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X | Y | Z | Z中现象或结论 | 装置 |
A | 浓氨水 | 氧化钙 | 溶液 | 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 |
B | 70%硫酸 | 溶液 | 产生浑浊 | ||
C | 饱和食盐水 | 电石 | 酸性溶液 | 褪色,说明生成乙炔 | |
D | 浓盐酸 | 石蕊 | 溶液先变为红色,后褪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和结论 |
A | 检验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 将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红,说明已氧化变质 |
B | 鉴定某涂改液中是否存在含氯化合物 | 取涂改液与KOH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取上层清液,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涂改液中存在含氯化合物 |
C | 检验苯中的苯酚 | 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浓溴水 | 若未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苯中不存在苯酚 |
D | 探究B、C、S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 分别向饱和溶液和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粉末 | 前者无气泡冒出,后者有气泡冒出,说明非金属性:S>C>B |
“碱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冰水的作用是。
a.干燥;b.洗涤;c.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d.称取蒸干后的固体mg溶于水; e.过滤;f.称得固体为ng。
若(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即可证明晶体已完全脱水。
已知:Ce(Ⅲ)更容易在盐酸中浸出;稳定性:小于 , 易被氧化,有较强的萃取性能;易被氧化为 , 难溶于稀酸。
a.pH=8.5 相比0.5 温度20℃ b.pH=9.6 相比1.0 温度30℃
c.pH=10.03 相比1.0 温度20℃ d.pH=11.63 相比0.5 温度40℃
装置Ⅰ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剂X为(填试剂名称)。
溴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将装置Ⅲ中所得混合液趁热过滤,将滤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粗产品。
步㵵1:取mg粗产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再用标准溶液滳定,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已知、 , 杂质不反应)
步骤2:另取25.00mL蒸馏水做空白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空白实验的目的是减小滴定过程中空气及溶解氧氧化KI带来的影响)
产品纯度为(用含m,c, , 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
I. Ar-Br+ (Ar为芳基,Z=COX、COOR,X=Cl、Br)
II. Ar-H (Ar为芳基,X=Cl、Br)
III. (X=Cl、Br)
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常温能与溶液反应;
③分子中含有9个相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9∶2∶2∶1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