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 1.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qiáo) 息(bǐnɡ)  烂(màn)  无消息 (yǎo) B . 然(qiǎo)   责(jié)   不(xùn)  不劳作(chuò) C . 改(cuàn)   留(zhì) 采(hè)   振聋发(kuì) D . 耀(xuàn) 热(zhì)   亮(zènɡ) 精竭虑(dān)
  • 2.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颁发  仲裁  深恶痛疾  如梦初醒 B . 轻盈  教诲  眼花缭乱  屏息敛声 C . 匿名  慰勉  抑扬顿挫  油光可签 D . 燥热  愚钝  藏污纳垢  和颜悦色
  • 3.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戈壁滩上,我们修建了第一批厂房,这真是白手起家 , 平地楼台。 B . 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诵读中,抛开传统枯燥的拼音识字,借助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 , 让汉字更加牢固地印在脑海中。 C . 这些年,毒大米等食品不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蔓延之势锐不可当 , 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D . 长江,好比一位叱咤风云的勇士,一路翻山越岭,呼啸着奔向大海。
  • 4.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功。 B . 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C . 在卢嘉锡多年的精心培育下,使我国化学领域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 D . 各级政府要加大水利投入,吸引农民和社会资本增加投入,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形式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 5. (2022八上·灌阳期中) 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B .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大师》等。 C . 新闻特写兼有新闻和文学的特点,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D .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画家,字摩诘,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二、综合性学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6. (2022八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本报讯  2016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器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刀尖舞者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

       (深管镗孔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1. (1) 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 B . “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 C . 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 D . 戎鹏强填补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
    2. (2) 选出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 材料里的“大国工匠精神”指的是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精神。 B . “钞票的凹版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加工精度极高,用十年时间来攻克。”是“大国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C . 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意味着我国国内深孔加工已经由原来的技术空白跃升到了世界前列。 D . 材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启示我们要执着专注,一丝不苟,对所学知识要熟练掌握。
三、现代文阅读(6)
  • 7. (2022八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技术专家认为,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富煤、贫油、少气”的现实,决定了我国在未来30年至50年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煤变油”技术的利用及推广被提上日程。日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的南非沙索公司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利用其世界领先的煤炭液化工艺,开始了在陕西榆林和宁夏宁东投资两座煤制油工厂的可行性研究。

    所谓“煤变油”,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煤炭是一种碳含量高,但氢含量只有5%的固体。与液体燃料相比,煤炭也不便于处理和运输。除此考虑之外,“煤变油”技术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利用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通过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加快煤制油产业化,不仅有利于中国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也有利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煤变油”是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由于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日、苏、荷兰等国都加入了煤炭液化新技术的研究行列,但因这些发达国家煤价过高,劳动成本又十分昂责,虽然取得技术上的进步,却难以提升至产业化日程,致使“煤变油”丧失市场。

    我国的煤制油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近年来,中国先后引进了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煤炭液化技术,进行了建设煤炭液化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使用煤间接液化技术生产石油的现代工业化经验,以我国目前掌握的“煤变油”技术,完全有能力进行自主开发。但是,其解决方案及技术推广从摸索形成到正式投入商业运作可能需要数年之久。这让众多拥有“煤变油”技术的国外企业得到了机会。今年7月,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利用其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与我国最大能源企业之一的神华集团合作,在神华的宁夏宁东煤炭基地共同研究建设一座日产油品及化工品7万桶的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诚然,高昂的技术转让费和巨大的前期投入曾使得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一般来说,一家世界级的间接煤液化工厂每年需要1500万-1900万吨煤来生产约450万吨柴油、石脑油及液化石油气。如此规模的煤制油工厂建设成本将在400亿元到500亿元人民币之间。但据神华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煤液化除了能满足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需求,同时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据介绍,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主要参考欧佩克23美元至28美元一桶的石油指导价格。以23美元测算,回报率在11%左右。目前石油价格在60美元左右一桶,照此标准计算,“煤变油”项目就更有竞争力。此外,在还贷、税收、地方能源供应方面给我国带来的可量化的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1. (1) 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煤变油”技术是将碳含量高、氢含量低的固体变为液体的一项技术。 B . “煤变油”技术就是将煤变成油的技术。 C . 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技术叫“煤变油”技术。 D . 上世纪2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发明的一项新型的煤液化工艺技术叫“煤变油”技术。
    2. (2) 下列关于“煤变油”技术的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煤变油”技术研究是为了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在短期内会使我国能源结  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B . “煤变油”技术的利用有利于我国煤炭业结构的调整,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的能源供应安全。 C . 煤油化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收益将相当于投入的1.3倍。 D . “煤变油”项目在今天更有竞争力,在煤变油效益的估量上,回报率远远超过11%。
    3.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目前世界上只有南非拥有商业规模煤制油工厂,我国还没有实质性的工业化生产。 B . 因为“煤变油”丧失了市场,所以人们对“煤变油”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技术上。 C .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将与我国神华集团合作,共同研究建设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D . 尽管各国企业对“煤变油”项目持审慎态度,但“煤变油”技术的前景广阔。
四、古诗文阅读
  • 8. (2022八上·灌阳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素湍/绿潭 B . 哀转/久绝 C . 虽乘/奔御风 D . 常有/高猿长啸
    2. (2)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天蔽日(隐瞒) B . 不以也(快) C . 多生怪柏(山峰) D . 哀转久(消失)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大笔点染,写春冬之时用“素”“绿”“清”“影”等字,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 哀”等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B .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流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 C . 作者写山时采用正面描写,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突出山之“窄”。 D . 写秋之三峡,则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9. (2022八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巧借“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原诗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
    2. (2) 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8分)
    1. (1) 课内默写

        ①树树皆秋色,。(王绩《野望》)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③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④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⑥岂不罹凝寒?。(刘祯《赠从弟》)

        ⑦,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2. (2) 课外阅读积累。

      ①“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的老栓缩小了一半。”这句话出自(作者)的《》。

      ②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工作,是在我国唐朝时进行的。唐代有不少学识渊博的高僧。他们之中不仅有西天取经的玄奘,有东渡日本的鉴真,还有著名的天文学家(683-727年),原名,是河南南乐县人。(卞毓麟《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③“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人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回想起来,我认为我父亲的严厉态度到头来是自招失败。我学会了恨他,我们对他建立了真正的统一战线。”

      选文出自国作家的《》, 文段中的“我” 是(人名),从中就可以看出“我”:

六、请用正楷字书写下列文字。(5分)
七、现代文阅读(共12分)
  • 12. (2022八上·灌阳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故乡滋味     

       ①这是8年前的旧事。那年,刚过完40岁的生日。突然生出一种莫名的思乡之情。这种感情很强烈,近乎一种烧燎,若不回故乡住上一段日子,心里难以平静下来。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

    ②到了母亲的老宅院,推开那一道柴门,母亲“哦”了一声,显出意外的喜悦。眼睛潮潮的红起来。走近母亲身边,觉得母亲很矮小,依旧是粗布衣裤,与那道柴门一个色调。多少年了,故乡仍带着那种逼人的质朴。我心里很温暖,觉得自己就是为这质朴而来。

    ③母亲烧起柴草,煮了几穗青玉米。柴草很干,火烧得热烈。“住几天吗?”母亲问。我说:“当然要住几天,陪您唠唠近20年来不曾细唠的家常。”母亲笑一笑:“你已是老家雀了,只有老家雀才知道回窝哩。”在母亲的感觉里,我居然跟她一样老了。青玉米煮熟了,剥了玉米的苞衣,米粒很黄。一粒一粒剥着吃,很绵软,香得和奶一样。母亲同我一起剥玉米吃。炉膛的余火闪着黄黄的光。我一下子找到了故乡的感觉,即黄色的温暖。

    ④晚上,母亲问我:“你到哪儿睡呢?娘就这一条土炕。”我说:“除了娘的土炕,我哪儿都不去。”躺在土炕上,感到这土炕就是久违了的母亲的胸怀。母亲就是在这土炕上生的我,揭开席子,肯定还能闻到老炕土上胎衣的味道。而今,母亲的儿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却依然睡着这土炕。土炕是故乡永恒的岁月、不变的情结吗?这一夜,母亲睡不着。她的儿子也睡不着。母亲很想对儿子说些什么,儿子也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却都不知道从何说起,只能清晰地听到对方的呼吸。其实,岁月已使母子很隔膜了,却仍爱著。像呼吸,虽然有时感觉不到,却须臾不曾停止。

    ⑤天亮了。我却酣然地睡沉了。睡醒来,小饭桌早已放在身边。“酒给你温好了,喝几盅吧。”母亲安然说道。饭桌中央,果然就是那把几代人用过的黄泥酒壶。说温酒,其实是把罐中的老酒舀到壶里去。母亲给祖父舀酒,给父亲舀酒,如今,又给她的儿子舀酒,那么,在她眼里,儿子是条有分量的汉子了。

    ⑥在老家的日子,我彻底让自己放松了。每日起得很迟,睡到日上三竿。母亲从不叫醒我,开心地放任她的儿子。“快把娘的儿子宠坏了。”我跟母亲开玩笑。“还能宠几天呢?世道上,除了娘宠儿子,还有谁宠呢?”听了娘的话,我心中竞生出一丝莫名的酸楚。媳妇好,爱情的后面是温柔的束缚;儿子好,伦常会把一副叫责任的担子不由分说地让你担下去;朋友好,友谊时时提醒你要保持一种无奈的却是必须的心灵对等……这一切,都美丽而忧伤,美得让人感到有些累。

    ⑦吃过母亲的早酒,便是走走儿时的路,爬爬儿时的山……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儿时高高的曾绊得我摔破了膝的石阶,已显得很矮很矮。儿时深深地看一眼都眩晕的水井,也显得很浅很浅。山路曲折悠长,我却走来走去,又走回原处。踅(xué)回母亲的柴门,看到柴门下的母亲,霜雪已浸染了大片发际。我不禁低沉地吟了一声:“哎,故乡。”

    ⑧晚上,盘腿坐在母亲的土炕上,在小饭桌上摊了几页纸,随便写些什么。笔落下去,却写出了这么几行字:故乡,就像母亲的手掌,是温暖,却很小很窄。它遮不了风雨,档不住光阴,给你的只是一些缠绵......

    ⑨写到这里,我抬头看一眼熟睡的母亲,想到明天就要走了,泪水不禁热热地流下来。

    (有改动)

    1. (1) 结合文章分析第①段中“于是我回了一趟老家。”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2. (2) 如果去掉第②段画线句子中“意外的”、“潮潮的”两个词好不好?为什么? 
    3. (3) 请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中“酸楚”所包含的情感。
    4. (4) 第⑦段中的“路依旧,山依旧。我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了”,“感觉”为何大不一样?流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5. (5) 文题为“故乡滋味”,而内容以写“母亲”为主,作者是如何将母亲与故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八、作文(50分)
  • 13. (2022八上·灌阳期中) 无论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还是朱德司令的《回忆我的母亲》,都是用文字回忆往事,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请你以“引起的回忆”,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