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09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下列阐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毛泽东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确保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十个明确”作为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其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
    A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 .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3.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2022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艾肯沃尔德说:“工人们是对通过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法克服的痼疾 

    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西周时期,道路和修筑的渠道纵横交错,土地被分割成了一个个方块,形如“井”字,是为“井田”。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到西周时经过不断的发展而走向成熟。井田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征是(   )

    ①农业生产没有剥削    ②金属工具已广泛使用 

    ③土地所有制性质为公有制    ④国家已经产生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2022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一切前提和基础

    ②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4高一上·揭东期末) 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7.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在封建社会一度出现过“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
    A . 富者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B . 贫者生产积极性不高 C . 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 . 国家支持富者兼并土地
  • 8.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的依据是(   )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②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性问题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为民族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一上·吉林期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   )
    A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被推翻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 10.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断完善: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发展到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这种总体布局的形成(   )

    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主导国内外发展大势和方向的力量

    ②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③是党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期待而作出的战略部署

    ④使经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步骤更加清晰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1.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继续奋斗,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对此,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①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实现民族复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③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了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根本不同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2. (2023高一下·新乡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风范的当代体现。下列用典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对应一致的是(   )

    ①穷则变,变则通——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②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3. (2022高一上·余姚期中)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一百年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四个阶段是开创性、继承性、发展性的统一,是不能割裂的历史整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我国基本国情发生了质的变化,决定了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

    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关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4.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

    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类学工作者走进莽莽哀牢山拍摄了纪录片《苦聪人》,用胶片记录下了那些还在原始森林里风餐露宿、拿着简单木石工具刀耕火种的苦聪人的生产生活。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①当时的苦聪人有生产积极性,迈入了文明时代门槛

    ②当时的苦聪人在生产生活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

    ③当时的苦聪人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家庭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④当时的苦聪人不得不共同劳动且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6.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202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30周年,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进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84年,我国改革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③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中国工人阶级是随着外资企业、官办资本和民族工业的建立而逐步成长发展起来的。到五四运动前后,产业工人达到200万左右,而且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形成了新兴的社会力量,但中国工人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本家三重压迫剥削。在此背景下(   )

    ①无产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②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③工人阶级的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④中国工人阶级必将成为凝聚革命力量新的政治组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   )

    ①有历史局限性,未看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

    ②能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批判现实社会,具有历史进步性

    ③只有社会理论,缺乏社会实践,带有纯粹空想的性质

    ④揭示了无产阶级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9.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中说:“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后,仁人志士在屈辱的岁月中艰辛地探索,证实的结论是(   )

    ①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和主张根本行不通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因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担起反帝反封建的使命

    ④辛亥革命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新华社刊发的《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到,马克思主义为人间带回真理的火种,中国以鲜活厚重的理论创新、思想创造,在科学社会主义这部巨著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不朽篇章。上述论述表明(   )

    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

    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择在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召开,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组织。100年前的中国共青团就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由是(   )

    ①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是对中国革命实践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

    ②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是青年进行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物质基础和依据

    ③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可以实现中国化

    ④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首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2.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悟空、国产大飞机、北京成为唯一举办过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   )
    A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 .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C . 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D .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 23. (2023高一下·茂名期中) “你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革命先烈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二十八年的英勇奋战,旧的世界终于彻底砸烂。”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 红军开始长征 D .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 24.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李大钊赞扬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这反映的信息是(   )

    ①苏联革命的成功,为社会主义中国提供了榜样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③中国的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④中国出现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5.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社会主义制度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再生产活动以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化大生产为路径,以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材料中对“无产阶级的运动”的描述,阐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深层次原因

    ②材料中对“目的”的描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

    ③材料中对“基本特征”的描述,说明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④材料中对“路径”的描述,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6.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

    材料二:在《末代皇帝》这部电视连续剧中,年幼的皇子在师傅的教导下念诵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三: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1. (1) 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 (2) 材料三是马克思对哪个社会的什么现象的描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 27.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寻找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前的今天,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 28.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概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 29. (2022高一上·榆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会议公报》)。

    材料一:全会强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后的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材料二:某校时政论坛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以下是一位同学的发言:全会公报有这样一段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我觉得这段话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标明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这一伟大思想,需要我们……

    1. (1)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为什么能够大踏步赶上时代?
    2. (2)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材料二中的该同学续写完发言稿提纲。

      要求:①围绕主题,内在逻辑一致。②论据充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字数在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