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2022-11-27 浏览次数:5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 )

    ①马克思主义坚持实践观点,担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使命

    ②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④马克思主义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草案)》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并保证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拟定每年8月8日为国家体育节。让同学们“动起来”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由此可见( )
    A .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B . 意识具有目的性,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 . 学校设置课程时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D .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9. 下列选项与漫画反映的哲理能形成“哲学上的对子”的是( )

    A . 气者,理之依也 B .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 . 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D .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10.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四川三星堆遗址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型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四川地区文明史的推进说明( )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变化发展的依据

    ②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打破规律的约束

    ③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又要设置阶段性任务和短期目标,统筹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聚焦用力打好攻坚战,久久为功打好持久战,积小胜为大胜,切实把短期和中长期的时序关系统一于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由此可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 )

    ①注重科学规划,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②重视量的积累,通过碳减排、碳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③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立足整体,实现最优目标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针对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总量不足问题又重新凸显、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情况,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农民持续增收,还要抓住农业科技创新这个关键,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等。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具有普遍性

    ③运用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下图漫画《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别人或许也在羡慕你》,这启示我们( )

    A . 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B .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 . 以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盲目攀比 D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汲取别人经验才能进步
  • 14. 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感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B .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C .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的成分,而理性认识则是正确可靠的 D .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辩证统一
  • 15.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量子力学,以丹麦物理学家波尔为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认为量子力学是完备且自圆其说的,爱因斯坦则认为,物理世界的主宰是传统的机械决定论,而非概率。爱因斯坦曾对量子纠缠提出质疑,称其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历经数十年时间,从克劳泽到阿斯佩再到蔡林格,一代代物理学家终于用确凿的实验数据证明,量子纠缠是存在的。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1) 量子纠缠的发现过程说明了(    )
      A .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C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 . 伟人的认识对实验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
    2. (2) 从量子力学诞生开始,争论就没有停止过。量子纠缠的三位科学家通过多次实验也成功证明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会出错的。这表明(    )

      ①真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翻自身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6. 长期以来,我国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说法。秋冻要根据气温适当加衣,以能承受的寒冷为度。中医表示,对于健康人群来说,适度"秋冻”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但是这种养生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人群。结合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人选择“秋冻",有人不选择,说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养生也要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③传统养生文化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说明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不同的人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结合本省实际,浙江省制定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条例》这体现了(    )
    A .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 .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D .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 18. 2022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指出:“ 什么是好事实事,要从群众切身需要来考量,不能主观臆断,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哪里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从中可以看出(    )
    A .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B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 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D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 19. 13年来,万少华和他的团队一直与时间赛跑,他们带上药箱,进村入户为饱受侵华日军细菌战摧残和折磨的“烂脚病"老人们提供免费治疗。他们用行动给出了画像:“肩上扛着责任,心里怀着苍生,把更多的人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浙江首位“时代楷模”万少华医生的事迹表明了(    )

    ①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人生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有重要导向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0. “劳动者最光荣、奋斗者最幸福”。我们要向劳动者致敬,这是因为(    )

    ①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②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只要通过劳动就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1.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等17家博物馆、纪念馆联合举办(光明摇篮精神之源一迎二十大上海红色文物史料展》,通过展出101件(套)展品讲述上海主要红色旧址遗迹、重要党史人物,彰显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的光荣历史。这些展品(    )

    ①承载着党和人民奋勇斗争的历史,有利于赓续红色血脉

    ②有利于挖掘红色资源,加快现代化文化产业的发展

    ③是弘扬革命传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

    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在建党101周年之际,浙江图书馆联合各市、县(市、区)图书馆开展“红游浙江.不忘初心”线上打卡活动,精选11个浙江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开展线上红色基地打卡,不忘初心,为党庆生。举办这一活动是为了(    )

    ①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②传承红色精神,铸就革命文化

    ③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

    ④重温峥嵘岁月,坚定文化自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23. 2022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以“庆丰收迎盛会”为主题,我们迎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各地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让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多元化的过节方式凸显农味,更接地气。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    )
    A . 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增强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自信 B . 能够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C . 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D . 有利于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获得感
  • 24. 9月28日,壬寅年公祭孔子大典在山东曲阜孔庙举行。全体与祭人员齐诵新创作的《论语》等儒家经典篇目选段,共同向至圣先师致敬,本次活动还联合海内外孔庙、文庙和儒学机构,举办2022全球“云祭孔”。举行祭孔大典有利于(    )

    ①弘扬传统道德,加强公民的思想素质

    ②立足传统习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④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5. 2022年9月,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本届论坛以“人类文明多样性与人类共同价值"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不同民族交流合作、不同文明互鉴融通。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推进文明交流交融,才能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吸收借鉴各国文化,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

    ④在文化交流时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6. 毛泽东在谈到中外文化交流时主张“不要全盘西化,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这启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要(    )
    A . 保持开放,不断借鉴 B . 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 .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 .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下列对文化自信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自信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③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④文化自信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8.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需要(    )

    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抵制或剔除落后文化

    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8分)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铿锵玫瑰最迷人,追梦健儿最美丽。在共和国73周年华诞之际,重返世界杯舞台的中国女篮奋勇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祖国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

    材料一:时隔28年,中国女篮再次站上领奖台,从山峰登上另一个山峰,是历经多届大赛和奥运周期的沉淀与突破。中国女篮也曾走入低谷,2015年亚锦赛决赛,中国女篮以35分惨败于日本队;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篮小组赛1胜4负无缘八强,以第10名创下征战奥运的最差战绩。然而,中国女篮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成功“逆袭”,让人们在心潮澎湃、血脉偾张中深切体验到了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女篮精神”。

    材料二:“人心齐、 泰山移”。中国女篮深知“个人强不是最强,团队强才是真强”,队员们以团队目标为引领,严格贯彻教练的战术要求,分工明确,将团队精神贯穿于比赛全过程,落实到每一次传球投球中。在半决赛与澳大利亚对战时,王思雨关键时刻的抢断更是给国人带来惊喜。最终,女篮姑娘们不负众望,重回巅峰。女篮精神将唤起14亿国人的精气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激励我们走好未来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知识,分析中国女篮永不放弃奋斗的原因。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分析中国女篮是如何重回巅峰的。
  • 30. 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普遍面临的历史任务。我们的现代化既不是西方式的,也不是像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设想。“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振聋发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浙江淳安县下姜村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指导下,依托本村的红色资源,主打研学基地和教育培训,经历了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嬗变,如今不仅自己富了,还通过“共同富裕联合体”,带动周边20多个村的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事关全局的重大部署正在浙江大地不断探索。

    1. (1)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结合材料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知识,说明浙江省应如何建设好共同富裕示范区。
    3. (3)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应如何在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人生价值?请你提两点建议。
  • 31. 2022年9月15日晚,浙江小白花越剧院出品的越剧《枫叶如花》一举夺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最高政府奖——“文华大奖”。首次将“红色女特工”朱枫为革命事业舍生忘死的故事搬上越剧舞台。为此,剧组多次深入烈士的故乡宁波镇海收集史料,首次将越剧与歌剧、音乐剧结合,打破传统唱腔,同时用男女合演来展现阳刚与阴柔相交织的舞台审美,“电影大片”般的整体舞台呈现,表现出虎穴藏忠魂的恢弘史诗。越剧因演绎革命故事而拓展了其对时代的适应性,革命故事以越剧叙事而增强其表达的艺术性,让人们获得革命精神的洗礼。同时也爱上了“年轻”的越剧,给观众带来更多越剧之美的发现。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的有关知识,分析越剧《枫叶如花》是如何成功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以“发挥越剧的当代价值"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紧扣主题,逻辑清晰、结构合理;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15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