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三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

更新时间:2022-11-18 浏览次数:1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图为2022年7月27日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时,甲地吹(   )
      A .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 西南风 D . 东北风
    2. (2) 此时,关于图中各地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丙地受冷锋系统影响,一定是阴雨天气 B . 乙地盛行上升气流,以阴雨天气为主 C . 丁地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流被迫抬升 D . 戊地受暖锋系统影响,空气质量较差
  • 2. 海风从海面向陆地推进过程中与陆地较热气团相遇形成的锋面称为海风锋。上海市多受海风锋影响,发源于长江口的称为N型(北支)海风锋,发源于杭州湾的称为S型(南支)海风锋,很多情况下会同时存在南北两支海风锋,合并后成为SN型海风锋。下图示意上海市某次SN型海风锋活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海风锋最易形成的时间段是(   )
      A . 6—9时 B . 12—15时 C . 18—21时 D . 1—4时
    2. (2) 图示S型海风锋推进速度明显快于N型海风锋主要是由于(   )
      A . 地面建筑物差异 B . 地形差异 C . 水汽含量差异 D . 海陆位置差异
  • 3.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该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0A、OB、OC表示的锋分别是(   )
      A . 冷锋暖锋干线 B . 暖锋干线冷锋 C . 冷锋干线暖锋 D . 暖锋冷锋干线
    2. (2) 0B线两侧露点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降水 C . 温度 D . 风速
    3. (3) 推测P点即将发生的天气变化(   )
      A . 温度升高 B . 天气转晴 C . 湿度降低 D . 风力变大
  • 4. 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   )
      A . 位置偏北、风速偏大 B . 位置偏北、风速偏小 C . 位置偏南、风速偏大 D . 位置偏南、风速偏小
    2. (2) 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   )
      A . 台风形成 B . 寒潮结束 C . 沙尘肆虐 D . 对流加剧
  • 5. 台风的左右两侧风力并不完全一样。西北太平洋台风前进方向右侧的半圆区有较大的风力,对海上船舶影响较大,称为危险半圆。下图示意某次台风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造成台风危险半圆与可航半圆风力差异的是(   )
      A . 太阳辐射 B . 海陆分布 C . 洋流性质 D . 副高位置
    2. (2) 正在海上作业的某轮船发现当地风力加强且风向变化较大,该轮船最有可能位于台风移动路径的(   )
      A . 正前方 B . 左前方 C . 正后方 D . 右后方
  • 6. 云南省地处太平洋水汽、印度洋水汽、西风带水汽三大水汽输送通道的交汇区。下图示意云南省各边界整层水汽收支的季节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对云南省夏季旱涝灾害影响最显著的水汽输送发生在(   )

      ①东边界②西边界③南边界④北边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冬季对云南省水汽输送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 . 季风转换 B . 西风带南移 C . 南北方向气压差 D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7. 近40年卫星资料显示,随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大气中云量无明显变化,但中纬度云量增加,并移向两极。图示意云的辐射效应(箭头粗细表示热量的多少)。据此完成问题。

    1. (1) 从云的辐射效应看,会使气候变暖的是( )
      A . 云成分改变 B . 云面积增大 C . 云高度升高 D . 云厚度减小
    2. (2) 中纬度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低纬信风减弱 B . 赤道低压减弱 C . 副极地低压减弱 D . 中纬西风增强
  • 8.  2021年6月,因罕见的¨高温穹顶”现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遭遇炼狱式的高温灾难。正常年份,“高温穹顶”现象主要影响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洲(32°N~42°N)。下图示意“高温穹顶”现象的形成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此次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地区“高温穹顶”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 . 蒙古高压 B . 极地高气压带 C . 亚速尔高压 D . 副热带高气压带
    2. (2) 此次高温灾难可能造成(   )

      ①水稻减产②供电压力增大③森林大火④全球气候变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1高三上·太原月考) “雷打雪”是指因冷暖空气交汇产生强对流,导致降雪时常伴有闪电、打雷的天气现象。“雷打雪”发生时当地一般会出现逆温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雷打雪”发生时(   )
      A . 暖湿空气被迫下沉 B . 强冷空气被迫抬升 C . 大气水平运动显著 D . 大气垂直运动显著
    2. (2) “雷打雪”的闪电、打雷现象主要发生在(   )
      A . 逆温层之上 B . 逆温层之下 C . 逆温层顶部 D . 逆温层底部
    3. (3) “雷打雪” 发生前,当地(   )
      A . 气温偏高、湿度偏大 B . 气温偏低、湿度偏大 C . 气温偏高、湿度偏小 D . 气温偏低、湿度偏小
  • 10.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图中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1970-198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 . 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 . 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C . 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 . 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2. (2) 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 . 1980年 B . 1960年 C . 1940年 D . 1920年
  • 11. “回南天”是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流经物体冷表面导致水汽凝结的一种天气返潮现象,究其本质是物体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低导致水汽凝结,“回南天”的出现给当地居民带来诸多不便。下图为华南地区某年3月14日20时至19日20时逐小时露点温度、气温、室内墙壁温度变化曲线。本次过程持续了5天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回南天”开始产生的时间是(   )
      A . 14日20时 B . 15日02时 C . 15日10时 D . 15日20时
    2. (2) 形成“回南天”时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 . 冷高压 B . 冷低压 C . 暖高压 D . 暖低压
    3. (3) 有利于减轻室内“回南天”现象的措施是(   )
      A . 空调风持续加暖 B . 空调风持续减温 C . 空调风先暖后冷 D . 空调风先冷后暖
  • 12.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   )
      A . ①北半球西南风 B . ②北半球东南风 C . ③南半球西北风 D . ④南半球西南风
    2. (2) 在图示气压带、风带的控制下(   )
      A . 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B . 乙地全年高温多雨 C . 丙地为地中海气候 D . 甲丙所示季节相同
  • 13. 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市内海拔高度落差近3000m,受不同地形的影响,雾日(能见度<1km)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图示意1961—2018年乌鲁木齐四个不同海拔高度地形区的月平均雾日天数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1) 图中序号与其所代表的地形区相匹配的是(   )
      A . ①—谷地 B . ②—平原 C . ③一中山带 D . ④—高山带
    2. (2) ③地形区全年少雾的主要原因是(   )
      A . 受狭管效应影响,风速大 B . 海拔较低,冬季气温高于0℃ C . 大气中尘埃少,缺凝结核 D . 全球变暖,近地面相对湿度低
  • 14. 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1小时后到达④地。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
      A . 19:00 B . 23:00 C . 22:40 D . 23:20
    2. (2) 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
      A . B . C . D .
    3. (3) 该月,下列四地中日照时数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   )
      A . ②④ B . ②⑤ C . ③④ D . ③⑤
    4. (4) 该月,下列四地中沿岸洋流对其增温最明显的是(   )
      A . B . C . D .
  • 15. 右图是左图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统计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
      A . 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 B . 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 C . 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 D . 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
    2. (2) 在比拉姆的汤先生一直关注我国的沪深股票市场(交易日开市时间:9:30—11:30;13:00—15:00),他每日白天可以持续看盘时间约为( )
      A . 上午市的2小时 B . 下午市的2小时 C . 上、下午各1小时 D . 4小时
  • 16. 艾因塞弗拉镇位于非洲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南临阿特拉斯山脉。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6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
      A . 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 . 地处迎风坡 C .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 . 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2. (2) 2016年前冬季,该地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
      A .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 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 . 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D . 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
    3. (3) 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
      A . 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 . 全球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 . 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 . 全球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冷空气强盛
  • 17. 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公转 B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 地球自转 D . 地转偏向力
    2. (2) 下列关于乙图所示季节北半球各纬度区间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0°~10°盛行下沉气流 B . 10°~20°盛行东南风 C . 20°~30°盛行西北风 D . 30°~40°盛行下沉气流
    3. (3) 自甲图至乙图,正确反映地理信息是(   )
      A .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B . 气压带、风带向北移 C . 来宾昼长逐渐变短 D . 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4. (4) 自甲图至乙图,关于P点气候类型或年降水量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地中海气候 B . 夏季降水量多于冬季 C .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 降水量终年均匀
二、综合题
  •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速尔群岛(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位于欧洲大陆往西一千三百多千米的北大西洋深处,散落着圣米格尔岛、圣玛丽亚岛、科尔武岛、弗洛雷斯岛、法亚尔岛、皮库岛及特塞拉岛等九座风光旖旎的火山岛,黑色的火山熔岩犬牙交错。

    材料二维拉弗兰卡岛是亚速尔群岛东侧的小岛,一座海底火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形成直径约一百五十米的圆形澙湖。由于外形似指环,这座小岛又被称为“公主指环之岛”。

    1. (1) 描述亚速尔群岛的地理位置特点。
    2. (2) 分析维拉弗兰卡岛澙湖形成过程。
  •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大陆东部边缘,境内拥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气候凉爽湿润。下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 (1) 分析该国气候凉爽湿润的原因。
    2. (2) 简述①地与②地降水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