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尚真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63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 1. (2023八上·天津市期末) 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表明鸦片战争是一场(    )
    A . 侵略与反侵略之间的较量  B . 保守与开放之间的较量 C . 殖民与反殖民之间的较量 D . 落后与先进之间的较量
  • 2. 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下不属于三个条约对中国的共同影响的是(    )
    A . 巨额赔款,加重民众的经济负担 B . 涉及海关和关税主权 C . 开埠通商,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 D .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 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下面两幅图是近代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图一                             图二

    A . 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总数不断减少 B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D . 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 4. (2022八上·北京市期中) 下面图示梳理了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相关内容。其中①处应填写的是(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A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 . 增开迪化(乌鲁木齐)为商埠 C . 增开天津为商埠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5.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各项中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B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C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 .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6. (2024八上·广州月考)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营口、烟台、镇江、南京、九江、汉口、淡水、台南、汕头、琼州十处通商口岸。藉此,外国侵略势力得以(   )
    A . 打开中国门户 B . 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 . 开始染指台湾 D . 波及东部沿海并深入内地
  • 7. (2023八上·兴隆期末)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C . 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
  • 8. 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 .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 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C .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 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比较顽强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再失败。这里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   )
    A . 天京内部变乱导致 B . 未能克服领导集团腐败 C .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 地方团练和清政府的联合
  • 10. (2022八上·邯郸月考) 据统计,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办期间,销售西书83454本。另据1878年汇编的《译书事略》,西书主要涉及技术工程领域。读西书、求西学的时尚新风反映了(   )
    A . 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B . 洋务运动将学习西学付诸“自强”实践 C . 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D . 新文化运动利用“科学”思想启迪民智
  • 11. (2023八上·陆河月考)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 . 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 . 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 . 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 . 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 12. (2023八上·武汉月考) 1895年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了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这里所说的“无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是(    )
    A . 中国开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B . 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 C .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 . 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1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脚步,汹汹的破门而来。”日本的这次“破门而来”之后(   )
    A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的加深 B . 进步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 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出现维新变法运动 D . 日本摆脱了经济大危机对自身打击
  • 14.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中日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过分中国的狂潮 C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 .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15.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 另因为官办企业多弊病,故也着重鼓励民办企业、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上述措施( )
    A .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 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 . 有利于民众思想文化的启蒙 D . 有利于维新派掌握政权
  • 16. (2023八上·廉江期中) 在戊戌变法的高潮时期,“上自朝廷,下至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可见戊戌变法(   )
    A . 为中国的近代化拉开序幕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 .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17.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历史社团的同学们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交的历史小论文有“克里米亚战争与俄国推行改革”、“日本黑船事件与明治维新”、《马关条约》与中国戊戌变法”。据此判断,该探究学习的主题是(   )
    A .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社会改革 B . 近代亚洲的沦陷 C . 亚洲民主制度的构建 D . 西方国家的殖民掠夺
  • 18.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和好斗精神,无论欧美日本各国,都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1/4,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时任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也有类似看法。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
    A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B . 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破产 C . 列强已经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 D . 列强需要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 1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集体亮相。”这次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 . 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 . 焚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
  • 20.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由此得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   )
    A . 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 B . 道路曲折最终失败 C . 借鉴了各国探索成果 D . 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文化
  • 21.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系列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自我疗伤”和“开颅洗脑”分别指(   )
    A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B . 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 D . 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 22.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中国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由此可见(   )
    A .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 各阶层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 23. (2022八上·定远月考) 1919年正在中国访问的哲学家杜威在《纽约时报》称:在北京有约一万人参加了示威游行,大学已经变为监狱,城市实行宵禁。但无畏学生的反政府演讲无处不在,我们正亲眼见证着一个国家的诞生。请指出北京学生举行示威游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 .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 . 日本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 D . 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 24. (2022八上·定远月考)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曾召开过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发动农民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5. (2022八上·定远月考)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国庆节组织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影片,下面是同学们记录的观影笔记,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部影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 影片叙述了从武昌起义到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期间的故事 C .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选举毛泽东担任中央局书记 D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2022八上·定远月考) 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救亡图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组织联邦共和政体……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前旧有文化而融贯之。……采用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

    一一《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忧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材料三: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桐叶罢了。 Bolshevism这个字,虽为俄人所创造;但是他的精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精神。所以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

    一一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 (1) 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建立中国的共和政体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最后的觉悟”的核心内容。据材料三,指出李大钊的政治主张。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 27.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材料二: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从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摘自《人民日报》(2005年8月15日)

    1. (1) 材料一中所提及成就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指的是什么?其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
    3. (3) 请写出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标志,并依据材料二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中,我党吸取的教训是什么?
    4. (4) 请分别写出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5. (5)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
    6. (6) 从以上问题的探究中,你能得到了哪些感悟与认识?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他们向西方学习的目的。
  • 28. (2022八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近代中国自衰败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不断求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材料三: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1917-1923年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推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对西学的“领悟”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西方思想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政治实践。
    2. (2) 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的典型事件及其基本主张。
  • 29. (2022八上·定远月考)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

    ——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三: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前后持续 14年之久,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 (1) 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2. (2) 材料中所提到的事件指的是什么?它发生于哪次战争中?
    3. (3) 材料三所述的起义指的是什么?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政权”的标志是什么?
    4. (4) 从材料四中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口号?“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反映了义和团具有怎样的局限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