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三埠区东河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

更新时间:2023-02-22 浏览次数:4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 1. (2022七下·辽宁月考)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 . 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C . 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D .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 2. (2023七下·和平月考) 据《宋史》(卷九十三)记载,(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这主要是肯定开凿大运河的(   )
    A . 动机 B . 背景 C . 过程 D . 影响
  • 3. (2023七下·永修期中)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史实与此“制度”直接相关的是(    )
    A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B .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 . “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4. (2023七下·和平月考) 他亲眼目睹隋朝的灭亡,亲身经历隋末动荡,即位后,勤于政事,以民为本,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材料中的“他”开创的治世局面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康乾盛世
  • 5. (2022七下·乐昌期中) 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这可以推测出唐太宗(    )
    A . 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B . 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注重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D . 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 6. (2024七下·遵化月考) “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唐玄宗前期 D . 唐玄宗后期
  • 7. (2024七下·普宁期末)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这两首唐诗主要反映了(   )
    A . 体现出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尚 B . 反映出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C . 展现了唐朝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D . 说明唐政府迫使少数民族汉化
  • 8.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某市的博物馆将举办一场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如图图片能够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七下·中山期中) 唐玄宗年间,鉴真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力邀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这一事件的背景是(    )
    A . 唐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 . 唐朝中后期的手工业衰落 D .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 10. (2022七下·开平月考) 小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和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等内容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 .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1. (2023七下·和平月考) 唐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佐证当时的社会情景,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 舍生取义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12.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 贞观之治 B . 黄巢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玄奘西行
  • 13. (2023七下·和平月考) “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天竺)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你”的精准评价是(    )
    A . 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 . 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 . 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 . 中阿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 14. (2023七下·衡南期中) 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    )

    A . 唐未农民战争 B . 藩镇割据 C . 宦官专权 D . 朋党之争
  • 15. (2024七下·蓬安月考) 北宋初期,宋太祖把原来由武人任职的地方高级长官逐渐改由文官担任,宋太宗时继续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这体现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
    A . 无为而治 B . 外重内轻 C . 君弱臣强 D . 重文轻武
  • 16. (2022七下·瑶海期中)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为此,王安石实行(    )
    A . 募役法 B . 方田均税法 C . 农田水利法 D . 保甲法
  • 17. (2022七下·开平月考)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如下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8. (2023七下·和平月考) 宋太祖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 废除知州,地方直属中央 B . 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 . 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 19. (2024七下·淮南期末) 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 . 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 . 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C . 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D . 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 20. (2024七下·增城期末)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此史料认为辽、金民族政权能够长期与宋朝并存的理由是(   )
    A . 中原王朝的软弱 B . 主动学习中原文化 C . 游牧民族英勇善战 D . 宋朝重文轻武
  • 21. (2023七下·和平月考) “杯酒释兵权”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北宋(  )
    A .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B . 与辽长时间保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C . 加强了皇帝和中央的权力 D . 与西夏维持了几十年的和平关系
  • 22. (2024七下·徐闻期中) 云南某一古堡山寨里矗立着一座蒋氏宗祠,祠堂门前有副对联写着:“耶律庭前千株树,阿莽蒋氏一堂春。”那里家家户户的祖宗牌位上都写着他们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这说明该古堡山寨中的“蒋”姓村民都是(       )族的后裔。
    A . 党项 B . 蒙古 C . 契丹 D . 女真
  • 23. (2022七下·开平月考)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社会分工完成 B . 市民生活丰富 C . 民间艺术精湛 D . 对外贸易繁荣
  • 24. (2023七下·和平月考) 以盟约的方式达成和解是解决战争的方式之一。结束宋辽之间战争状态的协议是( )
    A . 绍兴和议 B . 澶渊之盟 C . 宋辽协议 D . 雁门关协议
  • 25.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南宋与金对峙 B . 宋辽对抗 C . 北宋与金对峙 D . 宋夏和议
  • 26.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   )
    A . 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 . 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 . 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 . 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 27.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界“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以上材料说明(   )
    A . 北宋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B . 宋辽边境安定,经济得到了发展 C . 造成北宋军事力量的衰退 D . 促进宋辽两国畜牧业的发展
  • 28. (2024七下·抚远期末) 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 . 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 29. (2023七下·鸡泽期中) 意大利传教士鄂多立克由海路抵达广州,经泉州、杭州北上,在大都居住三年后,由陆路经西藏、中亚回到欧洲,并著游记传世。你认为当时最有可能是(  )
    A . 北宋 B . 南宋 C . 元朝 D . 清朝
  • 30. (2023七下·和平月考) 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一个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呈现的带有普遍性特点的特殊之处。对辽宋夏金元时期阶段特征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 政权并立,经济繁荣 B .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C . 藩镇割据,武将专权 D . 科技发达,社会转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与20世纪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除了20世纪),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

    ﹣﹣美国汉学家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鉴真大师将唐朝的建筑、雕塑艺术传到日本,特别是后者,形成了日本雕塑史上重要的‘唐招提寺派’. 另外,鉴真大师对日本医药学也有重大贡献。鉴真大师本人就是一位名医,东渡时又带去了许多药物。……日本人对有些药物不能分辨,根据淳仁天皇的旨意,视力极差或者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一一以鼻别之,一无错失’。”

    ﹣﹣钱文忠教授在扬州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上的讲演

    材料三:上(宋高宗)谕大臣……又曰:“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mín](一缗钱就是一贯钱),皆宽民力也。”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五《绍兴十年夏四月丁卯》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时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2. (2) 据材料二,概括鉴真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3. (3) 据材料三,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什么?宋高宗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4. (4)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度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宋时期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 32. (2022七下·开平月考)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重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交往与管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如图所示

    1. (1) 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2. (2) 材料二中的“朝廷”指的是哪一政权?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简述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疆域图?它在地方上通过实行什么制度来管理辽阔的疆域?请分别写出该朝代在台湾地区和西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
    4. (4) 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 33. (2022七下·开平月考)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哇”。街市上,照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高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间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贾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在杭州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并说说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指出马致远、贾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何共同认识。
    4. (4) 请谈一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