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起止时间为1914-1918年
②协约国为正义方
③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凡尔登战役
④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 | 50亿元 | 55万多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①国民革命军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取得北伐的胜利进军
②武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国民党一大在武汉召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选项 |
事件 |
结论 |
① |
戊戌变法 |
完成了从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
② |
新文化运动 |
掀起近代中国首次思想解放潮流 |
③ |
五四运动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④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①爱国学生发挥重要作用 ②同属民主革命历史范畴
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④运动爆发都与日本有关
①孙中山——实现了三民主义
②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③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判断:理由:
判断:理由:
判断:理由:
判断:理由:
判断:理由:
【旧方案的破产】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会意,文实遵之,以忠于目,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新时代的曙光】
辛亥革命(后)……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林伯渠 | 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李大钊 | 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倾向于社会主义。——瞿秋白 |
【洪流中的合作】中国共产党人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阶级人数毕竟比较少,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就不可能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
孙中山在几经挫折后,深感国民党内许多人已经日趋腐败,中国革命必须改弦易辙……”。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一:陈独秀文摘:
文摘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 摘自1915年陈独秀《敬告青年》 | 文摘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呀呀!这些话都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 摘自1919年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
材料二:起来,不愿做努力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摘自《义勇军进行曲》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词汇中的历史】汉语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新生词汇也往往折射出时代的风貌。
群众“群众”一词在1919年以前,使用很少。1919年之后,“群众”的使用次数不断增加,常用作“工农群众”“劳动群众”等。
旗帜旗帜是方向,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足迹一 足迹二
足迹一: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迹二: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中的历史】下图以曲线形式整理了1927-1949年中国共产党的人数变化表
材料一:陈独秀认为进步的城市力量应充当运动锋……农民.难以参加革命运动。李大钊则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李大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重要一部分”的观点深刻影响了年轻助手毛泽东的思维。李大钊牺牲后,毛泽东将其导师的理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选择是寻找出路】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路径。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更使人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苦闷和彷徨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毅然高举大旗,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相关链接】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选择是承担责任】
表1:抗战家书部分目录 表2: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时间 |
人物 |
1931年10月 |
侨居菲律宾华侨林锡国 |
1936年8月 |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 |
1937-1942年 |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 |
1942年5月 |
赴缅远征军国民革命军第二〇〇师师长戴安澜 |
(附注:中国军队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于1942—1945年组织赴缅远征军与日军作战,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的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