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乐陵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3-02-17 浏览次数:5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案卷的方格内)
二、非选择题(26题10分,27题20分,28题20分,共计50分)
  • 26. (2022八上·乐陵期末)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图一场景发生在①(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②

    图二场景发生在③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④建立了⑤(国家)名称。

    图三场景发生在⑥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⑦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图四场景发生在⑨(战役名称)以后,⑩(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 27. (2023八上·期末) 下面是《长征组歌》中的几个片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片段一: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片段二:  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片段三:  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  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 (1)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长征的起止标志事件和过程中最重大的事件。

    2. (2) 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的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你能从上述材料中找到一个例子吗?并说说毛泽东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3. (3) 长征是一个壮举,它以红军的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归纳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吗?

    4. (4) 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被人们称为什么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学习这种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 28. (2022八上·乐陵期末) 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面示意图

    北伐战争前夕中国政治形势示意图(1926)

    材料二: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所处的政治状况。为了深入地推进革命,国共两党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斗争?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2. (2) 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形势的错误估计。材料二提及“民族凝聚力”深刻影响了这场反侵略斗争,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