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4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上·平度月考) 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2. (2024九下·南宁模拟) 向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中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后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奶粉 B . 食盐 C . 花生油 D . 面粉
  • 3.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一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的Sn的化合价为()
    A . +1 B . +2 C . +3 D . +4
  • 4. (2024九下·金水模拟)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书中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楠木制舟 B . 粮食酿酒 C . 粉碎矿石 D . 棉线织布
  • 5.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让灾害远离我们。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酒精有可燃性,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 B .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场所必须严禁烟火 C . 电器在通电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 . 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 6.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了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酱油

    食盐水

    炉具清洁剂

    pH

    2

    5

    7

    12

    A . B . 酱油 C . 食盐水 D . 炉具清洁剂
  • 7. (2024九下·肇东模拟)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一氧化碳 C . 氯化钾 D . 金刚石
  • 8.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容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C . 不同的碱化学性质有所不同——解离生成的金属阳离子不同 D . 天然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本身变小
  • 9.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下列与水和溶液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 . 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D .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 10.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H:表示氢气 B . C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 2N:表示2个氮分子 D . Fe3+:表示铁离子
  • 11. (2024九下·胶州月考)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氧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 .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 氧循环对维持自然界中物质、能量及生态的平衡有重要意义 D .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 12. (2023九上·青岛期末) 石墨烯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由碳元素组成,化学性质和石墨相似,还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可作传热材料 B .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 . 是一种化合物 D . 可作电池的电极
  • 13.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下列有关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从类别上分析: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属于化合物 B . 从组成上分析: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C . 从定量上分析:维生素C中碳元素质量分数(C%)==6.8% D . 溶液配制:配制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3%的维生素C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997g
  • 14. (2023九上·青岛期末) 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氮和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3N3 B . 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D . 镓原子的核外有四个电子层
  • 15.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 . 与二氧化碳反应                                          B . 与氧化铁反应 C . 与氯化铜溶液反应                                      D . 与盐酸反应
  • 16.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表示的物质属于氧化物 B . 反应I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C . 反应II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 . 该成果对氢能源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17. (2023九上·青岛期末)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 . 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C . 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化学反应中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 18. (2023九上·青岛期末) 甲醛(CH2O)是新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打开人造板所制作的橱窗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硅藻泥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吸附甲醛,净化空气。纳米级TiO2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在光照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由上述材料归纳出甲醛的化学性质: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净化的原理相似 C . 纳米级TiO2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促使甲醛辞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D . 吸附、转化、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的方法,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 19. (2024九上·莆田期末)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B . 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 C . 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 . 对比①②③④,④的反应速率最慢
  • 20. (2023九上·青岛期末) 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5种物质,A、C、D、E分别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光合作用的原料,E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的化学式为CaCO3 B . 固态B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A→D可通过实现 D . D→E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二、多选题
  • 21.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下列从学科观点对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 .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氧原子总数增加 D .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途径有①和⑥
  • 22. (2023九上·青岛期末)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操作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分别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硫酸钠

    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

    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取少量样品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
  • 23. (2023九上·青岛期末) 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填写下列空格:
    1. (1) 现有水、氧化钙、氧气三种物质,其中:(填写化学式)

      ①可供给生物呼吸的是

      ②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③可用作干燥剂的是

    2. (2) 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①图中所示矿物包含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②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量。请写出一条你自己生活中符合这一主题的具体做法

      ③为了降低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中科院研制出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不会产生一般塑料可能造成的“白色污染”。这种塑料属于(选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其次要

    3. (3) 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是,可采用(填一种方法即可)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的完全燃烧,达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四、综合题
  • 24. (2023九上·青岛期末)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 (1) 用图A所示装置电解水实验,该反应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 (2) 用图B所示装置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装有少量水的作用是
    3. (3) 用图C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4. (4) 图D所示实验中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向甲、乙两瓶中分别倒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两瓶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选填“甲”或“乙”)。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探究过程中设计装置甲的作用是
  • 25. (2023九上·青岛期末)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探究气体性质时需要的部分装置,请回答问题。

    1. (1) 主题I制取气体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再添加药品。

    2. (2) 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图E所示方法收集氧气,主要是因为氧气
    3. (3)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装置序号),选择发生装置时考虑的因素为
    4. (4) 利用图F所示方法,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分析该实验现象得出有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结论:二氧化碳
    5. (5) 主题Ⅱ废液成分探究

      同学们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提出问题】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假设】甲同学猜想:含有CaCl2和HCl

      乙同学猜想:只有CaCl2

      【查阅资料】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倒入烧杯中、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甲同学猜想成立

      方案二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6. (6) 【实验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反思:认为方案二不足以证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中含有HCl,理由是
    7. (7)  主题Ⅲ废液处理

      为避免废液污染环境,同学们合理处理了废液。实验的主要过程是: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写物质的化学式),充分反应后,经、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钙固体。

  • 26. (2023九上·青岛期末) 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③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且不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

    1. (1) 【提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

    2. (2)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

    3. (3) 【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可能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

      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

      固体中含有碳酸钠

      【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

    4. (4)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BaCl2溶液(选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理由是:
  • 27.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参与探究并填空: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和氯化铜的溶液都有毒,铜离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细胞。

    ②硫酸钠溶液呈中性,无毒。

    1. (1)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稀盐酸于小试管中,滴入数滴碳酸钠溶液试液,振荡

      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生成物中有或有或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液体呈现红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

      实验三

      取少量氯化铜溶液于小试管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试液,振荡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废液处理】实验结束时,老师指出,废液一定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实现绿色排放(不考虑酚酞试液)。同学们把三个实验的试管内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得到蓝色澄清液体。根据上述现象,同学们向废液中逐滴滴加溶液,直至观察到,说明废液达到了绿色排放的要求。
五、计算题
  • 28. (2023九上·青岛期末) 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5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分析与计算。

    1. (1) 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溶液呈中性,pH=7。
    2. (2) 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