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I | PM2.5μg/m3 | PM10μg/m3 | Xmg/m3 | 二氧化氮μg/m3 | 二氧化硫μg/m3 | 臭氧μg/m3 |
55 | 20 | 60 | 0.7 | 50 | 8 | 6 |
氯气(Cl2),常温常压下为①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②有毒气体;③密度比空气大;④可溶于水,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⑤可用作强氧化剂;⑥在温度低于-34℃时,氟气液化为绿色油状液体;⑦当氟气中混有体积分数为5%以上的氢气时遇强光爆炸;⑧氟气能与有机物进行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⑨氯气在早期作为造纸、纺织工业的漂白剂。
【探究1】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①∶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猜想②∶提高未燃部分的温度
按图1和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待火柴燃烧剩余1/4时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要求∶铁丝长度、粗细,集气瓶、氟气浓度和体积、水体积都相同),观察到B和E中铁丝剧烈燃烧,由此得出结论∶猜想成立。
【做出猜想】可能与铁丝中的含碳量有关
【进行实验】该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不同含碳量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铁丝含碳量(%) | 燃烧时的现象 |
① | 0 | 铁丝红热,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
② | 0.05 | 剧烈燃烧,零星的火星四射现象 |
③ | 0.2 |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较明显 |
④ | 0.6 | 未填 |
【分析与结论】
图1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铁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下表:
四氧化三铁 | 氧化铁 | 铁 | |
分解温度/℃ | 1 538 | 1 400 | — |
熔点/℃ | — | — | 1 535 |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2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氧化铁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物是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时,氧化铁会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气体,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