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12-08 浏览次数:6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品诗歌之美(19分)
  •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男 :我们在这汉字织成的锦绣中穿行,感受摇(yè)多变的诗作风格;

    女 :我们在这声韵汇成的河川里徜徉,或雄浑壮阔,或(pīng)       婷柔美。

    男 :诗的语言,①       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

    骨铿锵。

    女 :诵读诗歌,我们寻找四月天里的春的鲜妍,燕的呢喃;诵读诗歌,我们感受饮酒高歌

    中的旷达,皎洁明月下的期盼。

    男 :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让我们一起用写诗的形式描绘青春,用诵读的方式歌颂青春!

    合:本次“诗歌颂青春"学习活动正式开始!

    1. (1)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

      摇( yè)多变             ( pīng )

    2. (2) 填入①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A . 恪守 B . 附庸 C . 蕴藏
  • 2. 根据相关任务,完成诗歌整理单。

    青春类诗歌    主题整理单

    【板块一】探诗之美姿

    古诗名句

    配词解说

    ①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自强不息,是李白沧海扬帆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②    ▲,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自强不息,是刘禹锡凭借美酒振奋精神中透露出来的⑥ ▲。

    ③    ▲, ▲

    《岳阳楼记》

    自强不息,是范仲淹面对革新失败、贬谪他乡的境遇仍能兼济天下的政治情怀。

    ④    但愿人长久, ▲

    《水调歌头》

    自强不息,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予普天下人美好的祝愿。

    ⑤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自强不息,是韩愈即使年迈苍老依旧报国之心不减的老而弥坚。

    【板块二】研诗之创作

    A.小语:我们写诗时要注意押韵,比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中,“娇”、“腰”两字就有押韵。      

    B.小城:余光中《乡愁》的每一小节结构不同,朗读时形成一种跳跃和富有变化的节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C.小文:写诗可运用意象传递情感,如《我爱这土地》中“土地”这一意象就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背后蕴藏着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D.小阳:写诗可运用“语言陌生化”的手法,如 “季节燃起花朵又吹熄”中的“燃”和“熄”就是非常典型的陌生化用词。

    【板块三】学写青春诗

    奋斗是青春的模样

    我们用奋斗的姿态

    让青春留下最出彩的自己

    心有阳光,脚下就有力量

    我喜欢钻进泳池

    让蓝蓝的池水

    涤荡起我奋勇向前的梦想

    我喜欢……

    ①请帮小文续写诗歌的第三小节,要求和前一小节风格保持一致。

    ②小文在朗读时,总是处理不好“涤荡起我奋勇向前的梦想”这一句的重音,请你告诉她哪个词应该重读并说明理由。

    1. (1)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姿态,同学们在解说诗句的过程中,感受着历代诗人自强不息的人生

      境界。请你在 【板块一】中将同学们要解说的诗句填写完整。

    2. (2) 就诗歌创作,同学们纷纷献策,在【板块二】的建议中错误的一项是 ( )
    3. (3) 阅读【板块三】,你们小组想要创作诵读诗歌来赞美青春最美的姿态,这是小文还没完成的诗作《奋斗是青春的模样》,请阅读并完成相关题目。
二、悟经典智慧(6分)
  • 3. 读《水浒传》中重复出现的“夜”。请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分析“夜”这一场景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A.林冲雪夜上梁山                 B.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我选

  • 4.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日夜至三更,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

    晁盖因何事受重伤致死?后来“捉得射死我的人”是谁?简述此人没有“做梁山泊主”的原因。

三、 探文学秘境( 13分 )
  • 5.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樊晓敏

    一部名为《我的诗篇》的影片感动了很多人,陈年喜是片中的六个主人公之一,人们叫他“矿工诗人”。 在《我的诗篇》拍摄之前,陈年喜已经写了二十多年的诗。尽管他的生活一直那么粗粝,看起来离诗意有万里之远。

    陈年喜的家乡位于“秦尾楚首”的陕南商洛地区丹凤县,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里奇山险水,常年洪灾,至今仍是山高沟狭的不毛之地。男人们只能外出打工,多半去了矿山。他们所在的矿井,“高不过一米七八,宽不过一米四五,而深度常达千米万米,内部布满了子洞,天井,斜井,空釆场,像一座巨大的谜宫。”

    一开始陈年喜的工作是拉车,用架子车一趟趟把爆破下来的矿石或废石拉出洞口倒在渣坡上。漆黑而低矮的矿洞里没有灯,昏暗的手电筒挂在他胸前,汗水落在车子上、安全帽上,衣服上、毛发里、眼里、鼻孔里……每天下班,就像一只拱出灰土的土拨鼠,洗三盆水也洗不净。后来他改做巷道爆破,在洞穴深处打眼放炮、炸裂岩石。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与雷管、炸药整日纠缠在一起。16年间,经他手使用的炸药雷管大概要用火车皮来计算,垮塌、透水、松动的碎石、扑向人的机器,死亡也多次和他擦肩而过。

    不只是死亡的威胁。陈年喜说矿山的生活“非常非常寂寞”,有时“只能靠对面山尖上的雪线高低来分辨气候的变化”。工友们闲下来的时候打牌,喝廉价的酒。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看书,凡是有字的都看,有时墙上糊着报纸,看完了正面,再水淋湿了,小心翼翼揭下来看背面。他写诗,还没有网络的时代,在纸片、烟盒上写,睡觉垫的空炸药箱上写,走的时候卷起铺盖,下面是满满一床的诗。

    他写工友:36岁的副手牛二,“最终以两根手指一条肋骨的代价/换得母亲八年的残喘/弟弟十年的举人梦”。

    他写给儿子:“我想让你绕过书本看看人间/又怕你真的看清。”

    他写茫然的命运:“而一群背着编织袋的流徒者/与温榆河上的浮物一样/并不知道将流向哪里。 ”

    2020年3月23日,陈年喜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丹凤县中医医院一张CT影像胶片,清清楚楚地写下他半生的倒影,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一个残酷的事实:尘肺病。 他静静坐了一个下午,没有告诉妻儿。这是矿工们最主要的职业病,每天吸入大量粉尘,这些工人的肺部会纤维化,变成“石头肺”“金属肺”——这种病无可逆转,且会逐渐失去劳动力,而一旦进入后期,甚至连站着呼吸都是一种奢求。

    消息传出去后,人们为他捐款、抢购诗集,这一年诗集《炸裂志》售出了近四万册,成为许多年轻人书架上的读本,每一个索要签名的读者,陈年喜都告知自己的微信号,记下地址,签完后寄给对方,收取稍高于标价的费用,除掉邮费后,赚三五块差价。他在扉页为每个人写下赠言,有时不知该写什么,就写上:“以诗为证”。稿费一半来用来吃药,一半生活、给儿子交学费。

    2020年9月,在创始人王克勤的邀请下,陈年喜成为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的驻会作家。他开始走访尘肺病人,写下他们的故事。那是他无限熟悉的群体,他和他们曾经有过十六年的深深交集。或许见过,或许曾交肩而错,但彼此早已相熟到骨头。妻子劝他别再去了,“你经历了太多,希望你不要再看到太多”。但他还是希望借用他的文字,让更多人关注这些被忽视的人群和声音。

    陈年喜相信,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从没在任何作家笔下出现过。他说代沟代代有,而深处的悲欣大多相通。它也将成为一个人继续写作下去的动力。那也是他的光啊。

    (选自《读者》2021年17期,有删改)

    1. (1) 我们身边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搜集和讲述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让更多的人了解陈年喜,受到鼓舞。

      人物  

      陈年喜

      职业

      矿工、诗人

      所遇困境

      如何自强

      ①    ①

      ②    矿山工作寂寞,与工友们志趣不同。

      ③    得了矿工们的职业病——尘肺病,无可逆转。

      在矿井拉车、做巷道爆破,辛勤工作16年。

      成为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的驻会作家,为尘肺病人发声。

    2. (2) 本文用纪实的手法、质朴的语言写“矿工诗人”陈年喜, 让人印象深刻,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①每天下班,就像一只拱出灰土的土拨鼠,洗三盆水也洗不净。(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

      ②他静静坐了一个下午,没有告诉妻儿。(品味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

    3. (3) 本文题目“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是陈年喜的诗歌《秦腔》中的一句诗,也是一部由陈年喜所著非虚构故事集的书名,请结合全文和拓展资料分析其包含的深刻意蕴。

      拓展资料:2012年,诗评家秦晓宇、杨炼等诗人创办了一个网络诗歌奖。在井喷一样的投稿中,他们发现了陈年喜们的诗作。这些朴实真挚,用生命和血汗,苦难和叹息,无望和希望凝成的诗篇深深打动了他。他开始关注这些人,发现了一个更让他震惊的隐秘事实:在当今中国,起码有一万名地下工人诗人,在生产线、建筑工地、矿井和石油工地上默默劳作,同时也在默默地用诗句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他极尽可能将这些诗编辑发表,他说这是陈年喜们为命运同路人立言,为历史做证词。

    4. (4) 陈年喜说:“我从中国3000年前的《诗经》以及流传至今的不朽诗歌里,看到文字背后的那个时代,看到那个时代的世道人心,那些悲苦和愿景。”请结合《艾青诗选》的具体诗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贴士: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诗歌风格、代表作品、诗歌主要意象、诗人称呼等角度关注】

四、秉理性思索(8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耳熟能详,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拖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拖一拖也没问题的事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次催促,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 (1)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 . 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 . 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 .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2. (2) 小语和小文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表明

      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小语: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小文: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拖一下也没什么。

      你:

    3. (3) 下面是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

      观察记录

      8 点 :起床,吃早餐。

      9 点 :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 点 :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 点 :吃午饭,午休。

      15 点 :开始做作业。

      15 点 20 分 :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 点 :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 学还早呢,不着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

      对策

五、赏文人雅趣(16分)
  • 7. 鉴赏古诗名作

    【甲】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

       壁里青灯乍有无。

       小雨愔愔人假寐,

       卧听疲马啮残刍。

    【乙】宿渔家

           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

       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

       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释】①欲栖乌:意为“乌欲栖”,乌鸦要归巢了。②愔愔(yìn):寂静无声。③刍:喂牲畜的草。残刍:意为草料不多了。

    1. (1) 【甲】诗是以为线索,由“残日”“”“卧听”等词可知。
    2. (2) 两首诗同为旅途所见所感,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8. 品读传统经典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丙)

    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节选自郭熙《林泉高致》)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树林阴 

      ③掇幽芳而荫乔木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3. (3)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

    4. (4) (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甲)文中的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
六、抒人生感悟(55分)
  • 9. 无论是皎然西溪泛舟,还是张岱湖心亭看雪,悠然自得的同时却也显得有些孤傲。针对  

    “我不合群,我要改吗?”这个论题,班级准备组织一场辩论赛,请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150字左右。

  • 10.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选择一项任务来完成。

    我们常说,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注脚。面对困境,我们也各有各自的选择。“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是选择,“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带上拳套,奋力搏击。

    (选自央视综艺《你好,生活》)

    【任务一】写一篇记叙文。

    提示:叙写面对生活困境时,你或身边人的选择。

    【任务二】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将“选择”确定为你的观点;运用相关素材证明你的观点;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有力。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