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 |
电离方程式: | 总反应: |
C | D |
负极反应: | 总反应: |
序号 | 实验 | ||
实验Ⅰ | 铁钉表面及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 铁钉周边零星、随机出现极少量红色和蓝色区域,有少量红棕色铁锈生成 | |
实验Ⅱ | 铁钉周边出现红色区域,未见蓝色出现 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 铁钉周边红色加深,区域变大,未见蓝色出现 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
0.22 | 0.44 | 0.11 | 1.00 | |
0.22 | 0.44 | 0.44 | 1.00 | |
1.56 | 3.00 | 1.56 | 8.00 |
已知:常温下,酚酞的变色范围是 ,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溶液 | 醋酸 | 盐酸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3 | 3 | 11 | 11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石墨烯是极(填“阳”或“阴”)。
②石墨烯电极区发生反应为:
ⅰ.
ⅱ.。
③协同转化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
④工作时,石墨烯电极区的基本保持不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原因。
产率和选择性S的定义: ,
①图1中,投料比是指(填“”或“”);当投料比为5时,的转化率约为16%, , 则。
②图2中,在催化剂2的作用下,发生的主要反应是(填“ⅰ”或“ⅱ”)。
③图3中,当温度高于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原因可能有(写出2条)。
①平衡后的浓度为(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
②用的浓度变化表示秒内反应ⅱ的反应速率,。
③该条件下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资料:ⅰ.镁和水反应会在镁条表面形成致密的膜,阻碍反应进一步发生。
ⅱ.某些体积较小的离子能够“钻入”膜,达到使其溶解的效果,称作“离子钻入效应”。
进行实验:常温下,向试剂X中加入长的光亮镁条。
实验序号 |
试剂X |
实验现象 |
Ⅰ |
蒸馏水 |
镁条表面有微小气泡附着 |
Ⅱ |
溶液 |
迅速有大量无色气泡冒出,同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Ⅲ |
溶液 |
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黑色固体,并有少量气泡冒出 |
Ⅳ |
溶液和溶液充分混合、过滤后所得的滤液 |
迅速有大量无色气泡冒出,滤液中逐渐出现白色浑浊 |
实验序号 |
试剂X |
实验现象 |
Ⅴ |
|
细微气泡冒出 |
Ⅵ |
溶液蒸馏水 |
镁条表面有微小气泡附着 |
①甲同学认为实验Ⅳ的滤液中含有 , 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其想法。
②对比实验Ⅳ和Ⅴ,可知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实验Ⅴ中的试剂X是。
已知:ⅰ.二元酸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 。
ⅱ.的分布系数
a.溶液为红色
b.
c.
d.
a.盛装溶液的滴定管,未用溶液润洗
b.盛装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未用溶液润洗
c.盛装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已知:ⅰ.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难溶电解质 | ||||
ⅱ.浓度为的一些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如下表:
金属氢氧化物 | ||||
开始沉淀的 | 1.5 | 6.3 | 3.3 | 7.1 |
完全沉淀的 | 2.8 | 8.3 | 4.6 | 9.1 |
回答下列问题:
①除了能将(Ⅱ)转化为(Ⅲ),还能促进金属在醋酸中转化为。写出使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
②也能使转化为。其中的作用是。
③“酸浸”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适当加热。但温度不宜过高,原因可能是(写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