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阳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建立物理模型时,需要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跳水运动员全红婵的翻转动作时,可将其看做质点 B . “香蕉球”是足球在空中旋转、整体运动径迹为类似香蕉型弧线的一种运动,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C . 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成质点 D . 列车在平直轨道上行驶时,研究它的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运动,可以将列车整体视为一个质点
  • 2. 如图所示,底端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的杆,其顶端被一根细线用手拉住,杆处于静止状态,细线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杆对细线的弹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B . 细线对杆的弹力方向垂直杆向左 C . 杆受到地面的弹力是由杆的形变产生的 D . 地面受到杆的弹力沿杆向左下方
  • 3. 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为第Ⅰ段,第为第Ⅱ段,第为第Ⅲ段,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B . 第Ⅰ段与第Ⅲ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C . 与第的速度方向相反 D . 的加速度大于第的加速度
  • 4. 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向前运动,他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下列关于小明在此4秒内的运动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 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 一定做加速度变化的变速直线运动
  • 5. (2022高一上·鞍山月考) 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条图线。下列对甲、乙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0~时间内甲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 . 0~时间内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 . 0~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始终小于乙的加速度 D . 时刻两车相遇
  • 6. 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72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 B . 2.5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20m/s C . 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速度变化快 D . 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
  • 7. 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 初速度为6m/s B . 3s末的速度为24m/s C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2m/s D .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3m/s
二、多选题
  • 9. 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抽象思维、数学推导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B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假设法 C . 根据速度定义式 , 当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 D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把各小段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理想模型法
  • 10. (2021高一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为在研究汽车速度变化时所画出的示意图,若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 , 经过一小段时间 之后速度变为v2 , 在图中以原来的速度v1的箭头端为起点,以后来的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作出一个新的箭头,用它表示速度的变化量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汽车正在做加速运动,图乙中的汽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B . 用速度的变化量 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 的比值可以表示速度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 C . 速度较小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小,速度较大的汽车,其加速度也较大 D . 汽车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汽车减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 11.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
    A .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B . 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 . 落地速度之比是 D . 下落时间之比是
  • 12. 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甲图可求出甲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B . 由乙图可求出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C . 由丙图可求出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D . 由丁图可求出丁物体在前2s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3m/s
  • 13.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司机闯红灯要扣6分,并处罚金200元。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时间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红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像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m,则(  )

    A . 小轿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 小轿车的刹车距离为7.5m C . 绿灯开始闪烁到红灯刚亮的时间t0为3s D . 绿灯开始闪烁到红灯刚亮的时间t0为2.5s
三、实验题
  • 14. 某同学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1) 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 (2) 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这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vB

      vC

      vD

      vE

      vF

      数值(m/s)

      0.400

      0.479

      0.640

      0.721

    3. (3) 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4. (4) 根据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m/s2
四、解答题
  • 15. 如图所示,弹丸和足球的初速度均为12m/s,方向水平向右。设它们与木板作用的时间都是0.1s,求:

    1. (1) 子弹击穿木板后速度大小变为6m/s,方向不变,求弹丸击穿木板时的加速度;
    2. (2) 足球与木板作用后反向弹回的速度大小为6m/s,求足球与木板碰撞反弹时的加速度。
  • 16.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4m/s2。试求该质点:
    1. (1) 第5s末的速度大小;
    2. (2) 前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3. (3) 第5s内的位移大小。
  • 17. 某同学观看跳水比赛时,联想到一个问题:水池的水至少要多深,才能保证运动员的安全?他做了一个假设:比赛时,运动员在距水面10m的跳台向上跳起,到达最高点时重心离起跳处约1.25m,然后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在水中近似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22.5m/s2 , g取10m/s2 . 试计算:
    1. (1) 该运动员起跳时的速度大小;
    2. (2) 该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
    3. (3) 为了避免运动员与池底碰撞,水池的最小深度。
  • 18. 据统计,开车时看手机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倍,开车时打电话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安全驾驶的倍。一辆小轿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行驶时,司机低头看手机 , 相当于盲开 , 该车遇见紧急情况,紧急刹车的距离(从开始刹车到停下来汽车所行驶的距离)至少是 ,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
    1. (1) 汽车行驶的速度和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
    2. (2) 若该车以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前方处道路塌方,该司机因用手机微信抢红包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 刹车的加速度与(1)问中大小相等。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是否会发生交通事故。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