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 1.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一

    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才得以留存至今。如刘眘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诗24首。有些家族性、地域性的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是批评史价值。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唐贤三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选《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主张“声律风骨”兼备,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评高适“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均被后世奉为圭臬。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主要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

    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还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如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毕竟是40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明显偏少。2013年出版的《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选本,该书集选、注、评、鉴为一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了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更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文选》《宋文选》及著名诗人个人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B . 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辑佚的材料更丰富,其中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义。 C . 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D . 《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稍有不足。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从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两方面阐述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B . 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 C . 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文化价值时,从不同角度展开,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D . 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宋诗文选本极大地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 B . 唐宋诗文选本的序、跋文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文坛。 C . 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D . 我们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还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 2.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媒介素养教育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起初是英国学者F.R.利维斯、丹尼斯·桑普森以及一些丹麦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后来逐渐在全球多国成为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中国大陆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起步于1997 年学者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的发表,在至今二十余年的时间里,该领域呈现探究视角多元化、实证调查深入化等特征,媒介素养教育从一个陌生的“舶来品”发展为拥有初步本土化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的专门领域。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术研究与理论建构时,应当在审视媒介环境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对自身进行多维度的剖析和全方位的反思,这对于学科生命力的保持以及教育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吴赞、潘一棵《困境与出路:媒介素养教育的多维理论反思》)

    材料二:

    所谓媒介素养,即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但是,即便新浪微博开办辟谣账号、腾讯新闻上线较真平台,媒体行业的自我过滤仍旧未能阻止谣言大行其道。显然,加快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开展公众媒介素养教育正当其时。这并非权宜之计,而是正视和解决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公众教育的长久之计。

    相较于起步早、投入多的西方国家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不成体系,也未能完全进入教学课程体系。随着网络发展深度重塑社会形态,信息驱动的社会发展的力度和广度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被信息所包裹。所以,要尽快补足、补齐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现实短板和历史欠账。

    (摘编自马星宇《谣言乱传,公众媒介素养亟待跟上》)

    材料三:

    疫情发生时,可能会出现媒体中谣言满天飞的情况,面对危机传播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公众会有很多种途径进行分析和评价。这些来自不同类型媒介的信息,例如来自政府的权威发布、来自自媒体的传播等,都能够影响到受众对事件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传播中,每一天的谣言与辟谣似乎成为了媒介的重要议题,公众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来甄别这些新闻和信息的真假。与疫情相关的谣言传播中,权威媒体的报道是否能够在本次疫情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并被公众信任,也值得我们关注。另一个不应该忽视的现象是,突发危机事件中,大众媒体扮演着政府与民间信息流通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承担着厘清真相和议程设置的职能。社交媒体的传播速度和路径相比传统媒体要快很多,于是身处社会舆论漩涡中的每一个体都成为了自媒体中传播与再传播的节点。传统的媒介信息传播路径被极大改变,通过不同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信息的范围和效果被再度升级,并最终形成一种舆论合力。

    在危机传播中,我们要注意,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和科学素养并非在同一个层面上,他们可能缺乏理性判断和甄别是非的能力,可能在面对科学信息时无法理解或者歪曲性理解。大量未核实信息的自媒体传播,以及带有夸大和虚假信息的人际传播等填补了权威媒体信息发布的空间,并引发舆论的进一步发酵。

    (摘编自王茜《疫情传播中的公众媒介素养与危机沟通原则》)

    材料四:

    当前,媒介全面介入大众的生活,生活的每一方面都离不开媒介,人们不分时间、地点和场景接触媒介,媒介甚至已成为人“唯一”的伴侣。人们无法有效区隔媒介接触的时间、空间和场景,人们似乎对虚拟世界更为享受,时刻想逃往虚拟世界、进入虚拟状态,而置现实世界的事实、目标、关系和危险于不顾。因此,有效区隔现实与虚拟、阻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感是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全媒体时代形成的是一种传播主体多元的世界,媒介运作形式多种多样,对民众的控制样式不断更新。媒介给人们提供的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通过既有的知识和能力并不能把握,因此人们迫切需要相关信息,知晓控制性力量,以便形成批判性,最终形成媒介素养。这需要人们动态地了解各种媒介生产的流程、体系、结构、关系和行为,根据已有信息知晓控制力量,进而形成批判力。

    媒介平台的出现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迭代和公共服务,而是一种巨大的商业行为,商业逻辑在于促进消费、激起消费欲望,塑造消费社会。因此在技术的推动下,商业媒介平台利用各种场景刺激人们的消费主义情绪,最终大众形成基于消费而生的“焦虑”,这种情绪促使人们不断地失去自我、丧失反叛力,让每个人成为行尸走肉。

    (摘编自胡沈明《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理念重构探讨》)

    1. (1) 下列关于媒介素养的信息,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媒介素养”由英国学者F.R.利维斯、丹尼斯·桑普森提出,后来逐渐在全球多国成为一门新兴的教学科目。 B . 媒介素养是指网络时代谣言盛行时,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研判、决策和传播中所必备的意识与处理技能。 C . 相较于西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还不成体系,也没有被纳入教学课程体系,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短板。 D . 在疫情发生时,公众的媒介素养高低的一个重要表示是,他们对于各种来自不同类型媒介的信息的甄别能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经过二十余年时间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呈现出探究视角多元化、实证调查深入化等特征,正在从一个外来引入的概念逐渐深化到本土化理论建构。 B . 随着媒介在生活中的普及,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感也日益增强,能否有效区隔现实与虚拟、阻断媒介在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感成为公众媒介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C .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传播中纷繁复杂的信息,公众有很多种途径进行分析和评价,却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来甄别信息,因此,谣言与辟谣成为了媒介的重要议题。 D . 进入全媒体时代后,人们迎来的是更加不确定的世界,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了解各种媒介生产的流程、体系、结构、关系和行为,根据已有信息知晓控制力量,形成批判力。
    3. (3)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从普通民众自身角度简要概括提升媒介素养的方法。
  • 3.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话友

    聂鑫森

    1972年深秋的一个凌晨,白霜染地,西风砭骨。

    五十岁出头的时子春,从望天湖五七干校偷跑出来,他要赶往百里外的湘潭市一家中医院,去探看弥留之际的话友季尊秋。

    何为话友?只因他们都是湘潭市“胜利话剧团”的演员,共事多年,关系极为亲密;

    工作之余,又喜欢互相召邀,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天。演的是话剧,说的是心里话,不是“话友”是什么?

    时子春先是紧走疾行,然后碰见一辆老乡开的拖拉机,搭了几里路的顺风车,再赶到一个乡镇的长途汽车站,等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一辆浑身吱啦啦响的客运汽车,慢吞吞开往湘潭城,他没头没脑地在心里直骂。

    昨天上午,时子春忽然收到季夫人寄来的一封信,说尊秋已是胃癌晚期,唯一的愿望,是和多年的老搭档时子春见个面。季夫人还说,恐怕时子春请假难,即便来了,病房外有看守人员也难得进去。她之所以写这封信,是怕伤丈夫的心。时子春含着泪,去向军代表请假,理由是家里病了人,没想到军代表大手一挥,说:“不行!”

    时子春扭头就走,心想:你说不行我说行,老子自个儿去!

    季尊秋怎么没到干校来呢?他出身地主家庭,而且他扮演过许多帝王将相,却不肯出演一个工、农、兵的角色,口头禅是:我只演让我怦然心动的戏。“文革”拉开序幕后,骨格清奇的季尊秋,对任何莫须有的罪名一概缓缓出语予以驳回。愤怒的“革命群众” 不但狂呼“打倒季尊秋”的口号,还常施以拳脚把他打倒在地……当时敢和季尊秋同排而站的只有时子春。

    台上没戏可演,他们便常悄悄相聚,说说心里想说的话。

    “子春兄,我们搭档演过多少戏呀。《戊戌变法》,你演谭嗣同,我演康有为;《甲午惊涛》,你演邓世昌,我演李鸿章。”

    “尊秋兄,《甲午惊涛》还参加过全国话剧汇演,得了一等奖。”

    “我不演工、农、兵的角色,是我自知性格、气质、形体不适合演,演显官大员、儒生学人则本色当行,这怎么是看不起劳动人民?”

    “记得吗?我曾自制一把大折扇,用隶书写四个大字‘丰华真率’,然后送给了你,你的演技与之最为匹配。”

    “为答谢兄,我画了一幅大写意的邓世昌肖像作为回赠。你称赞说:‘传神取貌,活活如生。’让我得意了好多天。”

    “是呀,尊秋兄,还记得那场戏吗?邓世昌要去谒见李鸿章,门官拦阻,于是,我

    大声叫嚷。你在内厅响亮地喝道:‘谁在二堂喧哗?’这句话声调、节奏恰到好处,激起一片掌声。”

    “以后这句话居然变成了团里的常用语,遇到有人吵嘴了,开会发生争论了,不知

    谁会学着用我的腔调,一声喝问:‘谁在二堂喧哗?’于是,马上一片宁静。眼下我真想对这个世界大喝一声:‘谁在二堂喧哗!’”

    “尊秋兄,你有胃病,要多多保重,天天下雨、打雷,就没个开天放晴的时候?”

    “是的……是的……”

    汽车到达湘潭市中医院已是上午十一时。时子春跑步去住院部大楼的肿瘤病室,他

    向值班护士打听季尊秋住在哪儿?护士说:“408室。不过,他因胃部剧痛,正在昏迷中。

    再说,这个人问题严重,有专人在门外站岗!”

    时子春没听完,就大步来到408室门前,伸手就要去推门。

    两个壮实的年轻人上前拦住时子春,大声吼道:“外人不准探看,走开!” 时子春双眼圆睁,头一昂,说:“我要探看我的话友,谁拦阻,我跟谁急!”

    “你是吃了豹子胆了,季尊秋是什么人?有问题的人。你来探看就是他的同党!”

    “我只知道他是受群众欢迎的演员,是个好人。”时子春蓦地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上

    铁硬的腱子肉。

    就在这时,病房里传出响亮的喝问:“谁在二堂喧哗?” 是从昏迷中醒过来的季尊秋的声音。

    时子春狠狠地把两个年轻人扒开,然后轻轻地推开病房的门,应声而入。他情不自

    禁地做了一个将马蹄袖左右拂扫的动作,“啪、啪”的声音响得很利落,再抢步上前,单腿打千,低头说道:“回大人,在下邓世昌,拜见中堂大人。”

    “平身!”

    时子春站起来,走到病床前,紧紧地握住季尊秋伸出的双手。

    谁也说不出话,只有泪眼相看……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描写环境,“深秋”“白霜”“砭骨”等词语着力突出了天气的冷寒,而“1972 年”这个时间的交代,则暗示出了文章的社会背景。 B . “吱啦啦响的客运汽车,慢吞吞开往湘潭城”,此处内容主要是借“慢吞吞”的车速反衬出了时子春当时焦躁的心情。 C . 文中四次出现“谁在二堂喧哗”,每一次发问都掷地有声,语带双关。它质问的不仅仅是嘈杂的人,更是那个时代,言在此而意在彼,发人深思。 D . 文章使用插叙,这一手法既使季尊秋和时子春的形象更加丰满,又对主要情节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让我们对季尊秋现在的处境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2. (2) 时子春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3) 作品为什么以时子春和季尊秋在戏中的互相应答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28分)
  • 4.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山图,字季寂,义兴义乡人也。少贫微,佣书自业。有气干,为吴郡晋陵防郡队主。宋孝武伐太初,山图豫勋,赐爵关中侯。泰始初,为殿中将军。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镇军将军张永征薛安都于彭城,山图领二千人迎运至武原,为虏骑所追,合战,多所伤杀。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众称其勇,呼为“武原将”。豫章贼张凤,聚众康乐山,断江劫抄。明帝遣山图讨之。山图至,先羸兵偃众,遣幢主庞嗣厚遗凤,要出会聚,听以兵自卫,凤信之。行至望蔡,山图设伏兵于水侧,击斩凤首,众百余人束首降。元徽三年,迁步兵校尉,加建武将军。盗发桓温冢,大获宝物。客窃取以遗山图,山图不受,簿以还官。太祖辅政,山图密启曰:“沈攸之久有异图,公宜深为之备。”太祖笑而纳之。攸之事起,世祖为西讨都督,启山图为军副。世祖留据盆城,众议以盆城城小难固,不如还都。山图曰:“今据中流,为四方势援,大众致力,川岳可为。城隍小事,不足难也。”世祖使参军刘皆、陈渊委山图以处分事。山图断取行旅船板,以造楼橹 , 立水栅,旬日皆办。世祖甚嘉之。攸之既败,世祖谓山图曰:“周公前言,可谓明于见事矣。”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山图于新林立墅舍,晨夜往还。上谓之曰:“卿罢万人都督,而轻行郊外。自今往墅,可以仗身自随,以备不虞。”及疾,上手敕参问,遣医给药。永明元年,卒,年六十四。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

    (节选自《南齐书·周山图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B .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C .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D . 四方反叛/仆射王彧举山图将领/呼与语/甚悦/使领百舸为前驱/与军主佼长生等攻破贼湖白/赭圻二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中侯,一种始自曹魏建安年间的爵位称号,侯是封建时代等级最高的爵位。 B . 城隍,“城”的本义是城邑四周的墙垣;“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在文中指城池。 C . 楼橹,古代军中用以瞭望、攻守的没有顶盖的高台,建造于地面或车船之上。 D . 手敕,即手诏,是指皇帝亲笔写的命令,不同于一般的文书,意义非凡。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山图才能超卓,临敌有勇有谋。他在武原勇猛突围,被称为“武原将”;在豫章,他用计使张凤放松警惕出山会面,最终将其击杀。 B . 周山图心有主见,善处不义之财。盗贼盗掘桓温墓冢,获得大量宝物,通过门客赠送给山图,山图没有接受,而是登记入册后上交官府。 C . 周山图见识过人,准确判断事势。他看出沈攸之有反叛图谋,提醒太祖早做防备;作世祖军副,他力排众议,陈明留守盆城的意义。 D . 周山图诚心事主,受到世祖恩宠。他往还于官署和城郊别墅之间,世祖准许他带侍卫以保护自己。去世之后,皇上赐给他朝服和敛衣。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虏围转急,山图结阵死战,然后突围出,虏披靡不能禁。

      ②世祖践阼,迁竟陵王镇北司马,以盆城之旧,出入殿省,甚见亲信。

  • 5.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阮 郎 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作者由江西提点刑狱调任京西转运判官,次年又调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辗转又调任湖南。

    1. (1) 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山头来去云”意为山头上飘来飘去的是朵朵浮云,与“山前灯火欲黄昏”构成了一种昏暗浮动的景象。 B . “鹧鸪声里数家村”一句由“鹧鸪声”“村”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为下面的抒情写意做铺垫。 C . “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是儒将的标志。这里借以表达自己也要做一名儒将的愿望。 D . 本词将写景与心理刻画紧密结合起来,笔法纯熟,自然天成,又多处用典,自然巧妙,全无凝涩之感。
    2. (2) 本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6.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 (2) 《琵琶行》中写乐曲激越、把琶琶女的情感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3. (3) 静默也是一种美。《琵琶行》中写音乐暂停的间歇之时,创造出了一种无声又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这两个句子是:
三、语言表达与运用(29分)
  • 7.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概当以慷,忧思难忘 B .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 C .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 .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8.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今漂沦憔悴..

    ②似诉平生不得志..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

    ④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整顿..衣裳起敛容

    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⑦潦倒..新停浊酒杯

    ⑧铁骑突出..刀枪鸣

    A . ①⑤⑧ B . ①②⑦ C . ③④⑥ D . ②⑥⑦
  • 9.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 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 . 绕树三匝.(遍)    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C . 早生华.发(同“花”,花白)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 D . 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摘取)
  • 10.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用“樯橹”代指战船。下列诗文没有采用借代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B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D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 11.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对所学诗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较多,且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即借典故来表达词人对救国大业的深谋远虑。其用典原则是“古为今用”,即以艺术的眼光取材,调动历史人物为自己抒怀服务。 B . 情感抒发方面,《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抒发了缅怀古代英雄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都借古讽今,表达对朝政昏庸的愤懑与不满。 C . 《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 D .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今体诗,一般指绝句和律诗,对句数、格律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讲究平仄和押韵,古体诗则较为宽泛自由。
  • 12.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乡土中国》属于哪一门学科著作?(    )
    A . 哲学 B . 社会学 C . 统计学 D . 政治学
  • 13.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根据《文字下乡》相关内容,表情达意最不充分的工具是 (    )
    A . 文字 B . 语言 C . 特殊语言 D . 行话
  • 14.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关于中国“乡村本色”的提炼,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 粘着土地 B . 世代定居 C . 聚村而居 D . 村落之间相互熟悉
  • 15.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列这副对联写的是谁?请写出名字并说说判断理由。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 16.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不超过25个字。

    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可能是个文学爱好者或者是白居易的超级崇拜者,“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因此他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不过,当时连唐宣宗都写诗赞白居易,诗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干脆把这个儿子取名叫“白老”。

  • 17.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1. (1) 老师根据班上同学基础知识水平(良莠不齐/参差不齐)的现状,采用了分层次教学。
    2. (2) 对待制假贩假行为,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重拳出击,这才是(抽薪止沸/扬汤止沸)的做法。
    3. (3) (春风化雨/础润知雨)育新苗,桃李成荫四海春。
  • 18.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下面是阳光文学社社长给校长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尊敬的刘校长:

    您好!

    我是敝校文学社社长,我们想出版一本自己的作品集,书中收录了文学社全体社员的大作,这将成为我们青春的纪念,敬请拜读,并请您为我们题写序言。您是德高望重有一些经验的教育大家,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们倍感荣幸,在此敬谢不敏!

    祝您工作顺利!

    阳光文学社×××

四、写作(60分)
  • 19. (2022高一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

    ——中国传统经典名句

    后代人抛弃了前代人的事业,如同抛弃了几条搁浅的船。

    ——佚名

    读了上面的两则材料,你有何感想或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对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