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11-20 浏览次数:50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 1. 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打开课本,继续快乐出发:在冰封的北国世界里,我们品味她另一番妖 ráo______;再与 娉______婷、鲜妍的人间四月天撞个满怀;在雨果充满情怀与义愤的文字里瞥见古老东方文明的梦幻 jiǎn______影——圆明园;然后潜身与心灵对视,在精神的深处修______三间小屋,让灵魂在广袤的时空里得到超脱与安宁……

    A . 娆    pīn

    简    rónɡ

    B . 娆    pīng

    剪    qì

    C . 饶    pīn

    剪    rónɡ

    D . 饶    pīng

    简    qì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刚和小明两人是好朋友,他们之间间不容发 , 关系亲密如一人。 B . 物理老师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让我们懂得难懂的知识,真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C . 语文老师讲课神采飞扬,强聒不舍 , 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D . 我登上长城,眺望塞外,感到心旷神怡
  • 3. 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迁客骚人”的“骚人”也是源于此。 B . 欧阳修的主要功绩在于使词摆脱对于音乐的依附,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从而在题材、意境、手法等方面开创了新的面貌。 C . 宗教和爱是泰戈尔诗歌的核心主题,这集中体现在《吉檀迦利》中。这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 D . “迁”在古代是表示调动官职的常用字。右迁表示降职、贬官,左迁表示升职。
  • 4. 下列语法知识中,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学校既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是创造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是并列复句。 B . “与其说梦想成就爱,不如说爱成就梦想。”是选择复句。 C .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是条件复句。 D . “学习,不仅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是承接复句。
  • 5. 2021年东京奥运会,年仅14岁的中国10米跳台选手全红婵碾压式夺冠!她的教练告诉记者:贫困的家庭、湛江体校简陋的训练条件都未能阻挡全红婵前进的脚步,她对待训练的态度在同年龄同一批的运动员里面是最投入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能够(    )

    ①降低要求,从容面对    ②接纳自己,乐观坚强

    ③直面困难,自信自强    ④孜孜不倦,我行我素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下面对《艾青诗选》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选》,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该诗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B . 艾青在 20 世纪 30 年代所创作的诗歌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了简洁明快的特点。如这一时期的《北方》《光的赞歌》《黎明的通知》。 C . 在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这一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 D . 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如写于 1940 年的短诗《刈草的孩子》。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 7.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国怀乡    去:到,往 B . 游泳锦    鳞:美丽的鱼 C . 予尝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D . 吾谁与            归:归依
    2.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渔人甚异 B .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出无敌国外患者 C . 物喜,不以己悲    扶苏数谏故 D . 感极悲者矣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景物一暗一明,触发了“迁客骚人”一悲一喜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 B .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 . 选文写景状物词句整齐,辞采华美,音韵和谐。 D . 选文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乐以忘忧的思想感情。
    4. (4) 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 8. 默写。
    1. (1) 江山如此多娇,。《沁园春.雪》
    2. (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我爱这土地》
    3. (3)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4. (4)   ,怜君何事到天涯。《长沙过贾谊宅》
    5. (5) 《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的处世哲学和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9. (2022·铜仁模拟) 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答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1) 全诗紧扣一个“”字,按推移展开叙述。
    2. (2) 本诗颔联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为什么?
三、综合运用(7分)
  • 10. 学校组织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 (1) 阅读下列语段,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强”读 qiáng,本义是一种米虫,是一个会意字。其古文字形右下方像一条虫的形状,说明“强”最初与虫有关;左边和右上方组成一个“弘”字,“弘”有大的意思,这里是说这种米虫数量众多。(如下图)后来,“强”的这一本义渐渐消失不用,借指为健壮有力,还常指内心的坚强。此外,“强”还读 qiǎng,意思是强迫、勉强;它也读 jiàng,有固执之义,如性格倔强。

      探究结果:“自强不息”中“强”的读音是,意思是。“自强不息”的意是

    2. (2) 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写了一段心得,其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作为承载未来的中学生,我们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同时,在学习上,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自强不息,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开辟新境界。让我们行动起来,把自强不息这一精神发扬光大。

    3. (3) 在中国近代创办大学的浪潮中,“自强不息”一词多次被写进大学校训,下面所选的两所大学的校训中都有“自强不息”相关内容,你认为哪个学校的校训最吸引你?请结合校训内容阐述理由。

      ①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②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 11. 阅读《深触经典的灵魂》选题,完成下面小题

    深触经典的灵魂

    王佳可

    ①提起经典名著,不少读者会想起《西游记》,这是一部据唐自观年间言樊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在民间演绎的基础上写成的被视为“古典浪漫主义高峰”的经典小说。然而,这样一部在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近年来却被不少影视工作者改编成各种哗众取宠、不伦不类的“西游”版本了。阅读经典应深触其灵魂,不要因商业限制或追求票房而胡编乱造。

    ②文学本是一门丰富性的艺术,在兴趣盎然的文学况味之外,也记录下人美丰饶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与凤凰涅槃的精神历变史。如果说写作与阅读是人类记录自我、创造历史的方式,文学经典就是历经代际写作与阅读淘洗后的时代和民族文化结晶,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经典阅读代代相传。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话说过,经典“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能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裹扶着人类过往历史的丰富经验,伟大作家们的心灵图谱凝聚成一部部文学经典,既拥有历史的温度,又照见未来。通过阅读经典,我们沿着人类文明史一路溯源,找寻自己的坐标,洞见他者的智慧,构筑光明的未来。

    ③阅读经典并不轻松。这是因为一部文学经典在表层故事之外,内里还是一部文化史、文学史和精神史,需要凝神静气,深度阅读。例如,我国清代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书中有名有姓的就有 700 多人,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道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这部思想性、艺术性高的小说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深度阅读使文学经典展开成广阔的社会风俗画卷,使读者聆听作家间心灵与心灵的喁语,继而跨越时光的沟壑,对历史投去深深一瞥。深度阅读经典令我们认识到世界广阔至此,人类心智辉煌如斯,在日复一日的滋养下,提升了认知力与理解力,丰盈了想象力与审美力。

    ⑤与需要付出时间与耐心的深度阅读相比,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为载体的“碎片化阅读”近年来颇为盛行。人们愈发习惯于在乘车或工作间隙一日十行地浏览一篇篇“10万+”文章,或观看一段 15 秒以内的短视频。这样断续且不完整的阅读模式大幅侵占了深度阅读的空间,令人们习惯于同质化、碎片化阅读的浅尝辄止,自然会导致认知的偏差和思考能力的匮乏。如此,对《西游记》中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视而不见,只做神奇光怪的情景改编也就不足为奇。

    ⑥人们通过“碎片化阅读”放松心情,浏览资讯无可厚非,但阅读的触角不该仅圃于此。深度阅读经典是对当下浅阅读、轻阅读等“碎片化阅读”模式的矫正纠偏,也是在当下语境中对经典作品文学性与审美性的再度认知。“书山有路勤为径”,唯有在书海中深潜,给经典多一些时间,才能深入文学作品的肌理,读懂人性的丰富,看到世界的广阔,理解历史的深邃,传递文明的火种。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本文是如何论述“阅读经典应深触其灵魂”这一观点的?
    3. (3)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4. (4) 如果给本文再补充一个论据,下面的材料应该选哪一个?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以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汤显祖的《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材料二

      碎片化阅读是伴随着科技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阅读方式,能够给人们带来大量的信息。同时,碎片化阅读快速,及时,交互以及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的特点,都是传统阅读所不具备的优势,碎片化阅读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 12.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疫情期间,消毒机器人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武汉、上海等地的多家医院利用机器人开展消毒。这些消毒机器人能针对环境物表和空气进行自主移动式多点消毒,弥补传统固定式空气消毒机、紫外线消毒等方式的不足。消毒机器人还能针对患者、医护的高频活动区域重点消毒。此外,还有一部分机器人担负了“宣传大使”的角色,24 小时不间断在医院大厅、公共服务区域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除了在敏感环境的应用,机器人也开始服务于更大范围的城市抗疫。在苏州市相城区,履带自走式风送喷雾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消毒,平均1小时可以消杀4万平方米以上。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来自无人车初创企业新石器的无人消毒车每日定时进行全路面消毒,同时还能对不戴口罩、人员集聚等行为提出警示。

    针对范围广、人员多、工作量大、走访易致交叉感染等社区排查难题,科大讯飞研发了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1分钟可同时拨打900个电话,对居民进行排查、通知与回访。短短两个月内,其已在全国30个省市地区应用,共计随访超3700万人次。

    (节选自人民网2020 年3月28日,有删改)

    材料二:

    监测体温是对疫情进行防控的重要手段,假如有人不愿配合怎么办?这个问题已经通过机器人解决了。百度在北京清河火车站的人流关卡处设置的固定点位红外摄像机,能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人体额头温度,在一定面积内,最多可同时对3~5人进行检测,且整个过程无需路人主动配合。在宁波机场,巡逻测温机器人一次可测5米内10人体温。

    郑州“小汤山”——郑州岐伯山医院则引入了智能配送机器人。它们可实现自主开关门、自主搭乘电梯、自主路径规划、智能避障、自主充电等功能。送药、送餐进隔离区、消毒工具配送、甚至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都不在话下。

    材料三:

    机器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要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机器人仍是障碍重重。新材料和制造方案机器人专家正开始不再局限于以往用电动机、齿轮和传感器制作机器人的方法,尝试使用诸如人造肌肉、软机器人技术和新的制造方法,将多种功能整合在一种材料中。但这些先进的制造方法大多数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将它们整合还难以实现。多功能的材料,如感应、移动、能量收集或能量储存等,可以让机器人设计更高效。但是将这些不同的属性组合在一台机器上,需要使用新的方法,而新方法必定混合了微尺度制造技术和大规模制造技术。

    仿生机器人和生物混合机器人

    大自然已经解决了机器人专家们正在努力解决的许多问题,因此许多人转向生物学寻求灵感,甚至正努力把生命系统融入到他们的机器人中。但是,在复制肌肉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系统提供自身能量的能力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瓶颈。人造肌肉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种肌肉的健壮性、效率、活力和能量密度都需要提高。将活细胞嵌入机器人可以克服为小型机器人提供动力的难题,也可以将自我修复和嵌入式传感等生物特性嵌入机器人,不过如何整合这些部分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节选自网易科技频道,有删改)

    1. (1) 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 (2) 材料二中“在一定面积内”是如何体现说明语言的特点的?
    3. (3) 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智能机器人会对人类未来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 13. 阅读短文《窗子开花》,回答下面小题。

    窗子开花

    李皓

    ①只有在寒冷的冬天,窗子才会开出美轮美奂的花。

    ②如今,冬季不再那么寒冷,窗玻璃也不断升级换代,还有了双层玻璃,窗上难得见到水蒸气凝结成的冰花了。

    ③小时候,我家是两扇木板门,门是关不严的,四边透风。为了避免夜里冻脑袋,大人不得不让孩子戴着棉帽睡觉。一觉醒来,窗上已布满冰花。冰花阻隔了光线,屋内是昏暗的,而外面已是亮堂堂的清晨。倘若不是母亲早早起来生火做饭,孩子们依然在梦中。

    ④院门外有人在呼喊,是邻居来借农具。我爬到窗前,哈出嘴里的热气,在冰花中间哈出一个圆圆的“小洞”——它似洞而非洞,只是玻璃上的冰凌化掉了,现出透明的玻璃。我远远看清了院门外的人,对灶间的母亲大喊:“妈,是俺二大爷家三叔,你快去开门吧……”

    ⑤三叔的造访,毁了我心爱的一片“森林”。

    ⑥窗上的冰花多种多样,但我见到的多是有序排列的阔叶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年少的我,一直觉得身边有一个看不见的画家,或许就是神笔马良,他是神一样的存在,不动声色,无影无形。冬夜夜深人静,我们蒙头大睡之时,“马良”走东家串西家,挥舞着他的神笔,一夜之间,画满了所有的窗玻璃。

    ⑦一片叶子挨着一片叶子,叶子脉络清晰,叶子和叶子基本是相同的,简直就是复制的。这些叶子挤满一个又一个窗口,然后在窗框处断开。窗子像田畴,田里挤满了禾苗,窗框就是横平竖直的田埂。在冬天四野调散的日子里,“马良”把叶子画到了每户农家的窗上。

    ⑧小伙伴们在一起时,大家的心思已经不在冰花的样式上了,更热衷于伸出舌头去舔。舌尖在玻璃上停顿的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冰花“粘”住了,便慌忙使劲儿往下拽,结果舌尖被粘掉小一块皮,疼得直掉眼泪。不禁想,在这叶子与叶子之间,在这茂密的丛林里,大概是藏着什么神秘的小兽,在守株待兔地等着我们这些小孩子上钩呢。

    ⑨太阳越升越高,阳光直射到窗玻璃上,森林模糊了,树叶变成了水,顺着窗框流下来。这些冬天的花朵,就这么谢落了。但我并不伤感,因为今晚等我进入梦乡,“马良”还会留下窗花,且极有可能变换花样,细小的树叶变成大写意的白菜叶,或许是一片白雪皑皑的村庄。

    ⑩后来,我爱上了画画。在缺少美术老师的东北乡下,这窗上的冰花,或许是我最初的启蒙老师。我画得比谁都快,比谁都好,老师还把我的画推荐到县里展览。我把画粘在我家糊满报纸的墙上,逢邻居来闲坐,母亲便不失时机地炫耀儿子的作品,邻居频频点头,啧啧称赞。

    ⑪因了那些冰花,冬天的窗子变得无比美丽,我的童年也有了斑斓的色彩。

    ⑫如今,窗上的冰花渐行渐远,阳光总是肆无忌惮地穿过玻璃,照出屋内的窗明几净、暖意融融,丰衣足食的日子一览无余。然而,我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画框。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 02月25日15版)

    1. (1) 文章第④至⑨段写了小时候关于窗花的趣事,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三叔的造访,毁了窗花→夜里蒙头大睡时→淘气的小伙伴→高升的太阳融化了窗花。

    2. (2) 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我”的形象。
    3. (3) 作者在“丰衣足食”的日子里“仍时常想起那开着花的窗子”,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4. (4) 请参考下面几句话,回忆自己的生活,以“在我的记忆中,最美的,就是

      的句式写几句话。

      在鲁迅的记忆中,最美的味道,就是月下归航中的罗汉豆; 在居里夫妇的记忆中,最美的颜色,就是镭发出的蓝色荧光;  在作者的记忆中,最美的画框,就是冬天结满冰花的窗户;

      在我的记忆中,最美的,就是

      在我的记忆中,最美的,就是

五、作文(65分)
  • 14. 应用文写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我市某校八(3)班准备邀请校团委书记陈老师于 2022年 4 月 28 日上午 8 点,在八(3)班教室做“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主题讲座,请你在 4 月 26 日以班团委的名义写一则邀请函。

  • 15. 在我们身边,总是有这样一些同学:他们虽然成绩不理想,却一直保持毫不气馁的精神;他们虽然普普通通,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他们虽然外表不出众,内心却一直向着太阳;他们虽然是无名小花,却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请以“我虽然只是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目一,先将文题补充完整并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以上的文章;

    ④注意文章详略得当、条理清楚,注意运用联想和想象。

    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