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入学检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12 浏览次数:33 类型: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危机社会的蝴蝶效应

    胡泳

    这次疫情中凸显出来的一个对集体之物的渴求是全民保健。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病毒表面看来是平等的,它在传播的时候不分宿主而自我复制,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当然没有任何事情是平等的。因为社会经济地位等等也会影响病毒感染和获得健康的概率。《纽约时报》报道说,在决定新冠病毒死亡风险的指标中,一个是年龄的高低,一个是既往健康状况,而第三高的就是社会经济地位——如果处于低社会经济地位,那么死亡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其他群体。

    似乎在这个意义上,富人群体可以免于新冠的侵袭。可问题在于,富人群体的生活方式并不具备自给自足的特征——这一直是笼罩在统治者表面安全之上的不祥阴云,他人的劳动是他们实现自身富裕的条件。通过大流行,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箴言的真理性:对一个人的伤害就是对所有人的伤害。在全民医保问题上,除非所有人都得到医保,否则就谁也没有安全。

    而这也是目前资本主义生产机器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某些成员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确保自己安全的特权,将注定把所有人带向覆灭。没有全民医保、住房和生活工资,一国将集体遭受自然和经济灾害的共同威胁。即使这次危机没有做到,那么下一场总会做到。

    个人与全体的问题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实则是自由与安全的问题。就像我们此次听到的一个段子:如果你隔离,你的“人权”就没了;如果你不隔离,你“人”“全”都没了。甚至还可以翻译成英文,就是:Whatdoyouprefer,humanrightorhumanleft?也许前者可以称为“好死”哲学,后者可以称为“赖活着”哲学。而“好死”哲学与“赖活着”哲学之间的必然冲突,也可以借用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来理解:“准备用自由换取暂时安全的人们,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

    然而大家现在就面临着被迫选择自由或者是安全的问题,而不太能够两者兼得。因为政府一定会利用这场危机来扩大它的权力,在某些地方甚至达到一种危险的程度,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记录其实比比皆是。我们都知道危机消退与生活恢复正常之后,权力扩大的重大残留会持续存在。旨在解决一个非常现实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政府措施,可能导致对经济和我们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自由的巨大附带损害。

    因此,对于贝克等学者提出的“风险社会”的概念,今天或许需要修正。现在不只是“风险社会”,我们其实已经进入一个“危机社会”,其不确定性大大高于“风险社会”。

    如果幸运的话,全世界将在未来六个月内越过“病毒高峰”。但是在最佳情况下,经济、政府和社会机构也将需要数年才能恢复。而且“恢复”这个词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意味着回到以前的现状。更可能见到的是,人类将难以预测文明会朝着何种新的方向发展。换言之,有可能接下来的三五年会使我们意识到,今天的新冠病毒,不过是雷声之前的闪电。

    当然,很难在因果之间画直线。借助事后之见,我们可以追溯《凡尔赛和约》和大萧条如何推动希特勒的崛起。在事态进行当中,有太多的状况没有办法看清。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密集的全球网络,在一个高度连接的世界当中,最后一定会导致蝴蝶效应发生,并且这样的蝴蝶效应也会放大得非常快。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个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死亡风险比一个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要高。 B . 富人群体如果生活方式能自给自足,那么,统治者表面安全之上的不祥阴云也驱散了。 C . 所有人得到了医保,才得到了安全,否则,无论谁受到伤害都将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D . 任何国家没有全民医保、住房和生活工资,一定将遭受自然和经济灾害的共同威胁。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提出新冠疫情中出现的问题,再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最后自然得出观点。 B . 文章虽然通篇围绕新冠疫情展开论述,但这其实只是写作的背景,得出的观点仍然带有很强的普遍性。 C .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既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又增加了论点的说服力。 D . 文章采用驳论的论证方式,否定了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后提出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危机社会”这个结论。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政府一定会利用新冠疫情扩大它的权力,这可能损害自由,因而,对自由或者安全的选择,不太能够兼得。 B . 如果全世界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幸运地越过“病毒高峰”,经济、政府和社会机构也可能回不到以前的现状。 C . 借助《凡尔赛和约》和大萧条导致了希特勒崛起这一“闪电”事件判断,新冠疫情也不过是一次“雷声”。 D . 密集的全球网络使世界高度连接,即使发生了看不清的事态也一定会导致放大得非常快的蝴蝶效应的发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 2.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郁达夫:一个人的旅程

    卞流光

    ①郁达夫少年即负文名。他对自己的期待很高。从他的诗中,可以感觉到他认为自己早晚会成名。扬名海内的《沉沦》发表时,郁达夫不到26岁。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

    ②郁达夫属于早慧的人,因为三岁丧父,他的童年生活是孤寂的。记忆中,母亲经常奔波在外,祖母每天念经礼佛。这在一个小孩的心中播下了孤寂的种子。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从私塾到新式小学到中学,郁达夫的成绩一直优异,性格却越来越孤僻,这两者好像相辅相成,形成了他既自负又自卑的矛盾性格。1913年17岁的郁达夫东渡日本,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留学生涯,除了积极广泛的学习本领外,孤寂和落寞再次强烈地包裹了他。他曾给一个叫隆儿的女孩做过这样的诗句:几年沦落滞西京,千古文章未立名。感情上的不顺,志向的难酬,这是他一生焦虑的开始。

    ③1922年回国后,接触到中国现实后,郁达夫跟许多海外回来的知识分子一样,有一种幻灭感。《还乡记》这样写道:我一边走一边想起了留学时代在异国的首都里每晚每晚的夜行,把当时的情状和现在在中国的死灭的都会里的流离的状态一对照,觉得我的青春,我的希望,我的生活,都成了过去的云烟。《沉沦》的风行海内并没有给郁达夫带来实质性的改变。经济上照样无法立足,还引来无数的误解和谩骂。回国后一直到1927年僻居上海,郁达夫挣扎在大学教职和作家、杂志编辑两种身份之间。回国伊始,郁达夫一边在安庆教书,一边写作、编杂志,然后又因为生计无着,再去教书。这样来来回回有三四次,“为饥寒的驱使,乞食四方,车无停辙。”

    ④这个时候郁达夫写过一系列文章,如《还乡记》、《还乡后记》、《南行杂记》和《感伤的行旅》,给读者一个飘零的旅行者的背影。1926年春,时在广州的郁达夫接到远在北京的儿子龙儿病危的电报,仓惶北归,却还是没来得及见儿子一面。多年来的奔波漂泊的苦楚,一下子汩汩而出。他在散文《一个人在途上》的结尾这样写道:现在去北京远了,去龙儿远了。自家一个人,只是孤零丁的一个人,在这里继续此生大约是完不了的漂泊。如此凄凉的自况,孰料却成为他一生的谶言。

    ⑤感情上的连连受挫,加重了他的流离感。1927年与王映霞相遇之前,郁达夫放浪形迹.流连酒楼歌馆。“检点青衫旧泪痕,歌场到处有名存。”然而其背后的孤苦和辛酸,恐怕十倍于他的放纵吧。与王映霞的结合,让他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朝来风色暗高楼,偕隐名山誓白头。好事只愁天妒我,为君先买五湖舟。”郁达夫拒绝了鲁迅的劝阻,从上海移家杭州。过起来了半名士半隐士的家居生活。然而好景不长,与国事一样,家庭同样遭遇风雨?飘摇。备受打击的郁达夫此时应该是很绝望的,从他的选择可以看出:只身去国,自我放逐。“投荒大似屈原游,不是逍遥范蠡舟。忍泪报君君莫笑,新营生圹(坟墓)在星洲。”见过郁达夫临难前的最后一张照片。那沧桑的面容,蜷曲凌乱的发须,几乎让人难以辨识。

    ⑥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不管是选择还是命定,郁达夫没有回头。郁达夫的性格中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气质。他的沉沦、颓废、软弱、自卑、自我暴露,掩盖不了其率真赤诚对这个社会强大的冲击力。郁达夫有许多缺点,这些缺点让人恨,也让人爱,因为这就是他。终其一生,他没有屈服改变过,哪怕这漫漫旅程,他必须一个人走。

    1. (1) 下列选项对文章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一段中“可是他等这一天仿佛等了好久”在文章中承上启下,引起下文对郁迭夫孤寂一生的叙述。 B . 文章多处引用郁达夫的原作中的文字,目的是为了语言的华丽多彩。 C . 郁达夫因《沉沦》成名,虽然在经济上没有得到实惠,但在当时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赞誉。 D . 文章题目中:一个人的旅程,在文中有几出有呼应,突出在漫漫旅程中郁达夫的孤寂。 E . 文章中提到郁达夫的生活放荡、颓废,因此其作品消极因素过多,不值得当代读者去阅读研究。
    2. (2) 作者说“他的一生,仿佛是一次一个人的旅程”,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括。
    3. (3) 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 (4)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独特,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我们学过的《故都的秋》,就体现了他的创作特点。结合文中提到的他的其他作品,谈谈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启示。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从棣花到西安

    贾平凹

    ⑴秦岭的南边有棣花,秦岭的北边是西安,路在秦岭上约300里。世上的大虫是老虎,长虫是蛇,人实在是走虫。几十年里,我在棣花和西安生活着,也写作着,这条路就反复往返。

    ⑵父亲告诉过我,他十多岁去西安求学,是步行的,得走七天,一路上随处都能看见破坏的草鞋。他原以为三伏天了,石头烫得要咬手,后来才知道三九天的石头也咬手,不敢摸,一摸皮就粘上了。到我去西安上学的时候,有了公路,一个县可以每天通一趟班车,买票却十分困难,要头一天从棣花赶去县城,成夜在车站排队购买。班车的窗子玻璃从来没有完整过,夏天里还能受,冬天里风刮进来,无数的刀子在空中舞,把火车头帽子的两个帽耳拉下来系好,哈出的气就变成霜,帽檐是白的,眉毛也是白的。时速至多是40里吧,吭吭唧唧在盘山路上摇晃,头就发昏。不一会有人晕车,前边的人趴在窗口呕吐,风把脏物又吹到后边窗里,前后便开始叫骂。司机吼一声:甭出声!大家明白夫和妻是荣辱关系,乘客和司机却是生死关系,出声会影响司机的,立即全不说话。路太窄太陡了,冰又瓷溜溜的,车要数次停下来,不是需要挂防滑链,就是出了故障。到了秦岭主峰下,那个地方叫黑龙口,是解手和吃饭的固定点。穿着棉袄棉裤的乘客,一直是插萝卜一样挤在一起,要下车就都浑身麻木,必须揉腿。我才扳起一条腿来,旁边人说:那是我的腿。我就说:我那腿呢,我那腿呢?感觉我没了腿。

    ⑶90年代初,这条公路改造了,不再是沙土路,铺了柏油,而且很宽,车和车相会没有减减速停下,灯眨一下眼就过去了。

    ⑷以前棣花有两三个司机,在县运输公司开班车,体面荣耀。他们把车停在路边,提了酒和肉回家,那毛领棉大衣不穿,披上,风张着好像要上天,沿途的人见了都给笑脸,问候你回来啦?就有人猫腰跟着,偷声换气地乞求明日能不能捎一个人去省城。可现在,公路上啥车都有,连棣花也有人买了私家车。

    ⑸我每年十几次从西安到棣花,路经蓝关,就可怜了那个韩愈,他当年是“雪拥蓝关马不前”呀,便觉得我很幸福,坐车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⑹过了2000年,开始修铁路。棣花人听说过火车,没见过火车。通车的那天,各家在通知着外村的亲戚都来,热闹得像过会。中午时分,铁路西边人山人海,火车刚一过来,一人喊:来了——!所有人就像喊欢迎口号:来了来了!等火车开过去了,一人喊:走了——!所有人又在喊口号:走了走了!但他们不走,还在敲锣打鼓。十天后我回棣花,邻居的一个老汉神秘地给我说:你知道火车过棣花说什么话吗?我说:说什么话?他就学着火车的响声,说:棣花——!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不穷!我大笑,他也笑,他嘴里的牙脱落了,装了假牙,假牙床子就笑了出来。

    ⑺有了火车,我却没有坐火车回过棣花,因为火车开通不久,一条高速路就开始修。那可是八车道的路面呀,洁净得能晾了凉粉。村里人把这条路叫金路,传说着那是一捆子一捆子人民币铺过来的,惊叹着国家咋有这么多钱啊!每到黄昏,村后的铁路上过火车,拉着的货物像一连串的山头在移动,村人有的在唱秦腔,有的在门口咿咿呀呀拉胡琴,火车的鸣笛不是音乐,可一鸣笛把什么声响都淹没了。我第一回走高速路回棣花,没有打盹,头还扭来转去看窗外的景色,车就突然停了,司机说:到了。我说:到了?有些不相信,但我弟就站在老家门口,他正给我笑哩。我看看表,竟然仅一个半小时。从此,我更喜欢从西安回棣花了,经常是我给我弟打电话说我回去,我弟问:吃啥呀?我说:面条吧。我弟放下电话开始擀面,擀好面,烧开锅,一碗捞面端上桌了,我正好车停在门口。

    ⑻在好长时间里,我老认为西安越来越大,像一张大嘴,吞吸着方圆几百里的财富和人才,而乡下,像我的老家棣花,却越来越小。但随着312公路改造后,铁路和高速路的相继修成,城与乡拉近了,它吞吸去了棣花的好多东西,又呼吐了好多东西给棣花,曾经瘪了的棣花慢慢鼓起了肚子。棣花已经成了旅游点,农家乐小饭馆到处都有。小洋楼一幢一幢盖了,有汽车的人家也多了,甚至荒废了十几年的那条老街重新翻建,一间房价由原来的几十元猛增到上万元。以前西安人来,皮鞋印子留在门口,舍不得扫;如今西安打一个喷嚏,棣花人就问:咱是不是感冒啦?他们啥事都知道,啥想法也都有。而我,更勤地从西安到棣花,从棣花到西安,我不再以出生在山里而自卑。车每每经过秦岭,看山峦苍茫,白云弥漫,就要念那首诗:“啊,给我个杠杆吧,我会撬动地球;给我一棵树吧,我能把山川变成绿洲;只要你愿意嫁我,咱们就繁衍一个民族。

    ⑼就在上个月,又得到一个消息,还有一条铁路要从西安经过棣花,秋季里动工。

    (选自 2009年07月1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文中第6段加横线的句子属于那种描写手法,请对其作用具体分析。
    2. (2) 从棣花到西安,道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变化?作者如何突出这种变化?
    3. (3) 第⑻段加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作出探究?
四、文言文阅读
  • 4.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恭仁,弘农华阴人,隋司空、观王雄之长子也。隋仁寿中,累除甘州刺史。恭仁务举大纲,不为苛察,戎夏安之。文帝谓雄曰:“恭仁在州,甚有善政,非唯朕举得人,亦是卿义方所致也。”大业初,转史部侍郎。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荻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谓曰:“我闻破陵之阵,唯卿力战,功最难比。虽知卿奉法清慎,都不知勇决如此也。”时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等皆受诏参掌选事,多纳贿赂,士流嗟怨。恭仁独雅正自守,不为蕴等所容,由是出为河南道大使,讨捕盗贼。时天下大乱,行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还江都。高祖甚礼遇之,拜黄门侍郎,封观国公。寻为凉州总管。恭仁素习边事,深悉羌胡情伪,推心驭下,人吏悦服,自葱岭已东,并入朝贡。未几,遥授纳言,总管如故。俄而突厥颉利可汗率众数万奄至州境,恭仁随方备御,多设疑兵,颉利惧而退走。属瓜州刺史贺拔威拥兵作乱,朝廷惮远,未遑征讨。恭仁乃募骁勇,倍道兼进,贼不虞兵至之速,克其二城。恭仁悉放俘虏,贼众感其宽惠,遂相率执威而降。贞观五年,迁洛州都督。太宗曰:“洛阳要重,古难其人。朕之子弟多矣,恐非所任,特以委公也。”恭仁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来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恭仁弟师道,桂阳公主 , 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烟帝室,益见崇重。后以老病乞骸骨 , 听以特进归第。十三年卒,册赠开府仪同三司,陪葬昭陵,曰孝。

    (选自《旧唐书·杨恭仁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B . 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C . 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D . 杨玄感作乱/炀帝制恭仁率兵经略/与玄感战于破陵/大败之/玄感兄弟挺身遁走/恭仁与屈突通等追讨/获之军旋/炀帝召入内殿/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可汗,我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部分游牧民族首领的尊号。 B . 尚公主,尚指仰攀婚姻;尚公主意即和公主成婚。文中公主出嫁称为下降。 C . 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这是古代官吏告老还乡的委婉说法。 D . 谥号,古时专用于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杨恭仁身出名门,功业显赫。他出任地方官时,颇有政绩,且具有军事才能,战功卓著,以至隋朝两代帝王都对此大加赞赏。 B . 杨恭仁为人正直,坚守道义。他雅正自守,遭到裴蕴等人的排挤,因此出京担任河南道大使,但因被贼寇打败而未能到任。 C . 杨恭仁熟知边情,深得人心。他熟悉当地少数民族情况,又能推心驭下,受到官吏和百姓的拥戴,后又吓退突厥颉利可汗。 D . 杨恭仁才能出众,很受尊崇。他被唐太宗委以重任,授予洛州都督之职;他的弟弟和侄子都与皇室联姻,一门颇受赏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恭仁乃募骁勇,倍道兼进,贼不虞兵至之速,克其二城。

      ②恭仁性虚澹,必以礼度自居,未尝忤物,时人方之石庆。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喜观①即到复题短篇(其一)

    杜甫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②。

    病中吾见弟,书到汝为人。

    意答儿童问,来经战伐③新。

    泊船悲喜后,款款话归秦④。

    【注释】①观,即作者 弟弟杜观,之前他来信言将由长安冒着战乱来到夔州看望杜甫。②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的诗句。③战伐:征战,战争。④秦:代指家乡。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首联“千山暗”和“万里春”,是诗人借景象表达内心的暗淡和对功名的向往。 B . 颔联写诗人想象病中见到不远万里而来的弟弟,为他长大成人感到欣慰。 C . 颈联写孩子们好奇地问叔叔的情况,诗人高兴地一一解答:叔叔将穿越战区而来。 D . 尾联“泊船”与“巫峡”呼应,“归秦”与“终南”衔接,首尾照应,堪称天衣无缝。 E . 全诗既表达了对弟弟即将远道而来的喜悦,也借此表现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
    2. (2) 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六、选择题
  • 6.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善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冠之岌岌”“佩之陆离”,有力地突出了诗人高洁的品质。 B .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写出了诗人后悔的心情,如此昏庸的君王,如此奸佞的小人,怎能与之为伍呢?故诗人决定返回原路,即不同流合污。 C . 本诗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D . 本诗不仅有揭露,有谴责,有决不向恶势力屈服和不变志从俗的决心,还有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感。
  • 7.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用法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 , 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②“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参……”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 , 让我们深受教育。

    ③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个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④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很严峻,部分领导干部互相勾结,上下其手 , 牟取私利;执纪执法偏宽偏软,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问题时有发生。

    ⑤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 , 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⑥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

    ⑦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运斤成风 , 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A . ②③⑥ B . ①④⑦ C . ③⑤⑥ D . ②④⑦
  • 8.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早年的春晚受欢迎,固然和人们当年的娱乐方式少、娱乐视野窄有关,但更多的却是通过春晚,感受到了娱乐的魅力、生活的滋味。 B . 网友发帖质疑沈阳地铁规定“衣冠不整、醉酒等不文明行为者”禁乘的做法未免失之偏颇。 C . 与上一部关注现实的小说《带灯》不同,贾平凹最新作品《老生》借助一位近乎不死的丧歌“唱师”之口,将视角对准中国20世纪近百年的历史变革。 D . 受困于雾霾的何止是北方,上月连晴五天的重庆同样遭到重度雾霾的侵袭。对此,有专家指出,不仅对抗雾霾要戴口罩,而且要多喝水,勤洗脸。
七、命题作文
八、语言表达
  • 10.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脂肪作为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养分,但食物中过多的脂肪有引发冠心病和癌症的风险,所以,随着对合理膳食需求的日益增加,。脂肪替代物主要分为蛋白基脂肪替代物、脂肪基脂肪替代物和碳水化合物基脂肪替代物。目前,三大类型的替代物,还能有效地模拟脂肪的口味,因此,食品在添加脂肪替代物后,既能符合低脂肪膳食的标准,

九、混合默写
  • 11. (2021高一下·广安开学考) 课内古诗文积累。
    1. (1) 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论语>十二章》)
    2. (2) 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
    3.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老子>四章》)
    4. (4) ,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5. (5) ,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6. (6) 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论语>十二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