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仁寿县满井镇兆嘉九年制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60分)
  • 1.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千古未有之变局”是指(    )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中华民国成立 C .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 . 中国近代化开启
  • 2. 电影《鸦片战争》某个场景:某外国商人手指着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地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上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的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思想上落后 B . 科学技术落后 C . 封建制度腐朽 D . 封建经济落后
  • 3. 下列历史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参加过反抗日本侵略的有(    )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李宗仁    ④彭德怀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两个强盗因何罪行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
    A . 火烧圆明园 B . 抢劫罪 C . 贩卖鸦罪 D . 侵占领土
  • 5.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在下列事件中最先付诸实践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洋务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6. 在中国近代史上,1901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在中国的领土上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外国商船和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B . 日本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C . 中国人在台湾大力创办民族企业 D . 外国士兵驻守北京东交民巷
  • 7. 如图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新文化运动
  • 8.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它们的共同是(    )
    A . 学习外国的技术 B . 学习外国的制度 C . 宣传民主 D . 挽救民族危机
  • 9.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这句话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和维新变法 B . 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 C . 义和团运动和洋务运动 D .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 10.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法国
  • 11.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了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文化启蒙运动最突出的贡献是(    )
    A . 发展了近代军事工业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维护了民族的尊 D .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12.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
    A .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 . 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D . 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口号
  • 13.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下列内容属于新三民主义内容之一的是(    )
    A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 创立民国 C . 平均地权 D . 扶助农工
  • 14.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井冈山会师 B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C . 遵义会议召开 D . 红军长征
  • 15. 下列哪一词语可以形象地概括出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的重大历史意义(    )
    A . 生死攸关 B . 星火燎原 C . 开天辟地 D . 当家作主
  • 16. 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下列哪一事件不是发生在这座城市(    )
    A . “双十协定”签定 B . 北伐战争 C . 辛亥革命 D . 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 17. 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次大屠杀发生的时间是(    )
    A . 1894年9月 B . 1931年9月 C . 1937年7月 D . 1937年12月
  • 18. 要想了解李宗仁指挥军队出击日军的英雄事迹,最应去参观的纪念馆是(    )
    A .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B . 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C . 百团大战纪念馆 D .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 19.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中国是世界强国 C .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D .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 20. “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 . 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 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 . 召开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1. 下图为1945年《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图,他们这次谈判的问题是(    )

    A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 和平民主问题 D . 北平和平解放
  • 22. 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领导干部说:“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毛泽东此时离开延安开始(    )
    A .   红军长征 B . 转战陕北 C . 挺进中原 D .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 23. 毛泽东:“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插上一刀”是指(    )
    A . 南昌起义 B . 挺进中原 C . 战略决战 D . 渡江战役
  • 24. 毛泽东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这一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5. 下列土地政策的实施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是(    )
    A . 地主减租减息 B . 耕者有其田 C . 平均地权 D .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26. 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这句话表明的内容有(    )

    ①解放战争的正义性    ②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③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④中共有苏联支持,蒋介石缺乏外援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7. 下列历史事件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红军长征    ③重庆谈判    ④西安事变

    A . ④①②③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①④②
  • 28.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
    A .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B . 放手发动工农群众 C .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29. 他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儒商的典范,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办企业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左宗棠 C . 康有为 D . 张謇
  • 30. 《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共同的主题是(    )
    A . 歌颂当家作主 B . 宣传抗日救国 C . 宣传民主共和 D . 反对黑暗统治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6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艇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踏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

    材料二:“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我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

    ——恩格斯

    材料三:“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

    材料四: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

    ——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英国发动“打开了中国大门”战争的借口是什么?战后1851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 (2) 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次战争”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他们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条约是指哪一条约?条约签订后,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与哪次侵略战争有关?战后签定的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观点?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夫人宋庆龄问,“为什么需要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时,孙中山回答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

    材料二: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三: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变,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桂林日报》(1936年12月)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和二回答,孙中山加入“新血液”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巨大的成就”分别指的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历史事件有何意义?
    4. (4) 材料四中的“陕变”指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发生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和平解决对时局有何影响?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火红。

    材料二: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戎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人民日报》社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这个特别的日子”指的什么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 (2) 材料二中的南昌起义发生在哪一年?中国共产党从井冈山走来,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 (3) 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4. (4) “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中,哪次战役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仗?14年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5) 解放战争时期,“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最后一场战役是哪次?南京解放有何标志性意义?
    6. (6)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史。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中你有何感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