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中考章节一轮复习——特殊方法测密度(11)

更新时间:2022-12-15 浏览次数:19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实验探究题
  • 1. (2022·丹东)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并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 (2) 烧杯中装入适量的盐水,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如图甲,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质量为 , 则盐水的密度为
    3. (3) 某兴趣小组成员小辉看到一个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想知道小木球的密度,与同组成员讨论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

      ②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③将铅笔和铅笔固定成如图丙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④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和铅笔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戊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⑤小木球的密度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表示;

      ⑥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2. (2022·鞍山) 同学们发现:李子会沉在水底,而丑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们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了两种水果的密度。

    1. (1) 测量李子的密度: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接着配制浓度合适的盐水,使李子恰好在盐水中,测出盐水的密度即为李子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配置好的盐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步骤二:把小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丙所示;

      步骤三:测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9.8g;

      则李子的密度ρ李子=kg/m3

    2. (2) 测量丑橘的密度:

      步骤一:如图丁-1所示,用台秤测量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

      步骤二:如图丁-2所示,丑橘漂浮在水面上,台秤的示数为m2

      步骤三:如图丁-3所示,按压丑橘使其刚好在水中,台秤的示数为m3

      则丑橘的密度ρ丑橘=。(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3. (2022·盘锦) 为了测量盐水密度,小方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使横梁平衡;
    2. (2) 先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23.2g。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读数时做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
    3. (3) 把烧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中称量,当横梁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g;
    4. (4) 盐水的密度为kg/m3
    5. (5) 小方利用一把刻度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和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也测量出了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①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容器缓慢的放入水槽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丁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

      ②从容器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放入另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容器中,如图戊所示,测量出为h0

      ③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己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

      ④液体密度ρ(用h1、h2、h0、ρ表示)。

  • 4. (2022·抚顺) 学习了“测量物质的密度”之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

    1. (1) 小浩的操作过程如下:

      ①测量前,调节天平的顺序是 (填字母)。

      A.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测量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盐的质量为 g。

      ③用量筒取60mL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盐倒入烧杯,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④盐水的密度ρkg/m3

    2. (2) 小然的方法如图丙所示:

      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m1、m2、V表示)。

      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填“小浩”或“小然”)的方法测量误差更小。

    3. (3) 小玉使用密度已知的铁块(ρ)进行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m1.

      ②把铁块放在杯中,向杯中加满盐水,将铁块取出(忽略铁块带出的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2.

      ,测量其总质量m3.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m1、m2、m3、ρ表示)。

  • 5. (2022·营口) 酒精消毒液已成为居家必备用品。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酒精消毒液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 (2) 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g;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g/cm3

    3. (3) 小强测量一个木块(ρ)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下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①如图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电子秤的示数为m3

      ④木块密度ρ=(用m1、m2、m3和ρ表示)。

    4. (4) 测完密度后,小强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则测得的木块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 (2022·锦州) 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 (1) 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 (2) 把石块放在天平的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g;
    3. (3) 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 , 则石块的密度是
    4. (4) 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3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 7. (2021·锦州) 小明同学从家里带了两块形状规则的小木块,到实验室测它们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2. (2) 用天平测木块质量,平衡时砝码、游码如图甲所示。木块质量为 g。
    3. (3) 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将木块用细针压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与46mL刻度线相平,则木块密度为 kg/m3.

    4. (4) 若考虑到木块吸水,以上方法所测木块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5. (5) 小明换用不同的方法测另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示数为F1

      ②把一石块系在木块下,用测力计吊着木块和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把挂在测力计下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用ρ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不考虑木块吸水)。

  • 8. (2021·阜新)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 (1) 实验原理是
    2. (2) 小明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小明按照下面步骤开始操作:

      ①测出空烧杯质量为29.2g;

      ②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其数值如图甲所示为g;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ρ=kg/m3 , 此实验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3. (3) 小明在学习浮力相关知识后,认为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分别装有适量盐水和水的烧杯等器材,同样可以测出盐水密度(实验时石块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G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③取出石块并擦干,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④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所测量的物理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

  • 9. (2021·鞍山) 小云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 (1) 分析b、c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 (2) 分析c、d两次实验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3. (3) 分析c、e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4. (4) 若先完成实验c,再完成实验a,则测得的浮力将。(填“偏大”或“偏小”)。
    5. (5)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云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实验中所用金属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空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②将金属块放在烧杯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

      ,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④金属块的密度 。(用 表示)

  • 10. (2020·鞍山) 如图所示为小聪同学利用未知液体来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操作:

    1. (1) 如图甲所示,小聪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是
    2. (2) 小聪纠正错误后,正确测量出了小石块的质量m(如图乙所示),并由图丙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V=cm3 , 则小石块的密度ρ=g/cm3
    3. (3) 小聪还想测出量筒中未知液体的密度,他利用弹簧测力计只增加一个操作步骤,便完成了该实验。新增操作步骤:,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用字母表示,不必代入数值)。
  • 11. (2020·丹东)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外形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已知该固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1. (1) 测量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天平平衡。

      ②把该固体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g。

      ③用量筒测该固体的体积时,用细线将小金属球绑在固体下方(具体测量过程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cm3

      ④该固体的密度为kg/m3

    2. (2) 实验结束后,小明没有利用天平和量筒,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和足量的水又测出了小金属球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细线系着小金属球,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金属球的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挂在测力计下的小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小金属球没有碰到烧杯底和侧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③该小金属球的体积V小金属球=(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④该小金属球的密度ρ小金属球=(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 12. (2020·抚顺) 小琪非常喜欢吃大樱桃,很想知道它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如下测量: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 (2) 他取来一颗大樱桃,用天平测出了大樱桃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g。
    3. (3) 将一颗大樱桃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丙所示的位置,大樱桃的体积为 ,密度为
    4. (4) 小琪将大樱桃放入量筒中时,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大樱桃密度会(填“偏大”或“偏小”)。
    5. (5) 小琪还想利用大樱桃(已知密度为 )、平底试管、刻度尺测量家里消毒液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平底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②将大樱桃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大樱桃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③取出大樱桃,在其内部插入一根细铁丝(忽略大樱桃体积的变化),重新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由于浸没在消毒液中时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大樱桃沉入试管底部,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④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为

  • 13. (2020·本溪) 开原以盛产大蒜闻名,小越想知道开原大蒜的密度,他将一些蒜瓣带到学校测量。

    1. (1)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右侧,他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2) 小越测得一个蒜瓣的质量如图甲所示为g;
    3. (3) 他将蒜瓣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蒜瓣的体积为cm3 , 密度为kg/m3
    4. (4) 小越对实验进行评估,觉得蒜瓣太小,测得体积的误差较大,导致测得的密度不准。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 .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 . 测多个蒜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 .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5. (5) 同组的小爱同学测得一个装饰球A的密度为ρ0 , 他们想利用它测量一杯橙汁的密度,发现装饰球A在橙汁中漂浮,于是选取了测力计、细线和一个金属块B,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过程: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A的重力为G;

      ②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B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填“装饰球A”或“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用ρ0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 14. (2011·抚顺)

    椰汁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饮料,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娜拿着一盒椰汁饮料想测量它的密度.她来到物理实验室,利用天平和砝码、量筒、椰汁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处,此时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椰汁的和盒的总质量为128g,将适量椰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椰汁的体积为 cm3

      ③再用天平测出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为 g,量筒中椰汁的质量为 g.

      ④经计算可知椰汁的密度为 g/cm3


    2. (2) 暑假时爸爸给小娜带回来一个椰子,小娜感觉椰汁十分可口,她想这椰汁与她所喝的饮料椰汁密度是否相同呢?于是,她找来了两个量筒、足够的水、盆、剪刀、一个空的椰汁饮料盒和记号笔,测出了椰汁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①用剪刀将饮料盒的上端剪开,装入适量的椰汁,放入水盆中使其竖直漂浮,并用记号笔在盒上作出水面位置的标记.

      ②将盒中的椰汁全部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为V1

      ③向盒中装水,放入水盆中使其竖起漂浮,调节盒中水的质量直到盆中水面

      ⑤椰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椰汁=(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5. (2013·抚顺)

    下面是同学们分组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过程,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并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用天平测出一盒牛奶的总质量为275g,将盒内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甲,读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为 cm3

    3. (3) 如图乙,用天平测出剩余牛奶和盒的总质量为 g.计算出牛奶的密度

       g/cm3

    4. (4) 实验过程中,有一小组同学的天平损坏了不能使用,于是他们又找来了一个试管和记号笔,利用原来的量筒和水(如图丙)测出了牛奶的密度,请聪明的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过程.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将试管放入量筒的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1

      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2

      ③将试管内的水倒净,再直到标记处,然后再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3

      ④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牛奶=(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6. (2014·鞍山)

    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1. (1) 小文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小红认为此操作有误,错误是

    2. (2) 用调节好的天平秤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g.

    3. (3) 为了测石块体积,它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操作:

      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cm3 , 石块的密度为kg/m3

    4. (4) 实验结束后,他们进行讨论:若b操作中倒出水后,水面低于标记处,这样的情况下测出的密度值将(填“偏大”或“偏小”).

    5. (5) 在这个实验中,若把天平换成另一种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利用其余部分器材,也可以测出石块的密度.请完成实验操作的步骤,并写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得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

  • 17. (2021·本溪模拟) 下面是建国同学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

    1. (1) 请你将“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可使天平平衡,说明游码刚归零时,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选填“左”或“右”)侧。

      ②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③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cm3。用天平测量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8g,则盐水的密度为kg/m3

    2. (2) 实验后,建国想用身边的物体测量盐水的密度,于是他找到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一个注射器(带有刻度),一个轻质薄壁的盒和记号笔,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空盒放在容器中,用注射器向盒中注入盐水,使盒的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标记出水面的位置A,并记录注入的盐水体积V1

      ②用手指轻压盒,使其浸没水中,此时用注射器(选填“注入”或“吸取”)水,使容器中水面重新到达标记A处。并记录注入或者吸取水体积V2

      ③盐水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 18. (2021·抚顺模拟) 小琪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2. (2) 如图甲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g。
    3. (3) 将小石块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小石块的体积为,由以上数据可知,小石块的密度为kg/m3
    4. (4) 在步骤(3)中,将小石块放入水中后,表面附着一些小气泡,会造成小石块密度的测量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小琪还想利用已测量出密度的小石块(密度为ρ)测量盐水的密度,于是他找到了圆柱形玻璃杯,刻度尺、小塑料盒、记号笔,进行如下实验;

      ①如图丙所示,圆柱形玻璃杯装入适量盐水,将空塑料盒漂浮在盐水表面,在圆柱形玻璃杯侧壁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A;

      ②用细线拴住石块,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塑料盒仍然漂浮在盐水表面,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B,用刻度尺测量出A、B间的距离为h1

      ③将石块从盐水中取出放入塑料盒中漂浮在盐水表面,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C,用刻度尺测量出B、C间的距离为h2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用h1、h2和ρ表示)。在实验步骤③中有一些盐水被石块带入塑料盒中,则所测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9. (2021·连山模拟) 用天平(含砝码)、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小石块(不吸水)的密度。

    1. (1) 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0刻线,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向(填“左”或“右”)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 (2) 将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放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3. (3) 用细线将小石块拴好,浸没在量筒中的水中(如图丙),实验测得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4. (4) 小明还想利用溢水杯、小量筒已测小石块(密度用表示)常见生活材料,来测量已配制好的盐水的密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A.把不吸水泡沫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使其漂浮在盐水表面,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中,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1(如图丁):

      B.用细线系住已测小石块

      ①将其轻轻放入溢水杯沉至杯底,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图中未画出)

      ②将其轻轻放在泡沫块上方,使小石块和泡沫块共同漂浮在盐水表面,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3(图中未画出):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是:(填“①②”或“②①”)

      C.根据正确实验步骤,可知盐水的密度=(用字母表示),这种方法测得盐水的密度(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不变”)。

  • 20. (2021·皇姑模拟) 端午节即将到来,小明想知道妈妈配制的用于腌鸡蛋所用盐水的密度。利用天平、量筒进行测量。操作如下: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零刻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 (2)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234.4g。
      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g。
    3. (3) 盐水的密度为=kg/m3
    4. (4) 小明还想利用所测盐水的密度(用表示),来测量苹果密度,于是将苹果放入装满所测盐水的大烧杯中(如图丁所示)。

      ①在量筒中盛适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1

      ②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盐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剩余盐水的体积为V2 , 苹果质量表达式:m=

      ③再将苹果轻放入盐水,大烧杯中的盐水停止溢出后,用细长针将苹果完全压入盐水中,轻轻取出苹果,继续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烧杯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④苹果密度表达式:ρ苹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