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正确测量小木球的质量;
②在量筒内盛适量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③将铅笔和铅笔
固定成如图丙所示的形状,放入量筒内的水中,直到铅笔
的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丁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
④取出铅笔,将小木球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漂浮,用固定好的铅笔和铅笔
将小木球压入水中,直到铅笔
下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如图戊所示,读出水面所对刻度
;
⑤小木球的密度表达式为: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
表示;
⑥实验评估时,小辉提出,若考虑小木球“吸”水,铅笔不“吸”水,会导致小木球的密度测量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如图甲所示,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接着配制浓度合适的盐水,使李子恰好在盐水中,测出盐水的密度即为李子的密度;测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小烧杯中加入适量配置好的盐水,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g;
步骤二:把小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其体积如图丙所示;
步骤三:测出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9.8g;
则李子的密度ρ李子=kg/m3;
步骤一:如图丁-1所示,用台秤测量容器和水的总质量为m1;
步骤二:如图丁-2所示,丑橘漂浮在水面上,台秤的示数为m2;
步骤三:如图丁-3所示,按压丑橘使其刚好在水中,台秤的示数为m3;
则丑橘的密度ρ丑橘=。(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容器缓慢的放入水槽中,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丁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
②从容器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放入另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容器中,如图戊所示,测量出为h0。
③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己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
④液体密度ρ液= (用h1、h2、h0、ρ水表示)。
①测量前,调节天平的顺序是 (填字母)。
A.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测量盐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盐的质量为 g。
③用量筒取60mL水,全部倒入烧杯中,再将盐倒入烧杯,搅拌至其完全溶解。再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④盐水的密度ρ盐水=kg/m3
①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用字母m1、m2、V表示)。
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填“小浩”或“小然”)的方法测量误差更小。
①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m1.
②把铁块放在杯中,向杯中加满盐水,将铁块取出(忽略铁块带出的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2.
③,测量其总质量m3.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用字母m1、m2、m3、ρ铁表示)。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内消毒液的体积为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则其质量为g;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g/cm3。
①如图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③,电子秤的示数为m3;
④木块密度ρ木=(用m1、m2、m3和ρ水表示)。
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2;
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3;
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示数为F1;
②把一石块系在木块下,用测力计吊着木块和石块,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把挂在测力计下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木=(用ρ水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不考虑木块吸水)。
①测出空烧杯质量为29.2g;
②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其数值如图甲所示为g;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ρ=kg/m3 , 此实验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G;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③取出石块并擦干,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④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用所测量的物理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
①将空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
②将金属块放在烧杯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 ;
③,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
④金属块的密度 。(用
、
、
、
表示)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调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天平平衡。
②把该固体放在天平左盘,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g。
③用量筒测该固体的体积时,用细线将小金属球绑在固体下方(具体测量过程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cm3。
④该固体的密度为kg/m3。
①用细线系着小金属球,将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金属球的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挂在测力计下的小金属球完全浸没在水中(小金属球没有碰到烧杯底和侧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③该小金属球的体积V小金属球=(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④该小金属球的密度ρ小金属球=(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①在平底试管中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
②将大樱桃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大樱桃处于漂浮状态,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
③取出大樱桃,在其内部插入一根细铁丝(忽略大樱桃体积的变化),重新放入试管内的消毒液中,由于浸没在消毒液中时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浮力,大樱桃沉入试管底部,用刻度尺测量试管中液面的高度 。
④消毒液密度的表达式为 。
①用测力计测出装饰球A的重力为G;
②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用细线拴好挂在测力计下,并将金属块B浸没在橙汁中静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将装饰球A和金属块B都浸没在橙汁中静止(不碰到杯底),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为F2。
根据②、③两次测力计示数差可知(填“装饰球A”或“金属块B”)受到的浮力。橙汁密度的表达式ρ橙汁=。(用ρ0和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
椰汁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一种饮料,在学习了密度知识以后,小娜拿着一盒椰汁饮料想测量它的密度.她来到物理实验室,利用天平和砝码、量筒、椰汁进行了如下实验:
②用天平测出椰汁的和盒的总质量为128g,将适量椰汁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椰汁的体积为 cm3 .
③再用天平测出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剩余椰汁和盒的总质量为 g,量筒中椰汁的质量为 g.
④经计算可知椰汁的密度为 g/cm3 .
①用剪刀将饮料盒的上端剪开,装入适量的椰汁,放入水盆中使其竖直漂浮,并用记号笔在盒上作出水面位置的标记.
②将盒中的椰汁全部倒入量筒,测出其体积为V1 .
③向盒中装水,放入水盆中使其竖起漂浮,调节盒中水的质量直到盆中水面.
④.
⑤椰汁密度的表达式为ρ椰汁=(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下面是同学们分组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过程,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为 g/cm3 .
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将试管放入量筒的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1 .
②在试管内倒入适量的水,先,然后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2 .
③将试管内的水倒净,再直到标记处,然后再将试管放入量筒内水中竖直漂浮,读出量筒内水面所对的刻度V3 .
④牛奶密度的表达式为:ρ牛奶=(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小文和小红想测石块的密度,发现桌上的器材有: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胶头滴管.他们经过思考,进行下面的操作:
a.把烧杯中装适量水,并在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3g.
b.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145g.
c.通过计算,求出石块的体积为cm3 , 石块的密度为kg/m3 .
实验步骤:
①用细线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得.
②.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处,再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可使天平平衡,说明游码刚归零时,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选填“左”或“右”)侧。
②如图甲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③将烧杯中盐水一部分倒入量筒中,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cm3。用天平测量烧杯与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38g,则盐水的密度为kg/m3。
①将空盒放在容器中,用注射器向盒中注入盐水,使盒的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且漂浮在水面上如图丙,标记出水面的位置A,并记录注入的盐水体积V1;
②用手指轻压盒,使其浸没水中,此时用注射器(选填“注入”或“吸取”)水,使容器中水面重新到达标记A处。并记录注入或者吸取水体积V2;
③盐水的密度(用字母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
①如图丙所示,圆柱形玻璃杯装入适量盐水,将空塑料盒漂浮在盐水表面,在圆柱形玻璃杯侧壁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A;
②用细线拴住石块,将石块浸没在盐水中,塑料盒仍然漂浮在盐水表面,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B,用刻度尺测量出A、B间的距离为h1;
③将石块从盐水中取出放入塑料盒中漂浮在盐水表面,标记出液面的位置为C,用刻度尺测量出B、C间的距离为h2;
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用h1、h2和ρ石表示)。在实验步骤③中有一些盐水被石块带入塑料盒中,则所测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把不吸水泡沫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使其漂浮在盐水表面,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中,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1(如图丁):
B.用细线系住已测小石块
①将其轻轻放入溢水杯沉至杯底,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图中未画出)
②将其轻轻放在泡沫块上方,使小石块和泡沫块共同漂浮在盐水表面,盐水溢出且全部流入小量筒,读出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3(图中未画出):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是:(填“①②”或“②①”)
C.根据正确实验步骤,可知盐水的密度=(用字母表示),这种方法测得盐水的密度(填“偏大”、“偏小”或“保持不变”)。
①在量筒中盛适量的盐水,读出体积为V1;
②轻轻取出苹果,将量筒中的盐水缓慢倒入烧杯中,剩余盐水的体积为V2 , 苹果质量表达式:m=。
③再将苹果轻放入盐水,大烧杯中的盐水停止溢出后,用细长针将苹果完全压入盐水中,轻轻取出苹果,继续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烧杯再次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④苹果密度表达式:ρ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