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绥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3-02-15 浏览次数:3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 1.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清( chéng )   粗(guǎng) 酝(niàng)    镜(léng) B . 澹(dàn ) 应(hé)         雪(báo)       落(zháo) C . 出(zuān)         卖(nòng)    衣(suō)              亮(liáo) D . (shū)           托(hōng)    沥(xī)           干(sè)
  • 2.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朗润     睫毛     铃当     辛甚至哉 B . 莅临     草垛     衰衣     花枝招展 C . 喉咙     慈善     吝啬     抖擞精神 D . 襄嵌     屋檐     雪骤     绿因因
  • 3.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校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获益匪浅 . 。 B . 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 , 玩起了打雪仗。 C .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 。 D . 王明旭对自己已取得的那些成绩总是津津有味 . 。
  • 4.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近期,我校开展了“八不”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B . 屋里陈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C . 他取得成绩的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 . 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做出表率。
  • 5.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 .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立夏之后是小满。 B . 《观沧海》属于古体诗,《次北固山下》则是格律诗。 C .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 D . 《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 6. (2022七上·绥阳月考) 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假如有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学做错了某件事情,又不肯向别人道歉,你劝他:      

    A . 这件事咱们也有不对的地方,最好还是向人家说清楚 。 B . 这件事你错了,你必须向别人赔礼道歉。 C . 你考虑后果了吗?这件事你也有责任。 D . 你还不赶快去赔礼道歉!你也有不对的地方。
  • 7. (2022七上·绥阳月考) 按要求默写句子。

    ①树木丛生, 。秋风萧瑟, 。

    ②《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 。

    ③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于景,含有飘零之感 、离别之恨的句子: , 。

    ④《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二、 现代文阅读(36 分)
  • 8. (2022七上·绥阳月考) 记叙文阅读

    守护母亲的梦

    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不过,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母亲总是喜欢将就,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唉,母亲一定又下田干活去了,尽管他和姐姐说过多次,不让她再下田,母亲却总舍不得丢下那片土地,她笑着说,自己家种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多放心呀。其实,母亲才能吃多少,还不是每次都大兜小兜地往他们的车里塞。

    ⑥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客厅,轻轻点燃一支烟,静静地享受与母亲相伴的时刻。此刻,他觉得自己和母亲离得是那么近,甚至能听到母亲沉稳的呼吸和心跳,这应该是自从他成家以来,和母亲单独相处的最长的时间。记得小时候,母亲常常无意地提起他睡觉时的各种小动作,那时他还纳闷儿,母亲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呢?其实他早该想到,在自己熟睡的时候,母亲也许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过他无数次。

    ⑦抽完烟,他站起身,掀起门帘,看到母亲仍在安睡,忽地,母亲的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做一个甜蜜的梦。他笑了笑,轻轻退了出来。坐在车上,他仿佛觉得母亲那半个小时的安稳梦境,嫁接到了他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了平日的劳心费神、疲惫烦累,一切都变得那么恬然安静,一如母亲一直以来的心境。在浑身轻松的同时,他又觉得很幸福、很满足,这半个小时的时光让他无比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也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最博大最深沉的母爱。

    ⑧赶到单位时,他接到了母亲打来的电话。电话中,母亲高兴地说道:“我中午睡觉的时候梦到你了,好像感觉你就在妈身边呢。”“妈,我想您了,这个周末回去看您。”他带着微笑说完,却不自觉地湿了眼眶。

    1. (1) 阅读选文,理清文章脉络。

      ②梦见母亲,突然担心

      ③母亲安睡,静静陪伴

    2. (2) 从描写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句。
    3. (3) 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母亲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
    4. (4)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①段交代了他久未归家探望母亲的原因,也道出了大多数中年人忙于个人生活 、疏于陪伴父母的现状。 B . 选文第③段写他想起可以吃到母亲做的手擀面不觉加快脚步,表明回家吃面是他此行的 主要原因。 C . 选文第⑦段加点词“嫁接”表现他陪伴母亲时感受到的恬然安静影响了他的心态,让他暂时淡忘了生活的烦恼。 D . 选文标题既写出他守护睡梦中的母亲的情景,也写出他想多陪伴母亲的愿望,含蓄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 9. (2022七上·绥阳月考) 散文阅读

    沉默的竹笛

    ①16 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我躺在集体宿舍临窗的床铺上。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我陷入少年无端的愁闷思绪里,分外孤单寂寞。这时,一缕悠扬的笛声由远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声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过神话中迷人的花园,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黄莺的梦想,决心要给我的心灵来一次彻底的洗礼。

    ②我陶醉在悦耳的笛声里,忧伤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做一个快乐的吹笛手。

    ③好长一段日子,我为能拥有一支笛子而心神恍惚。终于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经过小镇回家,猛然看见一个老头蹲在地上,他的面前摆着一大把我盼望已久的竹笛,它们在阳光下折射出炫目而高贵的光芒。

    ④我走近老头,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老头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孩子,随便挑一支吧,它能保证让你快乐。”说着,老头拿起一支准备好了的竹笛,靠近嘴唇,立即有清越的笛声从奇妙的笛孔溢出,像是一条音乐的蛇明快地蜿蜒在小镇的上空,吸引了无数侧耳倾听的人们。魔术般的竹笛牵动了我的心旌,我毫不犹豫地对老头说:“我就要你吹的这支。”

    ⑤第一次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丽的一个下午。我清楚地记得我吹着竹笛走在乡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颗水灵灵的红草莓点缀在暮霭笼罩的山尖,横过头顶的归鸟翅膀上涂着夕阳粉红的胭脂,嫩绿的小草在晚风中飘动,像是生命活泼而盛大的舞蹈。

    ⑥这时我觉得自己成了一个江湖侠客,心里激荡着英雄纵横天下的豪情。

    ⑦从拥有竹笛的那个下午开始,我就决心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优秀的吹笛手。为了学会吹笛子,我付出了许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着竹笛,跑到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对着葱郁的群山大声吹着,让笨拙的笛声唤醒崭新的一天。深夜,同学们沉浸在梦乡里,只有我坐在空旷的操场上,如痴如醉地吹着竹笛。笛声一点也不悠扬动听,但我练习得特别认真。

    ⑧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乐的神奇魔术棒,在我的手里却成了一根没有灵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会是这样的艰难。

    ⑨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表演一个节目。几个调皮的同学就恶作剧地起哄,要我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强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掷。面对全班同学,我终于固执地拿起了竹笛,涨红了脸,坚持着把最后一个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无人的山坡上,我抚摸着被泪水浸润的竹笛,伤心欲绝。从那以后,我发誓再也不吹笛子了。

    ⑩后来,那支曾带给我幸福和耻辱的竹笛一直静静地悬挂在我的窗前。岁月悄然而过,多少年后,当我在窗边凝眸竹笛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时代的往事。有些梦想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但播种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只是因为生命里那些动人的细节丰富了生命的内涵。

    ⑪沉默的竹笛啊,我无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优美的歌谣,就这样静静地看着你便足够了,你的沉默其实高奏着我对少年烂漫心事的回忆。

    (选自《作文素材》2019年第11期,有删改)

    1. (1) 下列选项中,对本文艺术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虽是一篇散文,但却双线并行——以“竹笛”为明线,以作者对“竹笛”的情感态度变化为暗线。 B . “竹笛”这一物象既承载了作者的情感,也象征了儿时的作者,意蕴丰富。 C . 文章第⑤段的景物描写,借助对落日、归鸟、小草的描写,用了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内心的喜悦与兴奋。 D . 最后一段表达了我虽不想吹奏竹笛,但内心仍满足的感受,不但与文章标题相照应,还艺术性地收束了全文,自然隽永。
    2. (2) 本文题为“沉默的竹笛”。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沉默”一词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3. (3) 让我魂牵梦萦的“竹笛”最终沉默了,有人说太过可惜。请你结合文中作者的经历以及本文的主题,对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 10. (2022七上·绥阳月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0年,全球成衣产量为500亿件,2018年,产量猛增至1400亿件,数量增加近2倍。成衣产量猛增是因为服装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各大成衣品牌乘着全球化东风,开始在越南、 孟加拉等生产成本低康的国家设厂。如今,制衣厂甚至转移到了埃塞俄比亚。该国纺织工人的工资全球最低,月薪折合人民币仅181元左右,环保相关的法规条例以及工作环境要求都较为宽松。企业家便通过海外设厂的方式,生产海量服饰,再以低价倾销。诚然,衣服的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有谁在乎呢?商家并不考虑衣服是否耐穿,他们的目的是刺激顾客多消费。

    由于衣服售价低廉,人们的花销没有比20年前多出很多,所以对衣物的热情只增不减。人们对穿着的热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打击”地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今的服装产业已然是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第三大耗水产业。服装产业每年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这个数据看似不多,然而从原材料加工成纺织纤维,再织成布的过程中,许多原材料的生长、生产和制作也会造成污染。

    例如:棉花等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促进其生长的杀虫剂和化肥会污染水域,导致有害水藻大量繁殖;皮毛产自动物,而动物的集中饲养要耗费大量资源,反刍动物还会排放温室气体甲烷;聚酯纤维、塑料等合成材料大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而聚酯纤维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制衣原材料,69%的衣物由其制成,生产和织造合成纤维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棉花的三倍;许动婚的工料,化花花的不过,把水材变成丝线的化学过程仍会有污染。

    【材料二】如今,我们的生活在快时尚或者说是“即穿即扔”时代:人们即使不会穿,仍不假思索地买买买。结果是,我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扔掉一半以上的衣物,有些衣物可能只穿了三四次!一面是大量生产,一面是迅速淘汰,那些被淘汰的衣物大多得不到妥善处理。这种现象在全球普遍存在。据法国 La fibre du tir 网站一项调研表明:法国每年要售出多达 62.4 万吨的衣物,其中 38%会回流到回收点,最终只有 10%能真正回收利用,其中不到 1%会被重新制成其他衣物。那么,回收点中其余旧衣物的命运如何呢?它们大多数沦为碎步、楼房绝缘材料或者汽车工业用的毛毡(都是附加值不高的材料)。而那些未被回收的衣服去哪里了呢?可能丢进了垃圾桶,可能压了箱底。小部分“幸运儿”会在法国的旧衣店里再次售卖,但更多的是卖到了非洲、印度等地,而旧衣物的大量倾销,有时又会导致当地纺织市场失衡。

    【材料三】环保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废物再利用。其实废物也能重获新生,摇粒绒就是用塑料瓶制成的。如果你觉得摇粒绒不够时髦,就看看法国品牌“1083”去年 10 月推出的“无限牛仔裤”吧。该系列所用的全部材料,包括布料、拉链、纽扣,都源自海洋垃圾和塑料废品。此外,产品还经过抗菌处理,可减少洗涤频率,变得更加耐穿。“无限牛仔裤”一经问世,就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在它的影响下,目前人们在寻找新型制衣原料方面仍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1. (1) 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服装产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2%,可见它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严重。 B . “无限牛仔裤”将海洋垃圾、塑料废品用作制衣原料,这可能会推动制衣原料的变革,也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C . 人们对服装的过度消费给旧衣物回收利用造成极大负担,将旧衣物销售到非洲、印度等地,会影响当地的纺织市场。 D . 服装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某些人为因素是可控的。
    2. (2) 概括材料一的说明内容。
    3. (3)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两条有关选购衣物的建议。
三、古代诗文阅读(18 分)
  • 11. (2022七上·绥阳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止,罢。②已而:过后。③曷:何,怎么,为什么。④依:投靠。⑤策:书⑥恬:安然。

    1. (1) x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A太丘舍      B元方入门不     

      C琅琅达      D 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3. (3)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 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 的品质。
  • 12. (2022七上·绥阳月考) 古诗阅读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 (1) 以下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思”在这里的意思是“思绪”。 B .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 .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令人亲切,表现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D .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别故土的游子”,“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2. (2) 请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
四、综合性学习(10 分)
  • 13. (2022七上·绥阳月考) 学了《古代诗歌四首》后,班上准备举行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如果要举行赛诗会,请你为赛诗会拟定一种形式,写在下面。
    2. (2) 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上联:;下联: 。

      上联:;下联:

    3. (3) 如图是《天净沙·秋思》的插图,这幅插图是否很好地体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请你给插图作者提一条建议。

五、 作文(60 分)
  • 14. (2022七上·绥阳月考) 根据下面材料和要求作文

    一缕阳光、一抹微笑、一句祝福、一杯热茶,总是让我们暖在心头。一次跌倒时的搀扶,一次失意时的鼓励,一次语重心长的告诫,甚至,一次不留情面的批评,事后回想起来,也可以叩击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记忆。

    在成长的岁月里,你一定有过这样心动的时刻,拿起手中的笔吧,以“那一种温暖”为题,写下你的甜蜜和温馨,留下你一时的震颤、永远的感恩。

    要求:1抒写真情实感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 600 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