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2022高一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①。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 , 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 , 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 , 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B .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C .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D . 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践祚,指皇帝登临皇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迎王践祚,天下归心。” B . 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指官吏自请退职。 C . 宫体诗,指产生于六朝时期,以描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辞采浮靡轻艳的诗歌。 D . 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和“谥”意思一致。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世南勤勉于学,名声大振。他专心学习,从不懈怠,甚至十天不梳洗;其文风颇似徐陵的文风并得到徐陵亲自印证,由此他声名鹊起。 B . 虞世南建言献策,颇受器重。面对自然灾害,他为皇上建言献策,排忧解难;他受到隋炀帝、唐太宗等的器重,屡次升迁。 C . 虞世南性格刚直,意志坚强。唐太宗以作诗试探他,他刚正直言,毫不避讳;他外表看起来弱不禁风,内心坚强,议论政事持守公道。 D . 虞世南博闻强识,受到称颂。他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能默写《列女传》;唐太宗称颂他有“五绝”,他的书法作品被世人喜爱并收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②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 2. (2022高一上·吉林月考) 诗歌鉴赏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张  说

    斗酒贻朋爱,踌蹰出御沟。

    依然四牡别,更想八龙游

    密亲仕燕冀 , 连年迩寇雠

    因君阅河朔,垂泪语幽州

    (注)①简兵:通过演习挑选军吏士卒。②牡、龙:皆指马。③燕冀:即河朔一带,大部分为燕云十六州领地。唐末,北方先后换了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晋时河溯被石敬瑭割让给契丹。④雠:即“仇”。⑤幽州:时为契丹都城。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目不仅以“送”字点明诗的题材,还点出朋友身份以及朋友前去之地、所做之事。 B . 首联描绘送别场景,以“斗酒”相赠别,以“踌蹰”见心理,两相对照,感染力较强。 C . 颔联运用夸张手法,以朋友别时与归来时乘坐车驾的不同来凸显情感,构思很巧妙。 D . 尾联“因君阅河朔”一句既照应了诗题,同时也点明了诗人情感进一步延伸的原因。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
  • 3. (2022高一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从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之后的表现来看,(  ①  )。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来报恩的,带着许多特意挑出的新鲜瓜果,“这是头一起摘下来的,并没敢卖呢,留的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虽然穷,但受人之恩,也要尽力回报。这次报恩,也为她带来了好运。

    在贾府,           一般的贾母无意中听见了刘姥姥的名字,便命人把刘姥姥请过来聊天。两人见面后,气氛相当融洽。(  ②  ),和她坐在一起聊天。刘姥姥也很会           , 专门捡着那些贵族太太、小姐爱听的故事说,很受她们的欢迎。刘姥姥察觉了对方的友好和善意,所以在游览大观园时,不介意为她们取乐而扮丑;也会配合凤姐和鸳鸯的恶作剧,逗大家开心,宴席上喊了一句“食量大如牛” , 结果全体笑场。

    在尴尬和无奈中,能看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角色,也懂得           , 从而受到众人的欢迎,对刘姥姥来说,自己也得到了好处,可谓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众星捧月    见微知著    人情世故    大快人心 B . 众星捧月    察言观色    人情世故    皆大欢喜 C . 烘云托月    察言观色    世态炎凉    大快人心 D . 烘云托月    见微知著    世态炎凉    皆大欢喜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B .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C . ①洞明世事的那个人就是她  ②刘姥姥被贾母很温和地称呼为“老亲家” D . ①她就是那个洞明世事的人  ②贾母很温和地称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食量大如牛”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B .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暖心给我们脑补了中国古文化的一课。 C . 2020年,是我们每一个用力生活的人“拼”出来的,‘搏”出来的。 D . “天问一号”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中途修正、载荷自检等工作。
    4. (4)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院试,是各省学政来主考的。参加考试的叫童生(儒生)。考上了叫生员(秀才)。三年之内举行两次。考中第一名叫“案首”。 B . 乡试(秋闱),是由中央政府派官员主考的。参加考试的是生员及监生。考中的叫举人。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 C . 会试(春闱),是由钦差大臣来主考的。参加考试的是举人。考中的叫贡士。考上第一名叫榜眼。 D . 殿试,是由皇帝来主考的。参加考试的是进士。考中第一名的叫状元。
    5. (5)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B . “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 . 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 .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6. (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 .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 .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 .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周易》。
    1. (1) 《荀子·劝学》中“”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 (2) 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
    3. (3) 《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暴晒也不会挺直,因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