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3-01-30 浏览次数:4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中至少可以看出三波浪潮,第一波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良渚、石家河文明为代表;第二波发生在中国北方,以红山、石峁、陶寺文明为代表;第三波发生在中原,以二里头文明为代表。据此可知(   )
    A . 当时文明已有早期国家的特征 B . 中华文明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 C .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D . 三波文明浪潮间存在继承关系
  • 2. (2024高一上·嘉峪关期中)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占领陈后,“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以下不属于“暴秦”的描述是(   )

    ①焚书坑儒    ②刑法严苛    ③统一货币    ④统一文字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3.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中说道:“儒家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了理路贯通、兼备形上形下、可以实用于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完成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过渡。”这一过渡的完成应该是在(   )
    A . 先秦 B . 汉代 C . 宋明 D . 明清
  • 4.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尝考历世盐法……及汉武始立榷(专卖)法,为牢盆(国家发放的煮盐工具)之制。自是历代皆踵行之。计其利,于军国之费略于半,唐宋及元因之。有加无瘳(减损),大抵率由养兵多而资费广,故不能革也。”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中国历代政府都实行垄断食经营制度 B . 垄断食盐经营目的之一是解决财政问题 C . “故不能革”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共识 D . 该制度阻碍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5.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封是指封还并对诏敏之不当者加以段正。有人对《唐会要》的记载进行抽样统计、3卷至56卷中关于皇帝诏令遭谏议官封驳的就有16次,其中11次封驳有效。这些记载反映出唐代( )
    A . 中央决策机制不断完善 B . 专制皇权受到一定限制 C . 中枢权力体系发生变化 D . 集体议政决定国家政策
  • 6.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主要表明元朝(   )
    A . 地方享有自治权 B . 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 C . 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 D . 封建专制主义加强
  • 7.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以儒家士大夫为主体的中国文官系统,至少在理论上,认为政府不仅可以征集资源,保持国力,更必须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表明,中国的官僚系统(   )
    A . 旨在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B . 以维护民众利益为唯一使命 C . 有助于形成清廉政风 D . 对君主的苛政、暴政有一定制约作用
  • 8.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周振鹤在《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指出:“元代的省完全一反过去汉州、唐道、宋路的划分方法,无视历来最重要的几条山川边界ー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使得任何一个行省都不能成为完整的形胜之区。”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元代设行省旨在( )
    A . 打破过去的行政区划方法 B . 消除地方分裂割据 C . 促进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D . 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 9. (2024高二下·蓬溪月考)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 个工程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 10.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历史学主张史论结合,历史结论往往离不开对史实或史料的准确解读,下列各项中,史实或史料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或史料

    结论

    A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孔子看到了法治对社会治理的作用,但其法治思想是先礼后法

    B

    1517年,马丁ž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权威;在上帝与《圣经》面前,人人平等

    体现了蔑视宗教权威,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愿望

    C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其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在自由交流,促进经济的发展

    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下图是某一机构的示意图(局部),据此判断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   )

    A . 宣政院 B . 内阁 C . 鸿胪寺 D . 理藩院
  • 12.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下表是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不同年份、部分州县丁银(徭役折银)和地银(田赋银)所占比例变化情况的记载:

    常州

    吴县

    常熟

    嘉定

    崇明

    丁银

    地银

    丁银

    地银

    丁银

    地银

    丁银

    地银

    丁银

    地银

    1538

    24.22

    66.92

    29.67

    46.49

    5.32

    84.68

    13.48

    86.51

    1.65

    98.32

    1617

    26.43

    73.57

    33.08

    66.92

    10.94

    89.07

    0

    100

    0

    100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 人地矛盾的加剧 B . 外来白银的流入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3.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其中“先生”喻指(   )
    A . 输入工业商品 B . 瓦解自然经济 C . 输入工业文明 D . 开放通商口岸
  • 14.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下表为晚清城乡人口变化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

    年份

    全国人口数(万人)

    农业人口

    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

    数量(万人)

    比重(%)

    数量(万人)

    比重(%)

    1840

    40000

    38000

    95

    2000

    5

    1860

    40500

    38070

    94

    2430

    6

    1894

    41500

    38180

    92

    3320

    8

    A . 战乱不断影响人口增长 B . 自然经济解体明显加快 C . 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D . 人口增长具有地域特征
  • 15.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西方一直都在利用太平天国引发的危机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致使咸丰皇帝改变原本强硬的对外政策,加大宗教政策、外交体制等方面的让步,主动从排外走向与西方“合作”,以维护统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
    A .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向近代化过渡 B . 客观上加剧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 C . 揭示出了清政府腐朽卖国的反动嘴脸 D . 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催化剂
  • 16.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有学者指出:在评价洋务派的“官督商办”时,从“商”的方面来说,为了寻找投资的出路,只有依靠封建政权的荫庇,绕过自己无力克服的障碍,以赚取利润。该学者认为(   )
    A . 私营企业难以摆脱清政府的控制 B . 洋务运动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 C . 清政府已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 .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17.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1896~1898年,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了大量文章,他的文章“洋洋万言,雅俗共赏,读时则摄魂忘疲,读镜或怒发冲冠,或热泪湿纸”,“对于读者别有魔力”。这反映出梁启超(   )
    A . 致力于文学改良的实践 B . 意识到维新的非变不可 C . 旨在营造维新社会氛围 D . 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变法
  • 18. (2024高一下·红河月考) 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局面(   )
    A . 源于宗主国国情的差异 B . 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宗教对立 C . 促使北美宗教信仰淡化 D . 推动了南美民族国家的形成
  • 19.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如图是建成于1910年的京师自来水厂的来水亭,用于接收取水厂处理后的水,将水沉淀消毒后送入清水池。该亭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修建时运用了糯米灌浆、磨砖对缝等中国传统手法。这反映出(   )

    A . 社会变迁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 . 全国公共卫生事业迅速发展 C . 中西文明交融影响社会生活 D . 西方文化入侵渗透诸多领域
  • 20.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如表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这表明(   )

    1928年12月

    毛泽东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

    1929年4月

    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土地法》,规定“没收地主、富农、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动力平均分配

    A . 中共更加明确了土地革命的对象 B . 民主革命的性质发生了重大改变 C . 土地革命的依靠力量发生了改变 D . 依靠法律指导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 21.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孙中山在一次发言中痛斥国民党党员,“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彼等奋斗之成绩。尔等自不奋斗而妒他人之奋斗,殊属可耻。”孙中山意在(   )
    A . 利用共产党的奋斗精神改组国民党 B . 召开国民党一大促成国共合作 C . 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领导北伐战争 D . 发展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
  • 22.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它打击了西北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形成方圆数百里的红色区域。该起义的武装应称为(    )
    A . 国民革命军 B . 工农革命军 C . 新四军 D . 八路军
  • 23.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许多著名的论断。下列论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②“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③“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④“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①③
  • 24.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1932年6月下旬,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召开了由博古主持的北方各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史称“北方会议”。会议着重强调日本侵占东三省是对苏联的威胁,要求北方各省党组织保护苏联;会议号召打破关门主义,在抗日热潮中努力争夺领导权,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共领导的军队。材料及映出此时中共(   )
    A . 开始认识到革命和军队领导权的重要性 B . 对革命中心地区工作的重视 C . 在成长的同时又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D . 既具国际视野又重民族利益
  • 25.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下列项中,属于“长征精神”的有(   )

    ①坚定理想,坚信胜利   ②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③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④不畏艰难,不怕牺牲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50分
  • 26.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

    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

    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材料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 (2) 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
    4. (4) 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
  • 27. (2022高一上·庄河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孔子时代以来所谓“士、农、工、商”阶层的高下差序格局发生动摇。阳明心学诞生后,自我意识的自觉即呈不可收拾之势,作为阳明余脉之一的秦州学派,推动心学进一步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发展,而作为秦州后学的李贽更试图以个性自我的率性之真彻底颠覆所谓永恒的天理。李贽思想的核心在于反时名教纲常对人性的禁锢和戕害,其叛逆性和抗争意味甚强。他的个人主义观念同时在两个层面展开:其一为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其二为与专制主义的对峙。

    ——摘编自夏东元等《个人主义思潮》

    材料二:在中国,个人主义滥觞于西学东渐的晚清。严复“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命题,揭示个人“自由”在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核心意义。在新文化运动中,个人主义思潮蓬勃兴起。冲决纲常名教之网罗,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成为五四启蒙思潮的主旋律。陈独秀将个人主义与家族主义为东西思想的重要差异:东方的家族主义损坏个人独立自尊之人格,窒碍个人意志之自由,剥夺个人法律上平等之权力,养成依赖性而戕贼个人之生产力。“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鲁迅秉持其“改造国民性”的“立人”思想,他说“‘个人的自大’就是独异,是对庸众宣战……一切新思想,多从他们出来,政治上宗教上道德上的改革,也从他们发端。所以多有这‘个人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多福气!多幸运!”而“‘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

    ——摘编自高力克《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晚明和民初个人主义思想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弘扬个人主义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