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
  • 1.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的价值观念经历了从夏尊命、商尊神,再到周尊礼、敬德之价值主体转换的发展过程。这一变化(   )
    A . 废除了宗教迷信的束缚 B . 适应了商周的社会变革 C .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 . 确定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 2.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西周时,穆王曾在游牧部族的引导下,带着“六师之人”,沿着黄河上游西行穿越戎狄地区,互赠礼品,并赐子戎狄部族首领“宗正”一职,以示安抚和奖励。据此可知当时(   )
    A . 黄河上游普遍实行分封制 B . 西周军队战斗力明显强于戎狄 C . 西周重视边远地区的管理 D . 宗法制度在西周境内得以落实
  • 3.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由表格内容可知(   )
    人物 出处 言论
    孔子 《论语》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墨子 《墨子》 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
    商鞅 《商君书》 “国好生乘于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
    荀子 《荀子》 食者,国之宝也
    A . 诸子百家言论日益趋同 B . 粮食安全得到诸子重视 C . 民本思想成为时代主流 D . 重农抑商思想成为共识
  • 4. (2024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秦孝公时期,商鞅制定军功爵制,“以多杀为爵级,以怯斗为役隶”;秦王嬴政时期,取消计首授爵,将战争胜负作为论功行赏的标准。秦国政策的调整(  )
    A . 表明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 .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 C . 顺应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D . 改变了对外战争性质
  • 5. (2024高一上·钦州月考) 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   )
    A . 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 B . 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 . 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 D . 巩固贵族政治统治
  • 6.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北宋咸平三年,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摔倒在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代(   )
    A . 监察职能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B . 御史中丞权力超越宰相 C . 崇文抑武治国策略进一步得到落实 D . 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 7.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元朝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用来运输官府物资;设立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朝廷的这种做法(   )
    A . 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 B . 有利于军政大权的集中 C . 显示了元帝国的强盛 D . 加强了民族国家的统一
  • 8.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据记载,“国朝仍前明之制,以内阁为政府,大学士为宰执。……前明天子拱默,委任左右,故阁臣往往比(结交)中涓(宦官),作威福,营奸利,虽分权于部,而权益重。国朝凝旨有定例,内外大臣言官摺奏,则直达御前,天子亲笔批答,阁臣不得与闻”。以上史料说明(   )
    A . 明朝内阁为中央决策机构 B . 明清内阁显著提高行政效率 C . 清朝内阁的权力逐渐削弱 D . 清朝内阁有效防止宦官专权
  • 9.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清代翰林供奉内廷多是临时性的应召,并无定制,事毕则退出。康熙十六年令侍讲学士在内供奉,至此翰林入值南书房成为定制。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A . 中央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B . 中枢权力运行的制度化 C . 南书房已成为决策机构 D . 翰林学士开始参与决策
  • 10. (2023高三下·米东月考) 经总理衙门批准,1878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5处试办邮政,发行邮票,设立书信局,收发中外信件。这一做法(    )
    A . 损害了中国关税主权 B . 进一步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C . 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 D .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需要
  • 11.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下图为晚清在国外设立的驻外使馆分布,此分布反映晚清政府(   )

    A . 对外交往有所侧重 B . 外交出现制度性变化 C . 力图摆脱各类条约 D . 国际地位有明显下降
  • 12.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中东战纪本末》一书中指出:“古者列国分封,当王室多事之秋,犹有勤王之义旅。今旅顺失矣,盛京危契,辇教之下,烽烟浙近,而各省大吏唯知自保。”该传教士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防设施落后 B . 中央集权弱化 C . 行政效率低下 D . 民众愚昧无知
  • 13.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新华日报》创刊后,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每个“五四运动”纪念日,都会登载各类文章以纪念五四运动。下图为1938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纪念五四》内容摘录。这些纪念文章(   )

    A . 有利于发展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表明国共力量的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C . 抨击了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 D . 反映了五四精神内涵已经彻底改变
  • 14.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924年,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正式成立。军校在政治教育中采取对三民主义和马列主义兼收并蓄的方针,当时各界知名人士如胡汉民、鲁迅、毛泽东、邓中夏都曾到学校讲演。这反映出国民党当时(    )
    A .   谋求与共产党进行合作 B . 探索社会主义的途径 C . 以建设新式军队为主旨 D . 调整了其政策和纲领
  • 15.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927年底,毛泽东和朱德不约而同地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的队伍中对军队进行了整顿改编,几乎同时实现了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在当时( )
    A . 加强军队建设成为党内共识 B . 中共自主探索革命道路 C . 共产国际指示得到全面贯彻 D . 彻底清算了“右倾”错误
  • 16.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舰舰长萨师俊在长江中游□□与日机互击阵亡。今日党政军长官均到其家吊唁。”1938年11月1日,《申报》刊发题为《华军舰长萨师俊阵亡》的短讯,出于战时保密的考量,对军舰及与日军交战地作了模糊处理。该军舰参与的战役(   )
    A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B .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C . 使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 D . 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17.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发言中宣布“我们与苏联应该站在一条战线上,是盟友,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此点”,同时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必急于去解决”。这反映出(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完全胜利 B . 党的工作重心实现全面转移 C . 外交策略受到国际环境影响 D . 和平共处成为国际关系准则
  • 18.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下图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创作于1952年的新年画《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该作品(   )

    A . 体现了文人画的特点 B . 体现了“双百”方针 C . 是对劳动者的重视 D . 表明已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 19.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984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阶段,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创造工业总产值达6万多亿元。这五年的加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②沿海港口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

    ③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

    ④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促进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0.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根本任务是(   )
    A .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 大力推进改革开放 C .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 . 纠正“左”的错误
  • 21.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雅典公民对于政治事件的表决常常在政治领袖演说之后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政治领袖总是试图运用演说术说服民众接受自己而不是他人的提议。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
    A . 少数人的民主 B . 城邦至上 C . 多数人的暴政 D . 主权在民
  • 22.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颁布法律或终止法律的效力,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在和平时期不得招募和维持常备军;应定期召开议会。然而1701年,英国财政大臣戈尔多芬被女王罢免,女王在命令他离职的信中写道:“由于你对我的种种不敬……使我难以将你继续留用。”上述材料说明(   )
    A . 英王掌握实权不受议会控制 B . 英国君主立宪制仍需完善 C . 议会行政权力受英王影响 D . 英国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
  • 23.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基础。学术界新观点认为,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下列关于新观点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否定了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B . 强调农业经济发展是工业革命劳动力的重要来源 C . 不再强调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之间的必然联系 D . 认为农村资本主义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多方面条件
  • 24.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19世纪70年代起,德国铁路发展迅速,但铁路管理层次繁多。帝国政府于1873年成立“帝国铁路局”,协调各所属系统铁路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7年统一全国运费率。此外,还通过国家购买来增加国营铁路比重,到1913年,国营铁路营业里程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比重的近91%。材料反映出当时德国(   )
    A . 铁路事业高速发展 B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 . 出现混合经济体制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
  • 25.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人类社会的历史逐渐汇合成为一部统一的历史。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人类的各个社会,一方面在进行着“自我运动”,另一方面又在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给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很高的评价,认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他们创立的“民主共和国和普选制同农奴制比较起来是一种巨大的进步”。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

    材料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由于人类各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事实上总是首先由少数或个别社会率先创造了新文明,而后才又通过这种新文明的广泛传播而使多数或绝大多数社会逐步地上升到了这种新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世纪以后,中国、印度等东方世界都接受资产阶级新文明对本国社会组织的改造和影响,……促进这些东方古国的缓慢进步。

    ——袁立 《马克思恩格斯派生性社会发展观研究》

    新文明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是怎样影响着中国的。

    材料四: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历史的基本特征。二战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世界逐渐形成一个大社会,这是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必要前提。凡自外于国际社会而闭关自守的国家便会落后;战争又使世界多样化的趋势和统一性趋势相伴随而发展。随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逐渐打破了地区、国家的界限,在历史进程中把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更加紧密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历史真正形成为世界历史。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公元前8—公元前4世纪,欧洲社会在政治领域里“自我运动”过程中诞生的文明成果。
    2. (2) 根据材料二,以英国(议会)为例,举出资产阶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并指出“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是怎样“促进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的?
    3. (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文明的扩张途径。并指出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的
    4. (4) 多样性是二战后世界发展的又一特征。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建立了哪些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 26.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唐武宗针对唐后期复杂的形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改革。唐武宗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为相,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武宗虽为宦官所拥立,但后来采取措施收归宦官仇士良所掌握的禁军权,并下诏禁止宦官插手干预外廷政事。武宗怀柔河朔三镇,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842年,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844年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因武宗年号“会昌”,这一时期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摘编自王洪明《唐武宗与会昌政治》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武宗改革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武宗改革。
  • 27.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呼吁停战,和平解决争端。1982,年7月,安理会敦促交战双方停火撤军,并派遣观察团进行监督。1983年5月,联合国派特派团访问两伊境内遭受军事攻击的平民区;1984年3月,又派出调查团前往调查是否使用化学武器,再次呼吁停火;6月,安理会谴责了对来往科威特和沙特各港口商船的攻击。在战争期间,美苏等国向两伊提供了大量武器,插手地区事务。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撤军、交换战俘及和平解决冲突,并决定首次引用联合国宪章第39、40条的规定,即如.有一方拒绝执行,安理会将“开会审议确保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措施”。次日,伊拉克宣布予以接受。在各方压力下,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接受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

    ——摘编自彭树智主编《中东国家通史》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在调停两伊战争中的作用。
  • 28. (2022高三上·乌苏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伯苓,私立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中国近代体育开拓者。从1904年开办私立中学敬业学堂起,便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强我种族,体育为先”。1908年,前往伦敦第四届奥运会的比赛现场,回国后,积极传播奥运精神和理念。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正式成立。随后,全国各地体育活动大量开展并开始形成规模,得到国际奥委会认可,推动中国运动员第一次获得参奥资格。

    ——龚克主编《张伯苓全集》

    材料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制杀、投掷、越障碍、跑步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把适当的生产运动体育化,把大众习作的东西体育化。1942年李富春在《新华日报》上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要经常的进行……120师“战斗队”、抗大总校、“八办”等曾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摘编自《延安体育之研究》

    1. (1) 指出材料二中所体现的张伯苓的体育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体育思想与相关活动带来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的特点并说明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