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5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在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中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 . 日晷 B . 时钟 C . 机械停表 D . 原子钟
  • 2. 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 . 一叶障目 B . 坐井观天 C . 杯弓蛇影 D . 临川羡鱼
  • 3. 如图,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光从空气沿AO斜射入玻璃砖的情形.仅根据这一步骤,小明就提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若增大入射角后,入射角也一定大于折射角“,他这一提法属于(   )

    A . 猜想 B . 评估 C . 设计实验 D . 实验结论
  • 4. (2022·青岛)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跬”,双脚相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行走时,1“步”的距离最接近(   )
    A . 1mm B . 1cm C . 1m D . 1km
  • 5. 如图所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五星红旗经过全国各民族、各行业的 176 名代表的传递被郑重地交给国旗班,在传递国旗过程中(   )

    A . 以国旗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 B . 以国旗为参照物,观众席是静止的 C . 以国旗班为参照物,行业代表是运动的 D . 以国旗班为参照物,国旗是静止的
  • 6. 2022年元宵晚会上,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用古筝演奏了一曲《茉莉花》,送上元宵祝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古筝是由于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B . 通过改变弹琴弦的力度可以改变音调 C . 王亚平能够听到琴声是因为气体可以传声 D . 地球上的观众也听到琴声是通过超声波将信号从空间站传回地球
  • 7.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物理课本宽约18cm C . 高速公路汽车限速80-120m/s D .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 8. (2020八上·安徽月考) 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和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9. (2022·邵阳模拟) 进入2022年3月份以来,新一轮疫情袭击全国,大家出门需要戴好口罩。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飞沫传播,飞沫的直径约3微米,3微米相当于(   )
    A . B . C . D .
  • 10. 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在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的发声频率是20Hz以下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 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 11.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机器人通过扫描条形码取货,条形码是光源 C .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D . 用户进行声纹识别时,利用了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 12. (2018八上·无锡期中) 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 改变杯内的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 . 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波动钢尺 D . 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 1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共场所请不要大声喧哗,这里的“大声”是指音调高 B . 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 . 为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前后两次敲击声,这是回声现象
  • 14. 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 . 水平向左移动 B . 逆时针旋转 C . 竖直向上移动 D . 竖直向下移动
  • 15. 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B . a是紫光,b是红光 C .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等于3×105km/s D . 这束彩色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16. (2022·汶上一模)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 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C . 甲、乙两车都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 .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二、填空题
  • 17.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如图所示,为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则小车做 (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是 (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 18. 如图所示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以雷鸣般吼声警告其它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吼猴的叫声是由舌骨产生的,并传入其它动物耳中: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大。

  • 19. 如图所示,在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国旗传递时,9岁的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震撼人心的旋律和深情的号声打动了所有人。在吹奏的过程中,朱德恩不断用手指按下不同的按键,主要改变的是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现场观众听到小号吹奏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播的。

  • 20. 滕王阁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闻名。如图所示,在绚烂的晚霞映衬下,鹜飞翔在空中,当它离水面距离50m时,其倒影离水面距离m,若此时鹜向下俯冲,它在水中的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信息可知,甲、乙速度之比为 ;若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2:3,则s:s=

  • 22.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阳光下透过蓝色的玻璃看红花呈现色。
  • 23. 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物体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s。

  • 24. 如图,敲击音叉,音叉会发出声音,同时悬挂着的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说明

  • 25. 如图,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几乎听不到铃声,说明

  • 26. (2019八上·阜新月考) 如图,用一塑料片刮木梳的齿,这时可以听到塑料片的“轧轧”声。先慢慢刮然后迅速刮,随着塑料片运动的加快, 塑料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变,由此得到结论:音调与声源振动的有关;

  • 27. 如图,小明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轻拨与重拨钢尺,此过程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是否有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三、作图题
四、简答题
五、实验题
  • 31.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实验:

      

    1. (1) 该实验原理是
    2.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3. (3)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陡”或“缓”);
    4. (4) 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9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m/s;
    5. (5) 通过计算可知,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选填“越来越快”或“越来越慢”);
    6. (6) 在v-t图像中其阴影部分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
  • 32.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蜡烛若干、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

    1. (1)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
    2. (2) 小强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人眼在M的(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看起来那支蜡烛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3. (3) 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蜡烛A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若实验时在玻璃板后贴一张白纸,小强(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
  • 33.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

    入射角/°

    0

    10

    20

    30

    40

    48.6

    50

    折射角/°

    0

    13.4

    27.0

    41.7

    58.7

    90

    1. (1) 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大小为0°,说明当光从水中垂直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
    2.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填“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
    3. (3) 当入射角为48.6°,折射角大小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消失,只发生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所以当入射角为50°时会发生 现象;
    4. (4) 若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58.7°,则折射角大小为 ,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具有 性。增大入射角,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我们发现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六、计算题
  • 34. 如图所示,是某汽车上的速度计在某一时刻指针所指的位置,求:

    1. (1) 该速度为多少m/s?
    2. (2) 若从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保持这个速度行驶了1.2h,那么贺州动车站到昭平县城的距离为多少?
  • 35. (2022八上·陆丰期末) 据统计,全国发生的车祸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是超速引起的!为此相关部门在道路上加大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一种是“定点测速”,即监测汽车通过某点时的速度;另一种是“区间测速”,即是测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20km,全程限速100km/h,一辆轿车通过A、B的速度分别为95km/h和105km/h,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刻如图所示。问:

    1. (1) 采用“定点测速”,该车通过监测点A、B时会不会被判超速?
    2. (2) 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 36. 下表是福沪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福州站出发前往上海旅游。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福州

    始发站

    08∶00

    0km

    2

    延平北

    08∶33

    08∶35

    2min

    121km

    3

    建瓯西

    08∶53

    08∶55

    2min

    174km

    4

    南平市

    09∶12

    09∶14

    2min

    225km

    12

    上海

    12∶45

    终点站

    855km

    求:

    1. (1) 从福州至南平市站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 (2) 该次列车从福州发车运行至上海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 (3) 假如该列车长度是100m,用180km/h匀速通过一个长2400m的隧道,则该列车穿过隧道需要时间是多少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