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

更新时间:2022-12-19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中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 1.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唐人古体

    ①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②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诗歌韵调皆不同于晋、宋以前的纯任自然。

    ③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④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与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与过去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不同,唐人古体在形式上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形式。 B . 古体诗在唐代的生命力并不强,因为此时出现了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强劲的近体诗。 C . 虽然明清的部分学者贬抑唐人古体诗的成就,但是不能就此抹杀唐人古体诗敷陈充畅的特色。 D . 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一诗,会有发扬蹈厉的感觉及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先说古体诗特点,再说唐古体的新变与评价,最后说唐古体五言与七言的差别。 B . 文章第二段先后从表现范围和音节声律这两个方面论述了古体诗在唐代发生的新变。 C . 文章第三段引用李攀龙的话,说明了明代格调论者认为唐人古诗是汉魏古诗的“变体”。 D . 文章第四段通过举例和对比,论证了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与韵律感上的不同。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体诗在唐代发生新变主要是因为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及人的思想情感变得复杂。 B . 唐代古体诗对今体诗的格律或吸取或排斥,形成了有别于纯任自然的独特的诗歌韵调。 C . 五言古体安详舒缓,七言古体发扬蹈厉,因此,五言古体更宜叙事,而七言古体更宜抒情。 D . 五言和七言古体在与音乐的结合上走向不同道路,源于字数不同导致的节奏、韵调不同。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 2.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一“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人民日报社,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信中,袁隆平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二:

    “让更多的人吃饱了饭”的袁隆平今日13时逝世。他的辞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之脊梁”,必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卓越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巨大贡献。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被印在了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袁隆平逝世后,外国媒体和网友纷纷发文悼念,赞颂他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卓越贡献。

    治学态度影响深远。“我出生在旧中国,经历过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受苦挨饿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那一代人都翻身了,就想怎样为国家做事,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他的身上始终流淌着家国天下的热血,青春年华挥洒在田间地头,须眉皓然仍然孜孜不倦于攀爬科研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不乏质疑、失败、挫折,他始终保持埋头苦干、不畏艰苦的科研基本功,闯出一片新天地。他那句“哪有搞科学研究不失败的呢”,一直鼓舞着无数科学家博弈科学的竞场;他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不要怕别人说你标新立异”,一直激励着年轻学子勇闯创新的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他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于党和人民。生活中,他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

    (摘编自《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川观新闻,2021年5月22日)

    材料三:

    “文革”期间,袁老师老师在安江农校教书,春播季节指挥生产的上级领导不顾寒潮南侵,命令限期完成稻谷播种任务,导致发芽的种谷全部烂在泥里。袁老师深感惋惜,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水、肥、土、种、密、保、工、管)还应加一个“时”字,让这些领导明白“不违农时”、尊重科学的重要性。

    1987年,袁老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他将1.5万美元奖金捐献出来,设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奖励在杂交水稻推广应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以促进人才的成长。

    (摘编自何立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生质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由材料一中袁隆平援引的数据可知,自1976年起15年间,全国粮食累计总产量已达到2000亿千克。 B . 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比较好,其中主要是杂交水稻,但是因为产量不高,所以粮店偶尔出售。 C . 杂交水稻被印上钱币、外国媒体发文悼念袁隆平等事件,从侧面表现了袁隆平的巨大功绩和人格魅力。 D . “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这句话是说,袁隆平知道只有中国的土地适合杂交水稻的培育。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其个性和情怀。材料一中袁隆平的来信就体现了他爱岗敬业的精神和非凡的学识。 B . 这三则材料在记述袁隆平的事迹时,都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他的优秀品质,如材料一写回信、材料三捐献奖金等。 C . 材料二中,作者多次直接引用袁隆平的话语,既有利于丰富袁隆平的形象,也使文章更具有真实性、生动性,读来亲切自然。 D . 材料二在记述新闻事实时也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如“袁隆平今日13时逝世”是新闻事实,“高尚情操受人敬仰”是作者观点。
    3. (3) 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深埋在后人心间。你从他身上读到了哪些精神品质?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三、文学类阅读(15分)
  • 3.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远山

    张世勤

    莽莽苍苍,四面青山。孤独的牛车,远远望去像一个小黑点,在大山深处移动。

    父亲刚逝,他的心情低沉而忧郁。今天天气放晴,他该出山,但他只能一个人驾着牛车出山了。他和父亲在这深山里已经二十多年,习惯了每天植树、护林、砍柴、卖柴这一套步调,从未感觉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现在,父亲不在了,从今天开始他得习惯一个人出山。

    山路崎岖,又是一个转弯,转过弯去就是一个长长的缓坡,然后再转弯。这条山路他早已烂熟于心,每到一处转弯,他都要提醒父亲:爹,转弯了。可他再也听不见父亲的回答,父亲的确是不在了!

    不知什么时候,车竟然停下了,停在了一个转弯处。这种情况从前还未有过,他说,咱们赶路吧,牛却仍然未动。他抚着牛,竟看到牛眼里闪着迷惘。这头牛,当年是父亲接生的,难道它还记着父亲对它的好?他也再次想起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爹,转弯了。

    没想到,这一说,牛迈开步子,熟练地转过弯去。他终于明白,牛跟他一样,都习惯了父亲坐在车上,习惯了每到转弯处的提醒,现在到了转弯处,他不说话,牛就有些慌,不知该怎么办。也许,他和牛都需要一个转弯的过程。明白过来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顺畅得多了。到转弯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给父亲说一声:爹,转弯了。这么喊,又像是喊牛。望着老成持重的牛,他突然觉得把它看作父辈,似乎也没什么错。父亲和牛的秉性是一样的。

    过了些日子,他再次从山外回来的时候,牛车上不再那么空荡荡的了,而是坐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年轻的女人穿着红红的上衣,充满着对大山的新奇。过去,出山进山,远远看去都是一个小黑点,而现在却是一抹鲜红。这抹红,在青山绿水之间,想掩映都掩映不住。

    年轻的女人是他在山外认识的。每次木柴装车后,他都要带上一种小山果,红红的,是他打柴时顺手摘下的,不为卖钱,只供人品尝。半品半尝之间,木柴也就卖出去了。后来年轻的女人就来了,问他,卖的?他说,不是,随便让人吃的。真的?真的。第二天,他刚摆下摊,一小堆红山果红红地映着。年轻女人又来了。她说,你怎么不卖呢?他说,山里有的是,不值钱。

    第三次来的时候,年轻的女人问,你叫什么?他说,叫青树。住在山里?是的。你不觉得枯燥吗?不枯燥,山里有山鸡、野兔,山树上有樱桃、山楂……什么都有。年轻的女人说,你怎么不问我叫什么。他便问,你叫什么?年轻的女人说,我叫红苗。

    此后,每次红苗都很准时地来到青树的摊前,一边与青树拉呱,一边吃着红山果。青树觉得卖柴原来挺有意思,怎么过去就没觉得呢!

    红苗决计要跟着青树进山了。红苗坐在牛车上向大山深处走去。新鲜的空气裹挟着她,蓝天白云笼罩着她,她觉得天地一下子宽广了。她对青树说,我想告诉我爹。青树说,怎么告诉,他听不见。红苗说,我喊。绵延的群山让红苗柔软的心情无限地舒展。她两手打个弧放在嘴边:爹,我转弯了。

    牛听了红苗的话,先是一愣,然后就要转弯,青树忙抚着牛头,轻声说:不是喊你,是喊她爹的。牛似乎明白了青树的意思,不好意思地吧嗒了几下眼皮。

    第二天,青树要去打柴,红苗说今天不打柴了。今后也不打柴了。青树不解,红苗说我们可以种菜、卖山果。山果是山树自己结的,摘下来,是顺手的事,怎么可以拿去卖呢?红苗说树不也是自己长的吗?山果咱们也可以自己种啊。青树第一次驾着空空的牛车出山了,一路上,他不断地跟牛说转弯了,也像是给自己说。

    在这大山深处,青树知道,转一个弯,就能看到一片不一样的树,开一壁不一样的花。是不是过日子的路也要这样走,要不断地转个弯才好呢?

    一年后,青树栽培种植的各色山果和蔬菜都成了小镇上的抢手货。红苗像做窝的小鸟一样勤快,开发出的品种有二三十个之多。青树出山的牛车上,不再只是一些硬邦邦的木柴,而是瓜果梨枣,色彩缤纷。打这,去一趟山外,青树就会装回一袋子钱。

    这天青树从山外回来,丰盛的菜肴让他想到了爹留下来的酒葫芦。喝了酒的青树抓着红苗的手,对着群山,高声大喊:爹。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青树喊:爹,我转弯了。房前的老牛便“哞”一声。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对大山环境的刻画,既有静态描写,也有动态描写,为下文情节作了铺垫,奠定了全文孤独忧伤的感情基调。 B . 青树在父亲去世前“从未感到日子有丝毫的单调”,说明了青树的孝顺,也体现了青树的因循守旧,为红苗的出场作铺垫。 C . 小说开头“孤独的牛车”像“一个小黑点”,后文红苗的上衣是“一抹鲜红”,二者形成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心境与生活的转变。 D . 作者极力渲染了山间景色的美丽与山间生活的美好,这深化了小说回归自然的主题,反映出作者对乡村文明日益消逝的思索。
    2. (2) 小说中的红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3) 小说以“远山”为题,有人认为以“转弯”为题更恰当,你认为“远山”与“转弯”哪一个更好?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19分)
  • 4.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②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 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 ,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战国策∙燕策三》,有删改)

    【注】①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②币:礼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B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C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D .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       次:顺序 B . 起不意     卒:最终 C . 荆轲       废:倒下 D . 轲自知事不     就:成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高渐离击筑为荆轲送行,荆轲和乐而歌唱,歌声凄厉悲怆,人们听了都流泪哭泣,但他们并不知道此行凶多吉少。 B . 到秦国后,荆轲带上价值千金的礼物去见秦王的宠臣蒙嘉,希望蒙嘉替他事先在秦王面前说好话,终得面见秦王。 C . 荆轲一击不中,仅割断秦王的衣袖,荆轲追逐秦王,而殿上群臣又不得携带兵器,仓皇之中只能徒手与荆轲搏斗。 D . 荆轲被秦王砍断左腿,又用匕首掷击秦王,却扎在了柱子上,行刺失败,荆轲靠着柱子,叉腿大骂秦王,慨然赴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②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五、文言文阅读(9分)
  • 5.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西北有高楼

    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③。

    清商④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①这句是说镂刻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疏,镂刻。绮,有文彩的丝织品。②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③杞梁妻:齐国大夫杞梁战死,其妻痛哭:“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④清商:乐曲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描绘出了一个精致、华丽、巍峨的建筑,可推知楼中之人并非庸常之辈。 B . 本诗善用虚写,如“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不是抒情主人公眼前所见到的实景,而是想象之景。 C . 本诗主要呈现出质朴温厚的风格,与曹操《短歌行》《观沧海》所呈现出的刚健朗畅的诗歌风格不同。 D . 本诗以歌者的口吻自诉,借高楼上凄切的清商之曲,将“知音稀”的伤情表现得悱恻缠绵、哀婉动人。
    2. (2) 全诗寄托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试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六、默写(6分)
    1. (1) 指点江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2) 杜甫《登高》中的“”,两句都使用了叠词,借无边的秋景抒发自己无尽的感伤。
    3. (3) 《诗经·郑风》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被曹操借用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七、语言运用I(9分)
  • 7.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传统文化正在成为一种时尚新潮,对于十年前的很多人而言,这可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悄然勃兴又猛然袭来的这股“国潮”,不仅让许多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传统文化的“座下门徒”,也让整个社会有些________。曾经饱受争议的汉服社群逐渐从小众迈向大众,成了许多年轻人的________;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走出了曲高和寡的音乐厅,登上了弹幕视频网站的播放热榜;在小说、影视、游戏、文创等领域中,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嬗变,脱胎而成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传统文化的“再流行”,现在已经近乎“完成时”。但与此同时,( )。对此,每一个身处潮流之中的人,尤其是那些对传统文化抱有真切热情的年轻人,都应当有更深刻的________与思考。我们乐见传统文化________,也期待这股潮流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同时也要警惕其成为资本操纵下的“消费狂欢”。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 B . 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嬗变,脱胎而成的文化作品,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C . 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脱胎,嬗变而成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D . 传统文化为原创者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灵感,那些从传统文化之中嬗变,脱胎而成的文化作品,备受青少年群体的追捧和喜爱。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始料未及   精神图腾   体悟   焕发生机 B . 意料之外   精神图腾   感悟   焕然一新 C . 始料未及   精神面貌   体悟   焕然一新 D . 意料之外   精神面貌   感悟   焕发生机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股潮流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过去完成时”的问题。 B . 这股潮流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进行时”的问题。 C . 这股潮流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将来进行时”的问题。 D . 这股潮流将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却依然是一个“现在完成时”的问题。
八、语言表达(11分)
  • 8. (2022高一上·锦江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①。如何呵护共享单车,不仅考验骑车人的素质,②。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还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投车的同时还要完善管理机制;对管理部门来说,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还要宣传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③

  • 9. (2022高一上·成都期中) 仿照下面的诗节,再写一组诗句。

    秋天,大地上积满了落叶

    枯败的叶子

    蜷缩着

    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

    疲倦地张望

九、材料作文(60分)
  • 10. (2022高一上·南充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于2022年10月胜利召开。回顾党的近十年发展历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十年前也许你正步入小学,经过这十年奋斗,你已经成长为一名追梦的高中生。请以“我这十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与时代共奋进的经历与感悟。

    要求: ⑴综合材料大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⑵抒发真情实感,表达真知灼见,不得抄袭和套作; ⑶字数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和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