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

更新时间:2022-11-29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3高一上·柯桥期中)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北京人的渔猎石器    ②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器    ③仰韶文化出土的彩绘陶器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①③②
  • 2.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秦朝时期某一制度“不同于封建制度,一在政令出于中央,一在流官代替了世袭”。该制度是(   )
    A . 内外服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3.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围绕伦理问题提了自己的主张。其核心观念是(   )
    A . “仁” B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 . “为政以德” D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 4. (2023高一上·柯桥期中) 《史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大泽乡”耀名于史是由于(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七国之乱 C . 隋末农民起义 D . 黄巢起义
  • 5.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汉承秦制”,但施政方针有所调整。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刑罚等。由此可知,当时首要任务最有可能是(   )
    A . 争取民心统一国家 B . 防止诸侯拥兵自重 C . 延续秦朝政治体制 D . 恢复发展社会经济
  • 6.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宋书》是记载南朝刘宋的史书。其中写道:“至于元嘉末……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表明当时(   )
    A . 手工业发展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 . 南方经济发展比较迅速 C . 江南开发使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D . 南方经济实力已超过北方
  • 7.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图所示文物是被誉为“中原地区青瓷代表作”的仰覆莲六系青瓷尊,它是属于  ▲  时期的历史遗物。“”处应为(   )

    A . 秦汉 B . 三国 C . 南北朝 D . 五代十国
  • 8.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唐六典》记载:“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结合所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唐六典》是唐太宗时期制定的行政法典 B . “岁役二旬”包括丁男的所有赋税负担量 C . “收其庸”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D . 这一措施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
  • 9.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0.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有学者认为在忧患严重的不利情况下,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仍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下列属于宋代经济成就的是(   )

    ①临淄甚富而实    ②推行均输平准 

    ③开始使用交子    ④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其中所说的内服是(    )
    A . 聚族而居,控制其他地方的部族 B . 商王直接控制的国都及附近地区 C . 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其他部族 D . 对内通过宗法制维系与贵族关系
  • 12.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在漫画版《有故事的诸子百家》中,不同思想家分别被冠以“一生都行走在路上的人民教师”、“骑着青牛的东方智者”、“说话不利索的法家辩手”等称号。下列言论出自“说话不利索的法家辩手”的是(   )
    A .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B . “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C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13.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西晋时期,郭钦向晋武帝上疏:“戎狄强犷,历古为患。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据居……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尽为狄庭矣。”郭钦的上疏所针对的问题是( )
    A . 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不断向内迁 B .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内战 C . 内迁匈奴贵族攻灭西晋王朝 D . 东晋与十六国南北对峙
  • 14.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制度“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此土地制度是(   )
    A . 井田制 B . 分封制 C . 地主土地私有制 D . 均田制
  • 15.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汉书》记载一位16岁登基的青年皇帝在其22岁亲政时有如下抱负:“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以下不属于其为实现抱负采取的统治措施是(   )
    A . 改革军制 B . 改革币制 C . 均输平准 D . 盐铁官营
  • 16. (2022高一上·宁波期中)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图示,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前秦 B . ②——西晋 C . ③——梁 D . ④——后汉
  • 17.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一制度的设立(   )
    A . 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B . 缓解了土地兼并的紧张局势 C . 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 . 改变但没有扩大收税的对象
  • 18.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下图为玄奘西行和回国路线图。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玄奘是唐朝高僧 

    ②玄奘西行与东晋法显西行取经之路有重叠部分

    ③唐朝通过设置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④那烂陀寺是天竺的佛教中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汉、唐)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

    三彩盘既有图案规律,又具有三彩釉流动自然的特点 

    改进造纸术,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A . ①②④③ B . ④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④②①③
  • 20.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长安历史悠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以下有关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②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长安

    ③隋朝在长安广设粮仓

    ④唐朝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的使节和侨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1.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有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以下列示意

    图作为笔记,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 甲——灭东突厥汗国 B . 乙——长庆会盟 C . 丙——设北庭都护府 D . 丁——封渤海郡王
  • 22.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虎溪三笑图》描绘的系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儒者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
    A . 社会思想多元并存 B .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 . 佛教完成了本土化 D . 道教最受官方尊崇
  • 23. (2023高一下·钦南月考) 《太平寰宇记》记载当时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的户数占全国的59.1%,以北为40.9%。10万户以上的州和府,北方有2处,南方有3处;5万户到10万户的州,北方有5处,南方有17处。南多北少的户口分布格局至此定型。据此判断,《太平寰宇记》成书于( )
    A . 秦代 B . 汉代 C . 隋代 D . 宋代
  • 24.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北宋人尹源曾说:“夫弱唐者,诸侯也”,宋初为防止出现“弱唐”局面再次出现,采取了哪一措施?(   )
    A . 设参知政事 B . 设诸路转运司 C . 设三司使 D . 设三衙
  • 25.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思想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   )

    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能够烧制出青花瓷和釉里红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26小题17分,27题18分,共35分)。
  • 26.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时间”与“空间”,是学习历史的两个要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 (1) 观察上边反映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朝代)的四幅示意图。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图四要求回答南方政权名称),并说明理由。
    2. (2) 结合所学,简述图三对应政权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名称,并进行评价。
  • 27. (2022高一上·嘉兴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严惩百姓私相斗殴行为,奖励军功,授以爵位田宅,养成“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风气,秦国的军队几乎战无不胜,统治区域不断扩大,被当时六国人称为“虎狼之国”。荀子曾访问秦国,他认为秦国管理有效,承认秦国军队战斗力强悍:“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但他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隆势诈,尚功利”,无礼义教化,“干赏蹈利”(求赏逐利),只能称之为“盗兵”。“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不能与春秋时齐桓公的军队相比,更不能与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师相提并论。

     ——摘编自《荀子》等

    材料二:经历孝文帝融合和后来的发展,百多万鲜卑包括北方各族移民迁移到中原和洛阳,并最终融入了汉族之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为汉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鲜卑民族也在一个新的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在吸收了鲜卑各族文化后,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远远超越了南方的汉族文化,民族融合波澜壮阔,南北文化相互碰撞。

    ——焦兴青《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荀子称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军队为“盗兵”的原因。并从变法目的的角度概括商鞅变法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影响民族交融的因素。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推动民族大融合的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