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徐汇区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应用(10分)
  • 1.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按要求填空。
    1. (1) ,失向来之烟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2) 见贤思齐焉,。(《论语·里仁》)
    3. (3) 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一文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中说“”。
  • 2.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按要求选择。
    1. (1) 小华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成绩超出预期,下列句子不适合送给他的一项是(    )
      A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C .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D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礼记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①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

      ②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③“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

      ④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⑤伦是有差等的次序。

      A . ⑤③①②④ B . ④②③①⑤ C . ①⑤②③④ D . ②③⑤①④
二、阅读(50分)
  • 3.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

    ①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③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④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⑤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⑥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⑦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材料二:

    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

    ①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画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

    ②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

    ③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象征这位最后总督的国旗也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④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坐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

    ⑤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

    ⑥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画下句点。

    ⑦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

    ⑧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

    ⑨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最有价值的战利品。

    材料三:

    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

    ①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中国共产党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

    ②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

    ③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

    ④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

    ⑤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

    ⑥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

    1. (1) 概括《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2. (2) 下列对材料一第①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段是这篇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即香港末任港督离开香港。 B . 本段点题,点明英国降国旗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一次完成接载英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该游轮就象征了英国的衰落。 C . 本段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下,香港终于回归祖国的怀抱。 D . 两个“最后”表明米字旗再也不会升起,中国政府将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字里行间洋溢着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欢快。
    3. (3) 新闻讲究时效性、真实性,请分析这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的。
    4. (4) 这三则材料的报道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 4.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麻姑山与麻站碑

    叶兆言

    ①我的反应比较迟钝,理解能力常会慢半拍,信奉笨鸟先飞,遇到喜欢的古诗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懂不懂,是否弄明白,先背下来再说。对于背诵颜真卿的《麻姑碑》,有时候也怀疑,将近一千字,可能背不下来,然而一遍遍临帖,自然会背下来。同样颜字,并不太喜欢《多宝塔》,情有独钟的是《麻姑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②因为《麻姑碑》,多少年来,一直想到抚州南城去看看,明知道原碑已毁,还是心向往之,毕竟颜真卿同志是在这写了《有唐抚州麻姑山仙坛记》。

    ③也说不清是因为喜欢颜真卿的字,开始喜欢麻姑仙坛记这篇文章,还是因为这篇文章,开始喜欢麻姑。作为一名现实主义作家,我并不羡慕神仙的生活,也不太相信神仙的存在,却不反对在文学作品中表现神仙。为神仙树碑立传难免浪漫主义,然而要想写出点理想,多些想象的境界,塑造神仙借助神话,不能不说是一条捷径。《麻姑山仙坛记》只简单地讲了三件事,麻姑的传说,麻姑山上的风景,麻姑山的道士。颜真卿是名恪尽职守的公务员,他字写得好,政绩非常不错,关键是人家文章也写得跟字一样,既方正,又耐看,无论写人,写景,写对话,都可以当作很好的范文来学习。

    ④“杜诗韩文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读麻姑碑,读《麻姑山仙坛记》,读到“麻姑手似鸟爪,蔡经心中念言,背痒时得此爪以杷背,乃佳也”,我立刻感同身受。神仙的生活远不是我们俗人可以轻易想象的,不易想象,并不代表不能想象。 没有想象便没有艺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读好文章,看好风景,享受好故事,不就是为了满足心中的那点痒处,被麻姑似鸟爪的小手“杷”几下吗。搔到痒处的感觉太好了,竖碑立传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想流芳百世,字是为了让人看,文章是为了让人读,字耐看,文章又耐读,仅从这两点看,《麻姑碑》已经达到了它的终极目的。

    ⑤《麻姑碑》中对仙人王方平的描述,几乎与麻姑一样多。他乘着羽车,驾着五龙,旌旗导引开路,威仪赫奕地来到了人间,突然想到要和老熟人麻姑见上一面。“久不行民间,今来在此,想麻姑能暂来”,刚读到这段文字,几乎立刻可以产生疑问,唐朝时不是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吗?柳宗元比颜真卿要小几岁,他的《捕蛇者说》最后一句,“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小心谨慎地把“民风”说成“人风”,就是因为要避讳,为什么颜真卿这么顶真的一个人,在写《麻姑碑》时,敢于犯忌呢。

    ⑥麻姑回应王方平的邀请,说“当按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便还,还即亲观,愿不即去”,其中亲观的“观”,专家考订,应该是觐见的“觐”,因为在颜真卿引用的葛稚川《神仙传》上就是写的觐,王方平是长者,麻姑是小姑娘,跟长者说见面,应该是亲觐,而不是亲观,用观字显得太不客气,没有礼貌,与她所强调的“尊卑有序”显然不符。观的繁体字“觀”,与觐的繁体字“覲”太像了,如果是手误就很正常,就很容易解释。又碑文中的“时闻步虚锺磬之音”,“锺”应该是可以敲击的“鐘”,它们的简体是同一个字“钟”,繁体本字的意思并不一样,显然也是一个手误的错字。“锺”本义是容器,可以引申为“专注”和“集中”,所谓一见锺情和情有独锺。因此《麻姑碑》的行文,与它的书法特点一样,一方面是人书俱老,法古韵高,另一方面,又自有一份随心所欲在里面,随手写了就写了,错了就错了。好文章并不怕有错字,人非圣贤,有时候,犯点小错误,更有人情味。

    ⑦无法形容自己对《麻姑碑》的欢喜之情,还是那句话,身体没到麻姑山,人好像已经捷足先登。我知道,现如今的风景区,一旦身临其境,因为期盼值太高,很可能大失所望,但是只要有机会,即便失望,即便证明不值得,也一定、必须要去。对于历史遗存,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放松心态,要当回事,又不能太当回事。时空可以错乱,故事不妨现编,重要的又是什么呢,是地气殊异,是江山炳灵。

    ⑧登上了麻姑山,你没办法不怀古,你不可能不诗兴大发。可惜自己不会写诗,不能写诗,不会就是不会,不能就是不能。只能空留遗憾,只能移花接木投机取巧,借助别人的好诗,来为自己的旅行助兴,盗饮别人已经酿好的美酒佳酿,浇自己心中的块垒。

    ⑨“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这是李商隐的诗。李白同志最浪漫,才华想拦都拦住,他的诗可以用作这篇文章的结尾: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

    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

    愿寄一书谢麻姑。

    1. (1) 分析第①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 (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的划线句。
    3. (3) 结合全文,赏析最后一段引用李白诗句的效果。
  • 5.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问题。

    怀乡

    唐·喻凫

    秋风江上家,钓艇泊芦花。

    断岸绿杨荫,疏篱红槿遮。

    鼍鸣积雨窟,鹤步夕阳沙。

    抱疾僧窗夜,归心过月斜。

    1. (1) 下列诗歌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诗的一项是(     )
      A . 《古诗源》 B . 《乐府诗集》 C . 《唐宋近体诗集》 D . 《万首唐人绝句》
    2. (2) 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 . 深沉哀怨 B . 清雅委婉 C . 瑰奇明丽 D . 高古淡远
    3. (3) 结合全诗,具体分析诗人是如何围绕“怀乡”表达情感的。
  • 6.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①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世家眉山。

    ②自密徙徐。是岁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城南两山环绕,吕梁百步扼之,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汝等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城。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水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梃入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

    ③至登州,召为礼部郎中。时君实为门下侍郎,惇枢密院。公旧善门下君实、子厚,然二人冰炭不相入。子厚每以谑侮困君实。君实苦之,求助于公。公见子厚曰:“司马君实时望甚重。昔许靖以虚名无实见鄙于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先主内之,乃以靖为司徒。许靖且不可慢,况君实乎?”子厚以为然,君实赖以少安。

    ④三年,公权知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不能。公宽其禁约,使得尽其技。而巡捕内臣伺其坐起,过为凌辱。公以其伤动士心,亏损国体,奏之。有旨送内侍省挞而逐之,士皆悦服。

    ⑤四年,知杭州。岁适大旱,饥疫并作。公请于朝,免本州上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贵。明年春,即减价粜常平米 , 民遂免大旱之苦。公又多作饘粥药剂,遣吏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公曰:“杭,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乃得铜钱二千,复发私橐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蓄钱粮以待之,至于今不废。

    ⑥四年秋,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

    【注释】①司马光,字君实。②章惇,字子厚。③常平米:汉宣帝时政府修建粮仓,谷贱时用较高价购入,谷贵时减价卖出,以平抑物价,称为“常平米”。

    1. (1) 下列各句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先主内之 B . 质胜文则野   C . 曰余食赘行 D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2. (2) 第③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靖之浮誉播流四海若不加礼必以贱贤为累

    3. (3) 第②③两段苏东坡的说话语气不同,请加以分析。
    4. (4) 纵观全文,概括苏轼去世后“无贤愚皆咨嗟出涕”的原因。
  • 7. (2022高二上·徐汇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

    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②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 ,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虑而后能     ②先其家

      ③致知在      ④问之

    2. (2) 下列各句中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中“之”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B .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 C . 故有之以为利(《老子》) D .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 (《秋水》)
    3.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4. (4) 语段(二)画线句中的“此道”具体是指什么?联系语段(一)中“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观点,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写作(40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