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3-03-06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0分,共50分)
  • 26. (2022七下·昭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文帝时,国家治理较好,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具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开通的。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凡事皆需务本。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唐太宗

    材料四:英国学者威尔斯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唐都长安,是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博大的气概,壮美的景观,发达的经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当时欧洲人心目中富丽堂皇和繁荣的巴格达、拜占庭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不用说当时的巴黎、伦敦、威尼斯、佛洛伦萨了……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隋朝开通大运河的有利条件。
    2. (2) 概括材料中两位作者对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不同评价。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
  • 27. (2022七下·昭阳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涌向长安城东。这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籍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得以恢复,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贞观之治》解说词

    材料二:下面是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措施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材料三:女性与男性一起参与对弈、拔河、击球、打猎、斗鸡、抛球、看戏、乞巧、斗花草、观竞渡(龙舟比赛),与文人墨客赋诗唱和,游春时甚至以红裙挂为“裙幄”,席地而坐赏花宴饮。公孙大娘的剑器,雄健绝伦,一舞动四方;王大娘的顶竿,技术高超,其妙入神,令人叹为观止。她们和男性共同创造了盛唐文明。

    ——李斌城《盛唐社会风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恢复“藉田之礼”的目的,并写出唐朝发展农业的另一项措施。
    2. (2) 唐太宗统治时期和唐玄宗统治前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二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归纳唐朝能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的社会风气。
  • 28. (2022七下·昭阳月考)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她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制度创新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治世出现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科技创新

    材料三:

    A               B

    合同为一家

    材料四:“自古皆贵(认为……尊责)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包容开放

    材料五: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 (1) 材料中的“这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 (2) 材料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3. (3) 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写出图中唐朝出现的两例新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
    4. (4) 材料中唐太宗为做到“爱之如一”,实行何种民族政策?请用一例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5. (5) 上述材料中的“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 29. (2022七下·昭阳月考) 唐朝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魏征

    材料二:至(开元)十三年(725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杜佑《通典》

    材料三: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唐朝文化传播四方……

    1. (1) 采纳魏征建议,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是谁?材料一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开元年间繁荣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3. (3) 材料三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哪种形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于发展中华文明,你得到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