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春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因此,他(见左图)提出“仁”的思想,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他的言行记录在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中。 |
材料二:老子将“道”看作先天地而生的天下之母,也是最大的,他将“道”作为至高无上并产生宇宙万物的根源……他将一切现象都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政治上,老子主张统治者应“清静”“无为”“无欲”“不争”。
——摘编自《春秋史》
材料三:百家争鸣导致了古代中国思想界认识领域的全面活跃……为了给统治阶级提供改革方案,寻求出路,百家争鸣的思想家深入探究各种政治原理,并将思维的角度置于天人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这标志着人类精神的觉醒。
——摘编自杨俊明《百家争鸣与古代中国人类精神的觉醒》
材料一: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与诸卿议论政务,由皇帝裁决。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币制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秦统一中国后,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规定废除各国的旧钱,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见左图)。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摘编自方洁《浅谈中国古代货币演变与社会经济发展》 |
材料三:秦始皇下令“书同文字”,使得汉字发生了剧烈变革⋯⋯当时,废除与秦文字形不一致的其他六国的文字,对原有的秦国文字也进行了改革,在原有秦文的基础上,形成了当时全国通行的官方文字。
——摘编自王曦《书同文字与汉字字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