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军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22-12-20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   )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夹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   ),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时间”。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__________。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   )地用滔滔东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选自《莫砺锋诗话》,有删节)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神奇        一文不名        异曲同工 B . 神妙        不值一钱        异曲同工 C . 神奇        不值一钱        不约而同 D . 神妙        一文不名        不约而同
    2.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B . 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C . 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 D . 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
    3. (3) 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语录体散文《论语》,孔子用这句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永不停歇的感慨。 B . 《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揭示出生命长短的相对性。“晦”“朔”分别指阴历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C . 《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句,写出了由天色已暗到夜深人静的时间变化。 D . 《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是:虽然时光已逝,但珍惜将来,为时不晚。“东隅”“桑榆”分别表示早、晚。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虽未发端于中国,却在中国充分发展,囚为中国有系统融会的哲学理念。两千五百年前,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以分解的思维,从“万物皆数”开始揭示自然规律;而东方的孔子以系统的思维,从人的“德行”开始,力图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数字经济的核心,不是“数字技术+传统产业”,也不是“数字技术+政府职能”,更不是“数字技术+社会生活”的简单叠加,而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契合《另传》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宋明理学家提出的“分一为二,合二为二”的观点。

    数字经济发端于知识经济,发展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成形为数字经济。二战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使社会经济焕然一新。知识经济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两翼。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发展,知识的传播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促进知识积累,推动人类向数字时代过渡,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

    (摘编自王锐《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因及路径》)

    材料二:

    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期。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从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向绿色、低碳、节能、高效的发展模式转变,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此外,数字经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盘活存量,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数字经济集中体现了创新的内在要求。它是新技术革命的产物,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理念。十八大以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催生大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数字经济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实体经济,使之成为创新经济的驱动力和实现工具。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发展改变工业经济所遵循的生产性规模效应,成了供应方和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诞生在中国,而且已经形成不断扩张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中国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巨大的用户市场,分别构成宏观经济方程中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石。随着数字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数据日益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和新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涉及数据生产、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等多个环节,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助燃剂”,对价值创造和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产业互联网以企业为主要用户,以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为核心主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摘编自《推动上“云”用“数”建设产业互联网》)

    材料三:

    第三届进博会相比于前两届而言,最大亮点莫过于深挖数字经济潜力,与数字经济结合更为紧密。这从侧面反映出,在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下,中国的消费潜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而做好数字经济这门功课,将有力促进经济复苏回暖。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不难看出,现如今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在现有全球治理秩序中,西方国家无论在规则制定上,还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依旧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总体还处在较低位置,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较弱。这些年,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经济遭受重大冲击,加之今年疫情影响,中国成为事实上的“增长发动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坚定支持者。而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推进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让世界发展搭乘上中国高水平的数字经济快车。

    (摘编自黄日涵《数字经济是又一辆可供搭乘的中国快车》)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经济起源于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形和神”的有机结合,契合《易传》、宋明理学家提出的相关观念。 B . 数字经济经历了漫长发展时期,发端于知识经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是数字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 C . 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变,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彻底改造传统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D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孕育了若干数字化巨头,诞生了占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独角兽企业,己形成稳固、定刑的数字化生态系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为两翼,是二战以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的重大成果之一。 B . 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数字经济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实体经济,有利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C . 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三成以上,在中国经济中作用巨大,深挖数字经济潜力,能促进经济复苏回暖。 D . 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形势下,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目的是扭转中国在全球治理秩序的劣势地位,增强话语权。
    3. (3) 在当前形势下,关于如何大力发展我国的数字经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积极布局新基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B . 数字经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盘活存量,助力传统产业改造。 C .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为数字经济“助燃”。 D . 加速发展产业互联网,助力数字经济进入高级阶段。
二、古诗文阅读(38分)
  •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独乐园记

    司马光

    孟子曰:“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此王公大人之乐,非贫贱者所及也。孔子曰:“饭蔬(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颜子“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此圣贤之乐,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乐也。

    熙宁四年迂叟始家洛 , 六年,买田二十亩于尊贤坊北关,以为园。其中为堂,聚书出五千卷,命之曰读书堂。堂南有屋一区,引水北流,贯宇下。中央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阶,悬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为二渠,绕庭四隅,会于西北而出,命之曰秀水轩。堂北为沼,中央有岛,岛上植竹,圆若玉玦,围三丈,揽结其杪,如渔人之庐,命之曰钓鱼庵。沼北横屋六楹,厚其墉茨,以御烈日。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凉飕,前后多植美竹,为消暑之所,命之曰种竹斋。沼东治地为百有二十畦,杂莳草药,辨其名物而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植竹于其前,夹道如步廊,皆以蔓药覆之,四周植木药为藩援,命之曰采药圃。圃南为六栏,芍药、牡丹、杂花,各居其二,每种止植两本,识其名状而已,不求多也。栏北为亭,命之曰浇花亭。洛城距山不远,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见,乃于园中筑台,构屋其上,以望万安、轩辕,至于太室,命之曰见山台。

    迂叟平日多处堂中读书,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原,探礼乐之绪 ,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达无穷之外,事物之理,举集目前。所者,学之未至,夫又何求于人,何待于外哉!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纴采药,决渠灌花,操斧伐竹,濯热盥手,临高纵目,逍遥相单,惟意所适。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咎迂叟曰:吾闻君子所乐必与人共之,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迂叟曰:叟愚,何得比君子?自乐恐不足,安能及人?况叟之所乐者薄陋鄙野,皆世之所弃也,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乐,则再拜而献之矣,安敢专之哉!

    ①鹪鹩(jiāo liáo):一种鸟。②若夫四句:语出《庄子逍遥游》。③迂叟:作者自称。④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便退居洛阳,全力编修《资治通鉴》。⑤纴(rèn):纺织。

    1.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凉飓              延:迎取 B . 辨其名物而之        揭:为……做标志 C . 者,学之未至      病:痛苦 D . 迂叟曰              谢:道歉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会于西北出                            吾尝跂望矣 B . 合而命之曰独乐园                      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 . 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可乎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D . 皆世之弃也                            尝问天下疾恶者
    3. (3)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一项是(   )
      A .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 B .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 C .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 D . 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径一丈屈/其杪交相/掩以为屋
    4. (4) 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作者“独乐”情趣的一组是(   )

      ①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②开户东出,南北轩牖以延凉飓

      ③志倦体疲。则投竿取鱼,执红采药

      ④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

      ⑤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

      ⑥今吾子独取足于己不及人,其可乎

      A . ①②⑤ B . ③④⑤ C . ②④⑥ D . ①③⑥
    5. (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引用孟子、孔子、颜子、庄子等人关于乐趣的论述,目的是通过对比,引出下文对独乐园的描写。 B . 最后一段,作者设难而诘,自贱其身,自贬其乐,以退为进,连用反问,寓雄辩于问答之中,层层守攻,理直气壮地说明“独乐”可也。 C . 整篇作品,不论是对独乐园的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议论,除作者外,没有提及第二位家人或友人,这一构思符合文章“独乐之趣”的宗旨。 D . 本篇名为叙写作者居住于“独乐园”的种种乐趣,实则表达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退隐洛阳的孤独寂寞、愤世嫉俗、不再出仕的情感。
    6.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上师圣人,下友群贤,窥仁义之源,探礼乐之绪。

      ②虽推以与人,人且不取,岂得强之乎?

    7. (7) 文章第二段从哪些方面记述独乐园?
  • 4. (2021高三上·天津期中)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归田园四时乐二首(其二)

    欧阳修(宋)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田园乐七首(其六)

    王维(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①棠梨:是一种野梨,落叶乔木。②海石榴:又名赤丹,茶花的一个品种。

    1. (1) 下列对欧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描写了夏天小满节气的田园之美,充满闲适、悠然的乡村野趣。 B . 起笔工丽绚烂,描绘出一幅夏风吹拂青草,婆娑绿影掩映茅舍的景象。 C . 近处麦田嫩绿的麦穗已经抽齐,在微风中摆动,像小孩那样娇憨可爱。 D . “乞身”也叫作“乞骸骨”,就是请求退隐,使骸骨归葬故乡的意思。
    2. (2) 鉴赏“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3. (3) 同样是描写田园生活,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异同?
  •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2. (2) 江间波浪兼天涌,。(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3)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 (4) 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 (5) 田园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家园。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描写万物在春日复苏、繁荣滋长的美好景象,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 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南陌复东阡

    王安忆

    ①几乎是一整个九十年代,我都是在忧患中度过。母亲多病,一年里总有一度住在医院。病房在新建大楼的高层,可算得上那一片街区的制高点。走廊上有一扇侧窗,望出去是一片旧式弄堂的连绵屋瓦,夕阳的光里面,飞翔着黑色的斑点,是回家的鸽群。许多时间,是对着这扇窗过去。心里有一种伤痛,不知是被谁伤着了,分明是来自于无边无际的不可抗力。于是,又为这暂时的相守感到安宁。身在其中的城市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生活覆盖着,无论怎样拉开了距离,站在制高点,其实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它的外部的光华,总有一些熟腻的庸俗气,还有一些戚容,这都是生活洇染的。

    ②到目前为止,我居住时间最久的地方是从小长大,城市中心区的一条弄堂。这条弄堂自我记事起,便拆除一面墙,与相邻的杂弄打通,杂弄又通向杂弄,我的小学校也分散间杂于这片纵横交错的弄堂内。我完全无法画出一幅准确的地图,而现在一个只不过住了几天的地区的方位与交通我反而经纬清楚。我至今也无法搞明白这些弄堂是如何交织一起,彼此间是什么关系。在我们小学校的某一个天井里,推开后门,忽然间静下来,一条鹅卵石路面在了眼前。这里有一股陡然的寂寞,其实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间隙。我们的成长奇怪地与所居住地方的建筑格局唇齿相依。拉开时间的距离,我只看得见自己像只虫子样,在水泥砖瓦的阡陌里徘徊,有一种盲目,令人心悸。

    ③并不是说,这城市没有受光的一面。当然是有,灯的光甚至比自然的更为流丽。可它到底是轻盈的,不大容易沉淀,而一经沉淀,就成了垢。我依然不明白这街区复杂的比邻关系。有一回,我表姐带我去她朋友家,这朋友家是在我另一家表亲的楼下,而这朋友的朋友,其中有一个竟然是与我同校的女生。这些楼房蜂巢般的格子里,不知住着多少你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不知哪一天,有一个会与你的命运撞到一起。就这样,你在这些巢穴间的沟壑里走来走去,等待着传奇忽然间开头,不知觉中,就走入了青春期。

    ④由于是这样错踪不可遁迹的街道与房屋,邂逅和失之交臂以同样的概率发生,我就老是觉着,在这水泥硬壳子里面,神秘地隐匿着既定的路线,它最终决定了谁与谁走在一起。现在,新型的建筑和道路改造已经拆散了这个街区,这城市的格式已与我们的经验背离。有一日我无意间闯入一条旧弄,它夹在摩天楼玻璃幕墙的夹缝里,只剩残余的一截。我茫然四顾不知身在何处,只得向迎面走来的老者问路。那老者正在沉思默想中,被我陡地一唤,惊起道:魂灵吓出哉!口音里带了些周遭地区的乡俚,是这城市的正传,将“魂”发出“活”的音。我也被他惊起了,弄内的杂音以及气味贴地而起,向我围拢过来,忽然间热泪盈眶,那隐匿在地表深处的路线在炎炎烈日中闪烁了一下,复又埋藏进圮颓的院墙屋檐底下。那些附在具体物件上的经验的记认在一瞬间来招领我了,而紧接着,又一撒手,放弃了我。

    ⑤少年时离家,是在城市边缘的货车站登车出发。没有站台,枕木以及枕木下的碎石地基裸露出来。送行的人站在车轮下,与车窗里的人需伸极了身体手臂,方可道握。这城市忽就变得粗犷剽悍,它陡然跳出窠臼,改变了形态。随了列车驶去,这城市逐渐呈现出它的全貌。我们所存于的局部,在它的深处,腹地的位置,完全可能与全局无碍。我睁开眼睛就看见的这个城市,其实就只是一个长满狗尾巴草和车前子的小院子。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人家院里的夹竹桃伸过花枝来,人家院里的青枇杷落过来,是我的花期和收获季。在它贫瘠单薄的泥土里,也还滋长着西瓜虫、蚯蚓之类的生物。四壁围拢的空间里也有人类的活动,那就是我,生长着,一直长到某一日,忽然发现它已经成为废墟。

    1.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两项是(    )
      A . 作者虽然从小住在弄堂里,但弄堂错综复杂,故至今都难以画出一幅完整的地图,而现在对于刚住了几天的地区的方位与交通心里反而相当清楚。 B . 作者认为,自己居住的城市弄堂里从来就没有受光的时候,哪怕灯的光甚至比自然的更为流丽,但它是轻盈的,因此它不能算作是城市受的光亮。 C . 作者觉得,在这水泥硬壳子里面,神秘地隐匿着既定的路线,它最终决定了谁与谁走在一起,这说明作者具有宿命论观点,对生活持有消极态度。 D . 作者最后发现,自己原来所在的城市宛如长满狗尾巴草和车前子的小院子,它小且荒凉,但是作者觉着它又大又繁荣,流露出对弄堂的依恋与怀念。 E . 文章运用融抒情、议论、描写、记叙于一体的综合表达方式,既丰富了内涵,又增强了抒情效果,并深化了作品主题。
    2.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3. (3) 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弄堂有什么特点?现在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4. (4) 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标题“南陌复东阡”的含义是什么。
    5. (5) 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作者为什么说“它小极了,也荒凉极了,可我却觉着它又大又繁荣”?结合全文,试从空间、时间的角度简要分析。
四、语言表达(10分)
  • 7. 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请结合小说情节(《红楼梦》《三国演义》)或《论语》名句,谈谈你的阅读乐趣,要求100字左右。
  • 8. 为使文段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请选择最恰当选项,填写在序号处的横线上。

    近百年的党史记述了共产党人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包含着许多涉及民族、社会、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荣与辱、义与利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有①的开拓智慧,有②的政治经验,有③的深刻教训,有④的用人方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或吸取应用,或借鉴创新、或引为警戒,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提高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水平。

    A.修齐治平、治国安民     B.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五、写作题(60分)
  • 9. (2021高二下·大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