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3-02-13 浏览次数:5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 B . 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 C . 是国王权力的象征 D .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 2. (2022九上·偃师月考) 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新城。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人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人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    )
    A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掠夺性战争 B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 .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D .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正义性的战争
  • 3. (2022九上·偃师月考)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 . “自由是天赐的” B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C .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 4. (2022九上·偃师月考) 对中古时代的欧洲所呈现的特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城市的繁荣贯穿始终 B . 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C . 罗马教廷的权力至高无上 D . 西欧封建贵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 5. (2022九上·偃师月考) 下列有关世界古代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为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B . 法兰克王国是由苏美尔人建立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 C . 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为英吉利、法兰西和德意志 D .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 6. (2022九上·偃师月考) “中世纪的骑士,很少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因为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满足家人需要的一切生活物品。”据此可知,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基本自给自足 B . 严格禁止竞争 C . 商品经济发达 D . 自耕农为主体
  • 7.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 . 幕府统治 B . 大化改新 C . 倒幕运动 D . 明治维新
  • 8.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托尔斯泰说:“穆罕默德圣人,他引导全阿拉伯人走正道,既为阿拉伯人民避免了流血与牺牲,又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文明进步的大道。”下列事件中与穆罕默德有关的是(    )

    ①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

    ③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④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9. (2022九上·偃师月考)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种植园经济和工商业经济的存在 C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 10.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和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A . 文艺复兴时期 B . 新航路的开辟时期 C .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 . 工业革命时期
  • 11.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 . 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 . 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 . 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 12. (2022九上·偃师月考) 与欧洲人的扩张相伴随的.却是美洲两大文明中心的悲歌。到1570年,战争屠杀和欧洲传来的流行病.使墨西哥地区的人口从2500万下降到265万,秘鲁的人口由900万下降到130万。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从那以后急剧减少了90%。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开辟( )
    A . 给美洲带来了西方文明 B . 使欧洲各国力量发生变化 C . 给美洲带来非常严重的灾难 D . 带动了跨区域和跨文化的交流
  • 13.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欧洲人开始对美洲等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宗教和文化的渗透、大量殖民,使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这一切始于(    )
    A . 文艺复兴运动 B . “三角贸易”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日不落帝国”的形成
  • 14. (2023九上·南海月考) 如下表为1650-1750年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 )的变化(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这一时段三大洲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1650年

    18.3%

    18.3%

    2.4%

    1750年

    19.2%

    13.1%

    1.6%

    A . 资本原始积累,早期殖民扩张 B . 高产农作物品种的传播 C . 工业革命向全球的扩展 D . 非洲美洲经济极度落后
  • 15. (2022九上·偃师月考) 大事年表揭示了14—17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    )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92年

    哥伦布到达美洲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A . 欧洲的社会转型 B . 欧洲的思想解放 C . 欧洲的革命运动 D .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 16. (2023·德庆模拟)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 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B . 拿破仑对外战争 C . 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D . 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 17.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有人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则用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的贡献在于(    )
    A . 为技术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B . 为经济体制构建新发展模式 C . 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 D . 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 18.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由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说明当时巴黎公社(    )
    A . 未与广大人民群众结盟 B . 未具备革命成功的条件 C . 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 D . 受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
  • 19. (2022·深圳模拟)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可见马克思主义( )
    A . 强调哲学思维 B . 突出辩证关系 C . 注重历史实践 D . 视野遍及世界
  • 20.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根本原因在于(    )
    A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B . 是经典著作,人类的精神财富 C . 全部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 D . 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 21.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 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1. (1)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
    2. (2) 材料二的改革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改革效仿的是我国什么朝代的制度?
  • 22.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初年,国内太平,文风四起,儒生喜欢聚众讲学。嵩阳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中国最早传播儒家理学、祭祀儒家圣贤和举行考试的书院,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11世纪,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复杂,城市市民对知识的需求显著增加,大学应运而生。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中世纪的大学以“拥有比较大的自主权和普遍实行了开放办学”为特色,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

    1. (1) 请以表格的形式对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从背景、教学特点、社会影响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2. (2) 据以上材料,概括北宋书院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有何共同作用?
  • 23.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下,处在睡眠和半醒状态,这些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史学家布哈特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一层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导致这层纱幕烟消云散的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指的是哪一位人物?请再列出另外一位该时代的巨人。
    3. (3) 写出材料三“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中A、D两条航线的开辟者。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4. (4) 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24. (2022九上·偃师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木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莎士比亚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引领世界潮流创造出的新制度是什么?这种制度在英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指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改进的原因。持续的技术创新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英国的崛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
  • 25. (2022九上·偃师月考) 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认真读图,结合所学识,请你解读这三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写一篇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12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