符号”。这表明(   )

    ①汉服文化具体内涵在世代传承中保持稳定性

    ②汉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

    ③汉服文化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视角和精神需要

    ④汉服文化因汲取外来服饰文化元素而具有国际影响力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4 个小题,共 52 分)
  • 25.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22 年元旦,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生一起,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青年学生们踊跃提问。航天员耐心解答,掌声不时响起,大家纷纷为他们点赞。在对话过程中,翟志 刚说,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 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 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叶光富则表示,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 非常踏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完成任务。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他们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这次天宫对话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何重要 意义。

  • 26.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22 年是航天大年,除了中国宇航发射次数将再创新高外,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中国 空间站即将完成在轨建造——中国人将真正拥有一个镌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烙印的太空家园。近年来,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创新,并且通过“军转民”(军用技术转为民用)带动了 大数据应用技术、智慧产业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出现与发展,挖掘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国高校布局航空航天专业学科,加强前沿技术的研究与教育工作,培育航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社会各领域发展注入活力;文昌、酒泉、太原等城市充分发挥航天 文化资源优势,依托独特资源打造城市 IP,做好文旅产业,不断优化文昌文旅发展的消费环境,培育一批消费新热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知识,说明航空航天技术的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 27. (2022高二上·漯河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习近平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提出四点主张: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有 110多项精彩活动。来自于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全方位,多方面,深入报道,充分展示亚洲文明的 多彩魅力和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体现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交融。大会让亚洲各国文明齐聚一堂,同时也成为亚洲各国深度了解中国文明的重要窗口。这场文明对话,既包括国家外交行动的宏大篇章,也深入百姓生活的细微肌理,更激荡起思想的共振和鸣,凝聚起命 运与共的强烈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分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举办对我国国际文化交流的启 示。

  • 28. (2022高二上·涪城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2021 年,河南省以“创意+数字+文旅”方式为文旅融合赋能,可谓惊艳全国。河南卫 视面向年轻受众,从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和百姓生产生活中寻找灵感,运用“5G+AR”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重塑,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文化破圈传播。《只有河南·戏剧幻 城》以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以独特的“幻城”建筑为载体,讲述关于“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让游客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河南博物院抓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推出玉佩棒棒糖等爆款,并推出首个数字 3D 文创,创下上线即秒空的战绩……

    1. (1)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河南是如何推动文旅项目持续出圈的。
    2. (2) 请你就“如何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