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泸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二上·四川月考) 网络时代,“佛系青年”“yyds”“我emo了”等网络用语层出不穷,并受到网民的广泛使用。这些网络用语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网络用语是一种先进文化

    ③网络用语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轻“舟”已过万重山。北京时间2021年9月25日晚,在加拿大被任意拘押了1028天之后,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到祖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这是孟晚舟在机场发表的深情感言,听来感人肺腑!下列选项与材料主旨一致的是(   )

      ①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国红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

      ③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④信念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 (2) 孟晚舟的释放与中国外交风格的转变不无关系,而这种变化背后,是时与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理念是普惠各方,这一外交理念已经显现出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既能展现中方自身的文化和利益诉求,也契合世界各国紧密融合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   )

      ①文化交流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选字、排版、上墨、印刷……在成都市的一家创意工坊内,市民正在体验活字印刷,一起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聆听老师讲解,观看操作示范,亲手完成制作。不长时间,一幅幅油墨印刷作品呈现在眼前,字里行间带着墨香古色,散发出古老印刷术的独特魅力。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

    ④人们总是自觉主动接受先进健康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4. (2022高二上·高县期中)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部用国学知识滋养心灵的好节目。它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传中的闪亮故事,真正做到了让书写在典精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   )

    ①精选文化典籍,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

    ②立足社会实际,丰富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革新表现手法,焕发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传承思想精髓,引领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潮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央视播出,节目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原声短片、经典释义、思想解读、互动访谈、经典诵读五个环节,以创新手法生动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节目内容涵盖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中国梦四个方面。该节目(   )

    ①是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范例

    ②表明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③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④展现了继承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6. (2023高二下·高县开学考) 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其在世界许多地区“生根发芽”,并有“茁壮成长”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   )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贾玲执导的首部电影《你好,李焕英》跻身内地票房前三,成为2021年贺岁档的黑马。中纪委评价该片:母女间的这份简单、纯粹、诚挚的情感内核触碰了人们内心柔软的地方,打动了千万观众!该片的成功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要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要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8.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2021年初,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文艺界人士用多种文艺形式鼓舞士气、弘扬正气,并开展“ 抗疫战疫”专栏,为疫情防控斗争献上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安民心、鼓士气、同携手、战疫情。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出( )

    ①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③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④文艺工作者才是文化创造的真正的主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习近平在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说,很多老师生中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这些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   )

    ①他们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他们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③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优于科学文化素养

    ④他们带有不同时代的印记,其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感染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在抗疫战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   )

    ①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是支撑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定力量

    ③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

    ④是新时代中华文化不断丰富的自然结果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1.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岩画,即用金石或颜料在岩石上磨刻、涂画的图像,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在内蒙古阴山地区的崖壁和岩石上,分布着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古代岩画。目前,地方文博部门已经开展对岩画的整理与保护工作。加强对岩画的整理与保护是基于(   )

    ①岩画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

    ②岩画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③岩画是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能透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

    ④岩画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印记,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2.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琉璃展览、古法小荷包制作、古法描金扇面制作……通过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石景山文化E站”或者“石景山文E”APP,百姓就可足不出户了解全区最新、最全的文化资讯,线上挑选、报名参与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此举(   )

    ①借助互联网+模式,创新文化传播渠道,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②是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动体现

    ③有利于助推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④用全新形式替代原有的文化内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2020年,“凡尔赛文学”爆火,“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这种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说自话的话语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一时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网络社交“标配”,个人表现欲被最大程度激发,也成为自我调侃的代名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近期,神秘的三星堆考古霸屏各大平台。“三星堆表情包”、“三星堆连拆六盲盒”以新颖的表达方式,拉近了文物与年轻人的心理距离;青铜大立人变身为卡通明星,与节目主持人梦幻联动。“古老文物”与“现代技术”的碰撞,让青少年真切地感知到“文化认同”的历史深意。材料表明(   )

    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应该契合时代足音、融入时代语境

    ②青少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

    ③科技的运用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④赋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能够展现其独特魅力和经济价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5.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中医针灸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医针灸申遗所基于的传导预期是(   ) 
    A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见证和标志→凸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 . 医学科技水平的发展→传统医学功能削弱→研究我国医学发展的需要 C . 中华文化的瑰宝→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D .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促进各国文化趋同
  • 16.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20年的遗产日非遗活动以网络平台开展为主,主题为“非遗传承健康生活”,重点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非遗项目,开展非遗宣传传播等活动。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保护非遗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进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展各种形式的保护非遗活动(   )

    ①有利于向世人展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②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优越性

    ③有利于“再现”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④实质在于发现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7.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最基本的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仁爱文化崇尚“爱人”,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这些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友善等思想是一致的。这表明仁爱文化(   )
    A . 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 .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C . 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D .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 18.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一个汉字通常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等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几乎都隐藏在一个个汉字对所要反映的事物的摹画、概括和美化之中,由此可见,汉字(   )

    ①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凝固的艺术,对展示中华文化有独特作用

    ③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以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方式传播文化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9. (2022高二上·遂宁期中) 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运会在千年古都陕西西安正式开幕。开幕式文体展演《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精彩纷呈,整个演出由序曲“迎宾鼓阵”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三个篇章组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声光电手段展现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延安宝塔等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生动诠释了本届全运会“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主题。开幕式文体展演精彩纷呈表明( )

    ①传统文化发展必须让流行元素和高科技手段融入

    ②现代高科技手段已日益成为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③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借助现代科技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0.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电影《八佰》讲述了“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主创团队精良的制作水准、题材本身展现的中国烈士们的精神和民族气节,使得该片在上映之后掀起了观影热潮,观众纷纷称赞其为质感高级的国产战争片巨制。该影片的成功启示我们(   )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要弘扬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③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1.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dimsum(点心)”、“kungfu(功夫)”、“gelivable(给力)”时,他们也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③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④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22.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五彩年画挂起来,丰富文创玩起来,有趣表情包发起来……现在每到春节前后,年画就会风靡线上线下,年画新作品、新应用、新传播层出不穷,古老的年画焕发出时代气息。这启示我们(   )

    ①繁荣文化应该推动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②要发挥传统文化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体现时代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3.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齐鲁之地,以泰山和大海为地理标志,齐鲁文化具有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楚地多丘陵和江湖,楚文化中文学艺术神奇浪漫、民间生活崇巫尚鬼等;吴越之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网密布,雨量充沛,文化风格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巴蜀与中原地区自然阻隔,文化风格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这表明( )

    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的差异性

    ②中华文化多样性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互鉴又保持各自特色

    ④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4.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2020年9月1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推出的特别节目《开学第一课》,在开学这天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举办了一场真挚、生动、感人的公开课。该公开课的举办有利于(   )

    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②变革文化传播媒介,赋予传统文化新活力

    ③推动教育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④弘扬爱国精神,激励青少年奏响青春赞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
  • 25.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7月19日,《人民日报》刊发《城市地标不应盲目追求网红效应》一文。该文认为,网红建筑的走红往往是凭借一张照片或一段视频,照片可能变成“照骗”,打卡可能成为廉价的炫耀。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网红建筑与城市地标画等号。

    该文指出,现代建筑的大规模建设造成了“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的文化传统未能得到充分尊重,城市个性被削弱,城市辨识度下降。所谓地标,应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应来自人们的真实体验;需要经过时间积淀,展示当地的历史传统和地理风貌;更重要的是,地标其背后应深刻反映了所在城市市民的价值认同;地标不仅具有视觉标志性,更是体现城市精神的标志。成功的地标建筑,应是广大市民情感认同、集体意志的体现。值得欣慰的是,在近些年的建设中,很多城市筑起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地标: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延伸了城市中轴线,深圳市民中心以“大鹏展翅”的形象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开拓创新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好城市地标。

  • 26.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辛丑年至,廊坊博物馆推出新年特展之十二生肖系列展览“中国梦·牛精神”——牛年牛文化展。

    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铸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国“牛文化”虽历经数千年,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据史料记载,早在7000多年前人类就把牛驯化进行役用。黄牛和水牛力气大,经常被用来耕种垦荒,是勤劳的代表。古代文人赞牛咏牛的诗歌比比皆是:“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等表达了牛辛勤劳作、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也传达了劳动人民对牛的尊敬和爱护之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牛精神”也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中。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我们要铭记中国人民的百年艰辛历程,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知识,说明发扬“牛精神”的时代意义。

  • 27. (2022高二上·泸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元,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等等。他们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来地里面写,那才叫真本事。”

    1. (1)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脱贫攻坚筑起一座新的精神丰碑,必将成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精神动力。请用民族精神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2. (2)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就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写两条宣传标语。
  • 28. (2022高二上·高县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持续侵略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尝试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和中国人民的命运,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从弱到强的发展壮大,最终实现了革命斗争的完全胜利,开启了奋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远大图景的壮丽征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培育锻造了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等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精神,构建起了绚烂夺目的精神谱系,谱写出一系列气壮山河的精神凯歌。

    材料二: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1994年“北斗ー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航天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懈奋斗,始终秉承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使命情怀,以“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党的事业大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用信念之火点燃了北斗之光,推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闪耀浩瀚星空,服务中国与世界。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随着服务能力的增强,北斗系列正在为全球发展贡献越来越多的中国智慧。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说明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
    2.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逐梦北斗“星路”中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3. (3) 围绕中国自信,就“如何做一个对中国自信有益的人”这一主题班会,请你列出发言提纲的两个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