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放眼望去,几乎每一个年轻人感兴趣的时尚领域,都不难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主流舆论还在讨论“如何拯救传统文化”,而现在,这样的讨论似乎已经失去意义。然而,崭新的局面,也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一一传统文化为什么突破了过去的传承困境?这股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为什么来得如此迅猛?今天的年轻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显然,这一系列“为什么”的答案,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单一要素,而必然是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的是两个: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流动。
在这两大要素中,更重要也更基本的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任何一种潮流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兴起,流行,其原始动力必然是其迎合了当地社会在当时的某种迫切需求。原本给人以高深、保守、小众印象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进入流行的殿堂,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与中国社会在今天这一发展阶段的特定需求密切相关。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比如,文艺复兴使得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取得了辉煌的社会成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本质上是对本文化族群的历史的认同。因此,当一个社会处于上升期时,人们便会主动地去发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从其中找到自我认同的来源;而反过来看,当一个社会面临内忧外患时,传统文化则常常成为批判与省思的对象。
社会需求为流行趋势提供的原动力固然至关重要,但却并不足以让一股潮流如此迅速地席卷而来——在这个过程里,产业资本的流动,起着不容忽视的催化与加速作用。不难发现,越是在产业资本总体量大、流动性强的地方,各种各样的流行趋势越是层出不穷,且动力十足;而在那些资本难以流动的地方,则很少会出现新的潮流,即便出现也难以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风潮,正好赶上了中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投资热点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民生向文化方向转移的热潮。
传统文化的“再流行”,已经在这两大要素的影响下成了事实,因此似乎已经处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这股潮流将会走向何方,又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对此,每一个身处湖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体察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
(摘编自杨鑫宇《悄然勃兴的“国潮”,为什么年轻人情有独钟》)
材料二:
何为“国潮”?从字面释义来看,“国”即中国,中国品牌,中华文化,意指传统;“潮”是潮流,既包括新时代的潮流文化,也体现人们的个性追求,意指现代;二者结合,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和再表达。
“国潮”热风中,市场快速变化,很多品牌把“国风”设计理解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刻、一味堆积和拼贴传统文化元素,“生拼硬凑”和“用力过猛”的现象不在少数。这其实是因为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蕴和价值的深刻理解,以致淡化甚至歪曲了传统文化的本来寓意。
现在,某种品牌凭借精准定位和国风包装,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但紧随其后的是一些企业盲目跟风,生产一大批名字雷同、包装类似的产品,加速了“国潮”的泛化。国货变“潮”不是跟风追热和天下大同,而是品牌将自身独特的产品价值、文化表达、美学观念寄托于商品,在求同存异中追求推陈创新,从而打破同质化的怪圈,让中国品牌百花竞放、各领风骚。
为追求营业额数字和实现快速获利,很多品牌把“国潮”当作营销手段,错把国家的文化自信当成品牌的文化自信,缺乏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把“跨界”简单理解为与IP或品牌的直接联名,缺乏创新意识,无法形成可长期积累的用户价值。例如某国货美妆品牌与饮品公司跨界联名推出特色风味鸡尾酒,首发后短短数十秒即售罄,但很快消费者便开始“吐槽”该商品令人匪夷所思的口味体验,其中不乏尖锐批评。可见,靠猎奇博眼球并不会长久,只有将“国潮”定位为品牌发展理念,从产品创新、质量控制中寻求发展,才能实现“国货品牌”向“民族品牌”的跨越。
“国潮”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在与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的华彩亮相,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是中国品牌乘风破浪的应有之义。应通过搭建特色传统文化和中国原创品牌“组船出海”的展示平台,助力国货品牌在国际舞台精彩亮相,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乃至“中国智造”的转变。
(摘编自田卉、周子歌、白雪蕾《“国潮”澎湃,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国潮”定位为品牌发展理念,并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
大悲咒
丛桦
一
十年前,我去采访石马街一位老太太。
那年她77岁,1947年的秋天,23岁的她与21岁的表弟结婚。他们的婚事是双方父母多年前的约定。结婚18天后新郎去邻县办事,后来便随大哥二哥去了台湾,从此不得再见。此后的六十多年中,她做梦都想见到丈夫,直把一头青丝熬成银发。
“我一定要去台湾找他。”采访中,她不停地重复这句话,以至我马上想起“死不瞑目”这个词,以至我采访结束后多年都被这句话揪着。
这不是小说。这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现实。
她丈夫的确在台湾,也曾在去台湾后给她写过一封信,在信中,丈夫告诉她“回来遥遥无期,不要等我,你另寻幸福”。但她认为分别是暂时的,是战争造成的,丈夫一定会回来。她说,他走那天早上,还笑着对她说,你在家,要好好照顾老人,我办完事就回来。
上个世纪80年代,她丈夫与石马街的亲戚屡通音讯,却没有给她任何消息。他对她这种铁铸般的死默,更坚定了她的信念。她要去台湾,要找到他,要问着他。
“这无法实现。”我想。
二
老太太满脸网纹,但面目可亲,没有丝毫我想象的怨妇神情。她始终微笑着向我回忆,即使说到断肠处也不落泪,真是坚贞。她家摆设简陋,连电视也没有,卧室的墙上挂着几个木制相框,每个相框里面都是丈夫的照片,都是同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是丈夫寄给石马街的亲戚的,她要了来翻拍放大的。照片里的人五十多岁的样子,五官端正,戴着黑框眼镜,微胖的,没有笑意。
建国后,大嫂二嫂相继改嫁,公婆爹妈也都劝过她。她本可以生儿育女,过上热气腾腾的红火日子,儿孙绕膝,颐养天年。但她不,只是等。
石马街是这县城中一条古老的街,凡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多数是县城的原住民。石马街没有马,
有一排国槐树,开淡绿色的小花,一边开,一边落,使八月的石马街仿佛总是下着零星小雪。有一个终年咳嗽的老汉,永远穿着黑色的衣服,永远一个人,永远咳嗽着向南一趟,向北一趟,西天的太阳被他的咳嗽一声一声震下去。
除此之外,石马街有一户人家,常播放大悲咒,那招魂似的声音使这里成为一个形散神不散的大千世界。
那纶音佛语一响起,我便叹想,人生于世,为什么这样的缥缈。那老汉,那放大悲咒的人,那老太太都还在吗?石马街是一条带发修行的街吗?
三
四月的一天,一位朋友突然向我爆料:“老太太去台湾回来了!”
我登时热泪盈眶,同时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重大社会新闻!这将是我采访史上空前绝后的事件!这真是一个让人飙泪的喜剧!
我的脑中立刻出现无穷的问号:
她还活着?
她丈夫也活着?
她丈夫成家了没有?
为什么不与她通音讯?
于是十年后,我再次来到她家。门开了,一张慈悲的脸马上与十年前我的记忆重合,只是她的笑容深了。
她已经不记得我,但听说我的来意后,马上扯着我的手,叫我“丛姑娘”。一刹那我觉得仿佛穿上古装,进入了“三言二拍”。
说起台湾之行,她幸福、喜悦,说自己“终于从地狱里走出来了”
四
年过八旬之后,她感到去日无多,更因病痛缠身,生活不能自理而开始绝望,常对照顾她的邻居说:“死了吧!死了吧!死了吧!”谁知绝处逢生,今年春天,一位陌生的好心女士帮她圆了梦,资助并陪同她飞往台北。
她找到他了。出人意料的是,自21岁来到台湾,他竟也从未再娶,一直单身,在台北市北投区他的家中,她看着他,轻声叫着他的名字说:“我来看你了。”她叫得那么自然亲密,一如六十多年前。
他愕然。
她笑着,说:
像那是她家的沙发。,这我都想见到你,我想你呀!”她坐向沙发,就像那是她家的沙发。
他拍拍她的胳膊说:“没事你走吧,我要吃饭了。”
她依旧笑意盈盈地看着他说:“我和你一起吃。”
……
她选择性地告诉我他们见面的情形,隐去了他的绝情话。包括他说:“我不认识你,”包括谈起父母和家乡时,他说:“我没有父母,没有家。”
这些,她没有说,她只是认真地用她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不止一次地向我还原那个他轻轻拍她胳膊的动作。
我问:“你哭了吗?”
她说:“没哭,我笑着。”
“他那个家脏得,乱得,比我这个家还脏还乱,一看就是一个人……”向我说起他的困顿孤苦时,她终于下泪。
采访结束时,老太太问我:“你说怪不怪,怎么他也是一个人呢?”
我想了想,说:“他心里有你,记着你。”
她含笑点头,竟有些羞意。
一个没有再娶,一个没有再嫁,这使她百感交集,觉得脸上有光,同时又给她带来希望。她一直活在自己一厢情愿的幻象之中。她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悲剧,不是战争的悲剧,是爱与不爱的悲剧。她不能理解,同是形影相吊,他的痛苦其实比她更为深重,天涯沦落,家业荒芜,无力衣锦还乡,他早已万念俱灰。于是60年前,她自喜郎君如意,他无奈奉命成婚;60年中,她心心念念,他无影无踪;60年后,她跋山涉水,他拒之千里。
从台湾回来后,邻居都以为她了却心愿,身体和精神会垮了,商量把她送敬老院,但她仿佛活回来了,一扫沉沉暮气,变得神采飞扬,说:“我不去敬老院,我要在家等他回来。”
(选自2012.03《视野》,有删减)
【注】大悲咒:《大悲咒》是佛教经文,佛教徒认为废心持诵可以消障除难、得善遂愿。
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路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可,乃行之。”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路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王曰:‘然’。然则王之为费且危,夫割地以路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王必曰:‘子之道奈何?’”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中山恐燕赵之不已据也,今齐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虽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蓝诸君曰:“善。”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节选自《战国策·中山与燕赵为王》)
①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②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
《咏贫士》其四
陶渊明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①。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注】①斯俦:这类人物。
位于河北省北部的塞军坝人工林海,在发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时,为京津冀筑起了一道 的“绿色生态屏障”。
半个多世纪以前,塞罕坝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恶劣。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林场,369名林场创业者从大江南北毅然走上塞北高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部 的奋斗史。一代代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宝贵的塞罕坝精神。
“一年一场风,年始到年终。”建厂初期,塞罕坝气候恶劣、严重沙化、粮食短缺、交通不便,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左右,年平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塞罕坝人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吃黑花面、喝冰雪水、住马架子、睡地窖子,克服了一个个困难,种下了一棵棵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幼苗,让绿色在高原、荒漠生根蔓延。无论是默默坚守的护林员,还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造林人,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传承好、弘扬好塞罕坝精神,
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塞罕坝人的使命。
目前向眼睛输送药物的方法包括直接将药物应用于外眼或注射进眼部 。应用于外眼的药物不能进入眼睛内部;注射药物会让患者很痛苦,而且经常导致炎症。鉴于此,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给出了治疗眼疾的新方案——内嵌纳米针的隐形眼镜。
研究人员解释说,患者戴上这款隐形眼镜后,隐形眼镜会溶解,随着时间的推移,纳米针会降解,释放出药物。而且, , 只有以前此类纳米针的1/10大小,不会让患者感觉疼痛或不适。 , 发现仅仅28天后,兔子角膜新生血管的数量大大下降——角膜自身透明,并无血管,新生血管生长至瞳孔区时会影响视力。
不过研究人员也指出,在这种新型纳米针疗法用于治疗人类眼疾之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测试,此外,还需要开发一种储存隐形眼镜的方法。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